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换一换

找到83条相关结果

"诸佛语言,九事所摄"——从《杂阿含经》看原始佛学之核心内容

《瑜伽师地论》将原始结集中佛及弟子所说法概括为''一切事相应教'',这里的''一切事''包括蕴,处,缘起,食,谛,界,念住等七种''契经事'',加上''弟子所说,如来所说''和'...
心举  -  《普陀学刊》  -  被引量:  0  -  2018年

论「南宗禅」「悟後起修」的修行功夫与理念-以慧能与量子力学为例

「南宗禅」传自释迦牟尼到六祖慧能开枝散叶,南宗禅的顿悟有「证悟」与「解悟」;「解悟」仅是经由突然的领悟,确认与了解法界实相的道理,在生命上并无真实受用,所以...
卢国庆(Guo-Qing Lu)  -  《国防大学通识教育学报》  -  被引量:  0  -  2016年

本文探讨的是玄奘大师对古代新疆佛教的历史贡献.作为狭义的西域佛教,古代新疆佛教虽然具有区域的民族文化的特点,但是,它仍然是中国佛教的一部...

玄奘西行后,从西安经兰州到凉州(今甘肃武威)“停月余日,道俗请开《涅槃》、《论》及《般若经》,法师皆为开发。凉州为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右国商侣往来...
王旭送  -  《年,毅然于贞观》  -  被引量:  0

佛学境界论与中国古代文艺境界

文艺境界通常又称为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20世纪中国美学与文学理论都很重视文艺境界问题,但一般在主客体对立统一的理论框架内进行思考,在解释古代文艺境...
程相占  -  《东方丛刊》  -  被引量:  16  -  2002年

以佛学禅见释"意境"

佛学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概念有密切关系,"意境"一词本就源自佛学,如从"净土境界","诸天种种境界","了知境界,如幻如梦"等佛家用语中,即可觅见这种关系的踪迹...

菩提心与圆融自在——牟宗三《佛性与般若》的美学向度

牟宗三在《性与般若》一书里,所描述的菩萨境界是一菩提心即寂即照的圆融无碍的自由状态,从美学视域来看,亦是一审美境界的极致状态.天台圆教系统所彰著的相而无...
唐圣  -  《安康学院学报》  -  被引量:  6  -  2012年
收藏引用批量引用 免费下载  文献获取

作为本源境界的复归——禅宗境界的阐释

禅宗作为最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其教旨与教义所构建的境界学说最有代表性,其境界学说对禅宗中国化做出了贡献,使禅宗成为本土最具影响力的宗派之一.纵观禅宗所讲...
马进  -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  被引量:  3  -  2008年

[图书]  白话佛经系列--华严经今译 (最新图文本)

《华严经》具名《大方广华严经》,历来被大乘佛教所推崇,誉为"经中之王".直接彰显佛陀广大圆满,无尽无碍的因行果德.华严是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其所开示的境界更是...
张新民 等注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被引量:  2  -  2003年

《楞伽经》如来藏藏识探析

在佛教史上,《楞伽经》是一部将如来藏和阿赖耶识(藏识)沟通,并给以善巧解释的经典.同时,《楞伽经》也是将不可说的佛内自证境界的言教之间的紧张,给以消解的经...
雒少锋  -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1  -  2012年

弥陀大愿慈力 至诚感通即摄——略述净宗信愿行之二

《阿弥陀经》三次劝愿,愿愿倍切;法藏菩萨以四十八愿,自致而成阿弥陀佛;净业行人愿往生心,正合阿弥陀佛摄生之愿,是故直以发愿,便可往生。真能发愿,则信在...
魏磊  -  《法音》  -  被引量:  1  -  2001年

1 2 3 4 5 6 7 8

关于我们

百度学术集成海量学术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快捷的学术服务。在这里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百度云百度翻译

联系我们

合作与服务

期刊合作 图书馆合作 下载产品手册

©2024 Baidu 百度学术声明 使用百度前必读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添加订阅

抱歉,没有找到与 应用数学 相关的学术期刊

抱歉,未搜索到任何学者,请尝试其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