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管子 · 入 國 第 五 十 四

入國四旬 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養疾、五曰合獨、六曰問病、七曰通窮、八曰振困、九曰接絕 所謂老老者 凡國都皆有掌老 年七十已上 一子無征 三月有饋肉 八十已上 二子無征 月有饋肉 九十已上 盡家無征 日有酒肉 死 上共棺槨 勸子弟精膳食 問所欲 求所嗜 此之謂老老 所謂慈幼者 凡國都皆有掌幼 士民有子 子有幼弱不勝養為累者 有三幼者 婦無征 四幼者盡家無征 五幼又予之葆 受二人之食 能事而後止 此之謂慈幼 所謂恤孤者 凡國都皆有掌孤 士人死 子孤幼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国图 国图▪文津

222、 管子 · 九 守 第 五 十 五

安徐而靜 柔節先定 虛心平意以待須 右主位 目貴明 耳貴聰 心貴智 以天下之目視 則無不見也 以天下之耳聽 則無不聞也 以天下之心慮 則無不知也 輻湊並進 則明不塞矣 右主明 聽之術曰:勿望而距 勿望而許 許之則失守 距之則閉塞 高山仰之 不可極也 深淵度之 不可測也 神明之德 正靜其極也 右主聽 用賞者貴誠 用刑者貴必 刑賞信必於耳目之所見 則其所不見莫不闇化矣 誠暢乎天地 通於神明 見姦偽也 右主賞 一曰天之 二曰地之 三曰人之 四曰上下左右前後 熒惑其處安在 右主問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国图

223、 管子 · 地 員 第 五 十 八

夫管仲之匡天下也 其施七尺 瀆田悉徙 五種無不宜 其立后而手實 其木宜蚖菕與杜松 其草宜楚棘 見是土也 命之曰五施 五七三十五尺 而至於泉 呼音中角 其水倉 其民彊 赤壚歷彊肥 五種無不宜 其麻白 其布黃 其草宜白茅與雚 其木宜赤棠 見是土也 命之曰四施 四七二十八尺 而至於泉 呼音中商 其水白而甘 其民壽 黃唐無宜也 唯宜黍秫也 宜縣澤 行廧落 地潤數毀 難以立邑置廧 其草宜黍秫與茅 其木宜(木熏) 桑 見是土也 命之曰三施 三七二十一尺 而至於泉 呼音中宮 其泉黃而糗 ...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京东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225、 管子 · 形 勢 解 第 六 十 四

山者 物之高者也 惠者 主之高行也 慈者 父母之高行也 忠者 臣之高行也 孝者 子婦之高行也 故山高而不崩 則祈羊至 主惠而不解 則民奉養 父母慈而不解 則子婦順 臣下忠而不解 則爵祿至 子婦孝而不解 則美名附 故節高而不解 則所欲得矣 解則不得 故曰:「山高而不崩 則祈羊至矣 」 淵者 眾物之所生也 能深而不涸 則沈玉至 主者 人之所仰而生也 能寬裕純厚而不苛忮 則民人附 父母者 子婦之所受教也 能慈仁教訓而不失理 則子婦孝 臣下者 主之所用也 能盡力事上 則當於主 子婦...

更多: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226、 管子 · 立 政 九 敗 解 第 六 十 五

人君唯毋聽寢兵 則群臣賓客莫敢言兵 然則內之不知國之治亂 外之不知諸侯強弱 如是 則城郭毀壞 莫之築補 甲獘兵彫 莫之修繕 如是 則守圉之備毀矣 遼遠之地謀 邊竟之士修 百姓無圉敵之心;故曰:「寢兵之說勝 則險阻不守 」 人君唯毋聽兼愛之說 則視天下之民如其民 視國如吾國 如是 則無并兼攘奪之心 無覆軍敗將之事然則射御勇力之士不厚祿 覆軍殺將之臣不貴爵 如是 則射御勇力之士出在外矣 我能毋攻人可也 不能令人毋攻我 被求地而予之 非吾所欲也 不予而與戰 必不勝也 被以教士 我...

更多: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227、 管子 · 版 法 解 第 六 十 六

版法者 法天地之位 象四時之行 以治天下 四時之行 有寒有暑 聖人法之 故有文有武 天地之位 有前有後 有左有右 聖人法之 以建經紀 春生於左 秋殺於右 夏長於前 冬藏於後 生長之事 文也;收藏之事 武也;是故文事在左 武事在右 聖人法之 以行法令 以治事理 凡法事者 操持不可以不正;操持不正 則聽治不公;聽治不公 則治不盡理 事不盡應;治不盡理 則疏遠微賤者無所告 事不盡應 則功利不盡舉;功利不盡舉 則國貧疏遠 微賤者無所告 則下饒;故曰:「凡將立事 正彼天植」;天植者 ...

更多: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229、 管子 · 目录

第 一 篇 牧民 第 二 篇形勢 第 三 篇權修 第 四 篇立政 第 五 篇乘馬 第 六 篇七法 第 七 篇版法 第 八 篇幼官 第 九 篇幼官圖 第 十 篇五輔 第十 一篇 宙合 第十 二篇 樞言 第十 三篇 八觀 第十 四篇 法禁 第十 五篇 重令 第十 六篇 法法 第十 七篇 兵法 第十 八篇 匡君 大匡 第十 九篇 匡君 中匡 第二 十篇 匡君 小匡 第二十一篇 王言[闕] 第二十二篇 霸形 第二十三篇 霸言 第二十四篇 問 第二十五篇 謀失[闕] 第二十六篇 戒 第...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京东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230、 管子 · 牧 民 第 一

凡有地牧民者 務在四時 守在倉廩 國多財 則遠者來 地辟舉 則民留處;倉廩實 則知禮節;衣食足 則知榮辱;上服度 則六親固 四維張 則君令行 故省刑之要 在禁文巧 守國之度 在飾四維 順民之經 在明鬼神 祇山川 敬宗廟 恭祖舊 不務天時 則財不生;不務地利 則倉廩不盈;野蕪曠 則民乃菅 上無量 則民乃妄 文巧不禁 則民乃淫 不璋兩原 則刑乃繁 不明鬼神 則陋民不悟;不祇山川 則威令不聞;不敬宗廟 則民乃上校;不恭祖舊 則孝悌不備;四維不張 國乃滅亡 右國頌 國有四維 一維絕...

更多: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231、 管子 · 權 修 第 三

萬乘之國 兵不可以無主 土地博大 野不可以無吏 百姓殷眾 官不可以無長 操民之命 朝不可以無政 地博而國貧者 野不辟也 民眾而兵弱者 民無取也 故末產不禁 則野不辟 賞罰不信 則民無取 野不辟 民無取 外不可以應敵 內不可以固守 故曰有萬乘之號 而無千乘之用 而求權之無輕 不可得也 地辟而國貧者 舟輿飾 臺榭廣也 賞罰信而兵弱者 輕用眾 使民勞也 舟車飾 臺榭廣 則賦斂厚矣 輕用眾 使民勞 則民力竭矣 賦斂厚 則下怨上矣 民力竭 則令不行矣 下怨上 令不行 而求敵之勿謀己 ...

更多: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籍合网

232、 管子 · 八 觀 第 十 三

大城不可以不完 郭周不可以外通 里域不可以橫通 閭閈不可以毋闔 宮垣關閉 不可以不修 故大城不完 則亂賊之人謀 郭周外通 則姦遁踰越者作 里域橫通 則攘奪竊盜者不止 閭閈無闔 外內交通 則男女無別 宮垣不備 關閉不固 雖有良貨 不能守也 故形勢不得為非 則姦邪之人愨愿 禁罰威嚴 則簡慢之人整齊 憲令著明 則蠻夷之人不敢犯 賞慶信必 則有功者勸 教訓習俗者眾 則君民化變而不自知也 是故明君在上位 刑省罰寡 非可刑而不刑 非可罪而不罪也 明君者 閉其門 塞其塗 弇其跡 使民毋由...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234、 管子 · 匡 君 小 匡 第 二 十

桓公自莒反於齊 使鮑叔牙為宰 鮑叔辭曰:「臣 君之庸臣也 君有加惠於其臣 使臣不凍飢 則是君之賜也 若必治國家 則非臣之所能也 其唯管夷吾乎 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寬惠愛民 臣不如也 治國不失秉 臣不如也 忠信可結於諸侯 臣不如也 制禮義可法於四方 臣不如也 介冑執枹 立於軍門 使百姓皆加勇 臣不如也 夫管仲民之父母也 將欲治其子 不可棄其父母 」公曰: 「管夷吾親射寡人中鉤 殆於死今乃用之可乎 」鮑叔曰:「彼為其君動也 君若宥而反之 其為君亦猶是也 」公曰:「然則為之柰何...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235、 管子 · 霸 形 第 二 十 二

桓公在位 管仲隰朋見立 有間 有貳檻飛而過之 桓公歎曰: 「仲父 今彼鴻鵠 有時而南 有時而北 有時而往 有時而來 四方無遠 所欲至而至焉 非唯有羽翼之故 是以能通其意於天下乎 」管仲隰朋不對 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對 」管子對曰:「君有霸王之心 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 是以不敢對 」桓公曰:「仲父胡為然 盍不當言 寡人其有鄉乎 寡人之有仲父也 猶飛檻之有羽翼也 若濟大水有舟楫也 仲父不一言教寡人 寡人之有耳 將安聞道而得度哉 」管子對曰:「君若將欲霸王舉大事乎 則必從其本事矣 ...

更多: 国图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万方数据 京东

236、 管子 · 問 第 二 十 四

凡立朝廷 問有本紀 爵授有德 則大臣興義 祿予有功 則士輕死節 上帥士以人之所戴 則上下和 授事以能 則人上功 審刑當罪 則人不易訟 無亂社稷宗廟則人有所宗 毋遺老忘親 則大臣不怨 舉知人急 則眾不亂 行此道也 國有常經 人知終始 此霸王之術也 然後問事:事先大功 政自小始 問死事之孤其未有田宅者有乎 問少壯而未勝甲兵者幾何人 問死事之寡 其餼廩何如問國之有功大者何官之吏也 問州之大夫也何里之士也 今吏亦何以明之矣 問刑論有常以行 不可改也 今其事之久留也何若 問五官有制度...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万方数据

238、 管子 · 地 圖 第 二 十 七

凡兵主者必先審知地圖轘轅之險 濫車之水名山通谷經川陵陸丘阜之所在 苴草林木蒲葦之所茂道里之遠近 城郭之大小 名邑廢邑困殖之地必盡知之 地形之出入相錯者盡藏之然後可以行軍襲邑 舉錯知先後 不失地利 此地圖之常也 人之眾寡 士之精麤 器之功苦盡知之 此乃知形者也 知形不如知能 知能不如知意 故主兵必參具者也 主明、相知、將能之謂參具 故將出令發士 期有日數矣 宿定所征伐之國 使群臣大吏父兄便辟左右不能議成敗 人主之任也 論功勞 行賞罰 不敢蔽賢有私行 用貨財供給軍之求索 使百吏...

更多: 籍合网 京东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239、 管子 · 君 臣 下 第 三 十 一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別 未有夫婦妃匹之合 獸處群居 以力相征 於是智者軸愚 彊者凌弱 老幼孤獨 不得其所 故智者假眾力以禁強虐 而暴人止 為民興利除害 正民之德 而民師之 是故道術德行 出於賢人 其從義理 兆形於民心 則民反道矣 名物處違是非之分 則賞罰行矣 上下設 民生體 而國都立矣 是故國之所以為國者 民體以為國 君之所以為君者 賞罰以為君 致賞則匱 致罰則虐 財匱而令虐 所以失其民也 是故明君審居處之教 而民可使居治、戰勝、守固者也 夫賞重則上不給也 罰虐則下不信也 是...

更多: 国图▪文津 国图 京东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