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折狱龟鉴 · 卷八矜谨

259袁安不忍后汉袁安 为河南尹 政号严明 然未曾以赃罪鞫人 常称曰:“凡学仕者 高则望宰相 下则希牧守 锢人于圣世 尹所不忍为也 ”闻者皆感激自励 在职十年 京师肃然 出后汉书本传 旧集不载 按:安之政号严明 必不容奸矣 其未尝以赃罪鞫人 盖疾夫案吏者务为深刻 文致于赃也 若彼赃状自露 非我鞫而出之 虽绳以法 亦何憾焉 260司马芝宥工魏司马芝 为大理正 有盗官练置厕中者 吏疑女工 遂收付狱 芝曰:“刑戮之失 在于苛暴 今先得赃物 后讯其辞 若不胜楚掠 或至诬服 岂可折狱...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142、 扬子法言 · 问明卷 第六

扬子法言·问明卷 〔注〕防奸必有其统 揆物必以其度 察见至微之理 探射幽隐之情 或问“明” 曰:“微 ”或曰:“微何如其明也 ”曰:“微而见之 明其誖乎 ”〔疏〕说文:“微 隐行也 ”按:引伸为凡隐之称 经传以为显著之反 问明而曰微 犹问大曰小 问远曰迩 取相反为义也 “微而见之 明其誖乎”者 音义:“誖 布内切 ”按:读为“孛” 说文“孛 也 从 人色也 从子 论语:‘色孛如也 ’”是此 今论语作“勃” 刘疏云:“谓夫子盛气貌也 ”广雅释训:“勃勃 盛也 ”经传亦以“悖”为...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国图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143、 扬子法言 · 寡见卷 第七

扬子法言·寡见卷 〔注〕大道甚夷 而民好径 此其所以发扬德音 〔疏〕注“大道甚夷 而民好径” 按:老子文 吾寡见人之好徦者也 迩文之视 迩言之听 徦则偭焉 〔注〕叹人皆好视听诸子近言近说 至于圣人远言远义 则偭然而不视听 或曰:“曷若兹之甚也 先王之道满门 ”〔注〕言此谈过也 学先王之道者 亦满门耳 曰:“不得已也 得已则已矣 〔注〕不得已者 官有策试者也 得已而不已者 寡哉 ”〔注〕夫以策试而后学者 为官也 得不策试而好学者 为己也 为己之学也内 为官之学也外 外之与内 由...

更多: 国图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44、 扬子法言 · 五百卷 第八

扬子法言·五百卷 〔注〕夫言者 所以通理也 五百岁一圣 非经通之言 故辨其惑罔之迷也 或问:“五百岁而圣人出 有诸 ”〔注〕孟轲、史迁皆有此言 曰:“尧、舜、禹 君臣也而并;文、武、周公 父子也而处 汤、孔子数百岁而生 因往以推来 虽千一不可知也 ”〔注〕千岁一人 一岁千人 不可知也 〔疏〕“五百岁而圣人出”者 孟子云:“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其间必有名世者 ”又云:“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 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 若汤则闻而知之 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 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 ...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

145、 扬子法言 · 扬子法言

法言 是模仿 论语 而作的一部语录体哲学著作;是用正统的儒学观点驳难诸子之说及有悖于“圣人”之教的一切言行 来维护儒教之至尊 其目的是解时惑、答人疑 故多采用问答的形式 本书对 法言 进行了译注 ...

更多: 京东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146、 扬子法言 · 问神卷 第五

扬子法言·问神卷 〔注〕测于天地之情者 潜之乎心也 心能测乎天地之情 则入乎神矣 〔疏〕此篇多阐发经义 自“或问神”至“圣人以不手为圣人” 皆论易道 “经可损益与”以下 则杂论五经 说文:“神 天神 引出万物者也 ”引伸为神智 易系屡言神 如云:“神无方而易无体 ”又云:“阴阳不测之谓神 ”又云:“知变化之道者 其知神之所为乎 ”又云:“易◆思也 ◆为也 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至神 其孰能与于此 ”又云:“唯神也 故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 ”又云:“利用出入 民咸用...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47、 扬子法言 · 重黎卷 第十

扬子法言·重黎卷 〔注〕真伪美恶 成败存亡 人君之所以御乎其下 人臣之所以事乎其上 不可以不察也 明此以南面 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 舜之为臣也 〔疏〕注“明此以南面”至“臣也” 按:庄子天道文 或问:“南正重司天 北正黎司地 今何僚也 ”〔注〕司 主也;僚 官也 少皞氏衰 九黎乱德 帝颛顼命重、黎主天地也 曰:“近羲 近和 ”〔注〕尧有羲、和之官 王莽时亦复立焉 圣王之立重、黎、羲、和 考其所以重、黎、羲、和耳 非莽所立也 “孰重 孰黎 ”曰:“羲近重 和近黎 ”〔注〕羲主...

更多: 国图▪文津 国图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京东

148、 扬子法言 · 渊骞卷 第十一

更多: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149、 扬子法言 · 君子卷 第十二

扬子法言·君子卷 君子卷第十二〔注〕夫君子之所以为美 布护蔓延 在乎众篇 岂惟于此 而表其篇目者 绝笔在乎孝至 无以加之而已 〔疏〕注“夫君”至“而已” 按:法言篇目 皆摘篇首语二字为之 此以君子命篇 不必别有意义也 布护、蔓延并叠韵连语 分散周匝之谓 或问:“君子言则成文 动则成德 何以也 ”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 〔注〕弸 满也;彪 文也 积行内满 文辞外发 般之挥斤 羿之激矢 君子不言 言必有中也;不行 行必有称也 ”〔疏〕“以其弸中而彪外也”者 音义:“弸中 蒲萌切 ...

更多: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京东 知网万方

150、 扬子法言 · 孝至卷 第十三

扬子法言·孝至卷 〔注〕始于学行 而终于孝至 始终之义 人伦之事 毕矣 〔疏〕困学纪闻云:“论语终于尧曰篇 孟子终于尧、舜、汤、文、孔子 而荀子亦终尧问 其意一也 ”翁氏元圻注云:“扬子法言终以孝至篇 亦及尧、舜、夏、殷、周、孔子 其以孝至名篇 盖以尧、舜之道 孝弟而已矣 孔子曰:‘吾志(按:当作“行” )在孝经 ’自谓得与于斯道之传 与荀子一也 然则何解于语焉不精 择焉不详哉 ”(按:“语”、“择”字互误 )按:法言象论语 故始学行而终孝至 朱氏一新谓子云以是寓依归圣人之意...

更多: 国图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151、 扬子法言 · 附录二 刘师培法言补释

附录二 刘师培法言补释 仲尼驾说者也 不在兹儒乎 (学行篇 )李注云:“驾 传也 ”案:驾说犹淮南子所谓腾词 淮南缪称训云:“子产腾辞 ”高注云:“腾 传也 ”而说文亦说腾为传 腾、驾二字义同 羿、逢蒙分其弓 (同上 )俞氏樾曰:“分读为焚 ”案:俞说非 说文训分为别 引伸之则为离析之义 庄子渔父篇:“远哉 其分于道也 ”司马彪注云:“分 离也 ”素问五常政大篇云:“分溃痈肿 ”王砅注云:“分 裂也 ”则羿、逢蒙分其弓犹言裂其弓耳 不必改“分”为“焚”也 有教立道 无心仲尼;...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国图 京东

152、 扬子法言 · 学行卷 第一

扬子法言·学行卷 〔注〕夫学者 所以仁其性命之本 本立而道生 是故冠乎众篇之首也 〔疏〕音义本标题如此 论语学而 皇侃义疏云:“降圣以下 皆须学成 故学记云:‘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道 ’是明人必须学乃成 此书既遍该众典 以教一切 故以学而为先也 ”按:法言象论语 故亦以学行为首矣 十三篇皆取篇首语二字为标目 法言〔疏〕治平本题“扬子法言” 在“学行卷第一”之上 按:论衡案书云:“董仲舒著书不称子者 意殆自谓过诸子也 ”子云自序云:“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 大氐诋訾圣人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国图

153、 扬子法言 · 吾子卷 第二

扬子法言·吾子卷 〔注〕崇本在乎抑末 学大道绝乎小辩也 法言 李轨注 或问“吾子少而好赋” 曰:“然 童子雕虫篆刻 ”〔注〕少年之事 俄而 曰:“壮夫不为也 ”〔注〕悔作之也 或曰:“赋可以讽乎 ”曰:“讽乎 〔注〕骇叹之声也 讽则已 不已 吾恐不免于劝也 ”〔注〕相如作大人赋 武帝览之 乃飘飘然有陵云之志 或曰:“雾縠之组丽 ”〔注〕言可好也 曰:“女工之蠹矣 ”〔注〕雾縠虽丽 蠹害女工;辞赋虽巧 惑乱圣典 剑客论曰:“剑可以爱身 ”〔注〕言击剑可以卫护爱身 辞赋可以讽谕劝...

更多: 籍合网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54、 扬子法言 · 修身卷 第三

扬子法言·修身卷 〔注〕求己以反本 守母以存子 此其大要 〔疏〕修 世德堂本作“修” 下并同 注“守母以存子” 按:老子云:“既知其子 复守其母 ” 修身以为弓 矫思以为矢 立义以为的 奠而后发 发必中矣 〔注〕无敌于天下也 〔疏〕“矫思以为矢”者 说文:“矫 揉箭箝也 ”段注云:“引伸之为凡矫枉之称 ”苍颉篇云:“矫 正也 ”汉书严安传:“矫箭控弦 ”颜注云:“矫 正曲使直也 ”音义:“矫思 斯恣切 ”“立义以为的”者 说文:“旳 明也 ”段注云:“引伸为射旳 ”经传多从“...

更多: 国图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京东 籍合网

155、 扬子法言 · 问道卷 第四

扬子法言·问道卷 〔注〕夫道者 弘乎至化 通乎至理也 〔疏〕本篇皆纠绳诸子之语 自“道、德、仁、义、礼譬诸身乎”至“未若父母之懿也” 多论道家之失 “狙诈之家”一章 论兵家之失 “申、韩之术 不仁之至矣”至“如申、韩 如申、韩” 论刑名家之失 “庄周、申、韩”以下 又杂论诸子也 或问“道” 曰:“道也者 通也 无不通也 ”〔注〕万物由之以通 或曰:“可以适它与 ”〔注〕言道既可以通中国而适夷狄 学亦可以统正典而兼诸子也 曰:“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 非尧、舜、文王者为它道 君...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京东

156、 扬子法言 · 先知卷 第九

扬子法言·先知卷 〔注〕图难于其易 求大于其细 为之乎其未有 治之乎其未乱 如斯而已矣 〔疏〕注“图难”至“已矣” 按:老子云:“图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 故终无难 ”“先知其几于神乎 〔注〕几 近也 神以知来 探未兆也 逆识先知 近于神也 敢问先知 ”曰:“不知 〔注〕答以不知者 神悟则先知 非问之所及也 知其道者其如视 〔注〕举目便见 忽、眇、绵作◆ ”〔注〕眇绵 远...

更多: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157、 扬子法言 · 附录一 刘师培杨子法言校补

附录一 刘师培杨子法言校补 [学行卷第一] 仲尼驾说者也 不在兹儒乎 李注:“驾 传也 ”案: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注引作“仲尼之驾税矣”;又引李范(上脱“弘”字 )曰“税 舍也” 是李本“驾说”作“驾税” 上有“之”字;“者也”作“矣” 今本挩李注诂“税”之词 正文复异 (古“税”字亦作“说” 或李本正文亦作“说” 选注所引 亦用正字 )知非李本之旧 又案:注文“驾 传也”三字如系李注 似“传”字当读传遽之“传” 今下注又云“传言” 知非李注 如将复驾其所说 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158、 管子轻重篇新诠 · 管子輕重十五 輕重丙(亡)

暂无...

更多: 国图 籍合网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59、 管子轻重篇新诠 · 管子輕重五 海王

元材案:「海王」當作「山海王」 山海二字 乃漢人言財政經濟者通用術語 鹽鐵論 中即有十七見之多 本篇中屢以「山、海」並稱 又前半言鹽 後半言鐵 鹽者海所出 鐵者山所出 正與 史記 平準書 所謂「齊桓公用管仲之謀 通輕重之權 徼山海之業 以朝諸侯 用區區之齊顯成霸名」及 鹽鐵論 輕重篇 文學所謂「管仲設九府徼山海」之傳說相符合 王即 輕重甲篇 「故為人君而不能謹守其山林菹澤草萊 不可以立為天下王」之王 謂以壟斷山海之利權而王天下也 尹註釋「海王」為「以負海之利而王其業」者非 ...

更多: 国图▪文津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籍合网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160、 管子轻重篇新诠 · 管子輕重六 國蓄

元材案:本書凡十九篇 亡三篇 實存十六篇 十六篇中有十四篇皆為問答體 獨本篇及 輕重己篇 不用問答體 此可注意者一也 又其他各篇皆用具體寫法 本篇及 輕重己篇 獨用抽象寫法 即前者多以具體故事(雖是假託之詞)為敘述之對象 後者則以一般原理原則為敘述之對象 此可注意者二也 又其他諸篇中 往往有若干段文字與本篇或完全相同 或大同小異 如本篇「國有十年之蓄」一段見於 輕重乙篇 「凡將為國 不通於輕重」一段見於 揆度篇 「且君引錣量用」一段及「是故萬乘之國必有萬金之賈」一段均見於 ...

更多: 京东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国图▪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