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一百六十四卷

梁纪二十太宗简文皇帝下大宝二年(辛未、551 ) [[[ 梁纪二十梁简文帝大宝二年(辛未 公元551 年)]]] [1] 春 正月 新吴余孝顷举兵拒侯景 景遣于庆攻之 不克 [[[ [1] 春季 正月 新吴人余孝顷率领军队抵抗侯景 侯景派于庆去攻打他 没有打赢 ]]] [2] 庚戌 湘东王绎遣护军将军尹悦、安东将军杜幼安、巴州刺史王将兵二万自江夏趣武昌 受徐文盛节度 [[[ [2] 庚戌(初五) 湘东王萧绎派护军将军尹悦、安东将军杜幼安、巴州刺史王率兵二万从江夏急行军去武昌...

更多: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162、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一百六十九卷

陈纪三世祖文皇帝下天嘉四年(癸未、563 ) [[[ 陈纪三陈文帝天嘉四年(癸未 公元563 年)]]] [1] 春 正月 齐以太子少傅魏收兼尚书右仆射 时齐主终日酣饮 朝事专委侍中高元海 元海庸俗 帝亦轻之;以收才名素盛 故用之 而收畏懦避事 寻坐阿纵 除名 [[[ [1] 春季 正月 北齐任命太子少傅魏收兼尚书右仆射 当时武成帝整天酗酒 把朝廷的事情专门委托给侍中高元海 高元海鄙陋无能 武成帝也看不起他;因为魏收的才能一向有名 所以任命他 魏收胆小懦弱怕事 不久便以阿谀...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163、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一百七十卷

陈纪四临海王光大元年(丁亥、567 ) [[[ 陈纪四陈临海王光大元年(丁亥 公元567 年)]]] [1] 春 正月 癸酉朔 日有食之 [[[ [1] 春季 正月 癸酉朔(初一) 出现日食 ]]] [2] 尚书左仆射袁枢卒 [[[ [2] 陈朝尚书左仆射袁枢去世 ]]] [3] 乙亥 大赦 改元 [[[ [3] 乙亥(初三) 陈朝大赦天下 改年号为光大 ]]] [4] 辛卯 帝祀南郊 [[[ [4] 辛卯(十九日) 陈废帝到南郊祭祀 ]]] [5] 壬辰 齐上皇还邺 [[...

更多: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164、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一百七十二卷

陈纪六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七年(乙未、575 ) [[[ 陈纪六陈宣帝太建七年(乙未 公元575 年)]]] [1] 春 正月 辛未 上祀南郊 [[[ [1] 春季 正月 辛未(十六日) 陈宣帝到南郊祭天 ]]] [2] 癸酉 周主如同州 [[[ [2] 癸酉(十八日) 北周国主去同州 ]]] [3] 乙亥 左卫将军樊毅克潼州 [[[ [3] 乙亥(二十日) 陈朝左卫将军樊毅攻克潼州 ]]] [4] 齐主还邺 [[[ [4] 北齐后主回邺城 ]]] [5] 辛巳 上祀北郊 ...

更多: 国图▪文津 国图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165、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一百七十四卷

陈纪八高宗宣皇帝下之上太建十二年(庚子、580 ) [[[ 陈纪八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庚子 公元580 年)]]] [1] 春 正月 癸巳 周天元祠太庙 [[[ [1] 春季 正月 癸巳(初七) 北周天元皇帝到太庙癸祀祖先 ]]] [2] 戊戌 以左卫将军任忠为南豫州刺史 督缘江军防事 [[[ [2] 戊戌(十二日) 陈朝任命左卫将军任忠为南豫州刺史 负责沿江一带的军事防务 ]]] [3] 乙卯 周税入市者人一钱 [[[ [3] 乙卯(二十九日) 北周朝廷向出入集市的人每人征...

更多: 国图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京东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166、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一百七十六卷

陈纪十长城公下至德二年(甲辰、584 ) [[[ 陈纪十陈长城公至德二年(甲辰 公元584 年)]]] [1] 春 正月 甲子 日有食之 [[[ [1] 春季 正月 甲子(初一) 出现日食 ]]] [2] 己巳 隋主享太庙;辛未 祀南郊 [[[ [2] 己巳(初六) 隋文帝到太庙祭祀祖先 辛未(初八) 隋文帝在长安城南郊祭天 ]]] [3] 壬申 梁主入朝于隋 服通天冠、绛纱袍 北面受郊劳 及入见于大兴殿 隋主服通天冠、绛纱袍 梁主服远游冠、朝服 君臣并拜 赐缣万匹 珍玩称...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籍合网 京东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167、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一百七十七卷

隋纪一高祖文皇帝上之上开皇九年(己酉、589 ) [[[ 隋纪一隋文帝开皇九年(己酉 公元589 年)]]] [1] 春 正月 乙丑朔 陈主朝会群臣 大雾四塞 入人鼻 皆辛酸 陈主昏睡 至晡时乃寤 [[[ [1] 春季 正月 乙丑朔(初一) 陈朝举行元旦朝会 陈后主朝会群臣百官时 大雾弥漫 吸入鼻孔 感到又辣又酸 陈后主昏睡过去 一直到下午申时左右才醒过来 ]]] 是日 贺若弼自广陵引兵济江 先是弼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 买弊船五六十艘 置于渎内 陈人觇之 以为内国无船 弼又...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168、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一百八十七卷

唐纪三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下武德二年(己卯、619 ) [[[ 唐纪三唐高祖武德二年(己卯 公元619 年)]]] [1] 春、正月 壬寅 王世充悉取隋朝显官、名士为太尉府官属 杜淹、戴胄皆预焉 胄 安阳人也 隋将军王隆帅屯卫将军张镇周、都水少监苏世长等以山南兵始至东都 王世充专总朝政 事无大小 悉关太尉府;台省监署 莫不阒然 世充立三牌于府门外:一求文学才识 堪济时务者;一求武勇智略 能摧锋陷敌者;一求身有冤滞 拥抑不申者 于是上书陈事日有数百 世充悉以引见 躬自省览...

更多: 国图▪文津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169、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一百九十四卷

唐纪十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下贞观六年(壬辰、632 ) [[[ 唐纪十唐太宗贞观六年(壬辰 公元632 年)]]] [1] 春 正月 乙卯朔 日有食之 [[[ [1] 春季 正月 乙卯朔(初一) 出现日食 ]]] [2] 癸酉 静州獠反 将军李子和讨平之 [[[ [2] 癸酉(十九日) 静州獠民反叛 将军李子和率兵征讨平定 ]]] [3] 文武官复请封禅 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 朕意不然 若天下义安 家给人足 虽不封禅 庸何伤乎 昔秦始皇封禅 而汉文帝不封禅 ...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170、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一百九十五卷

唐纪十一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上贞观十一年(丁酉、637 ) [[[ 唐纪十一唐太宗贞观十一年(丁酉 公元637 年)]]] [1] 五月 壬申 魏徵上疏 以为:“陛上欲善之志不及于昔时 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 谴罚积多 威怒微厉 乃知贵不期骄 富不期侈 非虚言也 且以隋之府库、仓廪、户口、甲兵之盛 考之今日 安得拟伦 然隋以富强动之而危 我以寡弱静之而安;安危之理 皎然在目 昔隋之未乱也 自谓必无乱;其未亡也 自谓必无亡 故赋役无穷 征伐不息 以至祸将及身而尚未之寤也 夫...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171、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二百零三卷

唐纪十九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下永淳元年(壬午、682 ) [[[ 唐纪十九唐高宗永淳元年(壬午 公元682 年)]]] [1] 春 二月 作万泉宫于蓝田 [[[ [1] 春季 二月 唐朝在蓝田营造万泉宫 ]]] [2] 癸未 改元 赦天下 [[[ [2] 癸未(十九日) 唐朝更改年号 大赦天下 ]]] [3] 戊午 立皇孙重照为皇太孙 上欲令开府置官属 问吏部郎中王方庆 对曰:“晋及齐皆尝立太孙 其太子官属即为太孙官属 未闻太子在东宫而更立太孙者也 ”上曰:“自我作古 可...

更多: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京东

172、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二百零五卷

唐纪二十一则天顺圣皇后中之上长寿元年(壬辰、692 ) [[[ 唐纪二十一则天皇后长寿元年(壬辰 公元692 年)]]] [1] 正月 戊辰朔 太后享万象神宫 [[[ [1] 正月 戊辰朔(初一) 太后在万象神宫祭祀 ]]] [2] 腊月 立故于阗王尉达伏雄之子瑕为于阗王 [[[ [2] 腊月 朝廷封原于阗王尉迟伏雄的儿子尉迟瑕为于阗王 ]]] [3] 春 一月 丁卯 太后引见存抚使所举人 无问贤愚 悉加擢用 高者试凤阁舍人、给事中 次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 ...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京东

173、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二百零八卷

唐纪二十四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神龙元年(乙巳、705 ) [[[ 唐纪二十四唐中宗神龙元年(乙巳 公元705 年)]]] [1] 二月 辛亥 帝帅百官诣上阳宫问太后起居;自是每十日一往 [[[ [1] 二月 辛亥(初一) 唐中宗带领文武百官到上阳宫向武则天请安 问候她的日常生活状况;从此唐中宗每十天前来问候一次 ]]] [2] 甲寅 复国号曰唐 郊庙、社稷、陵寝、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皆如永淳以前故事 复以神都为东都 北都为并州 老君为玄元皇帝 [[[ [2] 甲寅(初...

更多: 京东 国图 籍合网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174、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二百一十一卷

唐纪二十七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中开元二年(甲寅、714 ) [[[ 唐纪二十七唐玄宗开元二年(甲寅 公元714 年)]]] [1] 春 正月 壬申 制:“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 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 使出入常均 永为恒式 ” [[[ [1] 春季 正月壬申(十三日) 唐玄宗颁布制命:“要选拔那些有才能见识的京官担任都督、刺史 选择政绩显著的都督、刺史担任京官 使官员的外放和入朝任职保持均衡 并永远以此为常规 ”]]] [2] 己卯 以卢怀慎检校黄门监 [[[ ...

更多: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籍合网

175、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一百六十五卷

梁纪二十一世祖孝元皇帝下承圣二年(癸酉、553 ) [[[ 梁纪二十一梁元帝承圣二年(癸酉 公元553 年)]]] [1] 春 正月 王僧辩发建康 承制使陈霸先代镇扬州 [[[ [1] 春季 正月 王僧辩从建康出发 按照诏旨让陈霸先从京口回来替代他镇守扬州 ]]] [2] 丙子 山胡围齐离石 戊寅 齐主讨之 未到 胡已走 因巡三堆 大猎而归 [[[ [2] 丙子(十三日) 山胡包围了北齐的离石城 戊寅(十五日) 北齐国主高洋出兵讨伐 还没到离石 山胡已经跑了 于是乘便巡视了...

更多: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籍合网

176、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一百六十七卷

陈纪一高祖武皇帝永定元年(丁丑、557 ) [[[ 陈纪一陈武帝永定元年(丁丑 公元557 年)]]] [1] 春 正月 辛丑 周公即天王位 柴燎告天 朝百官于露门;追尊王考文公为文王 妣为文后;大赦 封魏恭帝为宋公 以木德承魏水 行夏之时 服色尚黑 以李弼为太师 赵贵为太傅、大冢宰 独孤信为太保、大宗伯 中山公护为大司马 [[[ [1] 春季 正月 辛丑(初一) 周公宇文觉即了天王正位 点燃篝火禀告上苍 在朝廷外的大门前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追奠天王的父亲文公宇文泰为文王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京东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177、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一百六十八卷

陈纪二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辰、560 ) [[[ 陈纪二陈文帝天嘉元年(庚辰 公元560 年)]]] [1] 春 正月 癸丑朔 大赦 改元 [[[ [1] 春季 正月 癸丑朔(初一) 陈朝大赦天下 改换年号为天嘉 ]]] [2] 齐大赦 改元乾明 [[[ [2] 北齐大赦天下 改换年号为乾明 ]]] [3] 辛酉 上祀南郊 [[[ [3] 辛酉(初九) 陈文帝在南郊祭天 ]]] [4] 齐高阳王 以滑稽便辟有宠于显祖 常在左右 执杖以挞诸王 太皇太后深衔之 及显祖殂 有...

更多: 国图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籍合网 万方数据

178、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一百七十三卷

陈纪七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九年(乙酉、577 ) [[[ 陈纪七陈宣帝太建九年(丁酉 公元577 年)]]] [1] 春 正月 乙亥朔 齐太子恒即皇帝位 生八年矣;改元承光 大赦 尊齐主为太上皇帝 皇太后为太皇太后 皇后为太上皇后 以广宁王孝珩为太宰 [[[ [1] 春季 正月 乙亥朔(初一) 北齐太子高恒即皇帝位 当时出生才八年;改年号为承光 大赦全国 尊称北齐后主为太上皇帝 皇太后为太皇太后 皇后为太上皇后 任命广宁王高孝珩为太宰 ]]] 司徒莫多娄敬显、领军大将军尉相...

更多: 万方数据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

179、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一百七十八卷

隋纪二高祖文皇帝上之下开皇十二年(壬子、592 ) [[[ 隋纪二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壬子 公元592 年)]]] [1] 春 二月 己巳 以蜀王秀为内史令兼右领军大将军 [[[ [1] 春季 二月己巳(疑误) 隋朝任命蜀王杨秀为内史令兼右领军大将军 ]]] [2] 国子博士何妥与尚书右仆射邳公苏威争议事 积不相能 威子夔为太子通事舍人 少敏辩 有盛名 士大夫多附之 及议乐 夔与妥各有所持;诏百僚署其所同 百僚以威故 同夔者什八九 妥恚曰:“吾席间函丈四十余年 反为昨暮儿之所...

更多: 国图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80、 资治通鉴全译 · 第一百七十九卷

隋纪三高祖文皇帝中开皇二十年(庚申、600 ) [[[ 隋纪三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庚申 公元600 年)]]] [1] 春 二月 熙州人李英林反 三月 辛卯 以扬州总管司马河内张衡为行军总管 帅步骑五万讨平之 [[[ [1] 春季 二月 熙州人李英林率众造反 三月 辛卯(初二) 隋文帝任命扬州总管司马河内人张衡为行军总管 统帅步兵、骑兵共计五万人讨伐李英林 予以平定 ]]] [2] 贺若弼复坐事下狱 上数之曰:“公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 自是、非人心太猛 无上心太猛 ”既而释之...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