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台湾文献丛刊183 圣安本纪 · 聖安本紀上

顧炎武撰 聖安皇帝 神宗顯皇帝第二子福恭王之長子 諱由崧 母曰某氏 初封德昌王 進封世子 崇禎十四年正月 李自成陷河南府 恭王薨 世子出走懷慶;十六年七月 嗣封福王 十七年三月 京師失守;四月己巳 烈皇帝凶問至南京 其時 南京參贊機務兵部尚書史可法督師勤王在浦口 南京諸大臣聞變 倉卒議立君 未有所屬;而王與潞王以避賊至淮上 大臣意多在潞王 總督鳳陽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馬士英遺書南京 言福王神宗之孫 序當立 甲申 守備南京魏國公徐弘基、提督操江誠意伯劉孔昭等、南京戶部...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62、 台湾文献丛刊183 圣安本纪 · 聖安本紀下

顧炎武撰 弘光元年春正月己酉朔 大雪 免百官朝賀 以殿工成 加應熊太子太保 可法太保兼太子太師、進建極殿大學士 士英少師兼太子太師、進中極殿大學士 鐸少保兼太子太保、進武英殿大學士 各賜蟒衣一襲、蔭一子尚寶寺丞 以士英掌文淵閣印充首輔辦事;可法辭太保 許之 以吏部左侍郎蔡奕琛為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入閣辦事 癸巳 命得功、良佐率兵進屯潁、毫;二人受命不行 許定國陰送款於清 傑至睢州 乙未定國伏兵享傑於城中 殺之 明日 傑部將攻睢州 定國引兵走考城;圍之 定國走降於清 壬寅...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京东 籍合网 国图 国图▪文津

163、 台湾文献丛刊183 圣安本纪 · 聖安本紀卷之三

昆山遺民寧人顧炎武著 十月乙卯朔 吏部尚書徐石麒罷 馬士英欲用張捷 使陸朗、黃耳鼎連疏攻之 又一奄居間欲升知縣某 為吏部徐石麒拒之;奏聞於上 上置不省 乃再疏乞休 遂罷 發明 臺省都轉 塚宰職也 即使是非混淆 亦必在廷諸臣據理執奏 而被處之人不得置一詞焉 今陸朗等狼藉著甚 例轉猶輕;乃公然操戈相向 干法蔑紀莫大乎是 顧反用其言 而速石麒之去 是導之以犯上之逆也 去順從逆 所以速禍;士英豈未之聞耶 棄老成、長讒慝 方欣欣以為得志;國之亡也 何日之有 清入濮州、沂州 陞解學龍刑...

更多: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万方数据 京东 知网万方

164、 台湾文献丛刊183 圣安本纪 · 聖安本紀卷之五

三月甲申朔 皇太子至自金華 北都失守 太子為逆闖所得 挾之往永平;及與吳三桂戰而敗 太子遂不知下落 相傳太監高起潛奔西山 太子自詣之 遂同至天津 浮海而南;八月抵淮上 起潛知江南無善意 欲加害其族;南京鴻臚寺序班高夢箕云不可 挾之渡江 展轉蘇、杭間 不堪羈旅 漸露貴倨之色;於元夕觀燈浩歡 為路人所竊指 夢箕懼禍及己 遂密啟於士英以聞 時東宮舊奄李維周、楊進朝奉御議禮迎之;上命二奄覘之 二奄抱足大慟 見衣薄 各解衣 及復命 弗善也;後掠二奄俱死 最後 太監盧九德至 禮倨 少年...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165、 台湾文献丛刊183 圣安本纪 · 聖安本紀卷之六

五月壬午朔 吏部尚書張捷率百官進表賀捷 時江北信絕 左兵與靖南相持不下 阮大鋮、劉孔昭虛報捷音;捷遂率百官表賀 以愚都人耳目 是早 有書聯於東、西長安門柱者云「福人沈醉未醒 全憑馬上胡謅;幕府凱歌已休 猶聽院中曲變」 又云「福運告終 只看盧(太監盧九德)前、馬(馬士英)後;崇基盡毀 何勞東捷(張捷)、西沾(李沾)」 又云「二■〈鼠卯〉(闖、獻二賊)翻世界 七煞(劉孔昭、阮大鋮、李沾、張捷、楊維垣、趙之龍、朱國弼)卷地掃;東林一馬踏江南 四鎮擎天歸北漠」 發明 張捷身為塚宰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京东 籍合网

166、 台湾文献丛刊183 圣安本纪 · 後跋

右按弘光帝即位僅及一載而其局三變 其始也 雖未見馬革裹屍之實而時申桑土綢繆之訓:此一局也 既而貴陽之禍水延入 貂孽之蔓草叢生:又一局也 最後 則馬、阮之奸憤盈眾口 而晉陽之甲氣奮同仇;其局愈變 其事亦愈逆 所以然者 則以安樂雖武侯不能輔而衛瓘之撫床真可惜也 竊不自揣 纂述之外 僭用發明;而或者謂是非雖存 空言何補 是又不然 昔春秋之世 亂臣賊子遍於天下 幾不知君臣、父子為何事;孔子取「魯史」而筆削之 奸國者有罪、篡弒者有誅 孟子推尊其功 以周之東遷為一亂、以春秋之作為一治 ...

更多: 国图 京东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167、 台湾文献丛刊184 台湾土地制度考查报告书 · 第二章土地調查概要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168、 台湾文献丛刊185 台湾地舆全图 · 基隆廳輿圖說略

基隆通判 於光緒初年移設 兼理通商煤務 十四年分省 改撫民理番同知;析淡水所轄基隆、石碇、金包里、三貂四堡以隸之 距府城六十里 東北濱臨大海 輪船出入不候潮水 四時可泊;不似滬尾口有沙湧積 需僱小船引帶也 有洋人與海關委員查收關稅 為滬尾海關分口 現由廳南穿山至淡水之大稻埕創興鐵路 指日商民又將聚集基隆矣 東北八斗一帶 為產煤之區 計東至三貂溪海邊民站八十里 東南由遠望坑至宜蘭交界之草嶺六十里 西南至淡水交界之南港四十里 北至海口二里 附載驛路(民站) 南路:水返腳二十七里...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京东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国图

169、 台湾文献丛刊185 台湾地舆全图 · 臺灣縣輿圖說略

臺灣縣 為省會附郭首縣 本彰化治地;得中權之形勢 境內土地沃美 溝洫之利最溥 邑南之南投街向為盜藪 駐縣丞;邑北之葫蘆墩人煙稠密 今以貓霧巡檢移設於此 迤東一帶 通埔裏六社 近海有梧棲港 為商船出入之處 巨船難攏 洋船罕到 北界大甲溪尾;每遇夏漲 內山沙石奔流而下 行人裹足 稱天險焉 計東至埔裏交界之火燄山民站二十里 南至雲林之濁水溪交界五十五里 西南至彰化之同安嶺為界二十里 北至苗栗縣大甲溪尾為界七十里 附載驛路(民站) 北路:牛馬頭站(即寓鰲)十五里至苗轄大甲站 ...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京东 万方数据

171、 台湾文献丛刊185 台湾地舆全图 · 雲林縣輿圖說略

雲林縣 光緒十四年分設 割嘉治 上自石圭溪水源起、下訖海口止;又割彰治 自濁水溪起、至番挖港止:於林圯埔地方添設一縣曰雲林縣 距府治民站六十里 雖近內山 經理得法 後效可期;番社漸撫漸多、土地漸闢漸廣 將來尚可開拓 與嘉義、彰化之一再分割沿海無可添闢者有別 西南二十五里為斗六街 向設縣丞 今裁;原設都司 仍駐斗六 邑東南七十餘里有極高之玉山 四時雲封 偶有開散 色如白玉;或有云系霜雪凝積 環山為生番所聚 人疏罕到;界外築有寮隘 由此以達後山 歷番社而至璞石閣、水尾等處;非有...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京东 知网万方 国图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72、 台湾文献丛刊185 台湾地舆全图 · 苗栗縣輿圖說略

苗栗縣 於光緒十四年分設;就新竹縣治地割中港溪以北至大甲溪止 於近後壟之維祥莊地方添設一縣曰苗栗縣 距府城一百二十里 邑治不大 為扼內山之衝 東連大湖一帶 沿山新墾荒地甚多 居民多粵籍 迤西為後壟港 與吞霄、房裏、大安及臺灣、新竹交界之大甲、中港等溪分流於海 均祗商船出入 西南之大甲地方 駐巡檢 計東至十二份社番界民站九十里 南至臺灣縣交界之大甲溪五十里 西至後壟港十里 北至新竹縣轄中港溪為界二十五里 附載驛路(民路) 南路:大甲站三十里吞霄 三十里後壟 十五里(距縣十里)...

更多: 京东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知网万方 籍合网

173、 台湾文献丛刊185 台湾地舆全图 · 埔裏廳圖

...

更多: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75、 台湾文献丛刊186 清高宗实录选辑 · 書籍簡介

本書(四冊七三六面四四一、六 字)係選自「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之集輯 為清乾隆朝對臺灣所作施之紀錄 乾隆朝(一七三五~九五)歷時六十年又四月 在此漫長歲月中偏多消極措施 對於內地人民之渡臺 猶時而限制、時而放寬;因此「偷渡」事件與取締律例 屢見不鮮 但由於內地渡臺人數逐漸增加 與先住民不免發生衝突 於是「番害」時有發生 「番界」屢經變更 此種繼續「擴張」之自然趨勢 不難由若干措置中窺其梗概 此外又有防止武員置產之禁令 反應當時土地問題漸趨嚴重;減徵丁銀及「番餉」之舉措 從知...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国图 国图▪文津

176、 台湾文献丛刊186 清高宗实录选辑 · 清高宗實錄選輯三

乾隆五十二年 乾隆五十三年 ·乾隆五十二年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一七八七)夏四月初二日(己亥) 諭軍機大臣等:『康熙年間奸民朱一貴聚眾滋擾 經提督施世驃統領大兵悉由廈門進剿 不及一月即已收復蕆功 蓋因大兵會合一路由廈門進攻 聲威壯盛 賊匪望風膽落 故能一舉殲滅 此次賊匪起事之初 黃仕簡、任承恩領兵進剿 分路配渡;其餘將弁又各由別途陸續進發 已覺兵勢稍分 伊二人一抵臺灣 即應彼此會合 厚集兵力直搗賊巢 將首惡擒縛 餘黨自必瓦解 乃黃仕簡、任承恩僅派撥將備零星打仗 四處堵禦;以...

更多: 知网万方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177、 台湾文献丛刊187 清仁宗实录选辑 · 書籍簡介

本書(一冊一九四面一一六、四 字)係選自「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之集輯 為清嘉慶朝對臺灣所作設施之紀錄 在此一朝(一七九六~一八二 )二十五年中 臺灣所受影響最深者 厥惟「洋盜」蔡牽事變 嘉慶初年 蔡牽曾在臺灣洋面活動 九年 牽船至鹿耳門 突人北汕木寨 戕殺官兵 十年 牽船四十餘隻又自澎湖至鹿耳門 後更攻入鳳山縣城;又在府城外登陸 號稱「鎮海王 與嘉義縣洪四老等連合 擴大事變 於是清廷勞師動眾 并派欽差大巨剿辦 此外 海上另有朱濆與蔡牽互通聲氣 亦嘗攻略臺灣海口 此等紀載 自...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京东 万方数据 国图

178、 台湾文献丛刊187 清仁宗实录选辑 · 嘉慶八年

嘉慶八年(一八 三、癸亥)春正月二十九日(乙未) 諭內閣:『據玉德等奏「查明琉球國二號貢船在洋遭風漂至臺灣地方衝礁擊碎 救援人口上岸撫卹緣由」一摺 外藩尋常貿易船隻遭風漂至內洋 尚當量加撫卹;此次琉球國在太武崙洋面衝礁擊碎船隻 系屬遣使入貢裝載貢品之船 尤應如意優卹 其撈救得生之官伴、水梢人等 著照常例加倍給賞 至所裝貢物 除常貢各件業經沉失外 其正貢船隻據稱既與常貢船同時開駕 至今尚未到閩 自系同時遭風 現經玉德等移知浙、粵等省沿海口岸一體確查 如查無蹤跡或亦已漂沒沉失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国图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180、 台湾文献丛刊187 清仁宗实录选辑 · 嘉慶十五年

嘉慶十五年(一八一 、庚午)春正月二十六日(辛巳) 以福建臺灣水師副將朱天奇為金門鎮總兵官、候補副將陳琴署浙江黃巖鎮總兵官 --見「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二十四 二月初八日(壬辰) 諭內閣:『三載考續為朝廷激揚大典 每屆京察之期 擇其勤奮供職者施恩予以甄敘 ……今兩廣總督百齡 辦理洋匪 勦撫得宜 日有起色;福建巡撫張師誠於海洋嚴斷接濟 實心經理:均著加恩交部議敘』 十八日(壬寅) 諭〔內閣〕:『方維甸等奏:「閩省洋盜現今投誠免罪 所有承緝、接緝之文武職名應否照舊開參」等...

更多: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