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百战奇略 · 第十卷

91 疑战【提示】 本篇以 疑战 为题 旨在阐述作战中如何设置疑阵以迷惑敌人的问题 它认为 不同的作战企图可用不同的疑阵方法 如要进袭敌人时 可采用“丛聚草本 多张旗帜”伪示我军屯兵之所以吸引敌人 而我乘其备东而击其西;如要避敌退却时 则设置虚阵伪示驻兵而悄然撤退 敌人必定不敢轻率追击我军 设置疑阵 实际上是制造假象 伪装自己的一种“示形”惑敌手段 这是中国古代作战中常为兵家所采用的战法之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 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 既然己方可用假象迷惑敌人 那么 自己也就有被...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万方数据

182、 三十六计 ·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 敌阳不如敌阴 共敌不如分敌:共 集中的 分 分散 使分散 句意:打集中的敌人 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敌阳不如敌阴:敌 动词 攻打 句意为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古人按语说: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 如筑堰 故当齐救赵时 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 救斗者 不搏击 批亢捣虚 形格势禁 则自为解耳 ”( 史记 卷六五 孙子吴起列传 ) 对敌作战 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 就要躲过冲击 如用疏导之法分流 对弱小的敌人...

更多: 京东 万方数据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国图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83、 三十六计 · 第三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 友未定① 引友杀敌 不自出力 以 损 ②推演 ①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 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 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 友未定 就是说盟友对主战的双方 尚持徘徊、观望的态度 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 ② 损 :出自 易经·损 卦:“损:有孚 元吉 无咎 可贞 利有攸往 ” 孚 信用 元大 贞 正 意即 取抑省之道去行事 只要有诚心 就会有大的吉利 没有错失 合于正道 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 又卦有: 象 损:损:损下益上 其道上行 ”意指“损”与“...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84、 三十六计 ·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计 笑里藏刀:信而安之① 阴以图之② 备而后动 勿使有变 刚中柔外也③ ①信而安之:信 使信 安 使安 安然 此指不生疑心 ②阴以图之:阴 暗地里 ③刚中柔外:表面柔顺 实质强硬尖利 古人按语说:兵书云:“辞卑而益备者 进也;……无约而请和者 谋也 ”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 皆杀机之外露也 宋曹玮知渭州 号令明肃 西夏人惮之 一日玮方对客奕棋 会有叛夸数千 亡奔夏境 堠骑(骑马的侦宿员)报至 诸将相顾失色 公言笑如平时 徐谓骑日.“吾命也 汝勿显言 ”西夏人闻之 以为袭己 尽...

更多: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京东

185、 三十六计 · 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必有损 损阴以益阳① ①损阴以益阳:阴:此指某些细微的、局部的事物 阳 此指事物带整体意义的、全局性的事物 这是说在军事谋略上 如果暂时要以某种损失、失利为代价才能最终取胜 指挥者应当机立断 作出某些局部、或暂时的牺牲 去保全或者争取全局的、整体性的胜利 这是运用我国古代阴阳学说的阴阳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道理而制定的军事谋略 古人按语说:我敌之情 各有长短 战争之事 难得全胜 而胜负之诀 即在长短之相较 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 如以下驷敌上驷 以上驷敌中驷 以...

更多: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京东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186、 三十六计 ·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 少阳② ①微隙在所必乘:微隙 微小的空隙 指敌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②少阴 少阳:少阴 此指敌方小的疏漏 少阳 指我方小的得利 此句意为我方要善于捕捉时机 伺隙捣虚 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古人按语说:大军动处 其隙甚多 乘间取利 不必以胜 胜固可用 败亦可用 大部队在运动的过程中 漏洞肯定很多 比如 大兵急于前进 各部运动速度不同 给养可能造成困难 协调可能不灵 战线拉得越长 可乘之机一定更多 看准敌人的空隙 抓...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 籍合网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187、 三十六计 ·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逼则反兵;走则减势① 紧随勿迫 累其气力 消其斗志 散而后擒 兵不血刃② 需 有孚 光③ ①逼则反兵 走则减势:走 跑 逼迫敌入太紧 他可能因此拼死反扑 若让他逃跑则可减削他的气势 ②兵不血刃:血刃 血染刀刃 此句意为兵器上不沾血 ③需 有孚 光:语出 易经·需卦 需 卦名 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坎上) 需的下卦为乾为天 上卦为坎为水 是降雨在即之象 也象征着一种危险存在着(因为“坎”有险义) 必得去突破它 但突破危险又要善于等待 “需” 等待 易经·需 卦...

更多: 国图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知网万方

188、 三十六计 ·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 夺其魁 以解其体 龙战于野 其道穷也① ①龙战于野 其道穷也:语出 易经·坤 卦 坤 卦名 本卦是同卦相叠(坤下坤上) 为纯阴之卦 引本卦上六 象辞 :“龙战于野 其道穷也 ”是说即使强龙争斗在田野大地之上 也是走入了困顿的绝境 比喻战斗中擒贼擒王谋略的威力 古人按语说:攻胜则利不胜取 取小遗大 卒之利、将之累、帅之害、功之亏也 舍胜而不摧坚摘王.是纵虎归山也 擒王之法 不可图辨旌旗 而当察其阵中之首动 昔张巡与尹子奇战 直冲敌营 至子奇麾下 营中大乱 斩贼将五十余人...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189、 三十六计 ·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① 利其弱而无主 随 以向晦入宴息② ①乘其阴乱: 阴 内部 意为乘敌人内部发生混乱 ②随 以向晦入宴息:语出 易经·随 卦 随 卦名 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兑上) 本卦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震为雷 言雷入泽中 大地寒凝 万物蛰伏 故如象名“随” 随 顺从之意 随卦 的 象 辞说:“泽中有雷 随 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意为人要随应天时去作息 向晚就当入室休息 此计运用此象理 是说打仗时要得于抓住敌方的可乘之隙 而我借机行事 使乱顺我之意 我便乱中取利 古人按语说:动荡之际 ...

更多: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京东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91、 三十六计 ·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 唆之使前 断其援应 陷之死地① 遇毒 位不当也② ①假之以便 唆之使前 断其援应 陷之死地:假 借 句意:借给敌人一些方便(即我故意暴露出一些破绽) 以诱导敌人深入我方 乘机切断他的后援和前应 最终陷他于死地 ②遇毒 位不当也:语出 易经·噬嗑 卦 噬嗑 卦名 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离上) 上卦为离为火 下卦为震为雷 是既打雷 又闪电 威严得很 又离为阴卦 震为阳卦 是阴阳相济 刚柔相交 以喻人要恩威并用 严明结合 故封名为“噬嗑” 意为咀嚼 本卦六三. 象 辞:“遇...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国图▪文津

192、 三十六计 ·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 扼其主机① 渐之进也② ①乘隙插足 扼其主机:把准时机插足进去 掌握他的要害关节之处 ②渐之进也:语出 易经·渐 卦 (渐卦解释见前计②)本卦 彖 辞:“渐之进也 ”意为渐就是渐进的意思 此计运用此理 是说乘隙插足 扼其主机 易经·渐 卦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要循序渐进 古人按语说:为人驱使者为奴 为人尊处者为客 不能立足者为暂客 能立足者为久客 客久而不能主事者为贱客 能主事则可渐握机要 而为主矣 故反客为主之局:第—步须争客位;第二步须乘隙;第三步须插足;第四足须...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京东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193、 三十六计 ·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兵强者 攻其将;兵智者 伐其情① 将弱兵颓 其势自萎 利用御寇 顺相保也② ①兵强者 攻其将;兵智者 伐其情 句意:对兵力强大的敌人 就攻击他的将帅 对明智的敌人 就打击他的情绪 ②利用御寇 顺相保也:语出 易经·渐 卦 (卦名解释见计“树上开花”注②)本身九三 象 辞:“利御寇 顺相保也 ”是说利于抵御敌人 顺利地保卫自已 此计运用此象理 是说利用敌人自身的严重缺点 己方顺势以对 使其自颓自损 己方一举得之 古人按语说:兵强将智 不可以敌 势必事之 事之以土地 以增其势 如...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京东 国图 万方数据

194、 三十六计 ·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 不可以敌 使其自累 以杀其势 在师中吉 承天宠也① ①在师中古 承天变也:语出 易经·师 卦(卦名讲释见前第二十六计注) 本卦九二 象 辞:“在师中吉 承天宠也”是说主帅身在军中指挥 吉利 因为得到上天的宠爱 此计运用此象理 是说将帅巧妙地运用此计 克敌制胜 就如同有上天护佑一样 古人按语说:应统使曹操战舰勾连 而后纵火焚之 使不得脱 则连环计者 其结在使敌自累 而后图之 盖一计累敌 —计攻敌 两计扣用 以摧强势也 如宋毕再遇尝引敌与战 且前且却 至于数四 视日已晚...

更多: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京东

195、 兵制 · 兵制一

有明之兵制 盖三变矣:卫所之兵 变而为召募 至崇祯、弘光间又变而为大将之屯兵 卫所之弊也 官军三百十三万八千三百 皆仰食於民 除西北边兵三十万外 其所以御寇定乱者 不得不别设兵以养之 兵分於农 然且不可 乃又使军分於兵 是一天下之民养两天下之兵也 召募之弊也 如东事之起 安家、行粮、马匹、甲仗费数百万金 得兵十余万而不当三万之选 天下已骚动矣 大将屯兵之弊也 拥众自卫 与敌为市 抢杀不可问 宣召不能行 率我所养之兵反而攻我者 即其人也 有明之所以亡 其不在斯三者乎 议者曰:...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京东 上海图书馆

196、 兵制 · 兵制二

国家当承平之时 武人至大帅者 干谒文臣 即其品级悬绝 亦必戒服 左握刀 右属弓矢 帕首裤靴 趋入庭拜 其门状自称走狗 退而与其仆隶齿 兵兴以後 有言於天子者曰:「今日不重武臣 故武功不立 」於是毅宗皇帝专任大帅 不使文臣节制 不二三年 武臣拥众 与贼相望 同事虏略 李贼入京师 三辅至於青、齐诸镇 栉比而营 大子封公侯结其欢心 终莫肯以一矢入援 呜呼 毅宗重武之效如此 然则武固不当重与 曰:毅宗轻武而不重武者也 武之所重者将;汤之伐桀 伊尹为将;武之入商 太公为将;晋作六军 ...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国图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197、 太白阴经 · 卷一人谋上●天无阴阳篇 第一

经曰:天圆地方 本乎阴阳 阴阳既形 逆之则败 顺之则成 盖敬授农时 非用兵也 夫天地不为万物所有 万物因天地而有之;阴阳不为万物所生 万物因阴阳而生之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阴阳之於万物有何情哉 夫火之性 自炎 不为焦灼万物而生其炎;水之性 自濡 不为漂荡万物而生其濡 水火者 一其性 而万物遇之 自有差殊;阴阳者 一其性 而万物遇之 自有荣枯 若水火有情 能浮石、沉木、坚金、流土 则知阴阳不能胜败存亡吉凶善恶明矣 夫春风东来 草木甲坼 而积廪之粟不萌;秋天肃霜 百卉具腓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198、 太白阴经 · 卷二人谋下●贵和篇 第十二

经曰:先王之道 以和为贵 贵和重 人不尚战也 春秋左氏传 曰:「君若以德绥诸侯 谁敢不服君;若以力 楚国方城以为城 汉水以为池 虽军之众 无所用也 是故 晋悼公使魏绦和戎 以正诸华 八年之间 九合诸侯 如乐之和 无所不谐 羌戎亦归;晋惠公内不侵不叛之臣 於是有崤之师 譬如捕鹿 晋人角之 戎人掎之 夫有道之主 能以德服人;有仁之主 能以义和人;有智之主 能以谋胜人;有权之主 能以势制人 见胜易 知胜难 语曰:「先王耀德不观兵 兵戢而时动 动则威 观则玩 玩则无震 」故有衣冠之...

更多: 籍合网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

199、 太白阴经 · 卷二人谋下●励士篇 第十七

经曰:激人之心 励士之气 发号施令 使人乐闻;兴师动众 使人乐战;交兵接刃 使人乐死;其在以战劝战 以赏劝赏 以士励士 木石无心 犹可危而动、安而静 况於励士乎 古先帝王伯有天下 战胜於外 班师校功 集众於中军之门 上功赐以金璋紫绶 锡以锦彩 衣以缯帛 坐以重裀 享以太牢 饮以醇酒 父母妻子皆赐纹绫 坐以重席 享以少牢 饮以酎酒 大将军捧赐 偏将军捧觞 大将军令於众曰:「战士某乙等奋不顾身 功超百万 斩元戎之首 搴大将之旗 功高於众 故赏上赏 子孙後嗣长称卿大夫之家 」父母...

更多: 国图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籍合网

200、 太白阴经 · 卷二人谋下●地势篇 第十九

经曰:善战者 以地强 以势胜;如转圆石於千仞之谿者 地势然也 千仞者 险之地;圆石者 转之势也 地无千仞而有圆石 置之窳塘之中 则不能复转;地有千仞而无圆石 投之方棱偏匾 则不能复移 地不因险 不能转圆石;石不因圆 不能赴深谿 故曰:「兵因地而强 地因兵而固 」 夫善用兵者 高邱勿向 背邱勿迎 负阴抱阳 养生处实 则兵无百病 是故 诸侯自战於地 名曰:散地 入人之境不深 名曰:轻地 彼此皆利 名曰:争地 彼我可往 名曰:交地 三属诸侯之国 名曰:衢地 深入 背人城邑 名曰:...

更多: 国图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