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孝经注疏 · 卷四 孝治章第八

[疏]正义曰:夫子述此明王以孝治天下也 前章明先王因天地、顺人情以为教 此章言明王由孝而治 故以名章 次 三才 之后也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 [[[言先代圣明之王 以至德要道化人 是为孝理 ]]]不敢遗小国之臣 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 [[[小国之臣 至卑者耳 主尚接之以礼 况於五等诸侯 是广敬也 ]]]故得万国之欢心 以事其先王 [[[万国 举其多也 言行孝道 以理天下 皆得欢心 则各以其职来助祭也 ]]] [疏]子曰至先王 [[[ ]]]正义曰:此章之首称“子曰”...

更多: 京东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23、 孝经注疏 · 卷七 谏诤章第十五

[疏]正义曰:此章言为臣子之道 若遇君父有失 皆谏争也 曾子问闻扬名已上之义 而问子从父之令 夫子以令有善恶 不可尽从 乃为述谏争之事 故以名章 次 扬名 之后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 安亲扬名 则闻命矣 敢问子从父之令 可谓孝乎 ”[[[事父有隐无犯 又敬不违 故疑而问之 ]]] [疏]曾子至孝乎 [[[ ]]]正义曰:前章以来 唯论爱敬及安亲之事 未说规谏之道 故又假曾子之问曰:若夫慈爱恭敬 安亲扬名 则已闻命矣 敢问子从父之教令 亦可谓之孝乎 疑而问之 故称“乎”也 ...

更多: 国图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24、 孝经注疏 · 卷八 感应章第十六

[疏]正义曰:此章言天地明察 神明彰矣 又云:孝悌之至 通於神明 皆是应感之事也 前章论谏诤之事 言人主若从谏争之善 必能脩身慎行 致应感之福 故以名章 次於 谏争 之后 子曰:“昔者 明王事父孝 故事天明;事母孝 故事地察 [[[王者父事天 母事地 言能致事宗庙 则事天地能明察也 ]]]长幼顺 故上下治 [[[君能尊诸父 先诸兄 则长幼之道顺 君人之化理 ]]]天地明察 神明彰矣 [[[事天地能明察 则神感至诚而降福佑 故曰彰也 ]]] [疏]子曰昔者明王至神明彰矣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国图

25、 孝经注疏 · 卷八 事君章第十七

[疏]正义曰:此章首言君子之事上 又言进思尽忠 退思补过 皆是事君之道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 ”前章言明王之德、应感之美 天下从化 无思不服 此孝子升朝事君之时也 故以名章 次 应感 之后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 [[[上 谓君也 ]]]进思尽忠 [[[进见於君 则思尽忠节 ]]]退思补过 [[[君有过失 则思补益 ]]]将顺其美 [[[将 行也 君有美善 则顺而行之 ]]]匡救其恶 [[[匡 正也 救 止也 君有过恶 则正而止之 ]]]故上下能相亲也 [[[下以...

更多: 京东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26、 孝经注疏 · 卷二 卿大夫章第四

[疏]正义曰:次诸侯之贵者即卿大夫焉 说文 云:“卿 章也 ” 白虎通 云:“卿之为言章也 章善明理也 大夫之为言大扶 扶进人者也 故传云:进贤达能谓之卿大夫 ” 王制 云:“上大夫 卿也 ”又 典命 云:“王之卿六命 其大夫四命 ”则为卿与大夫异也 今连言者 以其行同也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服者 身之表也 先王制五服 各有等差 言卿大夫遵守礼法 不敢僣上逼下 ]]]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法言 谓礼法之言 德行 谓道德之行 若言非法 行非德 ...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京东 万方数据

27、 孝经注疏 · 卷二 士章第五

[疏]正义曰:次卿大夫者 即士也 案 说文 曰:“数始於一 终於十 ”孔子曰:“推一合十为士 ” 毛诗传 曰:“士者事也 ” 白虎通 曰:“士者事也 任事之称也 ”故 礼辨名记 曰:“士者任事之称也 传曰:通古今 辨然不然 谓之士 ” 资於事父以事母 而爱同;资於事父以事君 而敬同 [[[资 取也 言爱父与母同 敬父与君同 ]]]故母取其爱 而君取其敬 兼之者父也 [[[言事父兼爱与敬也 ]]]故以孝事君则忠 [[[移事父孝以事於君 则为忠矣 ]]]以敬事长则顺 [[[移事...

更多: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万方数据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28、 孝经注疏 · 序

孝经 者 百行之宗 五教之要 自昔孔子述作 垂范将来 奥旨微言 已备解乎 注疏 尚以辞高旨远 后学难尽诗论 今特翦截元疏 旁引诸书 分义错经 会合归趣 一依讲说 次第解释 号之为讲义也 翰林侍讲学士朝请大夫守国子祭酒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邢昺等奉敕校定注疏成都府学主乡贡傅注奉右撰 夫 孝经 者 孔子之所述作也 述作之旨者 昔圣人蕴大圣德 生不偶时 適值周室衰微 王纲失坠 君臣僣乱 礼乐崩颓 居上位者赏罚不行 居下位者襧贬无作 孔子遂乃定礼、乐 删 诗 、 书 赞 易...

更多: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京东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29、 孝经注疏 · 卷二 诸侯章第三

[疏]正义曰:次天子之贵者诸侯也 案 释诂 云:“公侯 君也 ”不曰诸公者 嫌涉天子三公也 故以其次称为诸侯 犹言诸国之君也 皇侃云:“以侯是五等之第二 下接伯、子、男 故称诸侯 ”今不取也 “在上不骄 高而不危 [[[诸侯 列国之君 贵在人上 可谓高矣 而能不骄 则免危也 ]]]制节谨度 满而不溢 [[[费用约俭谓之制节 慎行礼法谓之谨度 无礼为骄 奢泰为溢 ]]]高而不危 所以长守贵也 满而不溢 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 然后能保其社稷 而和其民人 [[[列国皆有社稷...

更多: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30、 孝经注疏 · 卷一 开宗明义章第一

[疏]正义曰:开 张也 宗 本也 明 显也 义 理也 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 显明五孝之义理 故曰 开宗明义章 也 第 次也 一 数之始也 以此章总标 诸章以次结之 故为第一 冠诸章之首焉 案 孝经 遭秦坑焚之后 为河间颜芝所藏 初除挟书之律 芝子贞始出之 长孙氏及江翁、后仓、翼奉、张禹等所说皆十八章 及鲁恭王坏孔子宅 得古文二十二章 孔安国作传 刘向校经籍 比量二本 除其烦惑 以十八章为定 而不列名 又有荀昶集其录及诸家疏 并无章名 而 援神契 自 天子 至 庶人 五章 唯...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国图 籍合网 京东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31、 孝经注疏 · 卷一 天子章第二

[疏]正义曰:前 开宗明义章 虽通贵贱 其迹未著 此故已下至於 庶人 凡有五章 谓之五孝 各说行孝奉亲之事而立教焉 天子至尊 故标居其首 案 礼记·表记 云:“惟天子受命於天 故曰天子 ” 白虎通 云:“王者父天母地 故曰天子 虞夏以上 未有此名 殷周以来 始谓王者为天子也 ” 子曰:“爱亲者 不敢恶於人 [[[博爱也 ]]]敬亲者 不敢慢於人 [[[广敬也 ]]]爱敬尽於事亲 而德教加於百姓 刑于四海 [[[刑 法也 君行博爱广敬之道 使人皆不慢恶其亲 则德教加被天下 当...

更多: 国图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京东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32、 孝经注疏 · 序

孝经 者 百行之宗 五教之要 自昔孔子述作 垂范将来 奥旨微言 已备解乎 注疏 尚以辞高旨远 后学难尽诗论 今特翦截元疏 旁引诸书 分义错经 会合归趣 一依讲说 次第解释 号之为讲义也 翰林侍讲学士朝请大夫守国子祭酒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邢昺等奉敕校定注疏成都府学主乡贡傅注奉右撰 夫 孝经 者 孔子之所述作也 述作之旨者 昔圣人蕴大圣德 生不偶时 適值周室衰微 王纲失坠 君臣僣乱 礼乐崩颓 居上位者赏罚不行 居下位者襃贬无作 孔子遂乃定礼、乐 删 诗 、 书 赞 易 道 以明道...

更多: 知网万方 京东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34、 孝经注疏 · 卷一 天子章第二

[疏]正义曰:前 开宗明义章 虽通贵贱 其迹未著 此故已下至於 庶人 凡有五章 谓之五孝 各说行孝奉亲之事而立教焉 天子至尊 故标居其首 案 礼记·表记 云:“惟天子受命於天 故曰天子 ” 白虎通 云:“王者父天母地 故曰天子 虞夏以上 未有此名 殷周以来 始谓王者为天子也 ” 子曰:“爱亲者 不敢恶於人 博爱也 敬亲者 不敢慢於人 广敬也 爱敬尽於事亲 而德教加於百姓 刑于四海 刑 法也 君行博爱广敬之道 使人皆不慢恶其亲 则德教加被天下 当为四夷之所法则也 盖天子之孝也...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国图 籍合网

35、 孝经注疏 · 卷二 诸侯章第三

[疏]正义曰:次天子之贵者诸侯也 案 释诂 云:“公侯 君也 ”不曰诸公者 嫌涉天子三公也 故以其次称为诸侯 犹言诸国之君也 皇侃云:“以侯是五等之第二 下接伯、子、男 故称诸侯 ”今不取也 “在上不骄 高而不危 诸侯 列国之君 贵在人上 可谓高矣 而能不骄 则免危也 制节谨度 满而不溢 费用约俭谓之制节 慎行礼法谓之谨度 无礼为骄 奢泰为溢 高而不危 所以长守贵也 满而不溢 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 然后能保其社稷 而和其民人 列国皆有社稷 其君主而祭之 言富贵常在其身...

更多: 京东 籍合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36、 孝经注疏 · 卷三 庶人章第六

[疏]正义曰:庶者 众也 谓天下众人也 皇侃云:“不言众民者 兼包府史之属 通谓之庶人也 ”严植之以为士有员位 人无限极 故士以下皆为庶人 “用天之道 春生、夏长、秋敛、冬藏 举事顺时 此用天道也 分地之利 分别五土 视其高下 各尽所宜 此分地利也 谨身节用 以养父母 身恭谨则远耻辱 用节省则免饥寒 公赋既充则私养不阙 此庶人之孝也 庶人为孝 唯此而已 [疏]用天至孝也 正义曰:夫子上述士之行孝已毕 次明庶人之行孝也 言庶人服田力穑 当须用天之四时生成之道也 分地五土所宜之...

更多: 京东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37、 孝经注疏 · 卷三 三才章第七

[疏]正义曰:天地谓之二仪 兼人谓之三才 曾子见夫子陈说五等之孝既毕 乃发叹曰:“甚哉 孝之大也 ”夫子因其叹美 乃为说天经、地义、人行之事 可教化於人 故以名章 次五孝之后 曾子曰:“甚哉 孝之大也 ”参闻行孝无限高卑 始知孝之为大也 子曰:“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 ”经 常也 利物为义 孝为百行之首 人之常德 若三辰运天而有常 五土分地而为义也 天地之经 而民是则之 天有常明 地有常利 言人法则天地 亦以孝为常行也 则天之明 因地之利 以顺天下 是以其教不肃...

更多: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38、 孝经注疏 · 卷四 孝治章第八

[疏]正义曰:夫子述此明王以孝治天下也 前章明先王因天地、顺人情以为教 此章言明王由孝而治 故以名章 次 三才 之后也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 言先代圣明之王 以至德要道化人 是为孝理 不敢遗小国之臣 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 小国之臣 至卑者耳 主尚接之以礼 况於五等诸侯 是广敬也 故得万国之欢心 以事其先王 万国 举其多也 言行孝道 以理天下 皆得欢心 则各以其职来助祭也 [疏]子曰至先王 正义曰:此章之首称“子曰”者 为事讫 更别起端首故也 言昔者圣明之王 能以孝道...

更多: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万方数据 京东 知网万方 国图 上海图书馆

39、 孝经注疏 · 卷六 五刑章第十一

[疏]正义曰:此章五刑之属三千 案舜命皋陶云:“汝作士,明于五刑 ”又 礼记·服问 云:“罪多而刑五 丧多而服五 ”以其服有亲疏 罪有轻重也 故以名章 以前章有骄乱忿争之事 言此罪恶必及刑辟 故此次之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 而罪莫大於不孝 五刑 谓墨、劓、剕、宫、大辟也 条有三千 而罪之大者 莫过不孝 要君者无上 君者 臣之禀命也 而敢要之 是无上也 非圣人者无法 圣人制作礼乐 而敢非之 是无法也 非孝者无亲 善事父母为孝 而敢非之 是无亲也 此大乱之道也 ”言人有上三恶 ...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国图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40、 孝经注疏 · 卷六 广要道章第十二

[疏]正义曰:前章明不孝之恶 罪之大者 及要君、非圣人 此乃礼教不容 广宣要道以教化之 则能变而为善也 首章略云至德、要道之事 而未详悉 所以於此申而演之 皆云广也 故以名章 次 五刑 之后 要道 先於“至德”者 谓以要道施化 化行而后德彰;亦明道德相成 所以互为先后也 子曰:“教民亲爱 莫善於孝 教民礼顺 莫善於悌 言教人亲爱礼顺 无加於孝悌也 移风易俗 莫善於乐 风俗移易 先入乐声 变随人心 正由君德 正之与变 因乐而彰 故曰莫善於乐 安上治民 莫善於礼 礼所以正君臣、...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国图 京东 知网万方 籍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