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太白阴经 · 卷七 祭文、捷书、药方●禡马文篇 第七十四

维某年岁次 某甲某月朔某日某将军 某谨以清酌少牢之奠祭尔 群牧马之神曰:古者 庖牺氏作服牛乘马 引重致远 以代人劳 尔能节齐和鸾 举应鼙鼓 陷矢石殪 奔禽声嘶而凉风立至 影灭而浮云犹见 穆满八骏 足迹接於瑶池 王良驷马 人事标于天汉 国家恩覃八埏 光宅九土 王化潜谧 白旗来庭 浮铁沈毛 贡金纳帛 而豺狼难厌 反首逆鳞 学三苗之不恭 慕九黎之乱德 叛而不讨 何以示威 天子斋 坛场拜飞将 将军身卫琱戈 手提金鼓 挥阵云以出塞 乘明月而渡河 誓将挥种埋落 擒魑摘魅 火烈具举 我武...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国图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222、 太白阴经 · 卷七 祭文、捷书、药方●祭蚩尤文篇 第七十五

维某年岁次 某甲某月朔某日某将军 某谨以牲牢之奠祭尔 炎帝之後蚩尤之神曰: 太古之初 风尚敦素 拓石为弩 弦木为弧 今乃烁金为兵 割革为甲 树旗帜 建鼓鼙 为戈矛 为戟盾 圣人御宇 奄有寰海 四征不庭 服强畏威 伐叛诛暴 制五兵之利 为万国之资 皇帝子育群生 义征不德 戎狄凶狡 蚁聚要荒 今六师戒严 恭行天罚 神之不昧 景福来臻 使鼍鼓增气 熊旌佐威 邑无坚城 野无横阵 如飞霜而卷木 如拔山而压卵 火烈风扫 戎夏大同 允我一人之德 由尔五兵之功 ...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 籍合网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国图▪文津

223、 太白阴经 · 卷七 祭文、捷书、药方●祭风伯雨师文篇 第七十七

「祭风伯文」: 维某年岁次 某甲某月朔某日某将军 某谨以磔牢清酌祭于风伯之神曰:惟神道出地户 迹遍天涯 东温而层冰澌散 西烈则百卉摧残 鼓怒而走石飞沙、翻江倒海 安静则云屯浪息、绽柳开花 畅百物以敷苏 使八方而甯谧 达庶人之理 畅大王之雄 国家至德深仁 豚鱼服信 杜绝奸慝 混一车书 海晏河清 远安迩肃 惟彼凶孽 尚肆凭陵 恃乌合之众 将蜂屯之徒 险凭螘壤 蜉蝣朝菌 菅我天诛 晓露晨霜 延彼性命 皇帝子育群生 鞠养万品 乃威以斧钺 怀以惠和 先茅届途 後殿临境 两军相见 八阵将...

更多: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国图▪文津

224、 太白阴经 · 卷七 祭文、捷书、药方●露布篇 第七十九

某道节度使某牒上中书省门下 破逆贼某乙 下兵马使告捷事 得都知兵马 使某牒 称:今月某日某时於某山川 探见贼兵 与战 俘斩略尽 今乘胜逐北 末暇点拔杀获生 级、器械牛马 续即申上者 天威远播 狂寇败亡 将靖烟尘 同增欢忭 谨差某乙 驰驿告捷 具状牒上中书门下 谨牒某年某月某日官牒 判官某官某行军司马 某使某官 某道节度使奏破某贼露布事 拔贼某城若干 所生擒首领某人若干 斩大将若干级 斩首若干级 获贼马若干匹 甲若干领 旗若干面 弓弩若干张 箭若干只 枪牌若干面 衣装若干 事...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国图 京东 籍合网

225、 太白阴经 · 卷八 杂占●杂占总序

经曰:天文者 悬六合之休咎;兵书者 着六军之成败 今约一战之事 编为篇目 其余灾变 略而不书 夫天道远而人道迩 人道谋而阴 故曰:神成於阳 故曰:明 人有神明 谓之圣人 夫圣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 故曰:先天而天弗违 後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 况于鬼神乎 人若谋成策完 则天地、日月、四时、鬼神皆合之;人若谋缺策败 则虽使大挠步历、黄帝拔元、甘德占星、巫咸望气 务成灾变;风后孤虚 欲幸其胜 未之有也 盖天道助顺 所以存而不亡 若...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

226、 太白阴经 · 卷八 杂占●五音占风

官风声如牛吼空中 徵风声如奔马 商风声如离群之鸟 羽风声如击湿鼓之音 角风声如千人之语 子午为宫 丑未寅申为徵 卯酉为羽 辰戍为商 巳亥为角 宫风发屋折木 未年兵作 徵风发屋折木 四方告急 商风发屋折木 有急兵 羽风发屋折木 米价贵 角风发屋折木 有急盗贼、战斗 岁月日时 阴德阳德 自处 阴德在十二干 阳德在天 岁月日时 子刑卯、卯刑子、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辰午酉亥各自相刑 子丑寅巳申为刑上 卯戌未为刑下 风从刑下来 祸浅;刑上来 祸深 三刑:为...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京东

227、 太白阴经 · 卷十 杂式●元女式

元女式者 一名六壬式 元女所造 主北方万物之始 因六甲之壬 故曰:六壬 六甲之上运斗柄 设十二月之合神 为十二将间置十干 次列二十八宿、三十六禽 以月将加正时 课日辰用为天乙 所理十二神 将以断吉凶成败 「推月将法」: 登明正月将加在亥水神 河魁二月将加在戌土神 从魁三月将加在酉金神 传送四月将加在申金神 小吉五月将加在未土神 胜光六月将加在午火神 天乙七月将加在巳火神 天罡八月将加在辰土神 太冲九月将加在卯木神 功曹十月将加在寅木神 大吉十一将加在丑土神 神后十将加在子水...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国图▪文津

228、 太白阴经 · 卷十 杂式●龟卜篇

河出图 洛出书 圣人则之 则灵龟负图 自河而出也 是龟龙麟凤四灵 龟居其一;托梦於元王 何其贤也 不避豫且之网 何其愚也 生既不能全身避害 死亦安能灼骨而知吉凶 古人所以设此法者 谓「兵为凶器 战为危事 」圣人得之以兴 凡夫得之以废 不可轻举矣 愚人不自谓其愚 皆自谓其智 故立卜法 假于阴阳 亦惑愚人之心 非为智也 太公曰:「蓍 朽草也;龟 枯骨也 安知圣人之智虑哉 是知神亦不能自智 圣亦不能自智 赞圣人之事者 其犹砥乎 凡龟有五色 随其旺相而用之 一龟之内有六厨左右翼 君...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229、 太白阴经 · 卷十 杂式●山冈营垒篇

山有冈峦 地有形势 断其形 则气势灭 故秦筑长城 凿其山冈之气 而咸阳邱墟;隋疏汴河 断乎土地之脉 而江都荆棘 成周卜迁伊洛 得瀍涧之利 而王年八百;吴晋奄宅建业 得江山之势 而延期数叶 夫建都邑、筑城垒 必择形势 虽成败在人 不在于城地 然地形山势 足以为人之助也 故曰:赵之地坦然平 吴楚之地东南倾 秦韩之地龙虎形 幽魏之地无邱陵 夫赵无陂险、山冈、沟涧 故曰:坦然平 吴楚之有江海、波潮 故曰:东南倾 秦韩被山带河、冈峦重复 故曰:龙虎形 秦得龙虎之形 而东吞赵魏 南并荆...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万方数据

230、 太白阴经 · 跋

(招文张氏刻 太白阴经 十卷跋 称从影宋抄本录出较 ) 四库全书 本多二卷 与唐、宋〈艺文志 合 首有李筌自序 序後有内侍高班品赵承信等列衔五行 与钱遵王 读书敏求记 所称本合 惟少御书祗候臣钱承颢勘一行 或传写失去 壬辰夏 偶得旧抄本六卷 以之互校 卷三〈将军篇 张刻仅存其目 卷五〈搜山烧草 、〈前茅後殿 、〈衅鼓 、〈屯田 、〈人粮马料 、〈军资 、〈宴设音乐 等七篇 则并其目而佚之 其卷六阵图竟有大不类者 更以 通典 所引 太白阴经 校之 合於旧抄者 十之七八;合於张...

更多: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京东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231、 太白阴经 · 太白阴经

全名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中国古代重要兵书 唐代宗时河东节度使都虞候李筌撰 李里籍未详 集仙传 道其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等 全书10卷 现存 墨海金壶 、平津馆影宋抄本等 该书内容较为丰富 它强调战争胜败决定于人谋而不靠阴阳鬼神;士兵之勇怯取决于刑赏;战争的胜利取决于君主的“仁义”以及国家的富强 在论述将帅用兵时 指出要考虑从政治上制胜敌人 团结内部 预有谋划 选拔各种人材 要利用地形 创造主动有利的态势 对军仪典礼、各类攻防战具、驻防行军等各项准备事宜、战阵队形、公文...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国图 籍合网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232、 孙子兵法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共13篇 是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作者孙武 春秋末期齐国人 生卒年不详 他受吴王阖闾重用 在吴国为将 辅助吴治军强国 为吴王的霸业作出了贡献 孙子兵法 的内容 包括对战争、军队的基本问题的论述和战略、策略、作战原则、方法等 它深刻地指出了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基本因素是政治、天时、地利、将帅、法制 而首要的是政治因素;它提出许多杰出的命题 如“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

更多: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233、 百战奇略 · 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 (原名 百战奇法 )总结了前人的战争经验 是中国古代享誉很高的一部著名军事理论书籍在中国军事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这本书依据现代通行的文体 平实浅显地对它进行翻译 古代著名兵书 随即为现代人所容易接受 百战奇略 (原名 百战奇法 )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 这无论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 都是不多见的 因此 从其产生以来 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 给予很高评价 并一再刊行 广为流传 百战奇略 一书所采用的以单音词设条立目的编纂体例 以古...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京东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国图 籍合网

234、 乾坤大略 · 乾坤大略

乾坤大略 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 从先秦至清代现存的兵书共有二千一百五十余部 其中以兵法和兵略两类最受世人注重 兵法类阐述用兵理论 以理论水平见长;兵略类记述用兵史实 以切合实用见长 兵略类中 专门辑录一书或多书而按照时间先后编年的如陈禹谟 左氏兵略 、胡林翼 读史兵略 都已为人熟知 但按照某一指导思想辑录的用兵谋略虽有一些 却不多见 乾坤大略 则是其中的一种 乾坤大略 的指导思想是专论大端 即专论“王霸大略” 览天下之大势 求帝王之得失成败 阐述逐鹿问鼎、扭转乾坤的大方略 ...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京东 知网万方

235、 握奇经 · 握奇经

握奇经 又名 握机经 是中国古代八阵布列的兵书 旧本题风后撰 所以有时也称 风后握奇经 风后是传说中轩辕黄帝的大臣 有人考证系晋武帝时西平太守马隆伪托 晋史记载马隆曾与西羌作战 制作用于防御的编箱车 在广阔地带依八阵图联车为营并用磁石放路旁 使穿铁甲的敌人行走不便 在军事上是颇有创造性的 本书内容混杂 可能是不同时期不同人的作品混合而成 主要论述商周时代车兵和徒兵方阵的队形变换 对后代讲阵法的兵书影响很大 它用正兵和奇兵来说明八阵 指出:“经曰八阵 四为正 四为奇 ”徒兵在...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万方数据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236、 六韬(注释本) · 六韬(注释本)

六韬 又称 太公六韬 或 太公兵法 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 隋书 经籍志 注云:“周文王师姜望撰 ”姜望 又称吕望 字子牙(一说字尚) 俗称姜太公、姜子牙 为西周开国功臣、齐国始祖 历史上 对于 六韬 的作者、成书年代及书的真伪争议颇多 宋代以来 基本否定该书为吕望所作 认为是汉以后人伪托 1972年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墓出土了一大批竹简 其中有 六韬 残简54枚 说明 六韬 在西汉前已流传于世 而非汉以后人伪托 当今学者大多认定 六韬 成书于战国时期 其理由是: 六韬 文辞...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京东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国图▪文津

237、 三十六计 ·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 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 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 先于著书之年 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 —公元436年) 据 南齐书 王敬则传 :“檀公三十六策 走为上计 汝父子唯应走耳 ”意为败局已定 无可挽回 唯有退却 方是上策 此语后人赓相沿用 宋代惠洪 冷斋夜话 :“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 及明末清初 引用此语的人更多 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 编撰成 三十六计 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 共分六套 ...

更多: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238、 唐李问对 · 唐李问对

唐李问对 一作 李卫公问对 是 唐太宗与李靖问对 一书的简称 全书因以李世民与李靖一问一答的形式写成而得名 自 唐李问对 一书行世以来 历代学者就普遍认为此书是北宋仁宗时(1023—1063年)人阮逸的依托之作 如陈师道(1052—1101年)的 后山谈丛 、何薳(1077—1145年)的 春渚纪闻 认为此书是阮逸所著 邵博( —1158年)的 邵氏闻见后录 和陈振孙的 直斋书录解题 则认为此书是阮逸拟作和假托 后人因 唐李问对 一书不见于 旧唐书 经籍志 、 新唐书 艺文...

更多: 籍合网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京东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239、 言兵事疏 · 言兵事疏

晁错(前200~前154) 西汉政治家、散文家 颍川(今河南禹县)人 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 奉命从伏生受今文 尚书 后任博士、太子家令 深受太子(即景帝)的宠信 被称为“智囊” 他主张重农 又力主削弱诸王势力 景帝即位以后 晁错迁为内史 后升任御史大夫 位列三公 他因向景帝进 削藩策 而被藩王怨恨 是故七国借口“诛晁错 清君侧” 发动叛乱 在内外压力下 景帝将晁错斩于长安东市 其主要论文有: 言兵事疏 守边劝农疏 募民实塞疏 论贵粟疏 等等 ...

更多: 京东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240、 安民实务 明[1368-1644]

版本书目史注:九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双边...

善本古籍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