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三十二 論語十四

雍也篇三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章 問:「力不足者 非干志否 」曰:「雖非志 而志亦在其中 所見不明 氣質昏弱 皆力不足之故 冉求乃自畫耳 力不足者 欲為而不能為;自畫者 可為而不肯為 」[[[宇 ]]] 「力不足者 中道而廢」 廢 是好學而不能進之人 或是不會做工夫 或是材質不可勉者 「今女畫」 畫 是自畫 乃自謂材質不敏而不肯為學者 [[[必大 ]]] 中道而廢 與半途而廢不同 半途是有那懶而不進之意;中道是那只管前去 中道力不足而止 他這中道說得好 [[[高 ]]] 問冉...

更多: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国图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62、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三十六 論語十八

子罕篇上 子罕言利章 行夫問「子罕言利 與命 與仁」 曰:「罕言者 不是不言 又不可多言 特罕言之耳 罕言利者 蓋凡做事只循這道理做去 利自在其中矣 如『利涉大川』 『利用行師』 聖人豈不言利 但所以罕言者 正恐人求之則害義矣 罕言命者 凡吉凶禍福皆是命 若儘言命 恐人皆委之於命 而人事廢矣 所以罕言 罕言仁者 恐人輕易看了 不知切己上做工夫 然聖人若不言 則人又理會不得如何是利 如何是命 如何是仁 故不可不言 但雖不言利 而所言者無非利;雖不言命 而所言者無非命;雖不言仁...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籍合网

163、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四十 論語二十二

先進篇下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章 問:「據賀孫看來 仲由冉求氣質不同 恐冉求未必可保 仲由終是不屈 」曰:「不要論他氣質 只這君臣大義 他豈不知 聖人也是知他必可保 然死於禍難是易事 死於不可奪之節是難事 才出門去事君 這身己便不是自家底 所謂『事君能致其身』是也 如做一郡太守 一邑之宰 一尉之任 有盜賊之虞 這不成休了 便當以死守之 亦未為難 惟卒遇君臣大變 利害之際只爭些子 這誠是難 今處草茅 說這般事 似未為切己 看史策所載 篡易之際 直是難處 篡弒之賊 你若不從他 他便...

更多: 国图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164、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四十一 論語二十三

顏淵篇上 顏淵問仁章 顏子生平 只是受用「克己復禮」四箇字 [[[不遷 不貳 三月不違 不改其樂 道夫 ]]] 顏子克己 如紅爐上一點雪 [[[道夫 ]]] 「克己復禮」 間不容髮 無私便是仁 [[[道夫 ]]] 「克己復禮」 如通溝渠壅塞;仁乃水流也 [[[可學 ]]] 「克己復禮」 「如火烈烈 則莫我敢遏」 [[[若海 ]]] 克己亦別無巧法 譬如孤軍猝遇強敵 只得盡力舍死向前而已 尚何問哉 [[[謨 ]]] 龔郯伯說:「克去己私後 卻方復禮 」曰:「『克己復禮』 一如...

更多: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国图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165、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四十二 論語二十四

顏淵篇下 仲弓問仁章 文振說「仲弓問仁」 謂:「上四句是主敬行恕 下兩句是以效言 」曰:「此六句 又須作一片看始得 若只以下兩句作效驗說 卻幾乎閑了這兩句 蓋內外無怨 是箇應處 到這裏方是充足飽滿 如上章說『天下歸仁』 亦是如此 蓋天下或有一人不許以仁 便是我為仁工夫有所未至 如此看 方見『出門、使民』兩句綴箇『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兩句 這兩句 又便綴著箇『無怨』兩句 上下貫通 都無虧欠 方始見得告顏淵仲弓問仁規模 只依此做工夫 更不容別閑用心矣 」[[[時舉 植同 ]]]...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国图

166、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四十三 論語二十五

子路篇 子路問政章 問:「『先之 勞之』 『勞』字既有兩音 有兩說否 」曰:「勞之以身 勤之以事 亦須是自家喫些辛苦 方能令得他 詩所謂『星言夙駕 說于桑田』 古人戴星而出 戴星而入 必是自耐勞苦 方能說得人 欲民之親其親 我必先之以孝;欲民之事其長 我必先之以弟 子路請益 聖人告之『無倦』 蓋勞苦亦人之難事 故以『無倦』勉之 」[[[宇 ]]] 問:「『勞之』恐是以言語勸勉他 」曰:「如此說 不盡得為政之理 若以言語勸勉它 亦不甚要緊 亦是淺近事 聖人自不用說 亦不見得無...

更多: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167、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四十四 論語二十六

憲問篇 憲問恥章 問:「集注云:『憲之狷介 其於「邦無道穀」之可恥 固知之;至於「邦有道穀」之可恥 恐未必知 』何也 」曰:「邦有道之時 不能有為 只小廉曲謹 濟得甚事 且如舊日秦丞相當國 有人壁立萬仞 和宮觀也不請 此莫是世間第一等人 及秦既死 用之為臺諫 則不過能論貪污而已 [[[治錄云:「為侍從 不過做得尋常事 此不免聖人所謂恥也 」]]]於國家大計 亦無所建立 且如『子貢問士』一段 『宗族稱孝 鄉黨稱弟』之人 莫是至好;而聖人必先之以『行己有恥 不辱君命』為上 蓋孝...

更多: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京东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168、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五十二 孟子二

公孫丑上之上 問夫子當路於齊章 「『以齊王 猶反手』 不知置周王於何地 」曰:「此難言 可以意會 如湯武之事是也 春秋定哀間 周室猶得 至孟子時 天命人心已離矣 」[[[去偽 ]]] 問夫子加齊之卿相章 或問:「『雖由此霸王不異矣』 如何分句 」曰:「只是『雖由此霸王不異矣』 言從此為霸 為王 不是差異 蓋布衣之權重於當時 如財用兵甲之類 盡付與他 」[[[樂毅統六國之師 長驅入齊 蓋卿 ]]] 公孫丑問孟子「動心否乎」 非謂以卿相當富貴動其心;謂伯王事大 恐孟子擔當不過 ...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国图 上海图书馆 京东

169、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五十四 孟子四

公孫丑下 天時不如地利章 「孤虛」 以方位言 如俗言向某方利 某方不利之類 「王相」 指日時 [[[集說 僩 ]]] 孟子將朝王章 問:「『孟子將朝王』 齊王托疾召孟子 孟子亦辭以疾 莫是以齊王不合托疾否 」曰:「未論齊王托疾 看孟子意 只說他不合來召 蓋在他國時 諸侯無越境之禮 只因以幣來聘 故賢者受其幣而往見之 所謂答禮行義是也 如見梁惠王 也是惠王先來聘之 既至其國 或為賓師 有事則王自來見 或自往見王 但召之則不可 召之 則有自尊之意 故不往見也 答陳代:『如不待其...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170、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五十五 孟子五

滕文公上 滕文公為世子章 「孟子道性善 言必稱堯舜」 須看因何理會箇性善作甚底 [[[賜 ]]] 性善 故人皆可為堯舜 「必稱堯舜」者 所以驗性善之實 [[[德明 ]]] 孔子罕言性 孟子見滕文公便道性善 必稱堯舜 恰似孟子告人躐等相似 然他亦欲人先知得一箇本原 則為善必力 去惡必勇 今於義理須是見得了 自然循理 有不得不然 若說我要做好事 所謂這些意 能得幾時子 [[[端蒙 ]]] 劉棟問:「人未能便至堯舜 而孟子言必稱之 何也 」曰:「『道性善』與『稱堯舜』 二句正相表...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知网万方 籍合网

171、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五十八 孟子八

萬章上 問舜往于田章[[[並下章]]] 黃先之說:「舜事親處 見得聖人所以孝其親者 全然都是天理 略無一毫人欲之私;所以舉天下之物 皆不足以解憂 惟順於父母可以解憂 」曰:「聖人一身渾然天理 故極天下之至樂 不足以動其事親之心;極天下之至苦 不足以害其事親之心 一心所慕 惟知有親 看是甚麼物事 皆是至輕 施於兄弟亦然 但知我是兄 合當友愛其弟 更不問如何 且如父母使之完廩 待上去 又捐階焚廩 到得免死下來 當如何 父母教他去浚井 待他入井 又從而揜之 到得免死出來 又當如何...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

172、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六十一 孟子十一

盡心下 盡信書章 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者 只緣當時恁地戰鬥殘戮 恐當時人以此為口實 故說此 然「血流漂杵」 看上文自說「前徒倒戈 攻其後以北」 不是武王殺他 乃紂之人自蹂踐相殺 荀子云:「所以殺之者 非周人也 商人也 」[[[賀孫 ]]] 舜之飯糗茹草章 或問:「『二女果』 趙氏以『果』為『侍』 有所據否 」曰:「某常推究此 廣韻從『女』從『果』者 亦曰『侍也』 」[[[去偽 ]]] 好名之人章 好名之人 只是偶然能如此 苟非其人 苟非真能讓之人 則簞食豆羹 反見於色 ...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京东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173、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六十三 中庸二

第二章 或問「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時中」 曰:「君子只是說箇好人 時中只是說做得箇恰好底事 」[[[義剛 ]]] 問「時中」 曰:「自古來聖賢講學 只是要尋討這箇物事 」語訖 若有所思然 他日又問 先生曰:「從來也只有六七箇聖人把得定 」[[[炎 ]]] 「君子而時中」 與易傳中所謂「中重於正 正者未必中」之意同 正者且是分別箇善惡 中則是恰好處 [[[夔孫 ]]] 問:「諸家所說『時中』之義 惟橫渠說所以能時中者 其說得之 『時中』之義甚大 須精義入神 始得『觀其會通 以...

更多: 籍合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知网万方

174、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六十八 易四

乾上 問:「『乾坤』 古無此二字 作易者特立此以明道 如何 」曰:「作易時未有文字 是有此理 伏羲始發出 」[[[可學 以下總論乾坤 ]]] 乾坤只是卦名 乾只是箇健 坤只是個順 純是陽 所以健;純是陰 所以順 至健者惟天 至順者惟地 所以後來取象 乾便為天 坤便為地 [[[淵 ]]] 乾坤陰陽 以位相對而言 固只一般 然以分言 乾尊坤卑 陽尊陰卑 不可並也 以一家言之 父母固皆尊 母終不可以並乎父 兼一家亦只容有一個尊長 不容並 所謂「尊無二上」也 [[[僩 ]]] 易中...

更多: 京东 国图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175、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七十二 易八

咸 「否泰咸恒損益既濟未濟 此八卦首尾皆是一義 如咸皆是感動之義之類 咸內卦艮 止也 何以皆說動 」曰:「艮雖是止 然咸有交感之義 都是要動 所以都說動 卦體雖是動 然才動便不吉 動之所以不吉者 以內卦屬艮也 」[[[僩 ]]] 咸就人身取象 看來便也是有些取象說 咸上一畫如人口 中三畫有腹背之象 下有人腳之象 艮就人身取象 便也似如此 上一陽畫有頭之象 中二陰有口之象 所以「艮其輔」 於五爻言之 內卦以下亦有足象 [[[礪 ]]] 問:「本義以為柔上剛下 乃自旅來 旅之六...

更多: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176、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七十三 易九

更多: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国图 籍合网

177、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七十七 易十三

說卦 「贊於神明」 猶言「治於人」相似 謂為人所治也 「贊於神明」 神明所贊也 聖人用「於」字 恁地用 不然 只當說「幽贊神明」 此卻是說見助於神明 [[[淵 ]]] 「贊」 只是「贊化育」之「贊」 不解便說那贊命於神明 這只就道他為神明所贊 所以生出這般物事來 與人做卦 [[[淵 ]]] 「生蓍」 便是「大衍之數五十」 如何恰限生出百莖物事 教人做筮用 到那「參天兩地」 方是取數處 看得來「陰陽剛柔」四字 「陰陽」指二老 「剛柔」指二少 [[[淵 ]]] 問:「『參天兩地...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籍合网

178、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七十八 尚書一

綱領 至之問:「書斷自唐虞以下 須是孔子意 」曰:「也不可知 且如三皇之書言大道 有何不可 便刪去 五帝之書言常道 有何不可 便刪去 皆未可曉 」[[[道夫 以下論三皇五帝 ]]] 陳仲蔚問:「『三皇』 所說甚多 當以何者為是 」曰:「無理會 且依孔安國之說 五峰以為天皇地皇人皇 而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為五帝 卻無高辛顓頊 要之 也不可便如此說 且如歐陽公說:『文王未嘗稱王』 不知『九年大統未集』 是自甚年數起 且如武王初伐紂之時 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 又未知如何便稱『王』 ...

更多: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179、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七 論語九

里仁篇下 子曰參乎章 問「一以貫之」 曰:「且要沈潛理會 此是論語中第一章 若看未透 且看後面去 卻時時將此章來提省 不要忘卻 久當自明矣 」[[[時舉 ]]] 問「一貫」 曰:「恁地汎看不濟事 須從頭子細 章章理會 夫子三千門人 一旦惟呼曾子一人而告以此 必是他人承當未得 今自家卻要便去理會這處 是自處於孔門二千九百九十九人頭上 如何而可 」[[[道夫 ]]] 「一以貫之」 猶言以一心應萬事 「忠恕」是一貫底注腳 一是忠 貫是恕底事 [[[拱壽 ]]] 一是一心 貫是萬事...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

180、 朱子語類 · 朱子語類卷第三十五 論語十七

泰伯篇 泰伯其可謂至德章 泰伯得稱「至德」 為人所不能為 [[[可學 ]]] 問「泰伯可謂至德」 曰:「這是於『民無得而稱焉』處見 人都不去看這一句 如此 則夫子只說『至德』一句便了 何必更下此六箇字 公更仔細去看這一句 煞有意思 」義剛言:「夫子稱泰伯以至德 稱文王亦以至德 稱武王則曰未盡善 若以文王比武王 則文王為至德;若以泰伯比文王 則泰伯為至德 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 比泰伯已是不得全這一心了 」曰:「是如此 」義剛又言:「泰伯若居武王時 牧野之師也自不容已 蓋天命...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国图▪文津 国图 知网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