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周易注 · 附录一 王弼的性理《易》及其对朱熹的影响

至迟自南朝宋代 至宋明之间 王弼 周易注 一直立于学官 这一权威注释 深刻地影响了这一漫长时期 易 学的发展和演变 也深刻地影响了这一漫长时期中国社会的思想和文化 因而关于王弼 易 学与程朱 易 学之关系的研究 可说是 易 学史研究的关键 过去 有些学者也承认朱熹源于程颐 程颐源于王弼 而一旦具体讨论时 王、程之间便掺入了儒道之争 程朱之间便掺入了象数义理之争 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 由于这样的缘故 学界对三家 易 学之差异性的讨论较多和较为具体 而对三家 易 学之共同点的陈述...

更多: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知网万方

242、 周易注 · 附录二 王弼哲学的方法论探究

摘要: 本文探讨王弼在注易及注老之作中所显现的方法论观点 文中指出 王弼注老发挥了对于老子哲学中的抽象思辨的认识进路 将本体论哲学问题中的本体与事务间关系的抽象特征予以推进 极有贡献于中国哲学史的义理进程 但是对于价值哲学的本体论根据的探讨 却仍不能有效地从其抽象思辨的本体论哲学观点中推演出来 王弼以万物宗主的概念称说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范畴 取代了道与玄等概念 又以崇本息末的观念称说老子哲学的功夫主旨 扩充了无为哲学的观念义涵 但是两者的结合有着方法论上的鸿沟 王弼并未注意...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京东 籍合网 国图 知网万方

243、 周易略例 · 明彖

夫 彖 者 何也(1) 统论一卦之体 明其所由之主者也(2) 夫众不能治众 治众者 至寡者也(3) 夫动不能制动 制天下之动者 贞夫一者也(4) 故众之所以得咸存者 主必致一也(5) 动之所以得咸运者 原必无二也(6) (1)将释其义 故假设问端 而曰“何” (2)统论一卦功用之体 (明 辩也 )辩卦体功用“所由之主” 立主之义 义在一爻 明 辩也 (3)万物是“众” 一是“寡” “众不能治众 治众者” 至少以治之也 (4)“天下之动” 动则不能自制 制其动者 贞之“一者”...

更多: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国图

244、 周易略例 · 明卦适变通爻

夫卦者 时也;爻者 适时之变者也(1) 夫时有否泰 故用有行藏(2) 卦有小大 故辞有险易(3) 一时之制 可反而用也 一时之吉 可反而凶也(4) 故卦以反对 而爻亦皆变(5) 是故用无常道 事无轨度 动静屈伸 唯变所适(6) 故名其卦 则吉凶从其类;存其时 则动静应其用(7) 寻名以观其吉凶 举时以观其动静(8) 则一体之变 由斯见矣 夫应者 同志之象也;位者 爻所处之象也(9);承乘者 逆顺之象也;远近者 险易之象也(10);内外者 出处之象也;初上者 始终之象也(11...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 京东

245、 周易略例 · 明象

夫象者 出意者也 言者 明象者也(1) 尽意莫若象 尽象莫若言(2) 言生于象 故可寻言以观象(3) 象生于意 故可寻象以观意(4) 意以象尽 象以言著(5) 故言者所以明象 得象而而忘言 象者所以存意 得意而忘象(6) 犹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7);筌者所以在鱼 得鱼而忘筌也(8) 然则 言者 象之蹄也;象者 意之筌也(9) 是故存言者 非得象者也;存象者 非得意者也(10) 象生于意而存象焉 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11) 言生于象而存言焉 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12) ...

更多: 京东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国图▪文津

247、 周易白话解 · 彖上

彖上 乾 —— 履 大哉“乾元” 万物资始 乃统天 云行雨施 品物流形 大明终始 六位时成 时乘六龙以御天② 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 乃“利贞” 首出庶物 万国咸宁 ③至哉“坤元” 万物资生 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 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 品物咸“亨”④ “牝马”地类 行地无疆 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 “先迷”失道 后顺得常 “西南得朋” 乃与类行 “东北丧朋” 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 应地无疆⑤ 屯 刚柔始交而难生 动乎险中 大亨贞 雷雨之动满盈 天造草昧 宜建侯而不宁⑥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国图 京东

248、 周易白话解 · 象上

注释: (1)象 此指卦象 周易 是一部专设卦画以示卦象之书 “易者象也 ”易象是对自然之象的效法 “象也者 像此者也 ”从广义角度看 周易 卦爻辞、及 说卦 所列之象皆为卦象 故“彖者 言乎象者也” “八卦成列 象在其中矣( 系辞 ) ”所以先儒有将象分为二种者:“象辞或有实象 或有假象 ”(孔颖达 周易正义 )有将象分为三种者:“有本画自有之象 如奇画象阳 耦画象阴是也;有实取诸物之象 如乾坤六子 以天地雷风之类象之是也;有只是圣人自取象来明是义者 如‘白马翰如 载鬼一...

更多: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京东 万方数据

249、 周易白话解 · 象下

象下 咸 —— 睽 山上有泽 咸 君子以虚受人 “咸其拇” 志在外也 虽“凶居吉” 顺不害也 “咸其股” 亦不处也 志在“随”人 所“执”下也 “贞吉悔亡” 未感害也 “憧憧往来” 未光大也 “咸其晦” 志末也 “咸其辅颊舌” 滕口说也 ①雷风 恒 君子以立不能久中也 “不恒其德” 无所容也 久非其位 安得“禽”也 “妇人贞吉” 从一而终也 “夫子”制义 从妇“凶”也 “振恒”在上 大无功也 ②天下有山 遯 君了以远小人 不恶而严 “遯尾”之“厉” 不往何灾也 “执用黄牛”...

更多: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国图

250、 周易白话解 · 说卦

昔者圣人之作 易 也 幽赞于神明而生著 (2)参天两地而倚数 (3)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4)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5)和顺于道德 而理于义 穷理尽性 以至于命 (6) 注释: (1)案马王堆出土帛书 系辞 杂有今本 说卦 前三章 隋书·经藉志 载:“及秦焚书 ……唯失 说卦 三篇 ”可以断定 说卦 在流传过程中有错简、误论现象 因材料的限制 无法证实错讹的具体情形 故此还按传统对 说卦 章节划分注泽 (2)幽:隐 深 赞:又作“讚” 其义训为“助”、“求” 幽赞 即深深祈求 ...

更多: 国图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京东

251、 周易白话解 · 杂卦

乾刚坤柔 比乐师忧(1) 临观之义 或与或求 屯见而不失其居 蒙杂而著(2) 震 起也;艮 止也 损益 盛衰之始也 大畜 时也;无妄 灾也(3) 萃聚而升不来也 谦轻而豫怠也 噬嗑 食也;贲 无色也 兑见而巽伏也(4) 随 无故也;蛊 则饬也 剥 烂也;复 反也 晋 昼也;明夷 诛也(5) 井通而困相遇也 咸 速也;恒 久也 涣 离也;节 止也 解 缓也;蹇 难也 睽 外也;家人 内也 否泰 反其类也(6) 大壮则止 遯则退也 大有 众也;同人 亲也 革 去故也;鼎 取新也...

更多: 知网万方 京东 籍合网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252、 周易集解 · 论李鼎祚及其《周易集解》

论李鼎祚及其 周易集解 金生杨 在 易 学史上 李鼎祚 周易集解 一书占据着重要位置 它远承汉 易 近绍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 后启宋明 易 学 更是清儒研究汉 易 的凭借 于义理与象数 易 学均有参考价值 李鼎祚在 易 学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由于书籍的散佚 时代的变迁 其纂集之功更受人重视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 对李鼎祚作与 周易集解 作深入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 遗憾的是 人们认同了他保存古文献的功绩 却并未过多地对其人其书加以深入研究 如朱伯昆 易学哲学史 、廖明春等 周易研...

更多: 京东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253、 周易集解 · 卷三

序卦 曰:饮食必有讼 故受之以讼也 郑玄曰:讼 犹争也 言饮食之会恒多争也 (坎下乾上) 讼:有孚 干宝曰:讼 离之游魂也 离为戈兵 此天气将刑杀 圣人将用师之卦也 讼 不亲也 兆民未识天命不同之意 荀爽曰:阳来居二 而孚于初 故曰“讼有孚”矣 窒惕 中吉 虞翻曰:遁三之二也 孚谓二 窒 塞止也 惕 惧二也 二失位 故不言贞 遁将成否 则子弑父 臣弑君 三来之二 得中;弑不得行 故“中吉”也 终凶 虞翻曰:二失位 终止不变 则入于渊 故“终凶”也 利见大人 不利涉大川 侯果...

更多: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万方数据

254、 周易集解 · 卷六

序卦 曰:物不可以终尽 剥穷上反下 故受之以复也 崔觐曰:夫易穷则有变 物极则反于初 故剥之为道 不可终尽 而受之于复也 (震下坤上) 复:亨 何妥曰:复者 归本之名 群阴剥阳 至于几尽 一阳来下 故称反复 阳气复反 而得交通 故云“复亨”也 出入无疾 朋来无咎 虞翻曰:谓出震成乾 入巽成坤 坎为疾 十二消息 不见坎象 故“出入无疾” 兑为朋 在内称来;五阴从初 初阳正息而成兑 故“朋来无咎”矣 反复其道 七日来复 案:易轨:一岁十二月 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 以坎、震、离...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国图 籍合网

255、 周易集解 · 卷十四

大衍之数五十 其用四十有九 干宝曰:衍 合也 崔觐曰:案 说卦 云:昔者圣人之作 易 也 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参天两地而倚数 既言蓍数 则是说大衍之数也 明倚数之法当参天两地 参天者 谓从三始 顺数而至五、七、九 不取于一也 两地者 谓从二起 逆数而至十、八、六 不取于四也 此因天地致上 以配八卦 而取其数也 艮为少阳 其数三 坎为中阳 其数五 震为长阳 其数七 乾为老阳 其数九 兑为少阴 其数二 离为中阴 其数十 巽为长阴 其数八 坤为老阴 其数六 八卦之数 总有五十 故云...

更多: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国图 京东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256、 刀骨梅花 · 《基础篇》之万物类象

基础篇 之万物类象 必背内容 万物类象 是梅花中必背的内容 不能背全 也得背个八九不离十 然后才是真正的理解万物类象 以自己的角度去观察 去重新定义 把万物类象用活 变成自己的分类 比如说兑金 有毁折之义 又是金 就可以理解为刀 你可能说 原来的万物类象里没有啊 这就是变易 变通你的理论与现实接轨 这是少不了的梅花工具 这是必须自己更深理解的内容 要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去更多的理解 乾卦: 凡是积极向上的、刚健有力的、权威的、圆形的、男性长辈、珍贵的、富有的、寒冷的、坚硬易碎的...

更多: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国图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257、 刀骨梅花 · 关于态势理论的解释

——各卦的时限性定位 开:师父 我看见你其中一个卦例里面有句话:“取后四位数 为纯坎卦变风水涣 以变卦为事物之状态 当有五个人入于房间--办公室 看主变有三个坎水为三男 五个人啊 以巽木观 二女就是了 ------这里是寻找:‘入’这个字为定位点” 可不可以解释一下 “以变卦为实物之状态” 祁连山广济:这在易理部分是有讲的 态势理论 变卦是结果 开:哦 相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 变卦应该是现在的状态 祁连山广济:是的 开:占未来的事情 主卦是现在的状态 祁连山广济:主挂是即将的状...

更多: 国图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258、 刀骨梅花 · 党氏刀骨之易理部分

说到易理部分大家很自然的想到阴阳五行之理 固然这是易学的根本 但在实际的运用上还有一些相应的原则称之为易理也不为过 可能有的人会说易理不是几乎没有定则的吗 是 易是反映宇宙系统的全息理论 可以说是活便灵性的东西 但我们还要在具体的断挂中形成一定的法则 学这个法则很容易20分钟的时间足够 1、态势理论 态势就是状态 相对于现在来说主卦就是现在 变卦就是现在之后的结果 而互卦就是中间的过程 相对于未来主卦就是最早出现的事实 互卦、变卦依次为过程、结果 相对于过去 主卦就是当时的...

更多: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259、 周易全解 · 坤(卦二)

——贴近大地的胸怀 【原文】 (坤下坤上)坤(1):元亨 利牝马(2)之贞 君子有攸(3)往 先迷 后得主(4) 利西南 得朋(5);东北 丧朋 安贞吉(6) 初六:履霜 坚冰至 六二:直 方 大(7);不习(8) 无不利 六三:含章(9) 可贞(10) 或从王事(11) 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12) 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13) 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 其血玄黄(14) 用六(15): 利永贞 【注释】 (1)坤是本卦标题 坤的卦象是六个阴交 用来表示大地以及阴柔的事物 本卦...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260、 周易全解 · 屯(卦三)

——人间路难行 【原文】 (震下坎上)屯(1):元亨 利贞 勿用有攸往 利建侯 初九:磐桓(2) 利居贞(3) 利建侯 六二:屯如邅通如(4) 乘马班如(5) 匪寇(6) 婚媾 女子贞不字(7) 十年乃字 六三:即鹿无虞(8) 惟人于林中(9) 君子几(10) 不如舍 往 吝(11) 六四:乘马班如 求婚嫣 往 吉 无不利 九五:屯其膏(12) 小贞吉 大贞凶;上六:乘马班如 泣血涟如(13) 【注释】 (1)屯(zhun)是本卦标题 屯的意思是困难 卦象是表示雨的“坎”和 ...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国图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