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东观汉记校注 · 東 觀 漢 記 卷 三

紀三 恭宗孝安皇帝 孝安皇帝諱祜 〔一〕清河孝王第二子也 〔二〕少聰明敏達 〔三〕慈仁惠和 寬容博愛 好樂施予 自在邸第 數有神光赤蛇嘉應 照耀於室內 又有赤蛇盤紆殿屋床笫之間 〔四〕孝王常異之 年十歲 善史書 〔五〕喜經籍 〔六〕和帝甚喜重焉 號曰「諸生」 數燕見在禁中 〔七〕特加賞賜 下及玩弄之物 諸王子莫得與比 殤帝即位 鄧后臨朝 以帝幼小 詔留於清河邸 欲為儲副 殤帝崩 以王青蓋車迎 〔八〕齊於殿中 〔九〕拜為長安侯 〔一0〕乃即帝位 謙讓恪懃 孜孜經學 志在供養 ...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京东 国图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182、 东观汉记校注 · 東 觀 漢 記 卷 五

志 律曆志 〔一〕凡律所革 以變律呂 相生至六十 〔二〕聚珍本〔一〕「律曆志」 司馬彪續漢書律曆志中劉昭注引袁山松書云:「劉洪 字元卓 泰山蒙陰人……及在東觀 與蔡邕共述律曆記 考驗天官 」則東觀漢記律曆志出自蔡邕和劉洪之手 〔二〕「相生至六十」 此條不知聚珍本從何書輯錄 禮志 立春之日 立青旛 施土牛於門外 以示兆民 〔一〕書鈔卷一五四章帝行幸 敕立春之日 京都百官皆衣青衣 令史皆服青幘 〔二〕書鈔卷一五四 漢承秦滅學 〔三〕庶事草創 明堂、辟雍闕而未舉 武帝封禪 始立明...

更多: 籍合网 京东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183、 东观汉记校注 · 東 觀 漢 記 卷 六

傳一 光烈陰皇后〔一〕有陰子公者 生子方 〔二〕方生幼公 公生君孟 名睦 〔三〕即后之父也 范曄後漢書卷一0光烈陰皇后紀李賢注上微時 過新野 〔四〕聞后美 〔五〕心悅之 後至長安 見執金吾車騎甚盛 因歎曰:「仕宦當作執金吾 〔六〕娶妻當得陰麗華 」更始元年 遂納后於宛 〔七〕御覽卷一三七 光烈陰皇后 上即位 立為貴人 〔八〕上以后性賢仁 宜母天下 欲授以尊位 后輒退讓 自陳不足以當大位 〔九〕御覽卷一四四 後為皇后 〔一0〕類聚卷一八 失親數十年 言及未嘗不流涕 〔一一〕書...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184、 东观汉记校注 · 東 觀 漢 記 卷 十

傳五 吳漢吳漢 〔一〕字子顏 南陽人 〔二〕韓鴻為使者 使持節 降河北 拜除二千石 人為言:「吳子顏 奇士也 可與計事 」〔三〕書鈔卷七三吳漢為人質厚少文 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 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 〔四〕再三召見 〔五〕其後勤勤不離公門 上亦以其南陽人 漸親之 〔六〕御覽卷四六四 上既破邯鄲 誅王郎 召鄧禹宿 夜語曰:「吾欲北發幽州突騎 〔七〕諸將誰可使者 」禹曰:「吳漢可 吳漢與鄧弘俱客蘇弘 〔八〕稱道之 禹數與語 其人勇鷙有智謀 諸將鮮能及者 」上於是以漢為大將軍 漢遂斬...

更多: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国图▪文津 国图

185、 东观汉记校注 · 東 觀 漢 記 卷 十 三

傳八 卓茂卓茂 〔一〕字子康 〔二〕南陽人也 文選卷三八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李善注卓茂為丞相史 〔三〕嘗出 道中有人認茂馬者 茂問失馬幾日 〔四〕對曰:「月餘矣 」茂曰:「然此馬畜已數年 」遂解馬與之 曰:「即非所失 幸至丞相府還我 」乃步輓車去 後馬主自得馬 〔五〕慚愧詣府 叩頭謝歸焉 〔六〕類聚卷九三 卓茂 字子康 南陽人 遷密令 視民如子 口無惡言 吏民親愛而不忍欺之 民嘗有言部亭長受其米肉遺者 〔七〕茂問之曰:「亭長從汝求乎 為汝有事屬之而受乎 〔八〕將平居...

更多: 国图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186、 松漠纪闻 · 松漠纪闻补遗

虏中庙讳尤严 不许人犯 尝有一武弁经西元帅投牒 误斥其讳 杖背流递 武元初 只讳“旻” 后有申请云:旻 闵也 遂并“闵”讳之 虏中中丞唯掌讼牒 若断狱会法 或春山秋水 谓去国数百里 逐水草而居处 从驾在外 卫兵物故 则掌其骸骼 至国则归其家 谏官并以他官兼之 与台官皆备员 不弹击 外道虽有漕使 亦不刺举 故官吏赃秽 略无所惮 虏法:文武官不以高下 凡丁家难未满百日 皆差监关税、州商税院、盐铁场 一年为任 谓之“优饶” 其税课倍增者谓之“得筹” 每一筹转一官 有岁中八、九迁者...

更多: 京东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187、 八家后汉书辑注 · 八家后汉书辑注

本文查考了大量征引已佚后汉书文字的原始文献 并参考其它相关史料 对 八家后汉书辑注 进行校雠 内容涉及文字、官职、标点等方面 旨在尽最大努力恢复已佚古书的原貌 ...

更多: 京东 国图▪文津 国图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188、 松漠纪闻 · 松漠纪闻

松漠纪闻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洪皓撰 皓字光弼 鄱阳人 政和五年进士 建炎三年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 为大金通问使 既至金 金人迫使仕刘豫 皓不从 流递冷山 复徙燕京 凡留金十五年方得归 以忤秦桧贬官 安置英州而卒 久之始复徽猷阁学士 谥忠宣 事迹具 宋史 本传 此书乃其所纪金国杂事 始於留金时 随笔纂录 及归 惧为金人搜猎 悉付诸火 既被谴谪 乃复追述一二 名曰 松漠纪闻 寻有私史之禁 亦秘不传 绍兴末 其长子适始校刊为正续二卷 乾道中仲子遵又增补所遗十一事 明代吴琯...

更多: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89、 平宋录 · 卷下

宋太后书 传于淮东制置李知院 曰:“吾老矣 值此时艰 比奉大元皇帝诏书 俾相率来附 以全宗社 以保族属 以救万姓 然事已至此 无可奈何 举国内属 今大兵在城 三宫不惊 九庙如故 百姓安堵 其余州县 已戒嗣君下诏开谕 俾各以其地归于大元 卿自守孤城 勤劳甚至 但根本已拔 纵欲固守 民其何辜 毋重困一方之人 ”宋主诏剌扬州帅臣李庭芝:“自朕嗣基绪 遭家多难 权臣似道误国背盟 至勤大元兴师问罪 已入京城 有诏许存宗社 不害生灵 准奉太后戒命 举国内属 根本已拔 其余州县 纵欲固守...

更多: 国图▪文津 国图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190、 八家后汉书辑注 · 目录

謝承後漢書 卷第一 靈帝紀 獻帝紀 禮儀志 五行志 郡國志 兵志 刑志 卷第二 劉玄傳鄧曄 李憲傳 鄧晨傳 鄧禹傳 岑彭傳曾孫熙 耿弇傳弟國弟子恭 銚期傳 祭遵傳從弟彤 馬武傳 馬援傳子廖 魯恭傳 魏霸傳 劉寬傳 宋弘傳 郭躬傳弟子鎮子賀 韋彪傳族子豹子著 郭丹傳 承宮傳 鄭均傳 趙戒傳叔子典典兄子溫戒孫謙 桓譚傳 鮑永傳曾孫昂 郅惲傳子壽鄭敬 郎顗傳 杜詩傳 張堪傳 蘇章傳 羊續傳 賈琮傳 陸康傳 馮魴傳孫石 虞延傳 周章傳 鄭弘傳 梁竦傳 卷第三 曹褒傳 鄭玄傳 鄭興傳 ...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191、 八家后汉书辑注 · 謝承後漢書卷三

曹褒傳一 六曹褒博雅疏通 尤好禮事 常感朝廷制度未備 慕叔孫通為漢禮儀 晝夜研精 沈吟專思 寢則懷抱筆札 行則誦習文書 當其念至 忘所之適 (孫 王 汪 黃 鈴木)──御覽卷六一一鄭玄傳一 七玄所註周易、尚書、毛詩、儀禮、禮記、論語、尚書大傳、中候、乾象歷〔一〕 (姚 王 汪──范書本傳注〔一〕范書本傳「論語」下有「孝經」二字 李賢曰:「謝承書不言注孝經 唯此書獨有也 」 一 八鄭玄戒子書曰:「黃巾為害 萍浮南北 」(王 汪 黃 鈴木)──文選卷一 潘安仁西征賦注 又卷一二...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国图

192、 八家后汉书辑注 · 謝承後漢書卷五

循吏傳三九九南陽(范)〔茨〕充為(吳)桂陽太守〔一〕 教民植桑絺紵之屬 養蠶織履 民得利益 (孫 王 汪 黃)──御覽卷八二五〔一〕茨、范形近而訛 據范書循吏傳及注引東觀記改 又桂陽郡乃荊州之郡 非吳地之郡 「吳」係衍文 故刪 四 龍丘萇 吳郡人 篤志好學 王莽篡〔位〕〔一〕 隱居大山〔二〕 以耕稼為業 公車徵〔三〕 不應 更始時 任延年十九 為東部尉 折節下士 鍾離意為主簿 自請萇為門下祭酒 教曰:「龍丘先生 清過夷、齊 志慕原憲〔四〕 都尉洒掃其門 猶懼辱之 何召之有 ...

更多: 国图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93、 八家后汉书辑注 · 司馬彪續漢書卷三

周天游輯注 卓茂傳二一三卓茂遷密令 其治民 舉善而教 不能則勸 口不出惡言 勞心憂念 吏民知其有緩急 以恩信待吏 吏畏而愛之 不忍欺也 元始中 天下蝗 河南二十縣蝗 獨不入密界 督郵書言 太守大怒 自出案行密界中 實然乃驚 (姚 汪 鈴木)──類聚卷五 書鈔卷七八二一四卓茂遷密令 道不拾遺 (姚 汪 鈴木)──書鈔卷七八 二一五宣德侯〔一〕 (汪)──范書本傳注 〔一〕光武即位 先訪求茂 茂詣河陽謁見 光武遂下詔封茂為侯 范書作「褒德侯」 袁紀亦然 而東觀記與續書同 又楊樹...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京东

194、 八家后汉书辑注 · 華嶠漢後書卷三

周天游輯注 楊震傳孫賜曾孫彪一六六楊震字伯起 年五十 始應州郡之辟 眾人謂之「晚暮」 後有鸛雀銜三鱣魚飛集講堂前 都講取魚 進曰:「蛇魚者 卿大夫之服象也 數三者 法三台也 先生自此升矣 」(汪 黃)──御覽卷九二五一六七楊震為太尉 中常侍樊豐等驕恣 震常切諫 由是共譖震 罷遣歸本郡 遂仰鴆薨 葬日 有大鳥來止亭樹上 須臾下地行 徐步到柩前 止立 低頭淚出 〔旁人〕更共抱持〔一〕 終不驚駭 〔鳥蒼色 頸去地五六尺 舒翅廣一丈三尺 莫有能名者 葬畢 飛去〕〔二〕 (汪)──初...

更多: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195、 平宋录 · 卷中

夏四月乙丑 阿珠奉圣旨分兵筑围守扬州 屯于瓜洲城 丞相与吕文焕及诸将镇守建康 候秋再举 翌日 侍奉御爱仙奉旨召丞相赴阙计事 丞相令蒙古万户阿喇哈权省事 仍咨升郎中孟祺、员外郎刘江议事 五月辛巳 丞相趣装发建康 壬午至镇江 会同阿珠、阿达哈等议镇守等事 仍谕诸将练习所部水陆士卒 甲仗务要严整 缓急适用 毋令怠惰 诸将受指挥还 癸未 同吕文焕济江北 石天麟从行 至清河口 丞相驰驿先赴阙 敷陈平宋筹画 至尊悉皆嘉纳 七月己丑 丞相拜中书右丞相 遂奏保平章阿珠之功 亦拜中书左丞相 ...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国图

196、 平宋录 · 平宋录

平宋录 (又名 丙子平宋录 )3卷 记叙至元十三年(1276年)地军南下临安及宋幼主赵(显)被俘北迁事 颇有史料价值 刘敏中(1243-1318)字端甫 号中庵 元代济南章丘人 少时勤奋好学 卓异不凡 13岁能谈论沼学为人之道 当时的散曲作家杜仁杰非常欣赏其才学 20岁时被召征入朝 授中书掾 至元十一年(1274年) 擢兵部主事 官拜监察御史 时蒙古贵州桑哥执掌朝政 刘敏中多次上书弹劾桑树哥结党营私、恣意不法的行为 元世祖不予采纳 遂辞职归 后又起用为御史如都事 时同僚王约...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197、 八家后汉书辑注 · 謝承後漢書卷六

陳臨傳五二七陳臨字子然 為蒼梧太守 人遺腹子報父怨 捕得繫獄 傷其無子 令其妻入獄 遂產得男 人歌曰:「蒼梧陳君恩廣大 令死罪囚有後代 德參古賢天報施 」(孫 王 汪 黃 俊)──御覽卷四六五五二八陳臨為蒼梧太守 推誠而理 導人以孝悌 臨徵去後 本郡以五月五日祠臨東城門上〔一〕 令小童潔服舞之 (姚 王 汪 黃)──初學記卷四 御覽卷三一事類賦注卷四 〔一〕姚之駰按:「范書闕 魏收五日詩云:「因想蒼梧郡 茲日祀陳君 」」 楊喬傳五二九楊喬字聖達〔一〕 〔烏傷人也〕〔二〕疠尚...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京东 国图 籍合网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198、 八家后汉书辑注 · 華嶠漢後書卷一

周天游輯注 明帝紀 一明帝至長安 迎取飛廉并銅馬 置上西門平樂觀 (汪 黃)──文選卷三張平子東京賦注 二館陶公主為子求郎 不許 賜錢千萬 明帝謂群臣曰:「郎官上應列宿 非其人則民受其殃 」〔一〕(姚 汪 黃)──初學記卷一一 御覽卷二一五 〔一〕黃輯又注出書鈔卷六 鸫其所據乃陳本 孔本作應劭漢官儀 今從孔本 三帝自制五行章句〔一〕 (汪 黃)──范書桓郁傳注 御覽卷五九一 〔一〕東觀記與此同 而范書作「五家章句」 李賢曰:「此言「五家」 即謂五行之家也 」 四世祖既以吏事...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199、 八家后汉书辑注 · 謝承後漢書卷一

周天游輯注 靈帝紀 一靈帝善鼓琴 吹洞簫〔一〕 (孫 王 汪)──御覽卷五八一 白帖卷六二〔一〕天游按:隋書經籍志曰謝承書「無帝紀」 孫志祖據此云:「謝書無本紀 此及伏后二條 當是志傳中語 」然汪輯有靈帝紀、伏后紀 余嘉錫讀已見書齋隨筆曰:「隋志言無帝紀者 蓋隋東都所得謝承書傳寫闕其帝紀耳 然不云梁有帝紀幾卷亡 則七錄所載已非完本 不始於隋矣 新唐書藝文志有謝承後漢書一百三十三卷 錄一卷 較隋志多出四卷 疑即帝紀也 凡隋志所云亡佚殘缺之書 至唐往往復出 其例正多 不足為異 ...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200、 八家后汉书辑注 · 謝承後漢書卷二

劉玄傳 鄧曄 一七李淑諫更始曰:「夫三公上應垣宿 九卿下括河海 」〔一〕(姚 王 汪 黃)──初學記卷一二 書鈔卷五三御覽卷二二八〔一〕姚、王二輯作李淑傳 非 一八赤眉入長安時 式侯恭以弟盆子為赤眉所尊 故自繫 赤眉至 更始奔走 式侯從獄中出 參械出街中〔一〕 逢京兆尹解惲 呼曰:「解君載我 我更始之忠臣也 即帝敗 我弟又為赤眉所立 」惲使後車載之 前行見定陶王劉(禮)〔祉〕〔二〕 解其械言:「帝在渭中船上 」遂相隨見更始 (孫 汪 黃)──御覽卷六四三 〔一〕械 說文曰:...

更多: 知网万方 京东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