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 · 之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上)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文句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文句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三文句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文句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文句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文句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经 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 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 经题具如玄义中说 今更略提纲要 此经以人法为名...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82、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 · 之2

解结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选择圆通 入流成正觉 此远颂前第二决定义中之文 以示修行方便也 承上縳脱虽唯六根 但解结必因次第 故须一门深入 而六解则一亦亡 故得浮尘诸相 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是以初下手时 须于六根之中 选择其圆通者 从此入法性流而成正觉 便有日劫相倍之殊也 (己)二孤起颂 陀那微细识 习气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开演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无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梵语陀那 此云执持 上文虽明选根入流 但此六根 乃根本识之所执持 而此陀那微细识 其习...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京东

83、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玄义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玄义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玄义 重刻大佛顶经玄文序 首楞严经玄义卷上(并序) 首楞严经玄义卷下 重刻大佛顶经玄文序 性相二宗 犹波之与水 从来不可分隔 而其流弊也 甚至分河饮水 此岂文殊弥勒之过 亦岂马鸣护法之旨哉 谓真如受熏 譬如劫火洞然 虚空安得独冷 谓真如不受熏 譬如劫火洞然时 虚空何尝烂坏 故知得其语脉者 合则双美 失其宗趣者 离则两伤 观大佛顶经第四卷云 譬如虚空 体非群相 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只此一言 两疑冰释 善夫智者大师有言 偏执法性生一切法 何异...

更多: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籍合网 京东 国图

84、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序 垂拱四年三月十五日仰上沙门释彦悰述 恭惟 释迦氏之临忍土也 始演八正 启三宝以黜群邪之典 由是佛教行焉 方等一乘圆宗十地 谓之大法 言真筌也 化城垢服济鹿驰羊 谓之小学 言权旨也 至于禅戒咒术厥趣万途 而灭惑利生其归一揆 是故历代英圣仰而宝之 八会之经谓之为本根其义也 三转之法谓之为末枝其义也 暨夫天雨四花地现六动 解其髻宝示以衣珠 借一以破三摄末归本者也 付法藏传曰 圣者阿难能诵持如来所有法藏 如瓶泻水置之异器 即谓释尊一代四十...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85、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一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二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三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四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五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六 原跋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一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 佛祖之道 以心传心 菩萨造论通经 亦唯此一大事 故云 十方谛求 更无余乘 纵令曲为群机 循循善诱 从实施权 说种种道 譬如三草二木 受润不同 而能润之雨 原只一味 故云 如食石蜜 中边皆甜 又云 粗言及细语 皆归第一义 岂应封文失旨 横执名相 剖判虚空也哉 且如弥勒世...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国图

86、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 ·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 大乘止观序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一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二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三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四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五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六 大乘止观序 钱唐胡子浸云 问 于华藏单子曰 何谓道 单子曰 性是也 胡子疑焉 曰 修可废欤 单子曰 在璞之玉 匪剖弗见 在矿之金 匪炼弗纯 在缠之性 匪修弗显 必曰 性也 而可以废修也 彼芸芸者 熟无性耶 于是以灵峰老人所注南岳大乘止观 授于胡子而告之曰 修道之要 尽于大乘止观一书 而大乘止观之要 尽于转...

更多: 籍合网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87、 坛经法海本 · 坛经法海本

法海本 六祖坛经 慧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 升高座 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受(授)无相戒 其时座下僧尼道俗一万余人 韶州刺史韦醵及诸官寮三十余人 儒士(三十)余人 同请大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刺史遂令门人法海集记 流行后伐(代) 与学道者 承此宗旨 递相传授 有所于(依)约 以为禀承 说此 坛经 能大师言:“善知识 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大师不语 自净其心 良久 乃言:“善知识净听 惠能慈父 本官(贯)范阳 左降迁流(岭)南 (作)新州百姓 惠能幼少 父小(又)早亡 老母孤遗...

更多: 籍合网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国图

88、 四十二章经 · 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 世尊成道已 作是思惟 离欲寂静 是最为胜 住大禅定 降诸魔道 於鹿野苑中 转四谛法轮 度陈如等五人 而证道果 复有比丘所说诸疑 求佛进止 世尊教敕 一一开悟 合掌敬诺 而顺尊敕 佛言 辞亲出家 识心达本 解无为法 名曰沙门 常行二百五十戒 进止清净 为四真道行 成阿罗汉 阿罗汉者 能飞行变化 旷劫寿命 住动天地 次为阿那含 阿那含者 寿终灵神 上十九天 证阿罗汉 次为斯陀含 斯陀含者 一上一还 即得阿罗汉 次为须陀洹 须陀洹者 七死七生 便证阿罗汉 爱欲断者...

更多: 籍合网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京东

89、 印光法师文钞 · 之1

印光法师文钞增广续编三编 卷首题词并序 是阿伽陀 以疗群疚 契理契机 十方宏覆 普愿见闻 欢喜信受 联华萼于西池 等无量之光寿 庚申暮春 印光老人文钞镌板 建东 云雷 嘱致弁辞 余于老人向未奉承 然尝服膺高轨 冥契渊致 老人之文 如日月历天 普烛群品 宁俟鄙倍 量斯匡廓 比复敦促 未可默已 辄缀短思 随喜歌颂 若夫翔绎之美 当复俟诸耆哲 大慈后学弘一释演音稽首敬记 识无量病 与无量药 见佛性故 回己济他 寐叟敬题 诸三昧中 功高易进 念佛为先 入此三昧已 一切三昧 皆得具足 ...

更多: 国图 籍合网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90、 印光法师文钞 · 之2

与高鹤年居士书 与高鹤年居士书 南五台山 乃千三百年前 观世音菩萨 现比丘身 降伏毒龙 所开之古道场也 亦莲宗八祖 云栖莲池大师 中兴莲宗之发源处也 明嘉靖时 有性天文理老和尚者 隐居此山无门洞 后因云游至杭州 住西山黄龙庵 莲池大师仰其道风 与夫人汤氏 归依座下 不二三年 又依之出家 使此老无有出格道德 岂能令如大师之博学鸿词 躬行实践 盛德君子 屈身座下 始终依止 以为弟子乎 大师出家后 老人复归关中 大师志慕遍参 未能远从 而关中法道 至清乾隆后 日渐式微 哲人云亡 志...

更多: 籍合网 京东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91、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 · 之1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 序 灵岩印光老法师严净毗尼 弘扬净土 言为世则 行为道范 以文字般若 广度群伦 法雨普澍 四众推为莲宗第十三祖 近代以来 未曾有也 自维弱冠发愿皈佛 顾善根微薄 因循未果 民国卅一年间 外侮侵陵 生灵涂炭 众苦交煎 莫能遣拔 重读文钞 憬然有省 乃归命投诚 念佛茹素 此皆文钞之赐也 其后偶于丁福保居士处 见师手翰二十余通 皆文钞正续两编未收录者 因念遗稿乃法乳所寄 何可任其散佚 谨录存副本 是为搜辑兹编之嚆矢 师西归后 弘化月刊征求遗稿 纷纷应征 所获颇丰 ...

更多: 籍合网 万方数据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国图

92、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 · 之2

复朱德大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复朱德大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念佛法门 注重信愿 有信愿 未得一心 亦可往生 得一心 若无信愿 亦不得往生 世人多多注重一心 不注重信愿 已是失其扼要 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 恐不得往生之疑 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 此种想念 似乎是好想念 实则 由此而益加信愿 以致一心 则是好想念 若由因不得一心 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 则成坏想念矣 不可不知 欲得摄心归一 第一要为生死心切 第二要恳切至诚 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 勿只滑口读过 若再不能归一 当依文钞...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93、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 · 之4

戏台 戏台 权制排场扶教化 巧垂明训振纲常 寓褒贬 别善恶 庆殃福极 报不爽于淑慝贤奸 发瞆震聋 允作千秋藻鉴 扶教化 振纲常 慈孝仁忠 义各尽于君臣父子 移风易俗 洵为万世典型 典型示彼将来 俾狂夫克念作圣 奸谀诛于已往 庶潜德大发幽光 法如庵三门 法如庵三门 法道幽深 直入圆通妙境 如门广大 全彰寂照真宗 贺传戒 贺传戒 张戒网以振宗风 二谛圆明 诚足追踪往哲 布慈云而降法雨 三根普被 允堪贻范后昆 讲禅林宝训 讲禅林宝训 览镜知惭宏宝训 规今师古振禅林 贺五十寿 贺五十...

更多: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94、 印光法师文钞 · 之3

厦门流通佛经缘起序 如来说法 各随机宜 大根则直示真如妙性 令其了知妙性圆明 离诸名相 本来无有世界众生 常寂常照 不生不灭 五蕴空而六根清净 四相亡而一心昭彰 从兹称性起修 由修证性 云布慈门 波腾行海 虽慈悲行愿 弥纶法界 而复三轮体空 了无自他能所之相 小根则示以三归 作反邪归正之本 示以五戒十善 作得生人天之因 遇父言慈 遇子言孝 兄友弟恭 夫倡妇随 恪守伦常 各尽其分 兼以戒杀放生 吃素念佛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根器稍胜者 则示之以四谛十二因缘 令其断惑证真 了生脱...

更多: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国图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95、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 · 之4

复徐平轩居士书 接手书 知令慈握珠一事的确 实为不可思议 其所以须询问者 以今人多伪 皆是凭空妄造 光唯愿以实传实 不愿说得好听 以致以凡滥圣也 三日入殓 方沐浴换衣 极是 以一向皆以二三句钟为说者 以不洞事者 不肯等待至久也 果如是 理宜改作三日 方举哀沐浴更衣 四十九日方举哀 于理则无碍 于事则似乎太疏阔矣 不足为训 三日举哀 实为至当之极 江浙大战四十余日 百姓流离载道 惨不忍闻 战地之人民家舍 生口器具 一无所有 即令逃之外方 得以不死 亦不能成立家室 每一思及 为之...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国图 国图▪文津 京东

96、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 · 之5

答 令爱宿根颇深 立此志愿 实堪钦敬 所言境界 或是圣境 然不可以此为是 但取一心 勿慕见境 果到一心 境不见亦无碍 未到一心 或所见不真 或见之生欢喜 皆足误事 近人多一用功便有境界 此实多半是魔境 即令是圣境 若心地不明 理路不清 一生取著 便致误事 不可不知 所言清斋 经中未说 梁傅大士(弥勒示现居士身)每行之 亦非不可行 若勉强硬饿 则固不必行 若安然无损 自在如法 亦非不可 又今人只可按常行道修 不可特立异相 以杜好名显异惑众等弊 问 弟子研究佛学 自阅楞严圆觉起信...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万方数据

97、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 · 之1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 目录 一函遍复 致郭庄悟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复周孟由问心经色不异空四句书(民国二十六年) 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 与明本师书(民国十六年) 复觉明居士书(民国二十三年) 复幻修大师书(民国二十三年) 复云南王德周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年) 复周颂尧居士书(民国二十年)(附原函) 复德畅居士书(民国二十三年) 复许熙唐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广妙和尚书(民国二十年) 复杨德观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曹培灵居士书 复李仲和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王寿彭居士书二(民...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98、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 · 之3

附录化痰止咳丸方 附录化痰止咳丸方 制法 用荆芥 桔梗 紫菀 百部 白前 陈皮 桑白皮 甘草各一两 均生研极细末 另加生萝卜子二两研 再用枇杷叶一两煎汤 挤滤萝卜子得汁 再加生萝卜汁二两 和萝卜子汁为丸 加上百炼蜜二三两更好 每丸重二钱五分 服法 用开水化服 每次一丸 小儿减半 每日早起空肚 及晚间临睡 各一次 此方原出医学心悟 验方新编载之 漏去陈皮 甘草 且各经炒制 服之嫌燥 今加桑白皮 又用枇杷叶 萝卜子 萝卜汁 合为丸 各药生研 从此用无不效 风寒痰热皆宜 聂云台识 ...

更多: 京东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99、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 · 之2

复谛醒法师书 复谛醒法师书 接九月十三日手书 知已进关静修 不胜欣慰 所言常有境界 当是未曾真实摄心 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 使真实摄心 则内无妄念 专注于一句佛号中 必能消除业障 增长福慧 何至常有境界之苦 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 求得圣境界现 及得种种神通 只期心佛相应而已 所谓全心是佛 全佛是心 心外无佛 佛外无心 若能如是 譬如杲日当空 霜雪俱化 又何得有不如法之境界 为苦恼于身心乎 若不如是用心 平常专欲得见圣境 不知圣境之得 须到业尽情空地位 否则勿道所得者皆属魔境 即...

更多: 万方数据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00、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 · 之3

学佛而不欲做大通家 专心致志于净土法门 可谓宿有慧根 具择法眼矣 既欲即生了大事 当以净土五经为常课 金刚经念也好 不念也好 无碍 日暮途远 固当专一其心 夜间念佛 昼则泛研经论 或致精神注重于义路 净业难达于一心 主宾倒置 在种善根边则有 在了大事边则欠矣 净土法门 以信愿行三法为宗 若具真信切愿 纵未到一心不乱 亦可往生 阁下以一心不乱为期 而日唯研究各经论 似乎与所期望不甚相符 至于皈依与否 均无关系 既不肯自屈 还是不皈依好 力修净业 往生西方 亲炙弥陀世尊 更不须...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