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孝经注疏 · 卷七 广扬名章第十四

[疏]正义曰:首章略言扬名之义而未审 而於此广之 故以名章 次 广至德 之后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於君;以孝事君则忠 事兄悌 故顺可移於长;以敬事长则顺 居家理 故治可移於官 君子所居则化 故可移於官也 是以行成於内 而名立於后世矣 ”脩上三德於内 名自传於后代 [疏]子曰至世矣 正义曰:此夫子述 广扬名 之义 言君子之事亲能孝者 故资孝为忠 可移孝行以事君也 事兄能悌者 故资悌为顺 可移悌行以事长也 居家能理者 故资治为政 可移治绩以施於官也 是以君子居能以此善...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籍合网 京东 上海图书馆

42、 孝经注疏 · 卷八 事君章第十七

[疏]正义曰:此章首言君子之事上 又言进思尽忠 退思补过 皆是事君之道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 ”前章言明王之德、应感之美 天下从化 无思不服 此孝子升朝事君之时也 故以名章 次 应感 之后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 上 谓君也 进思尽忠 进见於君 则思尽忠节 退思补过 君有过失 则思补益 将顺其美 将 行也 君有美善 则顺而行之 匡救其恶 匡 正也 救 止也 君有过恶 则正而止之 故上下能相亲也 下以忠事上 上以义接下 君臣同德 故能相亲 [疏]子曰至亲也 正义曰:...

更多: 国图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43、 孝经注疏 · 卷九 丧亲章第十八

[疏]正义曰:此章首云“孝子之丧亲也” 故章中皆论丧亲之事 丧 亡也 失也 父母之亡没 谓之丧亲 言孝子亡失其亲也 故以名章 结之於末矣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 生事已毕 死事未见 故发此章 哭不偯 气竭而息 声不委曲 礼无容 触地无容 言不文 不为文饰 服美不安 不安美饰 故服縗麻 闻乐不乐 悲哀在心 故不乐也 食旨不甘:旨 美也 不甘美味 故蔬食水饮 此哀戚之情也 谓上六句 三日而食 教民无以死伤生 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 不食三日 哀毁过情 灭性而死 皆亏孝道 故圣人制...

更多: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44、 孝经注疏 · 卷一 开宗明义章第一

[疏]正义曰:开 张也 宗 本也 明 显也 义 理也 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 显明五孝之义理 故曰 开宗明义章 也 第 次也 一 数之始也 以此章总标 诸章以次结之 故为第一 冠诸章之首焉 案 孝经 遭秦坑焚之后 为河间颜芝所藏 初除挟书之律 芝子贞始出之 长孙氏及江翁、后仓、翼奉、张禹等所说皆十八章 及鲁恭王坏孔子宅 得古文二十二章 孔安国作传 刘向校经籍 比量二本 除其烦惑 以十八章为定 而不列名 又有荀昶集其录及诸家疏 并无章名 而 援神契 自 天子 至 庶人 五章 唯...

更多: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京东

45、 孝经注疏 · 卷二 卿大夫章第四

[疏]正义曰:次诸侯之贵者即卿大夫焉 说文 云:“卿 章也 ” 白虎通 云:“卿之为言章也 章善明理也 大夫之为言大扶 扶进人者也 故传云:进贤达能谓之卿大夫 ” 王制 云:“上大夫 卿也 ”又 典命 云:“王之卿六命 其大夫四命 ”则为卿与大夫异也 今连言者 以其行同也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服者 身之表也 先王制五服 各有等差 言卿大夫遵守礼法 不敢僣上逼下 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法言 谓礼法之言 德行 谓道德之行 若言非法 行非德 则亏孝道 故不敢也...

更多: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京东 国图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46、 孝经注疏 · 卷五 圣治章第九

[疏]正义曰:此言曾子闻明王孝治以致和平 因问圣人之德 更有大於孝否 夫子因问而说圣人之治 故以名章 次 孝治 之后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 无以加於孝乎 ”参问明王孝理以致和平 又问圣人德教更有大於孝不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贵其异於万物也 人之行莫大於孝 孝者 德之本也 孝莫大於严父 万物资始於乾 人伦资父为天 故孝行之大 莫过尊严其父也 严父莫大於配天 则周公其人也 谓父为天 虽无贵贱 然以父配天之礼始自周公 故曰其人也 [疏]曾子至其人也 正义曰:夫子前说孝治天下...

更多: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知网万方

47、 孝经注疏 · 卷六 纪孝行章第十

[疏]正义曰:此章纪录孝子事亲之行也 前章孝冶天下 所施政教 不待严肃 自然成理 故君子皆由事亲之心 所以孝行有可纪也 故以名章 次 圣治 之后 或於“孝行”之下 又加“犯法”两字 今不取也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 居则致其敬 平居必尽其敬 养则致其乐 就养能致其欢 病则致其忧 色不满容 行不正履 丧则致其哀 擗踊哭泣 尽其哀情 祭则致其严 齐戒沐浴 明发不寐 五者备矣 然后能事亲 五者阙一 则未为能 [疏]子曰至事亲 正义曰:致犹尽也 言为人子能事其亲而称孝者 谓平常居处家...

更多: 国图▪文津 京东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48、 孝经注疏 · 卷七 广至德章第十三

[疏]正义曰:首章标至德之目,此章明广至德之义 故以名章 次 广要道 之后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 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言教不必家到户至 日见而语之 但行孝於内 其化自流於外 教以孝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 教以悌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举孝悌以为教 则天下之为人子弟者 无不敬其父兄也 教以臣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举臣道以为教 则天下之为人臣者 无不敬其君也 [疏]子曰至君者也 正义曰:此夫子述广至德之义 言圣人君子 教人行孝事其亲者 非家家悉至而日见之 但教之以孝 则...

更多: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49、 孝经注疏 · 卷七 谏诤章第十五

[疏]正义曰:此章言为臣子之道 若遇君父有失 皆谏争也 曾子问闻扬名已上之义 而问子从父之令 夫子以令有善恶 不可尽从 乃为述谏争之事 故以名章 次 扬名 之后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 安亲扬名 则闻命矣 敢问子从父之令 可谓孝乎 ”事父有隐无犯 又敬不违 故疑而问之 [疏]曾子至孝乎 正义曰:前章以来 唯论爱敬及安亲之事 未说规谏之道 故又假曾子之问曰:若夫慈爱恭敬 安亲扬名 则已闻命矣 敢问子从父之教令 亦可谓之孝乎 疑而问之 故称“乎”也 寻上所陈 唯言敬爱 未及慈恭...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知网万方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50、 孝经注疏 · 卷八 感应章第十六

[疏]正义曰:此章言天地明察 神明彰矣 又云:孝悌之至 通於神明 皆是应感之事也 前章论谏诤之事 言人主若从谏争之善 必能脩身慎行 致应感之福 故以名章 次於 谏争 之后 子曰:“昔者 明王事父孝 故事天明;事母孝 故事地察 王者父事天 母事地 言能致事宗庙 则事天地能明察也 长幼顺 故上下治 君能尊诸父 先诸兄 则长幼之道顺 君人之化理 天地明察 神明彰矣 事天地能明察 则神感至诚而降福佑 故曰彰也 [疏]子曰昔者明王至神明彰矣 正义曰:此章夫子述明王以孝事父母 能致感应...

更多: 知网万方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籍合网

51、 孝经 · 孝经

孝經 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經典 其作者歷來說法不一 有孔子說和曾子說等 學界一般認可為先秦儒者所作 孝經 以“孝”為中心 通過孔子與其門人曾參談話的形式 對孝的價值、意義、作用以及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等問題進行了集中的闡述 是一部儒家孝倫理的系統化著作 孝經 認為 “孝”是“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 民之行也”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認為孝是自然規律的體現 是人類行為的准則 是國家政治的根本 孝經 在唐代被尊為經書 南宋以后被列為“十三經”之一 共分十八章 全文不足兩千字 是...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 万方数据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