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水经注疏 · 《水经注疏》卷五

后魏郦道元撰 宜都杨守敬纂疏 枝江熊会贞参疏 河水五戴无五字 又朱此下有漯水二字标目 赵同 戴删 又东过平县北 朱作河水又东过平阴县北 全云:九字与上卷清水条复出 当是衍文 易以又东至邓四字在此 以 注 中有洛阳西北四十二里故邓乡之语 及 湛水 篇 注 可参证也 赵易四字同 戴删河水二字及阴字云:今考上言过平阴 清水来注 此不得言过平阴湛水来注明矣 后人习见平阴 罕见平 因而妄加 然湛水入河在邓 不在平县故城之东 道元于河水径平县故城北下 即云 又东 湨水入焉 于湛水云 斯乃...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京东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182、 水经注疏 · 《水经注疏》卷十

后魏郦道元撰 宜都杨守敬纂疏 门人枝江熊会贞参疏 浊漳水 浊漳水出上党 长子县西发鸠山 朱此下有之漳水焉四字 戴删 云:因 注 文漳水二字讹作 经 后人又加之焉二字耳 赵删同 守敬按:下 注 文首缺漳水二字 而 经 文恰有漳水羡文 则为夺之 注 文无疑 特不知何人又于漳水上下加之焉二字 戴氏还漳水二字于 注 删之焉二字 何等明快 而孙星衍又以后文有涷水亦出发鸠山 遂改为发鸠山之涷水入焉 措词既拙 义例亦乖 果尔则 注 文绛水亦出发鸠谷 将改为绛水入焉 可乎 漳水出鹿谷山 朱无...

更多: 籍合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京东

183、 水经注疏 · 《水经注疏》卷十二

后魏郦道元注 宜都杨守敬纂疏 门人枝江熊会贞参疏 圣水 圣水出上谷 朱 笺 曰:孙云 圣水今琉璃河 赵云:此条经文疑有脱误 方舆纪要 房山县西大房山 古碑云 幽、冀之奥室也 山下有圣水泉 西南有伏龙穴 一名龙喊峪 汤泉出焉 又有孔水洞 在山之东北 悬崖千尺 石窦如门 深不可测 与郦氏 注 所云 略皆彷佛 房山县本汉良乡、范阳二县地 并属涿郡 又兼得广阳国之蓟县 于上谷无与 汉上谷郡治沮阳 古涿鹿之地 湿水注 云 涿水枝分入匈奴者为涿邪水 而是 注 云 在上谷为涿耶水 应劭以为...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国图▪文津 京东

184、 水经注疏 · 《水经注疏》卷十四

后魏郦道元注 宜都杨守敬纂疏 门人枝江熊会贞参疏 余水 余水出上谷居庸关东 朱 作湿 赵改 下同 云:朱氏彝尊 日下旧闻 曰 按 后汉书 王霸为上谷太守 陈委输可从温水漕 以省陆转输之劳 事皆施行 章怀太子 注 引 水经注 本作温余水 辽史 顺州有温榆河 金更怀柔县为温阳 岂尽无据 又昌平多温泉 有流入双塔河者 温余之名 窃疑因此 水经注 既无善本 今人习见坊刻 遂指温字为湿字之讹 正恐类昔人所云 以不悖为悖也 一清按:朱氏之言过矣 温是 之讹 温又是湿之讹 自古未闻以湿水为...

更多: 国图▪文津 京东 国图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185、 水经注疏 · 《水经注疏》卷十八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京东 万方数据 国图 籍合网

186、 水经注疏 · 《水经注疏》卷二十一

后魏郦道元撰 宜都杨守敬纂疏 门人枝江熊会贞参疏 汝水 汝水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 守敬按: 山海经 [ 海内东经 ] 汝水出天息山 在梁勉乡县西南 入淮极西北[一] 毕沅以西字断句 郝懿行西南连读 此本 山海经 而但作西 准以水道 当作西南为合也 详见下 地理志 曰:出高陵山 守敬按:见汝南郡定陵县下 续汉志 刘 注 引 地道记 同 即猛山也 守敬按: 淮南 墬形训 汝出猛山 [ 御览 六十三引 春秋说题辞 同 ]高 注 猛山 一名高陵山 在汝南定陵县 亦言出南阳鲁阳县之大...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国图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京东

187、 水经注疏 · 《水经注疏》卷二十四

后魏郦道元撰 宜都杨守敬纂疏 门人枝江熊会贞参疏 睢水瓠子河朱、赵作水 汶水 睢水出梁郡鄢县 会贞按: 集韵 睢 水名 在梁郡 盖本此 睢水出陈留县西 蒗荡渠 戴荡改 会贞按:旧本 寰宇记 襄邑下 引此 注 作荡 通鉴 汉高帝二年 注 引亦作荡 不当改 说见 河水注 五 渠水注 渠水东南径开封县 睢水出焉 此则本 汉志 为说 陈留之西 即浚仪之东也 二县并详彼篇 左传 僖十九年 杜 注 睢水受汴 与言受蒗荡渠同 汴水自荥阳受河 与蒗荡渠互受通称 故 一统志 谓睢水 故汴水分...

更多: 籍合网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188、 水经注疏 · 《水经注疏》卷二十七

后魏郦道元撰 宜都杨守敬纂疏 门人枝江熊会贞参疏 沔水上戴删上字 赵云:丐音勉 丐音 盖沔水之沔 丏 不 丐 今文多误 不可不辨也 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中 王刻本作谷口 守敬按:又考 后汉书 岑彭传 及 法雄传 注 、 通鉴 汉高后三年 注 、 寰宇记 引此 经 并作谷中 与各本合 沔水一名沮水 守敬按: 汉志 武都郡 沮 沮水出东狼谷 说文 则云 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 [ 郡国志 同 ] 水经 从之 是沔水即沮水 故郦氏释 经 谓沔水一名沮水 然此水实东汉水之别源也 元和志...

更多: 京东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89、 水经注疏 · 《水经注疏》卷三十

后魏郦道元撰 宜都杨守敬纂疏 枝江熊会贞参疏 淮水 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 守敬按: 类聚 八引此作昭稽 误 禹贡 疏 作胎簪 东北过桐柏山 山海经 曰:淮出余山 在朝阳东 义乡西 守敬按: 海内东经 文 禹贡锥指 余山乃桐柏之别名 [一]汉有朝阳县 见 比水 篇 元和志 桐柏县 汉平氏县之东界 梁于此置义乡县 盖取故义乡为名 尚书 :导淮自桐柏 守敬按: 禹贡 文 地理志 曰:南阳平氏县 王莽之平善也 守敬按:平氏县见 比水 篇 彼篇已言王莽更名平善 此复出 风俗通 曰:南...

更多: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国图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90、 水经注疏 · 《水经注疏》卷三十二

后魏郦道元撰 宜都杨守敬纂疏 门人枝江熊会贞参疏 漻水 漻水出江夏平春县西 守敬按:漻水始见此 经 说文 漻 清深也 兹水殆取清深为名欤 县见 淮水 篇 漻水北出大义山 守敬按: 舆地纪胜 大义山在随州东北 几环百里 民居其间 贫富自相取足 有义风 故名 名胜志 山在州东北五十五里 一统志 在州东北五十里 则漻水出州东北 今州东北一水南流 即此水而失其名 南至厉乡西 守敬按:厉乡详下 赐水入焉 水源东出大紫山 按 寰宇记 锡水在光化县西北十里 源出随县大浩山 锡与厉声不近 必...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上海图书馆

191、 水经注疏 · 《水经注疏》卷三十三

后魏郦道元撰 宜都杨守敬纂疏 门人枝江熊会贞参疏 江水一戴删一字 岷山全云:按 元和志 汶山即岷山 荀子 江出汶山是也 汉志 作 则增加之文 宋祁曰 岷当作 误矣 说文 作 山 声 守敬按:岷、汶通 详见后汶江道下 在蜀郡氐道县 赵云:按 汉志 陇西郡氐道县 禹贡 养水所出 蜀郡湔氐道 禹贡 岷山在西徼外 江水所出 续志 同 [按 续志 不言水 ]二县名称久已各着 所出之水又异 自蜀汉号湔氐道曰氐道 晋改曰升迁 于是始相混淆矣 水经 虽有魏、晋闲人续增 不应 江水 巨篇首...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92、 水经注疏 · 《水经注疏》卷三十六

后魏郦道元撰 宜都杨守敬纂疏 门人枝江熊会贞参疏 青衣水桓水若水沫水 延江水朱有沅酉水三字 赵、戴删 存水温水 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 会贞按: 汉志 青衣县下载大渡水 而严道县下又云 邛水入青衣 则青衣水即大渡水之殊目 故 水经 直谓青衣水出青衣县 此 注 依 经 叙青衣水 不及大渡水 而于 江水 篇互见之 前汉之青衣 后汉顺帝时改汉嘉 经 文出三国魏人 当称汉嘉 而仍作青衣 则偶疏也 [一]其谓水出蒙山 本 汉志 为说 东与沫水合也 会贞按: 沫水 篇见后 县守敬按:汉县属...

更多: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193、 水经注疏 · 《水经注疏》卷四十

后魏郦道元撰 宜都杨守敬纂疏 枝江熊会贞参疏 渐江水斤江水 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朱无此及下条 赵此十字作日南水三字 水下又有补弱水、补黑水二目 禹贡山水泽地在所 渐江水赵云:按宋祁曰武陵有渐水 东入沅 疑此无渐水 当作浙 不知渐江、浙水 见 说文 武陵有渐水 固也 而未可以渐江水当之 出三天子都 全云:顾祖禹曰 大鄣山在绩溪县东六十里 高五百五十仞 周一百五十里 一名三王山 祥符图经 云 即三天子鄣山 山海经 浙江出三天子都 水 经 因之 盖讹鄣为都 秦置鄣郡 以此山名也 郭...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国图

194、 泉州府志选录 · 志余

拾遗(六则) 拾遗(六则) 「泉郡志」云:东出海门 舟行二日程 曰澎湖屿 ——在巨浸中 环岛三十六 如排衙然 昔人多侨寓其上 苫茅为庐;推年大者为长 不蓄妻女 耕渔为业 牧牛羊 散食山谷间 各剺耳为记 讼者 取决于晋江县 城外贸易岁数十艘 为泉之外府 后屡以倭患 墟其地(或云抗于县官 故墟之);今乡落屋址尚存 都督俞大猷讨海寇林道干 道干战败 舣舟打鼓山下 恐复来 攻掠山下土番杀之 取其血和灰以固舟;乃航于遥海 余番走阿猴林社 相传道干有妹 埋金山上 有奇花异果;入山樵采者摘...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京东 国图

195、 至元嘉禾志 · 之2

考证寺址本施家瀁宋隆兴闲僧守祥创茅庐且以众力建十六观堂干道闲始赐今额至开禧闲悉毁开庆己未僧思恭始议修建自庚申迄丁卯殿阁堂庑厨库悉完美又有忠训陈君文煜因感梦得男又舍所住宅移建于寺西荒址为楹百余规模甚整备郡境是剎为最 总持寺在府治西北 马祈寺 清修寺在府治西北 普光寺在府西北七十里薛淀湖 考证寺在湖中山顶宋建炎元年请今额 静安寺 在府东北一百里 考证元沪渎也按寺记吴大帝赤乌中建号沪渎重元寺佛法入中国虽始于汉而吴地未有寺也赤乌十年僧康会入境孙仲谋始为立寺建业曰建初建初者言江东初有佛...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国图 京东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96、 至大金陵新志 · 之4

岁贡土物貉皮柒伯陆拾陆张 句容县 税粮 丝壹万壹仟陆伯玖斤玖两柒钱陆分 绵贰仟捌伯玖拾伍斤捌两三厘 钞陆拾贰定贰拾贰两贰钱肆分肆厘 官米三仟玖伯伍硕壹斗贰合 民米三万三仟陆伯柒拾陆硕伍斗肆升玖合 酒醋课壹仟伍伯三拾肆定三两伍分 茶课贰拾定 房地钱壹拾伍定壹拾壹两玖钱壹分贰厘 历日钱捌拾陆定三拾陆两柒钱 生帛局造办枣褐鸦青明绿白色纻丝斜纹肆伯玖拾伍段 县务税课三伯伍拾玖定贰拾玖两伍钱肆厘 常宁务税课贰伯捌拾肆定拾肆两捌钱捌分 白土务税课贰伯壹拾捌定三拾贰两 东阳务税课壹伯三拾定...

更多: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国图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197、 至顺镇江志 · 之1

至顺镇江志 (元)脱因修 俞希鲁纂 目录 序 二十一卷提要 卷首 郡县表 官制表上 官制表下 卷一 地理〔一〕 叙郡 子目〔缺〕 本府 丹徒县 丹阳县 金坛县 卷二 地理〔二〕 城池 丹徒县 丹阳县 金坛县 坊巷 录事司 隅七 酒坊〔缺〕 坊二十七 市五 街七 巷八十二 丹徒县 酒坊三十四 坊二 街一 丹阳县 酒坊五十五 坊十 巷十二 金坛县 酒坊二十 坊十七 巷十四 乡都 丹徒县 崇德乡 大慈乡 长乐乡 义里乡 丹徒乡 平昌乡 高平乡 洞仙乡 丹阳县 练塘乡 寿安乡 太平乡...

更多: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国图

198、 至顺镇江志 · 之3

绢八千一百四十四疋 【丹徒县二千一百八十疋开禧三年蠲放丁绢八百三十疋实催一千三百五十疋 丹阳县二千一百九十九疋 金坛县四千五百九十五疋】 罗一千四十三疋 【丹徒县四百三十六疋 丹阳县五百六疋 金坛县一百一疋】 绵六万八千一百五十五两 【丹徒县二万二千六百五十三两 丹阳县二万三千四百三十九两 金坛县二万二千六十三两】 丝一万五千三百六十一两 【丹徒县五千二百四十九两 丹阳县四千二十三两 金坛县六千八十九两】 盐脚钱一万三千八百二贯 【丹徒县二千五百九十八贯 丹阳县三千五百九十八...

更多: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国图 京东

199、 畿辅通志 · 之15

蓟州运河自三台营诸山之水东南至宝邑白 龙港又南经玉田丰润合浭水达于海河身深阔源 逺流长所谓弃之则害用之则利者也 臣 等愚见请 先筑河堤务须髙厚永保无虞然后于下仓以南建 石桥一座桥空下闸壅水而升之注于两岸以资灌 溉多开沟浍自近而逺纵横贯注用之不乏矣浭水 又名还乡河发源迁安之泉庄喷薄汹涌悬壁而下 既入平地则委折蛇行土人有三湾九曲之称自康 熙四十二年决运河头夺流而西至雍正元年始塞 决口挑引旧河然河道狭而堤堰卑东决则淹丰润 西决则淹玉田二邑士民请展狭为广改曲为直其 说近是然以建瓴之...

更多: 京东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200、 畿辅通志 · 之16

日诚良有司也能复古者也公无私者也知命不惑 者也 送幽州李端公序 韩 愈 元年今相国李公为吏部员外郎愈尝与偕朝道语 幽州司徒公之贤曰某前年被诏告礼幽州入其地 迓劳之使里至每进益恭及郊司徒公红袜首鞾袴 握刀左右杂佩弓韔服矢揷房俯立迎道左某礼辞 曰公天子之宰礼不可如是及府又以其服即事某 又曰公三公不可以将服承命卒不得辞上堂即客 阶即坐必东向愈曰国家失太平于今六十年夫十 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复平平必自幽州始 乱之所出也今天子大圣司徒公勤于礼庶几帅先 河南北之将来觐奉职如开元时乎...

更多: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