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读通鉴论 · 敬宗

〖一〗 君父之志未定 奸邪之机方张 嗣子幼冲 或掖之以践阼 不以戴己者为恩、摇己者为怨 而过用其刑赏 非德若舜、禹有天下而不与者不能 一饭之德 犹求报之 贡举之知 犹终事之 中人之情 君子不禁 可谓之私 亦可谓之厚也 反此者 廓然大公 天下一人而已 叔孙昭子不赏私劳 琼绝之行也;抑豎牛谗贼 公愤所归 虽欲赏之 而众必争 故以此而责人主合同异、泯恩怨于参大议之大臣也诚难 乃以此而醲赏重罚 失政理而乱国是 则大臣之受之者实任其咎 循天理、饬王章以靖众志 非翼戴大臣之责而谁责哉 ...

更多: 京东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国图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162、 读通鉴论 · 武宗

〖一〗 呜呼 士生无道之世 而欲自拔于流俗 盖亦难矣 文宗凭几之际 李玨等扳敬宗子成美而立之 仇士良废成美 立武宗 武宗立 玨与杨嗣复以是窜逐 于是而李宗闵之党不容于朝 政柄之归必于李德裕 此屈伸之势所必然者也 德裕即无内援 而舍我其谁 固非一枢密杨钦义之能引己也 然德裕终以淮南赂遗腾交通之名于天下后世 而党人且据以为口实 虽欲辞托身宦竖之丑而不可得 前此者 崔潭峻、王践言皆能白德裕之直 然则德裕之于中人 不能自立坊表以不受磷缁 亦已久矣 夷考德裕之相也 首请政事皆出中书 ...

更多: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京东 万方数据

163、 读通鉴论 · 五代上

〖一〗 合称五代者 其所建之国号 皆不足称也 朱温 盗也 与安禄山等 李存勗、石敬瑭、刘知远 沙陀三部之小夷 郭威攘窃无名 故称名 周主荣 始不与谋篡逆 受命为嗣 而有平一天下之志 故称周主 愈于夷盗之流 要之皆不足以为天子 称五代者 宋人之辞也 夫何足以称代哉 代者 相承而相易之谓 统相承 道相继 创制显庸相易 故汤、武革命 统一天下 因其礼而损益之 谓之三代 朱温、李存勗、石敬瑭、刘知远、郭威之琐琐 窃据唐之京邑 而遂谓之代乎 郭威非夷非盗 差近正矣 而以黥卒乍起 功业...

更多: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164、 读通鉴论 · 五代中

〖一〗 伐蜀之役 郭崇韬谏止段凝为帅 议正而事允矣;其复止李嗣源之行 则崇韬之自灭与灭唐也 皆在于此 崇韬请遣继岌 固知继岌之不可独任 而必需己副之 名为继岌 实自将也 崇韬之辞镇汴州也 曰:“臣富贵已极 ”至此而又贪平蜀之功利 岂冒昧不止哉 盖以伐蜀为自全之计 而反以此自灭者 何也 位尊权重 其主已疑 内有艳妻 外多宵小 稍稍裁正 众方侧目 故忧内之不可久居 而欲息肩于阃外 上挟冢嗣 下结众将 相倚以安 冀可远谗人之怨以自立于不拔之地 可谓谋之已工矣 乃不知谗佞交加之日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万方数据

165、 读通鉴论 · 五代下

自石敬瑭称号之年起 〖一〗 契丹之于石敬瑭 为劳亦仅矣 解晋阳之围败张敬达者 敬达师老 而无能如晋阳何也 敬瑭南向 而耶律德光归 河南内溃 张彦泽迎敬瑭以入 初未尝资契丹之力 战胜以灭李氏而有之 且德光几舍敬瑭而立赵德钧 其待敬瑭之情 亦不固矣 曾不如突厥之于唐也 乃敬瑭坚拒众议 唯桑维翰之是听 以君父戴之 而为之辞曰信义也 呜呼 敬瑭岂知人闲之有信义者哉 古今逆臣攘夺人国者 类有伟伐以立威 而后人畏以服从而不敢动 无大功而篡者 唯萧道成、萧衍与敬瑭而已 然道成、衍遇淫昏之...

更多: 京东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知网万方 籍合网

166、 读通鉴论 · 叙论三

论史者有二弊焉:放于道而非道之中 依于法而非法之审 褒其所不待褒 而君子不以为荣 贬其所不胜贬 而奸邪顾以为笑 此既浅中无当之失矣;乃其为弊 尚无伤于教、无贼于民也 抑有纤曲嵬琐之说出焉 谋尚其诈 谏尚其谲 徼功而行险 干誉而违道 奖诡随为中庸 夸偷生为明哲 以挑达摇人之精爽而使浮 以机巧裂人之名义而使枉;此其于世教与民生也 灾愈于洪水 恶烈于猛兽矣 盖尝论之:史之为书 见诸行事之征也 则必推之而可行 战而克 守而固 行法而民以为便 进谏而君听以从 无取于似仁似义之浮谈 祗...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国图▪文津

167、 读通鉴论 · 顺帝

〖一〗 惜天下之不治者 曰有君无臣 诚有不世出之君矣 岂患无臣哉 所谓有君者 君在中材以上 可与为善 而庸谫之臣 无能成其美而遏其恶也 则顺帝是已 帝之废居西钟下也 顺以全生;群奸不忌 非不智也 安帝崩;不得上殿亲临 悲号不食 非不仁也 孙程等拯之危亡之中而登天位 一上殿争功 而免官就封 不使终持国政 非不断也 谅虞诩之谏逐张防 听李固之言出阿母 任左雄之策清吏治 非不明也 樊英、黄琼、郎凯公车接轸 纳翟酺之说 广拓学宫 非不知务也 使得丙吉之量 宋璟、张九龄之节 韩琦之忠...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国图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168、 读通鉴论 · 桓帝

〖一〗 顺帝崩 冲帝殇 质帝弑 李固两欲立清河王蒜而不克 终与蒜而俱毙 夫固而安能必立蒜也 伊尹、周公相汤、武以取天下 位极尊 任极重 而所戴以立者太甲、成王 皆适家宜立而无容异议者;是以不顺之徒 毁室之党 挠之而不败 若非此而俾天子之立决于一人之意旨 则此一人者 伊尹、周公所不敢任 而李固安能必也 天子之立 决于一人之意旨 以为择贤而戴之 忠者曰:吾所择者贤也 奸者亦曰:吾所择者贤也 贤无定名 随毁誉而移焉 忠奸互角 视权之轻重为凭藉 而奸者常胜 固之言曰:“以天下与人易...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国图 籍合网

169、 读通鉴论 · 三国

〖一〗 国之亡 有自以亡也 至于亡 而所自亡之失昭然众见之矣 后起者 因鉴之、惩之 而立法以弭之;然所戒在此 而所失在彼 前之覆辙虽不复蹈 要不足以自存 汉亡于宦官外戚之交横 曹氏初立 即制宦者官不得过诸署令 黄初三年 又制后家不得辅政 皆鉴汉所自亡而惩之也 然不再世 而国又夺于权臣 立国无深仁厚泽之基 而豫教不修 子孙昏暴 扑火于原 而燄发于烓竃 虽厚戒之无救也 自其亡而言之 汉之亡也 中绝复兴 暴君相继 久而后失之;魏之亡也不五世 无桀、纣之主而速灭;以国祚计之 汉为永...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国图

170、 读通鉴论 · 晋泰始元年起

〖一〗 魏削宗室而权臣篡 晋封同姓而骨肉残 故法者非所以守天下也;而怀、愍陷没 琅邪复立国于江东者几百年 则晋为愈矣 天下者 非一姓之私也 兴亡之修短有恒数 苟易姓而无原野流血之惨 则轻授他人而民不病 魏之授晋 上虽逆而下固安 无乃不可乎 然而三代王者建亲贤之辅 必欲享国长久而无能夺 岂私计哉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非其利病生死之知择也 则君子之为天下君以别人于禽兽者 亦非但恤其病而使之利 全其生而使无死也 原于天之仁 则不可无父子;原于天之义 则不可无君臣 均是人而戴之为君...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71、 读通鉴论 · 明帝

〖一〗 明帝不夭 中原其复矣乎 天假五胡以乱中夏 气数之穷也 帝乃早世 王敦之横 元帝惴惴而崩 帝以幼冲当多难 举动伟然出人意表 可不谓神武哉 王敦谋篡 而讽朝廷征己 使帝疑畏忧戚不欲征、而待其党之相迫 则敦之横逞矣 帝坦然手诏征之 若人主征大臣之故事 无所疑畏 而敦固心折不敢入也 敦欲以王导为司徒 听之也 导本可为司徒 无所疑也;抑以此奖导为君子 使浣濯其同逆之耻以乃心王室 而解散群臣阿比王氏之戾气 于是而导之志移 敦之党孤 奄奄且死而以篡为下计;区区为难者 钱凤辈亡赖之...

更多: 京东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 籍合网

172、 读通鉴论 · 穆帝

〖一〗 王导且卒而蔗何充 所以制庚氏也;庚翼卒 充授桓温以荆、梁军事 所以奋庚氏也;亮之疏也 翼、冰之隘也 皆不足以讬社稷 而抑为后族 非可世委以国柄 固矣 然亮之责导 词正而理得 导蔗充而亮不疑 充面折冰之废子立弟 而冰不怨 则庚氏之不为晋患 明矣 导修私怨而充怙之 以贻醒温之逆 而终成桓玄之篡 谋国而恩怨惟心 未有不贻国以尤者也 刘惔恶温而沮之 深识也;充持之 会稽王昱持之 以为唯温之英略 可以钳束庚氏不能与争耳 斯心也 温已见之 曰:区区一白面少年之庚爰之 且如猛虎之...

更多: 京东 籍合网 国图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73、 读通鉴论 · 孝武帝

〖一〗 简文以懿亲任辅相而与贼同逆 尸天子之位 名器在其手而唯其所与 虽有王彪之、谢安、王坦之忠贤 而无可如何也 天不祚逆 使之速殒 而诸贤之志伸矣 坦之裂居摄之诏 惟简文笃疾不能与之争也 太子之立 廷臣欲待温处分 太子既立 太后犹有居摄之命 彪之抗议不从 温入朝 谢安谈笑而视之若无 惟简文之已死也 孝武方十岁 抑非英武之姿 诸贤之志可伸 而于简文也则不能 但责简文以闇弱 岂其出于十岁婴儿之下乎 故谓简文与人同逆而私相授受 非苛论也 简文篡而彪之不能止者 温与之协谋 内外之...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国图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174、 读通鉴论 · 文帝

〖一〗 蛮夷之长有知道者 中国之人士媿之 故子曰:“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 ”甚悲夫中国也 宋之篡晋 义熙以后以甲子纪 而不奉宋之元朔 千古推陶公之高节 而武都王杨盛于晋之亡不改义熙年号 盛 仇池之酋长耳 与元亮颉颃于华、夷 晋氏衣冠之族 闻栗里之风而不媿者 又何以对偏方之渠帅也 盛临卒谓其世子玄曰:“吾老矣 当终为晋臣 汝善事宋 ”子之从违可与已而为变计哉 盛过矣 虽然 此非可以訿盛也 盛远在荒裔 虽受晋爵而不纯乎其为臣 进则不必为晋争存亡 退自有其不可亡之世守 则孤立...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175、 读通鉴论 · 孝武帝

〖一〗 势变情移 而有元妄之灾 恬不知警 违时任意 则祸必及 庸夫之恒态也 惟然 而巧者测之 急改其常度 以迎当时之意指 乃至残忍惎害 为同类所饮恨而不顾 以是为自全之策;幸而全也 小人之尤也 而究以得全者亦鲜矣 孝武以藩王起兵 而受臣民之推戴 德望素为诸王所轻 不自安也;于是杀铄 诛义宣 忍削本支 以快其志 江夏王义恭诱逆劭弃南岸 单骑南奔 上表劝进 斩逆濬 厥功大矣;于是畏祸之及己也 条奏裁损王侯九事 以希合孝武未言之隐 削剥诸王以消疑忌 夫义恭岂无葛藟之恩 利非在己 ...

更多: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万方数据

176、 读通鉴论 · 明帝

〖一〗 杀机动于内 祸乱极于外 宋之季世 拓拔氏未有南侵之谋也 而淮西、淮北席卷而收之 薛安都一反而北向 风靡萍散而不可止 谓明帝不从蔡兴宗之言 以重兵迎薛安都而使疑惧 犹末论也 帝与子勋争立 而尽杀孝武二十八子 是石虎之所以歼其种类者 宋之不亡 幸耳;尚能抚有淮甸哉 二十八王 非皆挟争心者也 以子勋故 而迁忿怒以歼之 骨肉之恩 斩绝不恤 则夫淮、汝州郡应子勋而起者 虽剖心沥血以慰劳之 固将怀芒刺于寤寐 奚更待重兵之见胁乎 夫子业不道 而孝武恩在人心 人未忘也 子业死 明帝...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77、 读通鉴论 · 二世

〖一〗 陈婴之不自立也 周巿之不王魏也 其情均也 而周市贤矣 巿曰:“天下昏乱 忠臣乃见 ”义之所不敢出 害不敢自之而远 居尊以为天下不义之魁 “负且乘 致寇至” 灼然易见 而人不能知 非不知也 无志义以持其心 流俗之蛊之者进矣 陈婴非幸而有其母 亦殆矣哉 市之一言 所谓“大浸稽天而不溺 疾雷破山而不震”者乎 陈余自矜儒者 而不能守义以自王 周巿虽死而如生 陈余碌碌以死 又何称焉 〖二〗 李斯之对二世曰:“明主灭仁义之涂 绝谏争之辩 荦然行恣睢之心 ”尽古今概贤不肖 无有忍...

更多: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178、 读通鉴论 · 文帝

〖一〗 诚以安君之谓忠 直以正友之谓信 忠信为周 君子周而上下睦 天下宁矣 周勃平诸吕 迎立文帝 而有德色;非有罔上行私之慝也 不学无术而忘其骄耳 袁盎与俱北面事君 尊卑虽殊 固有同寅之义;规而正之 勃岂遽怙而不改 藉其不改而后廷折之 勃过不揜而文帝之情亦释矣 乃弗规弗折而告文帝曰:“丞相骄 陛下谦让 臣主失德 ”斯言出而衅忌生 勃之祸早伏而不可解 险矣哉 帝之谦 非失德也 尊有功而礼大臣 亦何非太甲、成王之盛心;而导之以猜刻 此之谓不忠 谅其心之无他 弗与规正 而行其谗间...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京东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国图

179、 读通鉴论 · 武帝

〖一〗 董仲舒请使列侯郡守岁贡士二人 贤者赏 所贡不肖者有罚 以是为三代乡举里选之遗法也 若无遗议焉 夫为政之患 闻古人之效而悦之 不察其精意 不揆其时会 欲姑试之 而不合 则又为之法以制之 于是法乱弊滋 而古道遂终绝于天下 郡县之与封建殊 犹裘与葛之不相沿矣 古之乡三年而宾兴 贡士唯乡大夫之所择 封建之时会然也 成周之制 六卿之长 非诸侯入相 则周、召、毕、荣、毛、刘、尹、单也 所贡之士 位止于下大夫 则虽宾兴 而侧陋显庸者亡有 且王畿千里 侯国抑愈狭矣 地迩势亲 乡党之...

更多: 万方数据 京东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籍合网

180、 读通鉴论 · 汉昭帝

〖一〗 金日磾 降夷也 而可为大臣 德威胜也 武帝遗诏封日磾及霍光、上官桀为列侯 日磾不受封 光亦不敢受 日磾病垂死 而后强以印绶加其身 日磾不死 光且惮之 况桀乎 桀之逆 日磾亡而光受其欺也 霍光妻子之骄纵 至弑后谋逆以亡其家 无日磾镇抚之也 光之不终 于受封见之矣 日磾没 而光施施自得 拜侯封而若不及 早已食上官桀之饵 而为其所狎 利一时之荣宠 丧其族于十年之后 “厉熏心” 鲜不亡矣 光之咎 非但不学无术也;利赖之情浅 虽有憸人与其煽妻逆子 恶得而乘之 若日磾者 又岂尝...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