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万历野获编 · 分类凡例

秀水沈景倩先生 以万历戊午举于北畿 祖父皆以进士起家 景倩初随寓京师 该洽好古 日读书一寸 所交卿士大夫 及故家遗老、中官戚里 习闻前朝掌故 沿革折衷 考之往昔 验之将来 其是非予夺 一出于公 而不为门户偏党 此史家必当取材者 但随时纪录 缺失甚多 即其自叙 云仅得往日百之一 后复合成续编 而遗目及编中所载之录于前书者 往往不可得见 朱竹垞检讨向日抄传未全 归田之后 多方搜辑 略已具备 余得借观 苦其事多猥杂 难以查考 因割裂排缵 都为三十卷 分四十八门 庶便因类检寻云 凡...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162、 万历野获编 · 卷三

宫闱 【修女戒】洪武元年三月朔 命翰林儒臣修 女戒 谓学士朱升等曰:“后妃虽母仪天下 然不可使预政事 至于嫔嫱之属 不过备职事 侍巾栉 若宠之太过 以骄恣犯分 观历代宫阃 政由内出 鲜有不为祸乱者卿等为我篡述 女戒 及古贤妃事可为法者 使子孙知所持守 ”上之立法 直追三代 故列圣以来 不第后妃专司阴教 即以英庙及今上冲圣御宇长乐 居尊惟保护皇躬 未曾预闻一政 诒谋远矣 使宋祖以此示戒 则元祐时 宣仁后之谤 何自而兴 【母后圣制】本朝仁孝皇后著 内训 又有 女诫 至章圣皇太后...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国图 国图▪文津

163、 万历野获编 · 卷十

词林 【翰林权重】内阁辅臣 俱系职词林 至今上任视事仍在翰苑 凡文移俱以翰林院印行之 人谓词臣偏重为非是 未知太祖时故事也 洪武十四年十月 命法司论囚拟律奏闻 从翰林春坊会拟平允 然后覆奏论决 是生杀大事 主于词臣矣 至十二月 又命翰林、编修、检讨、典籍、左右春坊、司直、正字等官 考驳诸司奏启以闻 如平允 则序衔曰翰林院兼平驳诸司文章事 某官某列名书之以进 则唐、宋平章参政之任又兼之矣 十五废四辅官 遂设华盖等殿阁大学士 以邵质等为之 二十三年止称学士 而任事如故也 惟建文...

更多: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165、 万历野获编 · 卷十五

科场 【阁臣典试】隆万以来 南宫主试 例用辅臣 而以词林大僚副之 已有成规矣 惟今上之壬辰 列内阁者四公 首辅王太仓 四辅张新建 俱未至;次辅王山阴以争册立杜门 仅赵兰溪一人在阁 遂并用词林两学士主之 至辛丑科 则内阁二人 首辅赵兰溪 久在病杜门 仅沈四明一人在阁;至丁未科 内阁亦止朱山阴一人 遂并用词臣如壬辰 又至庚戌科 则内阁三人 首辅王太仓不至 次辅李晋江以避言杜门 仅次辅叶福清一人在阁 于时主试亦用两词臣 是四科虽变体 亦揆之理势宜然 况先朝俱有故事乎 及次科癸丑 ...

更多: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166、 万历野获编 · 卷十七

兵部 【铁册军】洪武二十三年 韩公李善长 以嫌自杀 上始诏部制公侯伯屯戍百户 部并给铁册 先是以功臣有大勋 各赐卒百十二人为从 曰奴军 至是以公侯年老赐还乡 各设百户一人 统其众以护之 给屯戍之印 赐以铁册 末云:俟其寿考 子孙得袭 则兵皆入卫 盖防其二心 且稽察之也 于是魏、开、曹、宋、信、颍、凉诸公 西平、江夏、长兴、江阴、东平、宣宁、安庆、安陆、凤翔、静宁、会宁、怀远、景川、崇山、普定、鹤庆、东川、武定、沈阳、航海、全宁、西凉、定远、永平诸侯 皆给兵 未几宋公冯胜、颍...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国图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67、 万历野获编 · 卷十九

工部 【裴侍郎履历】裴琏者 湖广监利县人 洪武间 以太学生授剑州知州 升浙江按察佥事 再改江西 坐累谪兴州 召入为北京道御史 升河南按察副使;又以累谪武清 后荐起为广东道御史 仁宗在东宫素知之 擢春坊中允 改大理评事;又升刑部主事 坐事降易州同知 至洪熙初 以旧宫臣升工部侍郎 改北京行部;又坐事降涪州知州 而子纶 先以永乐十九年登一甲第三名 为翰林编修 当貤封父母 琏乃弃其官 受编修文林郎之封 其人盖三为方州正侯 两为御史 三为外台宪臣 再为流人 一为官僚 再为法司属官 再...

更多: 国图▪文津 京东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168、 万历野获编 · 卷二十

言事 【章枫山封事】成化三年十二月 翰林编修章枫山(懋)因内阁出小揭帖 传与学士吴节等诸词臣 分作灯词 章约同官庄{曰水}、黄仲昭上疏力谏 宪宗大怒 三臣俱廷杖远贬 当世高之 余谓太平盛世 元夕张灯 不为过侈 时英宗服制久阕 孝庄孝穆两太后并以天下养 上元胜节 亦宜上觞为寿 且翰林职在词章 宋时欧、苏诸公为学士时 岁时撰进 亦不以此贬望也 此等谏诤 与程伊川谏折柳何异 欲以感动上听 不亦难乎 此后李孜省、邓常恩、僧继晓辈左道竞进 皆无如之何矣 【王虎谷封事】弘治初 王虎谷(...

更多: 万方数据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上海图书馆

169、 万历野获编 · 卷二十四

畿辅 【煤山梳妆台】今京师厚载门内逼紫禁城 俗所谓煤山者 本名万岁山 其高数十仞 众木森然 相传其下皆聚石炭 以备闭城不虞之用者 余初未之信 后见宋景濂手跋一画卷 载金台十二景 而万岁山居其一 云鞑靼初兴时 有山忽坟起 说者谓王气所生 金人恶之 乃凿其山 辇其石 聚于苑中 尽夷故地 元灭金都燕 以为瑞徵 乃赐今名 陶宗仪 辍耕录 亦云:然此其说确矣 又有梳妆台 与此山相近 予幼时往游 尚有圮材数条 今尽配腐 存台基而已 相传为耶律后萧氏洗妆之所 似亦犹煤山之说耳 其旁又有兔...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国图 万方数据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170、 万历野获编 · 卷二十七

释道 【释教盛衰】后魏道武帝 用崔浩之言 尽诛缁流 毁梵宇 可谓备极惨毒 而太子不遵其命 多所洪护 至胡太后而其教愈盛 遂冠古今 唐武宗亦用李德裕之谋 沙汰僧尼 犯者立死 未几 嗣位者为宣宗 旋兴复之 盖授受之间 不能尽同如此 我太祖崇奉释教 观宋文宪 蒋山佛会记 以及诸跋 可谓至隆极重 至永乐 而帝师哈立麻“西天佛子”之号而极矣 历朝因之不替 惟成化间 宠方士李孜省、邓常恩等 颇于灵济、显灵诸宫加奖饰 又妖僧继晓用事 而佛教亦盛 所加帝师名号 与永乐年等 其尊道教亦名耳 ...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京东 万方数据 籍合网 知网万方

171、 万历野获编 · 卷二十八

果报 【胜国之女致祸】古来胜国妇女 多能覆邦 前人纪之甚备 即如石虎、侯景枭雄盖代 一以刘曜幼女 一以溧阳公主 遂能惑之致乱 金之衰也 亦由天水哀王赵佶之女、郑王允蹈之母 骨肉相残 以致于亡 则盗贼夷狄尚以祸水受殃 况中国帝王乎 本朝太祖获故元后妃公主 俱令护视送还 真千古大圣人举动 唯陈友谅故妾一说 稍为日月之食 然 大诰 中明白说出 则又佛菩萨心事 令人感叹无已 偶于友人处 见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 太宗头戴幞头 面黔色而体肥 器具甚伟;周后肢体纤弱 数宫人抱持之 周作蹙...

更多: 国图▪文津 京东 籍合网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172、 万历野获编 · 卷三十

【土官职名】本朝土官之名 多仍元旧 如宣尉使始于唐 不过一时因事而设 初非兵官 亦非守土吏 事定即罢 又如宣抚使则始于宋 其事权最重 文武大臣至两府始得拜 而安抚使少次之 尚得专僇大将 今去“使”字 为从四品从五品官 且属都司或府钤辖 而卑极矣 至若招讨使一官 在唐为制将 遇外夷不廷 及藩镇违命 始暂设遣征 吐突承璀 以宦官得之 白居易力谏而改命 其重可知 今秩亦与安抚同 然今海内惟四川有天全六番招讨使司一衙门 他方更无此官 不知何故 然而正副两招讨 一高氏 一杨氏 世相婚...

更多: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173、 唐国史补 · 卷上

元鲁山自乳兄子 数日 两乳湩流 兄子能食 其乳方止 崔颢有美名 李邕欲一见 开馆待这 及颢至 献文 首章曰:“十五嫁王昌 ”邕叱起曰:“小子无礼 ”乃不接之 玄宗令张燕公撰 华岳碑 首四句或云一行禅师所作 或云碑之文凿破 乱取之曰:“巉巉太华 柱天直上 青崖白谷 仰见仙掌 ” 陆兖公为同州刺史 有家僮遇参军不下马 参军怒 欲贾其事 鞭背见血 入白兖公曰:“卑吏犯某 请去官 ”公従容谓曰:“奴见官人不下马 打也得 不打也得;官人打了 去也得 不去也得 ”参军不测而退 刘迅著 ...

更多: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174、 外交小史 · 外交小史

安维峻劾李文忠疏 安维峻既以抗疏请归政 革职 遣戍张家口 朝命既下 安直声震天下 大侠王五身护之往 车驮资皆其所赠 则当时安为国人推重可知 然余肄业北京大学分科时 见安先生人极谨愿 已无复有昔日刚劲之气 至观安劾李文忠一疏 语多牵强附会 顾亦为清流所传诵 于此可见当时朝臣风气之锢塞 国民对外意识之暗陋也 疏云:“奏为疆臣跋扈 戏侮朝廷 请明正典刑 以尊主权而平众怒 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北洋大臣李鸿章 平日挟外洋以自重 当倭贼犯顺 自恐寄顿倭国之私财付之东流 其不欲战固系隐情 及...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京东 国图 万方数据

175、 唐国史补 · 卷下

宰相自张曲江之后 称房太尉、李梁公为重德 德宗朝 则崔太傅尚用 杨崖州尚文 张凤翔尚学 韩晋公尚断 乃一时之风采 其后贞元末年 得高贞公郢门下 亦足坐镇风俗 宪宗朝 则有杜邠公之器量 郑少保之清俭 郑武阳之精粹 李安邑之智计 裴中书之秉持 李仆射之强贞 韦河南之坚正 裴晋公之宏达 亦各行其志也 凡拜相礼 绝班行 府县载沙填路 自私第至子城东街 名曰:“沙堤” 有服假 或百僚问疾 有司就私第设幕次排班 每元日、冬至立仗 大官皆备珂伞、列烛 有至五六百炬者 谓之“火城” 宰相火...

更多: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京东

176、 万历野获编 · 序

余生长京邸 孩时即闻朝家事 家庭间又窃聆父祖绪言 因喜诵说之 比成童 适先人弃养 复从乡邦先达 剽窃一二雅谈 或与陇亩老农 谈说前辈典型 及琐言剩语 娓娓忘倦 久而渐忘之矣 困厄名场 梦寐京国 今年鼓箧游成均 不胜令威化鹤归来之感 即文武衣冠 亦几作杜陵夔府想矣 垂翅南还 舟车多暇 念年将及壮 邅回无成 又无能著述以名世 辄复绸绎故所记忆 间及戏笑不急之事 如欧阳 归田录 例 并录置败簏中 所得仅往日百之一耳 其闻见偶新者 亦附及焉 若郢书燕说 则不敢存也 夫小说家盛于唐而...

更多: 国图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京东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77、 万历野获编 · 续编小引

今上御极已垂五十年 德符幸生尧舜之世 虽困处菰芦 然咏歌太平 无非圣朝佳话 间有稍关时事者 其泾渭自明 藿食者 但能粗忆梗概而已 至于风气之转移 俗尚之改革 又渐与往年稍不同 盖自丙午、丁未间 有 万历野获编 共卅卷 弃置废簏中 且辍笔已十余年而往矣 壮岁已去 记性日颓;诸所见闻 又有出往事外者 胸臆旧贮 遗忘未尽 恐久而并未尽者失之 邃不问新旧 辄随意录写 亦复成帙 绪成前稿 名曰“续编” 仍冠以万历 其事亦有不尽属今上时者 然耳剽目睹 皆德符有生来所亲得也 昔吾家存中 ...

更多: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京东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178、 唐国史补 · 序

公羊传 曰:“所见异辞 所闻异辞 ”未有不因见闻而备故实者 昔刘餗集小说 涉南北朝至开元 著为传记 予自开元至长庆撰 国史补 虑史氏或阙则补之意 续传记而有不为 言报应 叙鬼神 徵梦卜 近帷箔 悉去之;纪事实 探物理 辨疑惑 示劝戒 采风俗 助谈笑 则书之 仍分为三卷 ...

更多: 京东 国图▪文津 籍合网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179、 唐国史补 · 卷中

德宗自复京阙 持生事 一郡一镇 有兵必姑息之 惟浑令公奏事不过 辄私喜曰:“上必不疑我也 ” 郭汾阳再妆长安 任中书令 二十四考 勋业福履 人臣第一 韦太尉皋镇西川 亦二十年 降吐蕃九节度 擒论莽热以献 大招附西南夷 任太尉 封南康王 亦其次也 韦太尉在西川 凡事设教 军士将吏婚嫁 则以熟彩衣给其夫氏 以银泥衣给其女氏 又各给钱一万 死葬称是 训练称是 内附者富瞻之 远来者将迎之 极其聚敛 坐有余力 以故军府浸盛 而黎氓重困 及晚年为月进 终致刘辟之乱 天下讥之 高贞公郢 ...

更多: 籍合网 国图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80、 万历野获编 · 补遗序

先高祖孝廉公 撰万历野获编二十卷 又续编十二卷 精核该博 凡朝常国典 山川人物 钜细毕举 惜未梓 至崇祯末 长溪为萑苻之薮 流离播迁 累世琬琰 具已澌灭 是编所存 仅十之四五 振自束发受书以来 抚卷寻绎 辄为扼腕痛悼 叹遗编之失守也 犹幸天假之缘 原目俱在 得以知其残缺 藉以搜订 辛卯壬辰间馆禾城 旁征博询 所见不下数十余册 无如传钞互异 讫无全编 惟桐川钱氏所藏 得自梅里朱氏 较多于他本 而质之原目 亦止十之六七耳 尔载先生更为列门分部 事以类序 惟次第非复本来 然颇便于...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国图▪文津 国图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