道德真经疏义

[唐] 赵志坚 著

大国章第二十四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

地广人众,谓之大国。自谦处卑,谓之下流。小国慕德,竞来交会。

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

牝雌,柔和静明行谦者。牡刚强躁暴,喻夸竞者。雌静谦下,则为天下交归,故胜也。刚猛躁暴,则人皆叛散,故劣也。下八句二。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大国为能谦下于小国,则取得小国来归。修身者心自谦柔,则为众人归仰。王骀聚众,则其人也。

小国以下大国,则聚大国。

小国自知劣弱,卑词屈节,伏事大国,故得聚会大国之中,钦风请益,亦犹小见之流,除局促,慕弘远,内遣我人,外询有道,不自矜大谦损推人者,此人之下流也。

故或下而取,或下而聚。

或,不定也。大小虽殊,俱行谦下。大者取得小国,小者聚于大国。谦下是同,取聚斯异,故言或。

夫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大国行谦之意无过,只欲兼畜小国之人。小国意者亦无过,欲事大国。夫谦者,立身之道,岂为欲图畜事,然后行谦。今为大小自谦,同气相感,小者入大如归家,大者畜小如子弟,情得意洽,同由行谦,近既同人,远亦同道,圣人说法,时有浅深,为诱人我,强梁且言,不过畜事耳。下四句三。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

两者,大小二国也。大欲畜小,今已得之。小欲事大,今又得之。两遂其愿,故云各得其欲。

故大者宜为下。

大小行谦,从来自下。今重云宜为下者,但为大有凌小之法,仍恐谦非久固,所以别戒大者,令其善始令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