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无上秘要 · 之1

無上祕要 經名:無上祕要 唐 不著撰人 原一百卷 今存六十八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平部 參校版本:敦煌寫本P 2861、DX169a+169a、DX2632a、S 80、P 2632、S 5382、P 2371、P 3327、P 3141、P 3773及 佚籍叢殘 珍字二O所收羅振玉校錄敦煌唐寫本 無上秘要 卷五十二殘本 卷一卷二原缺 無上祕要卷之三 日品 南極上元君曰:日縱廣二千四十里 金分 水精暉於內 流光照於外 其中城郭人民七寶 浴池生於四種青紅黃白蓮花 人長二丈...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京东

102、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 之4

桂心二兩 人參四兩 石膏雞子大十二枚 右四味 □咀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分二服 虛者即愈 實者三日復發 發則復與 若不愈 去石膏 加茯苓四兩、芒硝三合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去滓 下硝令烊 分二服 微下利即愈 一方不加茯苓 厚朴大黃湯 夫酒客咳者 必致吐血 此坐久飲過度所致也 其脉虛者必冒 其胸中本有支飲 支飲胸滿主之之方: 厚朴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兩 右三味 □咀 以水五升 煮取二升 分為二服 溫服之 葶藶大棗瀉肺湯 治支飲不得息方 見肺癰篇中 小半夏加茯苓湯 嘔家不渴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 知网万方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103、 无上秘要 · 之2

若都講不讚唱 若出入去來不禮三寶 若讀經忽亂請問敗句 若馳步不庠序 右件各罰禮四十拜 若讚詠不唱善 若起居出齋堂不相關白 若聽經倚據坐不正 若反著法服 右件各罰禮五十拜 若巡行不次第 若都講鳴鐘早晚失時 若登壇越級 若監齋見過不彈為眾所紏 右件各罰禮六十拜 若著褐衣及行道巾冠出入 若翻覆香爐燈火 若燒香不洗手 若臨事與外人語 右件各罰禮七十拜 若唱靜思訖後至 若侍座不整飾觸事有問 若言語及世務 若因起出不還 右件各罰禮八十拜 若於法座戲笑#1, 若於法座綺語 若闕一時不赴 ...

更多: 京东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104、 急救仙方 · 急救仙方

急救仙方 經名:急救仙方 宋佚名撰 十一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平部 參校本:明刻本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簡稱 理傷續斷方 )、 四庫全書 本 急救仙方 (簡稱『四庫本』) 目錄 急救仙方序 卷一 妊娠諸疾品 卷二 產難諸疾品 卷三 婦女雜病品 卷四 濟陰品 卷五 濟陰品 卷六(理傷續斷方)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序 醫治整理補接次第口訣 卷七 治傷損方論 卷八 疔瘡治法 李世安治療法 卷九 秘傳五痔品 痔二十四證歌 卷十 上清紫庭追癆仙方論法 總論傳癆蘇游論 癆療諸證浴法 守...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籍合网

105、 悟真集 · 悟真集

悟真集 經名:悟真集 金李通玄撰 二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平部 悟真集卷上 錦屏山通玄子李先生集 燒藥包歌 藥包藥包離我肘 二十年來作知友 也曾因你服綾羅 也曾因你歡花酒 有貧有富百千家 無日無時編戶走 昧井榮 迷寸口 災上添災亂針灸 積行行功為你無 是非冤業因伊有 今朝燒你沒狐疑 只為儂心不仍舊 藥包冒火奮神威 聲出如雷聒天吼 較些我送你擭湯 你悔身心先下手 福源清 罪根朽 踴身跳出塵凡殼 障山千丈勢凌雲 苦海千尋浪衝斗 天道高兮有甚高 地道厚兮有甚厚 地有竅兮天有梯...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 京东

106、 太古集 · 太古集

太古集 經名:太古集 金都大通撰 弟範圓曦編 四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平部 太古集序四篇 余少時在燕趙間 聞太古真人之名 然未嘗瞻拜履錫 聆警欬之音 頗為慊恨 每一思味風烈 如想蓬萊瀛洲方丈中人也 今適得親見真人法嗣 普照大師范君 君為人聰明照了 八窗玲瓏 其在東平之正一也 道俗瞻依風聲 千里雲集 檀施興建道場、廣殿、齋厨、賓寮、廪舍 纔四三年 不啻數十百楹矣 一日過璧 曰: 曦所以區區成此功德者亡他 政欲推廣先師道範 俾行爾 其先師太古真人 舊有 崑崙文集 當時刊行者...

更多: 万方数据 京东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

107、 太平两同书 · 太平两同书

太平兩同書 經名:太平兩同書 原不題撰人 一說吳筠撰 一說羅隱撰 二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平部 目 錄 卷上 貴賤第一 強弱第二 損益第三 敬慢第四 厚薄第五 卷下 理亂第六 得失第七 真偽第八 同異第九 愛憎第十 太平兩同書卷上 貴賤第一 夫一氣所化 陽尊而陰卑 三才肇分 天高而地下 龜龍為鱗介之長 麟鳳處羽毛之宗 金玉乃土石之標 芝松則卉木之秀 此乃貴賤之理 著之於自然也 龜龍有神靈之別 麟鳳有仁愛之異 金玉有鑑潤之奇 芝松有貞秀之姿 是皆性稟殊致 為眾物之所重也 ...

更多: 京东 知网万方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108、 太平经 · 之1

太平經 經名:太平經 據 復漢書襄楷傳 稱:東漢順帝時琅琊郡人宮崇詣闕 獻其師于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 號曰 太平清領書 此神書即 太平經 係漢代原始道教重要經典 南北朝至唐代流傳的 太平經 凡一百七十卷 分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 今殘存五十七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平部 太平經卷之三十五 分別貧富法第四十一 真人前 子連時來學道 實已畢足未邪 今天師不復為其說也 以為已足 復見天師言 迺知其有不足也 今意極訖 不知所當復問 唯天師更開示其所不及也 行 真人來 天下...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京东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109、 太平经圣君秘旨 · 太平经圣君秘旨

太平經聖君秘旨 經名:太平經聖君秘旨 原題 傳上相青童君 據王明 太平經合校前官 考證 此經係唐末閭丘方遠摘錄 太平經 而成 北宋賈善翔 猶龍傳 卷四稱: 太平秘旨 一卷 上相青童君受 言守一之法 即指此書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平部 太平經聖君秘旨 傳上相青童君 聖君曰:三氣共一 一為精 一為神 一為氣 此三者共一位 本天地人之氣根 神者受之於天 精者受之於地 氣者受之中和 相與共為一 故神者乘氣而行 精者居其中 三者相助為理 欲壽者當愛氣、尊神、重精 夫人本生混沌之氣 ...

更多: 籍合网 国图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110、 太平经钞 · 太平经钞

太平經鈔 經名:太平經鈔 原不題撰人 據考應為唐末道士閭丘方遠節鈔 太平經 而成 凡十卷 每卷相當於原經一部十七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平部 太平經鈔甲部卷之一#1 太平金闕帝晨後聖帝君師輔歷紀歲次平氣去來兆候賢聖功行種民定法本起 問曰:三統轉輪 有去有來 民必有主 姓字可得知乎 善哉 子何為復問此乎 明師難遭 良時易過 不勝喁喁 願欲請聞 愚闇冒昧 過厚懼深 噫 非過也 天使子問 以開後人 今悟者識正 去偽得真 吾欲不言 恐天悒悒 亂不時平 行安坐 當為子道之 自當了然...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国图▪文津

111、 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 · 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

太上靈寶首入凈明四規明鑑經 經名:太上靈寶首入淨明四規明鑑經 撰人不詳 四經同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平部 太上靈寶首入凈明四規明鑑經 章本章第一 道者性所有 固非外而鑠 孝弟道之本 固非強而為 得孝弟而推之忠 故積而成行 行備而道日充 是以尚士學道 忠孝以立本也 本立而道日生矣 道混乎其同 同於愚智 愚智不謂道而分也 愚者昧 智者巧 昧則不明 巧則不真 不明不真 去道所以遠也 知道則廓愚 以為明去智 以成真明 真而信於道 道則為汝有矣 學道以致仙 仙非難也 忠孝者先之 ...

更多: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上海图书馆 京东

112、 太平经 · 之2

請問天之三光 何故時蝕邪 善哉 子之所問 是天地之大怨 天地戰鬥不知 其驗見效於日月星辰 然亦可蝕 亦可不蝕 咎在陰陽氣戰鬥 何故戰鬥乎 陰陽相奸 遞諍勝負 夫陰與陽 本當更相利祐 共為和氣 而反戰鬥 悉過在此不和調 如使和調不蝕 亦當不蝕邪 然大洞上古最善之時 常不蝕 後生彌彌 共失天地意 遂使陰陽稍稍不相愛 故至於戰鬥 子以吾言不然也 子使德君案行吾文 盡得其意 戰鬥且止 小得其意小止 半得其意半止 如不力行 固困耳 請問:夫日月蝕 以何時運相逢邪 噫 子其愚哉 真人正...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知网万方 京东 上海图书馆

113、 太极左仙公说神符经 · 太极左仙公说神符经

太極左仙公說神符經 仙公時居華陽洞天 靜守三一 一者道也 三者泥丸、絳宮、丹田也 太上說 三一經 以存於身 故仙公時守三一 靜通神時也 深達生滅 於靜性中 達其大化生滅趣義 洞然忘形 外生滅 令无相 出大化 守常然 故忘形也 以定性智 入於真道 徧覺一切諸有情類 受業不等 憂樂相返 憎愛相纏 欲死者生 欲生者死 父子相失 夫婦改易 喜怒更集 因果相緣 宛轉昏迷 无由度世 左右道眾 玉童玉女 靈官百神 咸承智通 觀察明辯 了於正見 與仙公等 太極左臺主者王行成 以其心見 跪於几...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114、 太玄真一本际妙经 · 太玄真一本际妙经

太玄真一本際妙經 經名:太玄真一本際妙經 簡稱 本際經 唐玄巍 甄正論 稱:隋道士劉進喜造 本際經 五卷 唐李仲卿續成十卷 今存第二卷 付囑品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平部 太玄真一本際妙經 付囑品 元始天尊時在協晨靈觀峻嶒之臺 與太上道君及十二億萬高真上聖 俱坐白玉師子之座 具宣秘要 開闡妙門 自非天尊同業共行入道界人 不預斯集 是時天尊即放五色微妙光明 遍照十方一切國土 光中演出種種類音 各隨風俗 聞者皆解 宣說諸法悉是無常 苦惱穢惡 无自在者 須臾變滅 猶如夢幻 汝等咸...

更多: 籍合网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国图 知网万方

115、 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 · 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

太上洞玄靈寶三十二天天尊應號經 經名:太上洞玄靈寶三十二天天尊應號經 撰人不祥 約出於隋唐 原本二十六卷 言歸命朝禮三十二天專名號 現僅殘存第十二卷及二十二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平部 自第一卷至十一卷原缺 太上洞玄靈寶三十二天天尊應號經第十二卷 慾界 清明何童天 爾時眾會 有一仙人名曰梵明 從座而起 嚴整衣冠 前進上問清明何童天帝君曰:我昔侍覲天尊 歷游靈綰 得見法會 不可思議 今日之光 未曾有此 聖真仙品 咸進秩位 歡喜踴躍 不能自勝 十方天尊 冠華晨之冠 衣雲錦之服...

更多: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国图 京东

116、 太上洞玄灵宝国王行道经 · 太上洞玄灵宝国王行道经

太上洞玄靈寳國王行道經 經名:太上洞玄靈寶國王行道經 撰人不詳 約出於唐代 勸國王行道施捨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平部 太上洞玄靈寳國王行道經 元始天尊告太上道君曰:吾念萬兆愚迷 分靈布化 遍滿十方无極世界 天上人間一切國王 說經演教 隨代淺深 導引眾生 令歸善路 永去煩惱 登解脫地 入正法門 是故變身 應其緣感 因機散景 順俗和光 撫接人天 善勸方便 勞謙忍苦 安樂眾生 或見大身滿虛空界 或見小身入細微塵 或為國主 或作天王 或應世師 或居宰輔 賢人道士 博學儒宗 牧伯大...

更多: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117、 太上灵宝净明九仙水经 · 太上灵宝净明九仙水经

太上靈寶淨明九仙水經 經名:太上靈寶 淨明九仙水經 撰人不詳 一經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平部 太上靈寶淨明九仙水經 通乎一身而周行於四肢者 血也 合乎陰陽之理 適乎高下之宜 調暢則理 窒礙則壅 譬之水焉 水之為物 行乎地中 貫於江河沼址 入乎海 而所以流通者 以如是也 善養生者 因炁以運之而已 且以水能載舟 亦能沈舟 血脉之用 亦可以生 亦可以死 上士體血炁 而求之於水 得手足陰陽 知所起 知所止 而觀水之妙宜 有曲有折 有伏有沈 有弱有強 有分而為孤 有聚而為淵 蒸以為...

更多: 国图▪文津 京东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18、 太上灵宝净明天尊说御强经 · 太上灵宝净明天尊说御强经

太上靈寶淨明天尊說禦殟經 經名:太上靈寶浄明天專說禦殟經 撰人不詳 一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平部 太上靈寶淨明天尊說禦殟經 爾時 太上靈寶淨明天尊 於己酉歲六月庚戌清旦 大會衆真 演說无上浄明祕法 時新學弟子惠文真人 侍立於前 面有憂色 神思悲酸 心情舛錯 若有所失 天尊深知惠文真人尚牽多憂 猶住凡世 不脫邪見 未契真理 不知所以存神卻炁含養恬和、救護群品之法 而曰:惠文真人 了何面有憂色 得无有不可意 惠文真人稽首頓首再拜 號泣而言:弟子幸生人世 獲遇真師演興大教 以...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19、 太上灵宝净明道元正印经 · 太上灵宝净明道元正印经

太上靈寶淨明道元正印經 經名:太上靈寶淨明道元正仰經 撰人不詳 四經同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平部 太上靈寶淨明道元正印經 道本无物 唯集於虛 內外開廓 不與物俱 擾擾在前 至道湛如 昭曠獨觀 與道盈虛 消息往來 如淵之魚 由水不知 道若是歟 能知道者 精不自枯 血如流川 炁如輪珠 身如枯木 意如飛亮 不知所止 不知所居 自然而已 性心恬如 知所以否 不知知乎 為而不為 淡然清都 清都之宮 神解意釋 情定精一 一之為道 一而不執 不執不僻 不膠不急 唯緩乃致 泰定虛室 此...

更多: 万方数据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20、 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议疏 · 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议疏

太上靈寶昇玄內教經中和品述義疏 經名:次上靈寶昇玄內教經中和品述義疏 撰人不詳 約出於唐代 係 昇玄內教經 第七卷之注疏本 一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平部 太上靈寶昇玄內教經中和品述義疏 是時 天師張道陵拜手太上老君道前:願聞修道明訣、得道原由、次第品格 謹敬之法、中和之科、長生之教、禁戒之儀 道陵末預之賤 未悟內教 願垂哀愍 披陳甘露 使天人男女咸聞靈音 道言:道陵所問諸法甚是勝理 最真第一 無上要義 外教 五篇經 中未有此說 吾今當敷演 諦受之焉 夫 中和經 者蓋是登...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国图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