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长生指要篇 · 长生指要篇

長生指要篇 經名:長生指要篇 南宋林自然撰 一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長生指要篇序 僕蚤歲嬰戚 筆硯廢頓 且於世味澹然 忽讀 清靜經 而發探省 由是剛腸辭家 蓬頭赤腳 遊歷參訪 幾半天下 至如想腎存心 嚥津納氣之術 靡不嘗試 惟飲然于懷者 金丹一事 未究根宗 天開其運 西蜀陸公真人 一見于長汀煙霞道院 欣相付授藥物火候 運用抽添 如指諸掌 服膺師訓 于玆有年矣 因見世人旁門曲徑 去道愈遠 不忍盡祕 遂以微言弘道 著為七篇之書 目之曰 長生指要 庶幾有心之子 由是悟入...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142、 金锁流珠引 · 之2

啟曰:臣某乙行年若干歲 某月某日生本宿某星 今被歲星木災作祟禍害 某乙今請西極上臺太素君 太白星之神 往剋滅絕之 勿令生出 犯觸臣所生命之星 及生日所管之宿 當與臣等速救度 即令木精自消 不生災害 急自退散 害炁頓消 敢負上聖之恩 乞令臣長生久視 身家平安 敢負上聖上臺太素君之恩 即禹步一遍 躡地紀三遍 配衣 轉天關指歲星九過 九度捻木訣 存九鼎金隔斷絕之 勿令生動 祝曰:五行相推 金木相伐 水火相滅 云云 又五命之中 唯土星三十餘年而一周天也 所以逆行 不隨日月星之例行也...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国图

143、 金丹直指 · 金丹直指

金丹直指 經名:金丹直指 一卷 南宋周無所住述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金丹真指序 余著金丹十六-頌 直言性命之奧 故以直指言之 且明心見性 宗門事也 歸根復命 玄門事也 宗玄異事若不可比而同之 然玄謂之鍊丹 宗謂之牧牛 抑以大樸既散 非鍊之則無以返漓還淳;六窗既開 非牧之則無以澡黑露白 曰鍊日牧 殊途同歸 曰玄日宗 一而二 二而一者也 余自幼學時與世異好 慕道既切 訪師益廣 淳祐壬寅年 遇赤城林君自然 以丹法授余 又拉余拜其師李真人 片言之間 盡得金火返還之要 且謂若...

更多: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国图

144、 金液大丹诗 · 金液大丹诗

金液大丹詩 經名:金液大丹詩 一卷 撰人不詳 疑出于唐代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金液大丹詩 一物產乾坤 二儀生藥根 陰靈合地魄 陽氣出天魂 化虎行金路 飛龍隱木門 日精煎月影 數足住崑崙 真水伏真火 火真出美金 金真伐木化 歸土生同欽 日月陰陽鍊 風雲龍虎擒 三迴四五足 度世兔浮沈 造化久沈浮 須拋生死枯 紅鉛天界重 白汞道門殊 稟氣神龍虎 成形道婦夫 陰陽真水火 鍊畢詣仙都 九轉運三般 真心鍊不難 虎生神水猛 龍化聖金寬 金木情通體 乾坤產大丹 五行精入腹 策上九霄...

更多: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145、 金丹真一论 · 金丹真一论

金丹真一論 經名:金丹真一論 原題百玄子撰 約出於唐末五代 引迷諸家丹訣 論外丹法 一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金丹真一論 夫靈丹之源 稟乎真一之氣 論曰:真一者 大道之源水也 水者氣也 氣者道也 道本無名 因氣生質 質者 有形之物也 道始無形 從一氣而受化 化及有形 形者名也 故曰:道本無名 而強名曰道 道本為一也 一者母也 一能布化 生成萬物 利用天下 太上曰:布一名於天下 几遇大丹 莫不尋本求末 本者真一之源 為之母也 子者丹也 營丹之士 莫不求乎真一之源而化氣...

更多: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146、 金丹四百字 · 金丹四百字

金丹四百字 經名:金丹四百字 一卷 題張平叔撰 黃自如注 張伯端為北宋人 黃自如為南宋人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金丹四百字并序 天台紫陽真人張平叔撰 吁江蘊空居士黃自如註 七返九還金液大丹者 七乃火數 九乃金數 以火煉金 返本還源 謂之金丹也 以身心分上下兩弦 以神氣別冬夏二至 以形神契坎離二卦 以東魂之木 西魄之金 南神之火 北精之水 中意之土 是為攢簇五行 以含眼光 凝耳韻 調鼻息 緘舌氣 是為和合四象 以眼不視而魂在肝 耳不聞而精在腎 舌不聲而神在心 鼻不香而魄...

更多: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147、 金丹正宗 · 金丹正宗

金丹正宗 經名:金丹正宗 兩宋之交胡混成撰 一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金丹正宗 五陵玄學進士胡混成編 天地未判之先 一混沌而已 混沌既鑿之後 陰陽生焉 得陽炁輕清而上者為天 得陰炁重濁而下者為地 得陰陽二炁之全而中者為人 三才之位一定 而先天後天分矣 切謂先天者 純陽也 一本也;後天者 純陰也 萬殊也 原夫上帝降裹而為人 賦性受命 皆稟太乙含真 先天祖炁 至虛至靈 惟精惟一 純粹中正 皆可神仙 皆可聖賢 無智無愚 一同初得 殊不知所得天者 捨一點純陽先天祖炁之外 所...

更多: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48、 道禅集 · 道禅集

道禪集 經名:道禪集 金元問道士王真人集 一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道禪集 金坡王真人集 偶因同伴連日問禪法 喜銘心堅求不一 自念才疏智拙 詞情淺鈍 有辱叢林 無堪德業 不免夢中說夢 頭上安頭 梅檀林內 刻棘花開;獅子叢中 狐狸哮吼 然非頓悟 且是念頭 殊不轉身拾得一半 若不拈些葛藤 應是難開鎖鑰 先憑一精 明為透脫 次認四顛 用作圓成 忘名棄相 滅假離真 不落三乘之路 衝開眾妙之門 言中報響 句內呈機 無形慧劍 信手施為 絕相明珠 向人親付 句如秋月篩瓊 言似春花...

更多: 京东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国图

149、 还真集 · 还真集

還真集 經名:還真集 元王玠(字道淵)撰 三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還真集序 仙道自古尚矣 由黃帝問道廣成子 世稱黃老 蓋廣成即老子也 仙之說始焉 若唐之籛鏗 夏之嘯父 商之宛丘 周之王喬 三代則固有之 而周穆建草樓以延士 其說始著 迨秦皇漢武 惑方士藥石之術 雖王次仲、東方朔之徒而不知師 而其邪說滋蔓淆襍 卒以隕身 則世之鴻生碩士 並起而訾斥之 亦宜矣 若漢魏伯陽 倣易撰參 同契 本 古文龍虎經 而充越之 以是丹道倡明 不溺於金石草木、雲霞補導之術 一明乎身心神炁...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京东

150、 道体论 · 道体论

道體論 經名:道體論 原題通玄先生述 約出於唐代 一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道體論 通玄先生述 論老子道經上 道者圓通化始 德者遂成物終 生成既彰 二名斯顯 息用歸宗 即二常一 即二常一 故道無德外之通 德無異道之契 即一仍二 故道位化通 德標成遂 常一常二 二一圓通 圓通辨別 故名道德 問曰:所言道者圓通化始 是何等始 答曰:是物性之始 何以得知 章云德者遂成物終 則知性起於道 形生於德 問曰:若然者 何故經云道生德畜 答曰:從本推元 故以道為生 形立亭毒 故號之...

更多: 籍合网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151、 道枢 · 之2

爐有八門 何也 吾之目也 耳也 鼻也 於是為視聽吐納之關 斯其棄籥者也 其辟門之戶 運動各取其宜 而常固守焉 勿使滋味逆邪傷於其內 -由是於天地之爐、造化之鼎 調其至藥 配其陰陽 煉氣神而後成功焉 鼎之華蓋下覆於鼎 何謂也 天者 乾也 金也 其內境則肺之宮也 上為華蓋 下覆乎諸藏之上 其通於鼻 是為天門 升降呼吸 運精乎榮衛 循環乎五臟 流注於身 其動變浮沉、大小有定焉 其由天之運星斗 地之轉江河 故天門運其肺者也 出入清氣 為鼎之蓋焉 故地者鼎之腹 變化諸物者也 何謂也 ...

更多: 籍合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国图

152、 道枢 · 之1

道樞 經名:道樞 宋曾慥編著 四十二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參校版本:一、 道藏轉要 本 收入該書紫集第三至第六冊(簡稱輯要本) 二、 至游子 (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影印重慶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五年姚汝循刻本) 道樞卷之一 至游子曾慥集 玄軸篇 心勞神疲 與道背馳;冥心湛然 乃道之幾 至朴子曰:天之體其高明歟 天之性其玄虛歟 天與我命 而秉以為性矣 必也沖以用之 無巧也 無拙也 無智也 無愚也 湛湛乎適於自然之場焉 昔者 太源洞長告於方丈先生曰:噫 已入於無為矣 而其...

更多: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京东

153、 道玄篇 · 道玄篇

道玄篇 經名:道玄篇 元王道淵撰 一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道玄篇 大道章第一 道包天地 故能生天地 天地包萬物 故能育萬物 萬物芸芸 莫不有道 道虛無體 故生物以立道之體 形者道之室 神者道之機 萬物各有太極 動靜與道而不離 玄極章第二 無極曰道 太極曰身 身中有身 故曰天心 天心位安以中正 神機主宰而虛靈 靈應常清 萬化歸真 靈隨物昧 萬化自背 豈道遠於人 而人自遠於道也 賦命章第三 人之生也 莫不有命 命之賦也 莫不有性 性即神也 命即氣也 主宰一身 神也;榮...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籍合网

154、 还丹至药篇 · 还丹至药篇

還丹至藥篇 經名:還丹至藥篇 原題賢芝膺圖述 疑為宋人 一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還丹至藥篇序 余少處轅門 操心僻好 因逢同志 相示紅爐 荏苒修持 經二十載 塵心不改 世意長存 但貪利衛之門 不究金丹之要 泊乎漂泊 一事無成 俟錯朧踵 遣途失墜 後乃信知八石元無入聖之功 便如五金只是凡常之物 余雖無成 不懷怨恨 自知學不究於玄機 理乖探遠 後因脫大難 偶遇至人 慾余苦心 傳余口訣 蒙設盟分付 事不虛傳 誓囑丁寧 不許傳於塵庶 余便依訣修鍊 親睹神功 皇為玄微 獨稱要...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国图

155、 还源篇 · 还源篇

還源篇 經名:還源篇 北宋石泰撰 一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還源篇序 泰素慕真宗 遍遊勝境 參傳正法 願以濟世為心 專一存三 尤以養生為重 蓋謂學仙甚易 而人自難 脫塵不難 而人未易 深可哀哉 古云:迷雲鎖慧月 業風吹定海 昔年於驛中遇先師紫陽張真人 以簡易之語 不過半句 其證驗之效 只在片時 知仙之可學 私自聖歡喜 及其金液交結 聖胎圓成 泰故作還源篇八十一章 五言四句 以授晚學 早悟真筌 莫待老來鉛虛汞少 急須猛省 尋師訪道 修鍊金丹 同證仙階 變化飛昇 實所願...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京东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156、 纯阳真人浑成集 · 纯阳真人浑成集

純陽真人渾成集 經名:純陽真人渾成集 唐呂純陽撰 二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純陽真人渾成集序 竊謂古人無心於為文 故言發乎誠 而大體全 後世有心於為名 故文過乎情 而華藻勝 大體者根於自然 華藻者出於使然 自然者同乎天 使然者參乎人 心聲之發見限量 不言而判爾 且煥而為日月 章而為雲漢 融而為山川 散而為草木 仰觀俯察 萬象森羅 莫非天之文、地之理 而天地大化 豈容心於此哉 無言而生 不為而化 蓋有不期然而然也 我祖純陽呂翁真人 學貫天人之際 手握造化之機 矢口成言...

更多: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国图

157、 证道歌 · 证道歌

證道歌 經名:證道歌 左掌子撰 疑出于北宋以前 一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證道歌并序 左掌子撰 夫求仙飛升 雲騰羽化者 先須明真一 真一者 道也 道者 元也 元者 人之元黑也 氣生萬象 人稟元氣而生 道經 云:道沖而用之 玉京山經 云:沖虛太和氣 吐納流霞津 胎息靜百關之道 黃庭經 云:『呼吸元氣以求仙 象嬰兄在母胞 中之用也 』元氣多狀 卒不可知 所以上聖修經訣 龍虎 、 參同契 、 道德經 五千言 眾仙歌及 陰符 、 遊璣 、 玉房 等篇 或為頌 或為詠 或為符...

更多: 知网万方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158、 至言总卷 · 至言总卷

至言總 經名:至合二總 題會稽禹穴道士范倫然撰 五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參校版本: 雲夏七籤 收入該書第三十五卷 目錄#1 卷一 齋戒六種 朝真 解穢沐浴 卷二 養生 卷三 禁忌 卷四 運氣 卷五 補導 老子按摩 法功過 #1至言總目錄:此目錄原無據本書正文標題輯補 至言總卷之一 會稽禹穴道士范脩然撰 齋戒 夫入靜修真 要資齋戒;檢口慎過 其道漸階 南華真經 云:顏回曰:敢問其方 仲尼曰:齋 吾將語若 顏回曰:回家貧 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 可以為齋乎 曰:是祭杞...

更多: 万方数据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国图

159、 翠虚篇 · 翠虚篇

翠虛篇 經名:翠虛篇 一卷 南宋陳楠撰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翠虛篇序 嘗觀張紫陽贈白鹿洞主之詩 有曰:聞君知藥已多年 何不修心鍊汞鉛 莫教燈被風吹滅 六道輪迴難怨天 余讀至此 掩卷批膺 喟然歎曰:紫陽之語 是為已知藥者發也 況懵然乎 故於晝三夜三常以風燈為警 由是讀金圈栗棘之書者 十年 習金鉛木汞之事者又十年 殆如嚼蠟 雖欲尋出生死一路 若蠅鑽窗然 不覺忽及世矣 及敬覽翠虛之篇 復聆方外高士之至論 始知採時喚為藥也 鍊時喚為火也 結時謂之丹 養時謂之胎 其實一也 所...

更多: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160、 还丹复命篇 · 还丹复命篇

還丹復命篇 經名:還丹復命篇 宋薛道光撰 一卷 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 太玄部 還丹復命篇序 嗟夫 人之有身 其昧也久矣 以名利盜其心 以是非賊其志 日漸一日 寢成鄙吝 不知好道 而自與遠 然至道不遠 常在目前 故 仙經 云:大道汎兮 其可左右 雖有道者欲與之開發 孰為之信 僕陋以狂言 不足以取信於人 以金鼎還返之道 陳於世者 尤非所宜 在有道者 當自知之 初年學道 所親無非理性之士 若禪宗之上乘 一悟則直超佛地 如其習漏未盡 則尚循於生死 至於坐脫立亡 投胎奪舍 未免一朝而長...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