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温热暑疫全书 · 卷二·热病方论热病方四道

附集方一十八道 通解散麻黄(去节酒洗) 石膏(碎) 滑石 黄芩(各二两) 苍术(四两去皮泔水浸炒) 甘草(一两五钱炙) 上为末 每服半两 加姜三片 水煎 温服取汗 陶节庵方加羌活、川芎、葱白、香豉 葱白香豉汤葱白(七茎连须) 香豉(一合勿炒) 生姜(一片) 上三味 水煎 日三服 覆取微似汗 不汗加苏叶 双解散 承气汤 凉膈散 天水散(即益元散四方俱见前) 竹叶石膏汤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 上七...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京东

122、 温热暑疫全书 · 卷三·暑病方论

静暑 避暑深堂 起居不时 汗出烦躁 面垢背微恶寒 或手足微厥 甚则洒然毛耸 腠理开则洒洒然寒 闭则蒸蒸热闷 乃心胞之火 不胜时火 故反微恶寒也 或坐卧阴凉 表虚不任风寒 自认外感 误医发表 祸如反掌 宜清暑益气汤 凉亭水阁 大树浓阴之下 过受凉快 为寒所袭 头疼恶寒发热 肢体拘急 是亦感寒之类 脉必弦紧 宜消暑十全散 脾气虚弱 汗多恶寒者 十味香薷饮 过伤饮食 泄泻呕吐霍乱者 六和汤 或香薷正气散 中暑亦有无汗 脉弦细 此虽中暑 必过袭阴凉 身中阳气 被其所遏 所以烦心 肌肤...

更多: 国图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123、 温热暑疫全书 · 卷三·暑病方论

伏暑 人受暑热之毒 栖伏三焦肠胃之间 久久而发者 为伏暑 如霍乱吐泻 发于秋间 以及疟痢等证 又如昔人云 三伏之时 以夏晒曝烈日之中 随即收藏于笥 火气未散 冬时启笥 触之遂病 明者细询其因 以香薷饮服之立愈 伏暑霍乱腹痛泄泻 正气散 身热足冷 势危者 五苓散下来复丹 ...

更多: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京东 籍合网

124、 温热暑疫全书 · 卷三·暑病方论

暑风 病患忽然手足搐挛者 暑风也 香薷饮加羌活、防风 呕吐加藿香、陈皮 小便不利加茯苓、泽泻、猪苓、滑石 有痰加姜半夏 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 泻利不止加白术 转筋加木瓜 腹满身重 难以转侧 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溺者 此热兼 也 白虎汤 更有痛势重者 手足搐挛 厉声呻吟 角弓反张 如中恶状 亦有先病热 服表散后渐成风者 谵语狂呼浪走 气力百倍 此暑风也 以寒凉攻劫之 与阴风不同 宜解散化痰 不宜汗下 日久而脾胃弱者 兼温补 ...

更多: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京东 万方数据 国图

125、 温热暑疫全书 · 卷三·暑病方论

暑瘵 盛暑之月 火能烁金 不禁辛酒 脾火暴甚 劳热躁扰 火动心脾 令人咳嗽气喘 骤然吐血衄血 头目不清 胸膈烦渴不宁 即童稚老夫 间有此病 昧者以为劳瘵 不知火载血上 非真阴亏损 而为虚劳者比也 宜四物去芎、芍 黄连解毒去黄柏 二陈以贝母易半夏 加桔梗以抑之 薄荷以散之 麦冬、五味以敛之 自愈 或黄连香薷饮亦可 ...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26、 温热暑疫全书 · 卷三·暑病方论

暑疮 暑热之时 有遍身发泡 如碗如杯 如桃如李 晶莹脆薄 中含臭水 此湿热之水 泛于肌表也 黄连、香薷及解毒汤 重者内实便秘 口疳臭秽 凉膈散、承气汤选用 外以鲜莲花瓣贴疮上 周时平复 ...

更多: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国图

127、 温热暑疫全书 · 卷三·暑病方论

霍乱 暑气入腹 恶心腹痛 上吐下泻 泻如水注 此暑火暴发 升降不利 清浊不分 所泻者皆五脏之精液 宜速止之 用五苓散 或胃苓汤 利小便 清暑火 甚者桂苓甘露 此证有夹食积者 医用下之误矣 不知精液暴涸 元气顿伤 当立止之为上 按云止者 非通因塞用之谓也 分阴阳 去暑气 则吐利自止矣 ...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京东 国图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128、 温热暑疫全书 · 卷三·暑病方论

服药总法 伤寒伤暑 温凉诸证 皆邪气欺正气也 用药如对敌 药入则邪渐退 药力尽则邪复炽 必一服周时 即详势诊脉 药对则日夜连进三五服 以邪退病安为主 此法惟张长沙伤寒论 孙思邈千金方中载之 孙云 夏月日五夜三服 冬月日三夜五服 必期病退而后止 如御敌者 愈驱逐愈加精锐 荡平而后班师 此万全之胜算也 自宋以后不传 故取效寡而活人之功疏 予用此法 屡获神效 ...

更多: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129、 温热暑疫全书 · 卷三·暑病方论

王宇泰复立清暑益气变证加减法 如心火乘脾 乃血受火邪 而不能升发 阳气伏于地中 地者人之脾也 必用当归和血 少用黄柏以益真阴 如脾胃不足之证 须少用升麻 盖升麻乃足阳明太阴引经之药也 使行阳道 自脾胃中左迁 少阳行春令 生万物之根蒂也 更少加柴胡 使诸经右迁 生发阴阳之气 以滋春之和气也 如脾虚缘心火亢盛 而乘其土也 其次肺气受邪 为热所伤 必用黄 最多 甘草次之 人参又次之 三者皆甘温阳药也 盖脾虚肺气先绝 故用黄 之甘温 以益皮毛之气 而闭腠理 不令自汗而损元气也 上喘气...

更多: 京东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国图

130、 温热暑疫全书 · 卷三·暑病方论

方古庵论 寒则伤形 热则伤气 何以言之 人与天地同一橐 夏月天之气浮于地表 则人之气浮于肌表 况被盛暑所伤 肤腠疏豁 气液为汗 发泄于外 是表里之气俱虚矣 不善摄生者 暑热伤于外 生冷戕于中 若之何而能运化也 是以水谷停积 而为湿热 发为呕吐 为泄泻 甚则吐泻俱作 而挥霍闷乱也 若不即病 湿热拂郁于内 他日为疟为利之所由矣 今大顺散非治暑热之药 乃治暑月饮凉过多为病之剂也欤 ...

更多: 万方数据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31、 温热暑疫全书 · 卷四·疫病方论

再表再里 有再表再里 或再表里分传者 医家不解 反责病患不善调养 以致反复 病家不解 每咎医师疏于救治 彼此归怨 胥失之矣 不知病势之当然 其气性如此 ...

更多: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132、 温热暑疫全书 · 卷四·疫病方论

里证偏胜 若里证多而表证少 但治其里 表证自愈 邪之伤人也 始而伤气 既而伤血 伤肉伤筋 以至伤骨 有行邪 有伏邪 故治法有难有易 取效有迟有速 如行邪者 即正伤寒也 始自太阳 或传阳明 或传少阳 病势虽重 一汗可解 若归胃府 一下而愈 如瘟疫之邪 先伏后行 伏于膜原 如鸟栖巢 如兽藏穴 营卫所不关药石所难及 至其发也 邪毒渐张 内侵于腑 外淫于经 营卫受伤 诸证渐显 然后得而治之 方其侵淫之际 邪毒尚在膜原 此时但可疏利 使伏邪易出 邪毒既离膜原 乃观其变 或出表或入里 然...

更多: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国图 京东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133、 温热暑疫全书 · 卷四·疫病方论

瓜瓤瘟 瓜瓤瘟者 胸高胁起 呕血如汁者是也 宜生犀饮 生犀饮犀角(二钱镑) 苍术(泔水浸麻油炒一钱) 川黄连(一钱) 黄土(五钱) 茶叶(一大撮) 金汁(半盏) 上五味 水煎去滓 入金汁搅和 日三夜二服 如大便结加大黄 渴加栝蒌根 虚加人参 盐水炒 表热去苍术、黄土 加桂枝、黄连 便脓血去苍术 倍黄土 加黄柏 便滑以人中黄代金汁 ...

更多: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34、 温热暑疫全书 · 卷四·疫病方论疫病论

附北海林先生题喻嘉言疫论序 张凤逵之着伤暑全书也 翻古人之成案 妙生心之化裁 可谓善于立言者矣 第疫证引说不明 关系医学非小 虽以东垣之渊通 丹溪之博洽 亦随俗相沿 未有确解 近喻嘉言先生 以通今博古之才 着开天辟地之论 扫叔和之秽 阐仲景之奥 不剿陈言 独标新义 从来迷谬 涣然冰释 至于治法 高出千古 直发前人所未发 谁谓今人不及古人之精乎 故附刊之 用告业医之士焉 盖天地以生物为心 寒热温凉 四气递运 万古不易 人生其间 感触寒暑而病者 皆其起居无时 饮食不节 气虚体弱 ...

更多: 国图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135、 温热暑疫全书 · 卷四·疫病方论疾病方一十六道

附集方一十六道 既济解毒汤黄芩(一钱酒炒) 黄连(一钱酒炒) 桔梗(一钱) 甘草(五分生) 柴胡(五分) 升麻(七分) 连翘(一钱) 当归(一钱酒洗) 大黄(一钱酒煨) 上以水二盏 煎一盏 徐徐温服 黄连解毒汤 黄连阿胶汤(二方俱见前) 黄连泻心汤黄连 生地黄 知母(各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生) 上以水一盏半 煎八分温服 黄连龙骨汤 治腹痛咽痛 体热烦苦 黄连 黄芩 芍药(各八分) 龙骨(五分为末) 上以水一盏半 煎八分温服 黄连犀角汤 治狐惑 犀角(三钱磨汁) 黄连(二钱)...

更多: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136、 温热暑疫全书 · 自序

医之道难矣哉 凡病伤寒最重 温热尤烈 伤寒仅在一时 温热暑疫 每发三季 为时既久 病者益多 苟不明其源 溯流不得清也 不辨其类 疗治不得当也 则温热暑疫 皆热证也 燎原之下 竟乏清凉一滴 人无今昔 性有异同 神酣往圣 志切琳 俊以一隙微明 静中索照焉 夫上古圣人 首重色脉 以营之未交已交 定人生死 片言已毕 中古圣人 专论谷气盛衰 定人生死 片言已毕 仲景叔季圣人也 既立方论 复出不尽之脏 纬以膀胱之伤与绝 定人生死 先后合符 了无剩义矣 乃仲景于伤寒论中 温热森森 具载黄芩...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京东 万方数据

137、 江氏伤科学 · 江氏伤科学

江氏伤科学 断死证秘诀 秘受不治法 受伤治法 通用方 解肌汤 小柴胡汤 十三味加减汤 金疮药方 吊药方 七厘散 飞龙夺命丹 地鳖紫金丹 万应回生膏 临用加膏上末药 劳伤药酒方 劳伤丸药方 秘传方 君臣散 紫金散 黑神散 桃花散 玉龙散 乳香散 一粒金丹 八仙丹 川芎散 桂枝汤 蔓荆散 杜仲散 杏仁汤 桔梗汤 车前散 海桐散 麝香膏 象皮膏 药酒方 八厘宝麻药 杨花散 续筋骨方 又方 止血散 桃花散 黑龙散 洗伤药方 阴江汤 血竭汤 跌打既好筋不伸方 宽筋汤 人参散 桂枝汤 姜...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138、 校注医醇剩义 · 校注医醇剩义

校注医醇剩义 清 费伯雄 自序 秦有良医 曰和曰缓 彼其望色辨候 洞见膏肓 非所谓神灵诡异者欤 乃其论针灸 述汤药 言言典要 开启后人 又何其纯粹以精也 岂不以疾病常有 怪病罕逢 惟能知常 方能知变 故于命名之日 早以和缓自任欤 夫疾病虽多 不越内伤外感 不足者补之以复其正 有余者去之以归于平 是即和法也 缓治也 毒药治病去其五 良药治病去其七 亦即和法也 缓治也 天下无神奇之法 只有平淡之法 平淡之极 乃为神奇;否则眩异标新 用违其度 欲求近效 反速危亡 不和不缓故也 雄...

更多: 国图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39、 正体类要 · 正体类要

正体类要 序 上卷 正体主治大法 上卷扑伤之症治验 血脱烦躁 血虚发躁 气虚血热 瘀血泛注 瘀血作痛 肝火作痛 肝火忿怒 肝火胁胀 肝胆虚症 血虚腹痛 气虚不溃 寒凝不溃 脾虚不敛 血虚筋挛 肾虚气逆 湿热乘肝 肝经郁火 痛伤胃呕 药伤胃呕 气血不损 行气之非 下血之非 寒药之非 不砭之非 不补之非 破伤风表症 破伤风里症 脓内类破伤风 脓溃类破伤风 内虚变 上卷坠跌金伤治验 瘀血腹痛 脾伤腹痛 血虚胁胀 血虚烦躁 亡血出汗 亡血昏愦 湿痰作痛 肝火作痛 血虚作痛 骨伤作痛 ...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京东 籍合网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140、 此事难知 · 此事难知

此事难知 元 王好古 序 子读医 书几十载矣 所仰慕者 仲景一书为尤焉然读之未易洞达其趣 欲得一师指之遍国中无有能知者 寤而思寐而思 天其勤恤俾我李公明之授予及所不传之妙 旬储月积浸就编帙 一语一言美无可状始而终之终而始之 即无端之园壁也或有人焉 厌闻而恶见者 岂公徒使之然哉 彼未尝闻未尝见耻夫后于人之过也 因目之曰此事难知 以其不因师指也人徒见是书为伤寒之法 而不知上合轩岐之经中契越人之典下符叔和之文兹又言外不传之秘具载斯文矣时至大改元秋七月二十有一日古赵王好古识 卷上 ...

更多: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国图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