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论书 · 论书

释亚栖 晚唐书法家 洛阳(今之洛阳城东 洛水北岸)人 生平事迹不详 宣和书谱 云:“喜作字 得张颠笔意 自谓吾书不大不小 得其中道 若飞鸟出林 惊蛇入草 ” 葆光禄 曰:、“亚栖书骨气不及誊光 而遒媚过之 二人俱应制 其踪海内旨盛 ”李日华 六研斋二笔 云:“亚栖书开元寺壁 笔势浓郁 古帖有之 亦是晚唐奇迹 ” 论书 一篇 强调推陈出新 “若执法不变 纵能入石三分 亦被号为书奴 ”这个观点 无疑是正确的 凡书通即变 王变白云体 欧变右军体 柳变欧阳体 永禅师、褚遂良、颜真卿、...

更多: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京东 国图▪文津

142、 笔髓论 · 笔髓论

叙体 文字经艺之本 王政之始也 仓颉象山川江海之状 龙蛇鸟兽之迹 而立六书 战国政异俗殊 书文各别 秦患多门 约为八体 后复讹谬 凡五易焉 然并不述用笔之妙 及乎蔡邕、张、索之辈 钟繇、卫、王之流 皆造意精微 自悟其旨也 辨应 心为君 妙用无穷 故为君也 手为辅 承命竭股肱之用故也 力为任使 纤毫不挠 尺寸有余故也 管为将帅 处运用之道 执生杀之权 虚心纳物 守节藏锋故也 毫为士卒 随管任使 迹不凝滞故也 字为城池 大不虚 小不孤故也 指意 用笔须手腕轻虚 虞安吉云:夫未解书...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国图 籍合网

143、 钝吟书要[节录] · 钝吟书要[节录]

余见东坡、子昂二真迹 见坡书点画学颜鲁公 体势学李北海 风卷云舒 远之若将飞动 赵殊精工 直逼右军 然气骨自不及宋人 不堪并观也 坡书真有努猊抉后 渴骥奔泉之态 徐季海世有真迹 不知视此何如耳 坡公少年书 圆觉经 小楷 直逼季海 见老泉一书 亦学徐浩 山谷称东坡学徐季海 苏斜川却云:“不然 ”我信山谷 赵子昂用笔绝劲 ,然避难从易 变古为今 用笔既不古 时用章草法便拙 当其好处 古今不易得也 近文太史学赵 去之如隔千里 正得他不好处耳 枝山多学其好处 真可爱玩 但时有失笔别字...

更多: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万方数据

144、 书述 · 书述

李煜(九三七年——九七八年) 即李后主 五代南唐国主 词人 字重光 初名从嘉 号钟隐 徐州(今属江苏)人 国亡后为宋所俘 后被毒死 善诗文 音乐、书画 尤工词 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璟(中主)的作品 合刻为 南唐二主词 书述 言书有七字法 谓之“拨镫” 自卫夫人并钟、王 传授于欧、颜、褚、陆等 流传于此时 壮岁书亦壮 犹嫖姚十八从军 初拥千骑 凭陵沙漠 而目无勍敌;又如夏云奇峰 畏日烈景 纵横炎炎 不可向迩 其任势也如此 老来书亦老 如诸葛亮董戎 来睿接敌 举板舆自随 以白羽麾军 ...

更多: 京东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国图

145、 论书表 · 论书表

虞龢 南朝宋泰始年间书法家 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 少好学 居贫屋漏 恐湿坟典 乃舒被覆书 书获全而被大湿 时人以比高风 位中书郎 廷尉 论书表 一卷 叙二王书事、当时搜访名迹情形、所得字数并编次二王书及羊欣书卷帙、旁及纸墨笔砚所宜凡数千言 文气不一贯 疑有脱简 朱长文 墨池编 所载二王书事 即其一节 知此文遭割裂已久 故多不相连属 龢在宋明帝时曾奉诏与巢尚之、徐希秀、孙奉伯编次二王书 此表末云“六年九月中书侍郎臣虞龢上” 六年即明帝泰始六年 虞龢的 论书表 品题了宫中秘笈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146、 书学 · 书学

古来书碑者,在汉、魏必以隶书,在晋、宋、六朝必以真书,以行书而书碑者,始于唐太宗之 晋祠铭 ,李北海继之 余弱冠时辄喜学山谷书,虽老学见之,亦为称赏不置,心甚疑焉 因求教于林蠡槎先生,先生一见泳书,便云:“子错走路头矣 ”因问曰:“将奈何 ”先生曰:“必学松雪翁书,方能退转也 ”后见冯定远论山谷诗,以为江西粗俗槎丫之病,一入笔端,便九牛拨不出,必以义山、西昆诸体退之,乃悟先生之言之妙 由此观之,山谷之诗与书皆不可沾染一点 余谓文衡翁老年书亦染山谷之病,终逊于思翁,沈石田无论矣...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147、 南北书派论[节录] · 南北书派论[节录]

书法迁变,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古 盖由隶字变为正书、行草,其转移皆在汉末、魏、晋之间;而正书、行草之分为南、北两派者,则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也 南派由锺繇、卫瓘及王羲之、献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钟繇、卫瓘、索靖及崔悦、卢谌、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深、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 南派不显于隋,至贞观始大显 然欧、褚诸贤,本出北派,洎唐永徽以后,直至开成,碑版、石经尚沿北派余风焉 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于启牍,减笔...

更多: 国图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48、 古今书评 · 古今书评

袁昂(四六一年——五四0年)南朝梁书画家 袁顗子 扶乐(今属河南)人 一说陈郡阳夏人 字千里 仕齐为吴兴太守 梁武帝用为吏部尚书 迁尚书令 位司空 卒谥穆正 古今书评 一卷 为奉勅评之作 凡二十五人 而特推祟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后复云羊真、孔草、萧行(指萧思话 见 宣和书谱 引) 范篆 各一时绝妙 今本羊欣在二十五人之列 而孔、范及思话不与 传梁武帝 书评 即就此编附益而成者 南朝梁 袁昂 奉勅撰 古今书评 : 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 纵復不端正者 爽爽有一种风气 王子敬...

更多: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万方数据 国图 知网万方

149、 清人原著——书法秘诀 · 清人原著——书法秘诀

清人原著——书法秘诀(上) 凡欲学书之人 工夫分作三段 初要专一 次要广大 三要脱化 每段三五年火候方足 初取古人之大家 一人以为宗主 门庭一立 脚根牢把 朝夕沉酣其中 务使笔笔相似 使人望之便知是此种法嫡 纵有谏我、谤我 我不为之稍动 常有一笔一画数十日不能合辙者 此际如触墙壁 全无入路 他人到此 每每退步、灰心 我于此心愈坚 志愈猛 功愈勤 一往直前 久之则有少分相应 初段之难如此 此后方做中段工夫 取魏晋唐宋元明数十大家 逐字临摹数十日 当其临时 诸家形模 时时引入吾胸...

更多: 京东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150、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夫纸者阵也 笔者刀矟也 墨者鍪甲也 水砚者城池也 心意者将军也 本领者副将也 结构者谋略也 飏笔者吉凶也 出入者号令也 屈折者杀戮也 著笔者调和也,顿角者是蹙捺也 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 一遍正脚手 二遍少得形势 三遍微微似本 四遍加其遒润 五遍兼加抽拔 如其生涩 不可便休 两行三行 创临惟须滑健 不得计其遍数也 夫欲书者 先乾研墨 凝神静思 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 令筋脉相连 意在笔前 然后作字 若平直相似 状如算子 上下方整 前后平直 便不是书 但得其点画耳 昔宋...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京东 知网万方

151、 临池管见 · 临池管见

周星莲 清代道光年间书法家 初名日旿 字午亭 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1840年中举 官知县、教习知习 以书名海内 临池管见上世结绳而治 自伏羲画八卦 而文字兴焉 故前人作字 谓之字画 画 分也 界限也 尔雅·释丘 :“途出其右而还之 画邱 ”注言:为道所规画 释名 :“道出其右曰画邱 人尚右 凡有指画 皆尚右 ”故用右手画字 或篆 或隶 或楷 或行 或草 皆当不忘画字之义 为横 为竖 为波 为磔 为钩 为趯 当永守画字之法 盖画则笔无不直 笔无不圆 而字之千变万化 穷工极巧 ...

更多: 籍合网 京东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152、 九势 · 九势

夫书肇于自然 自然既立 阴阳生焉;阴阳既生 形势出矣 藏头护尾 力在字中 下笔用力 肌肤之丽 故曰:势来不可止 势去不可遏 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凡落笔结宇 上皆覆下 下以承上 使其形势递相映带 无使势背 转笔 宜左右回顾 无使节目孤露 藏锋 点画出入之迹 欲左先右 至回左亦尔 藏头 圆笔属纸 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护尾 画点势尽 力收之 疾势 出于啄磔之中 又在竖笔紧(提)之内 掠笔 在于趱锋峻(提)用之 涩势 在于紧(马加“诀字的右面部分)战行之法 横鳞 竖勒之规 此名九势 得...

更多: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153、 用笔法 · 用笔法

魏钟繇少时 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 还与太祖、邯郸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议用笔法 繇忽见蔡伯喈笔法于韦诞坐上 自捶胸三日 其胸尽青 因呕血 太祖以五灵丹救之 乃活 繇苦求不与 及诞死 繇阴令人盗开其墓 遂得之 故知多力丰筋者圣 无力无筋者病 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由是更妙 繇曰:“岂知用笔而为佳也 故用笔者天也 流美者地也 非凡庸所知 ”临死 乃从囊中出以授其子会 谕曰:“吾精思学书三十年 读他法未终尽 后学其用笔 若与人居 画地广数步 卧画被穿过表 如厕终日忘归 每见万类...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154、 续书谱 · 续书谱

姜 夔(1163--1203) 南宋词人 音乐家 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一生未仕 往来鄂、赣、皖、苏间 卒于杭州 著有 白石道人歌曲 、 琴瑟考古图 、 白石道人诗集 、 诗说 、 绛帖平 、 续书谱 等 续书谱 一卷 意在继唐孙过庭之 书谱 自来为书家所重 凡二十条 分论书体、用笔、用墨、临摹、章法、气韵等 对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 都有较深的体会 总论 真行草书之法 其源出于虫篆、八分、飞白、章草等 圆劲古澹 则出于虫篆;点画波发 则出于八分 转换向背 则...

更多: 国图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155、 论书 · 论书

一、创作论 书唐氏六家书后 永禅师书 骨气深稳 体并众妙 精能之至 反造疏淡 如观陶彭泽诗 初若散缓不收 反覆不已 乃识其奇趣 今法帖中有云“不具释智永白”者 误收在逸少部中 然亦非禅师书也 云“谨此代申” 此乃唐未五代流俗之语耳 而书亦不工 欧阳率更书 妍紧拔群 尤工于小揩 高丽遣使购其书 高祖叹曰:“彼观其书 以为魁梧奇伟人也 ”此非知书者 凡书象其为人 率更貌寒寝 敏语绝人 今观其书 劲险刻厉 正称其貌耳 褚河南书 清远萧散 微杂隶体 古人论书者 兼论其平生 苟非其人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国图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156、 书论 · 书论

八 诀 如高峰之坠石 似长空之初月 若干里之阵云 如万岁之枯藤 劲松倒折 落挂石崖 如万钧之弩发 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 一波常三过笔 澄神静虑 端己正容 秉笔思生 临池志逸 虚拳直腕 指齐掌空 意在笔前 文向思后 分间 布白 勿令偏侧 墨淡则伤神彩 绝浓必滞锋毫 肥则为钝 瘦则露骨 勿使伤于软弱 不须怒降为奇 四面停匀 八边具备 短长合度 粗细折中 心眼准程 疏密欹正 筋骨精神 随其大小 不可头轻尾重 无令左短右长 斜正如人 上称下载 东映西带 气宇融和 精神洒落 省此微言 ...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籍合网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157、 孙过庭书谱及其释文 · 孙过庭书谱及其释文

夫自古之善书者 汉魏有钟、张之绝 晋末称二王之妙 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 钟张信为绝伦 其余不足观 ”可谓钟、张云没 而羲、献继之 又云:“吾书比之钟张 钟当抗行 或谓过之 张草犹当雁行 然张精熟 池水尽墨 假令寡人耽之若此 未必谢之 ”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 考其专擅 虽未果于前规;摭(zhi)以兼通 故无惭于即事 今译:关于古代以来 善长书法的人 在汉、魏时期 有钟繇(you)和张芝的卓绝书艺 在晋代末期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墨品精妙 王羲之说:“我近来研究各位名家的书法 钟繇、...

更多: 万方数据 京东 国图▪文津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58、 书断列传 · 书断列传

又称 书断 书学论著 唐代张怀瓘著 三卷 上卷列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 飞白、草书十体 各述其源流 并加赞文 于各体原委辨论颇精 中、下卷分神、妙、能三品 录古来能书者八十六人 各列小传 传中附录 又得三十八人 征引繁博 颇多佚闻 传世主要有 法书要录 本、 墨池编 本 ...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国图 上海图书馆 京东

159、 法书论 · 法书论

蔡希综 唐代天宝年间书法家 曲阿(今江苏丹阳)人 希逸、希寂之弟 希综工翰墨 兄弟三人皆为时所重 唐 治浦桥记 即天宝十二载蔡希综撰并行书 法书论 一卷 唐蔡希综撰( 宋史·艺文志 作‘悰’ 又作‘宗’、‘琮’) 自述家世及诸家授受渊源 杂采诸家论旨 而归本于用笔 余家历世皆传儒素,尤尚书法 十九代祖东汉左中郎邕有篆、籀、八体之妙 六世祖陈侍中景历 五世伯祖隋蜀王府记室君知 咸能楷隶 俱为时所重;从叔父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有邻 继于八体之迹;第四兄缑氏主簿希逸 第七兄洛阳尉希寂 ...

更多: 籍合网 京东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国图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160、 皇清书史 · 皇清书史叙例

仓曹肉谱世推绝业亚相书品人号雅宗李氏多贤唐代为盛猗欤休哉蔑以加矣不佞幼治国闻喜稽氏族长研字学嗜记师承缅怀旧德思继前修爰辑书人藉存文献博征典坟近参知见每遘一姓如获兼金时垂两纪书尽万签铅椠既勤篇帙斯富犹虑缄縢不广耳目未周致有遗材故无定本逮遭丁巳水厄羣书悉没此稿独存亟取翻夗巾畧无亡失私幸前哲英灵不致终閟后贤模楷有所取资于是排比题平校核名状汇登众说备着一编庶几一代风雅缘此足凭十朝品流因之可考蒙叟集诗埜公录画体虽各异志则无殊凡所漏载仍冀续收敢质高明勿嫌局狭其例如左 一宋陈思有书小史 【...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