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战国策 · 趙魏 戰國策卷二十五

魏四獻書秦王闕文獻書秦王〔一〕曰:「昔竊聞大王之謀出事於梁〔二〕 謀恐不出於計矣〔三〕 願大王之熟計之也 梁者 山東之要〔四〕也 有蛇於此〔五〕 擊其尾 其首救;擊其首 其尾救;擊其中身 首尾皆救 今梁王 天下之中身也〔六〕 秦〔七〕攻梁者 是示天下要斷山東之脊也〔八〕 是山東首尾皆救中身之時也 山東見亡必恐 恐必大合 山東尚強 臣見秦之必大憂可立而待也 臣竊為大王計 不如南出 事於南方〔九〕 其兵弱 天下必能救〔一0〕 地可廣大〔一一〕 國可富 兵可強 主可尊 王不聞湯之...

更多: 籍合网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国图▪文津

222、 战国策 · 韓燕宋衛中山 戰國策卷二十七

韓二楚圍雍氏五月楚圍雍氏〔一〕五月 韓令使者求救於秦 冠蓋相望也 秦師不下殽 韓又令尚靳使秦 謂秦王〔二〕曰:「韓之於秦也 居為隱蔽 出為鴈行 今韓已病矣 秦師不下殽 臣聞之 脣揭〔三〕者其齒寒 願大王之熟計之 」宣太后曰:「使者來者眾矣 獨尚子之言是 」召尚子入 宣太后謂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四〕 先王以其髀〔五〕加妾之身 妾困不疲〔六〕也;盡置其身妾之上 而妾弗重也 何也 以其少有利焉〔七〕 今佐韓 兵不眾 糧不多 則不足以救韓 夫救韓之危 日費千金 獨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京东 知网万方 国图

223、 战国策 · 韓燕宋衛中山 戰國策卷二十八

韓三或謂韓公仲或謂韓公仲〔一〕曰:「夫孿〔二〕子之相似者 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三〕之相似者 唯智者知之而已 今公國 其利害之相似 正如孿子之相似也 得以〔四〕其道為之 則主尊而身安;不得其道 則主卑而身危 今秦、魏之和成〔五〕 而非公適〔六〕束〔七〕之 則韓必謀〔八〕矣 若韓隨魏以善秦 是為魏從也〔九〕 則韓輕矣〔一0〕 主卑矣 秦已善韓 必將欲〔一一〕置其所愛信者 令用事於韓以完之〔一二〕 是公危矣 今公與安成君〔一三〕為秦、魏之和 成固為福 不成亦為福 秦、魏之和成 ...

更多: 京东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224、 战国策 · 韓燕宋衛中山 戰國策卷二十九

燕一鮑本燕東有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西有上谷、代郡、鴈門;南有涿郡之易、容城、范陽;北有新城、故安、涿縣、良鄉、新昌 及勃海之安次、樂浪、玄菟亦屬焉 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蘇秦將為從〔一〕 北說燕文侯曰:「燕東有朝鮮〔二〕、遼東〔三〕 北有林胡、樓煩〔四〕 西有雲中、九原〔五〕 南有呼沱、易水〔六〕 地方二千餘〔七〕里 帶甲數十萬 車七百乘 騎六千疋 粟支十年〔八〕 南有碣石、鴈門〔九〕之饒 北有棗粟〔一0〕之利 民雖不由田作 棗栗之實 足食於民矣 此所謂天府也 夫安樂無...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京东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225、 战国策 · 韓燕宋衛中山 戰國策卷三十一

燕三齊韓魏共攻燕〔校一〕〔校一〕鮑本此篇在 楚策 齊、韓、魏共攻燕〔一〕 燕使太子請救於楚 楚王使景陽將而救之〔二〕 暮舍 使左右司馬各營壁〔三〕地 已 稙〔四〕表 〔五〕景陽怒曰:「女所營者 水皆至滅〔六〕表 此焉可以舍 」乃令徙 明日大雨 山水大出 所營者 水皆滅表 軍吏乃服 於是遂不救燕 而攻魏雝丘〔七〕 取之以與宋〔八〕 三國懼 乃罷兵 魏軍其西 齊軍其東 楚軍欲還不可得也 景陽乃開西和門 晝以車騎 暮以燭見〔九〕 通〔一0〕使於魏 齊師怪之 以為燕、楚與魏謀之 乃...

更多: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籍合网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京东

226、 战国策 · 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 戰國策 》釋文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中 有一種類似於今本 戰國策 的書 全書二十七篇 一萬七千多字 其中十一篇的內容見於今本 戰國策 和 史記 文字也大體相同 另外十六篇則為佚書 原書未標書名 為便於稱引 我們暫時稱之為帛書 戰國策 這裏發表的是這一種書的釋文 為了便於閱讀 釋文盡可能用今體字排印 假借字下加圓括號注明是今之某字 原文明顯的錯字 下加尖括號注明本字 缺文以方框為記;如所缺過多 用小注說明所缺字數 缺文可以補出的 以方括號為記 釋文中加圓括號的號碼為原件行次 個別錯簡...

更多: 籍合网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京东 知网万方

227、 战国策 · 周秦 戰國策卷三

秦一鮑本秦蘇、張說 外自弘農故關以西 京兆、扶風、馮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隴西皆秦地 南有巴、蜀、廣漢、犍為、武都 西有金城、武威、張掖、酒泉、燉煌 又西南有牂牁、越嶲、益州 皆屬焉 衛鞅亡魏入秦衛鞅〔一〕亡魏入秦〔二〕 孝公以為相 封之於商〔三〕 號曰商君 商君治秦 法令至行〔四〕 公平無私 罰不諱強大〔五〕 賞不私親近〔六〕 法及太子〔七〕 黥劓其傅〔八〕 期年之後 道不拾遺〔九〕 民不妄取〔一0〕 兵革〔一一〕大強 諸侯畏懼 然刻深寡恩〔一二〕 特以強服之...

更多: 京东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万方数据

228、 战国策 · 周秦 戰國策卷四

秦二齊助楚攻秦齊助楚攻秦 取曲沃〔一〕 其後 秦欲伐齊〔二〕 齊、楚之交善〔三〕 惠王患之 謂張儀曰:「吾欲伐齊 齊、楚方懽 子為寡人慮之 柰何〔四〕 」張儀曰:「王其為臣約車并幣〔五〕 臣請試之〔六〕 」 〔一〕姚本曲沃 晉桓叔所封也 在今弘農縣東三十五里 道北曲沃城是 戰國時秦兼有之 故齊助楚攻秦取之也 鮑本晉桓叔所封 漢屬河東 為聞喜 此時屬秦 與上取皮氏卒同義 〔二〕姚本伐齊 報曲沃也 〔三〕姚本善 猶親也 〔四〕姚本慮 計也 〔五〕鮑本言并 則幣非一物 正曰:并 ...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 京东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籍合网

229、 战国策 · 周秦 戰國策卷五

秦三薛公為魏謂魏冉薛公〔一〕為魏謂魏冉曰:「文聞秦王欲以呂禮收齊〔二〕 以濟天下 君必輕矣 齊、秦相聚以臨三晉 禮必并相之〔三〕 是君收齊以重呂禮也 齊免於天下之兵 其讎君必深〔四〕 君不如勸秦王令弊邑〔五〕卒攻齊之事 齊破 文請以所得封君 齊破晉強〔六〕 秦王畏晉之強也 必重君以取晉〔七〕 齊予晉弊邑〔八〕 而不能支秦〔九〕 晉必重君以事秦 是君〔一0〕破齊以為功 操〔一一〕晉以為重也 破齊定封 而秦、晉皆重君;若齊不破 呂禮復用〔一二〕 子必大窮矣 」 〔一〕鮑本田文 ...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京东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230、 战国策 · 周秦 戰國策卷六

秦四秦取楚漢中秦取楚漢中 再戰於藍田 大敗楚軍 韓、魏聞楚之困 乃南襲至鄧 楚王引歸 後三國〔一〕謀攻楚 恐秦之救也 或說薛公:「可發使告楚曰:「今三國之兵且去楚 楚能應而共攻秦 雖〔二〕藍田豈難得哉〔三〕 況於楚之故地〔四〕 」楚疑於秦之未必救己也 而今三國之辭去〔五〕 則楚之應之也必勸〔六〕 是楚與三國謀出秦兵矣〔七〕 秦為知之 必不救也〔八〕 三國疾攻楚 楚必走秦以急〔九〕;秦愈不敢出〔一0〕 則是我離秦而攻楚也〔一一〕 兵必有功〔一二〕 」 〔一〕姚本齊、韓、魏 〔...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知网万方 国图 籍合网

231、 战国策 · 齊楚 戰國策卷九

齊二韓齊為與國韓、齊為與國〔一〕 張儀以秦、魏伐韓〔二〕 齊王〔三〕曰:「韓 吾與國也 秦伐之 吾將救之 」田臣思〔四〕曰:「王之謀過矣 不如聽〔五〕之 子噲與子之國〔六〕 百姓不戴 諸侯弗與 秦伐韓 楚、趙必救之 是天下〔七〕以燕賜我〔八〕也 」王曰:「善 」乃許韓使者而遣〔九〕之 〔一〕姚本相與為黨與也 有患難相救助也 〔二〕鮑本儀復相時 補曰:「伐韓」下有缺文 必著韓之請救 以下文許韓使者知之 〔三〕姚本宣王也 〔四〕姚本田臣思 齊臣也 〔五〕姚本聽伐韓也 〔六〕姚本...

更多: 国图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232、 战国策 · 齊楚 戰國策卷十一

齊四齊人有馮諼者齊人有馮諼〔一〕者 貧乏不能自存 使人屬〔二〕孟嘗君 願寄食門下 孟嘗君曰:「客何好 」曰:「客無好也 」曰:「客何能 」曰:「客無能也 」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左右以君賤之也 食以草具〔三〕 〔一〕鮑本「諼」作「煖」 補曰:即「諼」 故「諼」或作「喧」 札記丕烈案:史記作「驩」 集解云 復作「煖」 鮑本當出此注也 〔二〕鮑本「屬」 「囑」同 〔三〕鮑本草 不精也 具 饌具 正曰:草 菜也 陳平傳「惡草具」注 去肴肉云云 居有頃 倚柱彈其〔一〕劍〔二〕 ...

更多: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233、 战国策 · 齊楚 戰國策卷十二

齊五蘇秦說齊閔王蘇秦〔一〕說齊閔王曰:「臣聞用兵而喜先天下者〔二〕憂 約結而喜主怨者孤〔三〕 夫後起者藉〔四〕也 而遠怨者時〔五〕也 是以聖人從事 必藉於權〔六〕而務興於時 夫權藉者 萬物之率〔七〕也;而時勢者 百事之長也 故無權籍 倍〔八〕時勢 而能事成者寡矣 〔一〕姚本一本無「蘇秦」二字 鮑本「秦」作「子」 補曰:字誤 說見後 札記今本「秦」作「子」 乃誤涉鮑也 鮑改「秦」為「子」 吳氏補曰 此策舊為蘇秦 實誤 前章代誤為秦 或遂以此為代 則亦不然 一本無章首二字者是矣...

更多: 籍合网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234、 战国策 · 齊楚 戰國策卷十三

齊六齊負郭之民有孤狐咺者齊負〔一〕郭之民有孤狐咺者〔二〕 正議閔王 斮之檀衢〔三〕 百姓不附 齊孫室子〔四〕陳舉直言 殺之東閭 宗族離心 司馬穰苴為政者也〔五〕 殺之 大臣不親 以故燕舉兵 使昌國君〔六〕將而擊之 齊使向子〔七〕將而應〔八〕之 齊軍破 向子以〔九〕輿一乘亡 達子收餘卒 復振 與燕戰 求所以償〔一0〕者 閔王不肯與 軍破走 〔一〕鮑本負 猶背 〔二〕姚本續云:古今人表 狐爰 師古曰 即狐咺也 齊人 見戰國策 鮑本補曰:孤狐咺 「孤」因「狐」字誤衍 大事記去之 ...

更多: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京东

235、 战国策 · 趙魏 戰國策卷二十

趙三趙惠文王三十年趙惠文王三十年 相都平君田單〔一〕問趙奢曰:「吾非不說將軍之兵法也 所以不服者 獨將軍之用眾 用眾者 使民不得耕作 糧食輓賃〔二〕不可給也 此坐而自破之道也 非單之所為也 單聞之 帝王之兵 所用者不過三萬 而天下服矣 今將軍必負十萬、二十萬之眾乃用之 此單之所不服也 」 〔一〕鮑本「都平」作「平都」 下同 按史 單無都平之稱 魏策三言平都 今從之 又按 孝成元年 單將趙師攻燕 二年為相 蓋相平都而將之 實自惠文 至孝成 乃攻燕復相也 正曰:史趙世家 惠文王...

更多: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京东 籍合网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236、 战国策 · 周秦 戰國策卷七

秦五謂秦王謂秦王〔一〕曰:「臣竊惑王之輕齊易楚 而卑畜韓也 臣聞 王兵勝而不驕〔二〕 伯主約而不忿〔三〕 勝而不驕 故能服世;約而不忿 故能從鄰〔四〕 今王廣〔五〕德魏、趙 而輕失齊 驕也;戰勝宜陽 不恤楚交 忿也〔六〕 驕忿非伯主〔七〕之業也 〔八〕臣竊為大王慮之而不取也 〔一〕姚本秦始皇也 〔二〕姚本驕 驕慢 〔三〕姚本忿 怨也 伯主約儉勞謙 故不有所忿怨 鮑本主天下之要約 正曰:斂約也 〔四〕姚本王者德大不驕逸 故能服鄰國(一本作「服世從鄰」) 服 慊也 鮑本使鄰國服...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知网万方 国图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国图▪文津

237、 战国策 · 齊楚 戰國策卷八

齊一鮑本齊東有菑川、東萊、瑯邪、高密、膠東;南有泰山、城陽;北有千乘、清河以南勃海之高樂、高城、重合、信陽;西有濟南、平原 楚威王戰勝於徐州楚威王〔一〕戰勝於徐州〔二〕 欲逐嬰子〔三〕於齊〔四〕 嬰子恐 張丑〔五〕謂楚王曰:「王戰勝於徐州也 盼子〔六〕不用也 盼子有功於國〔七〕 百姓為之用 嬰子不善〔八〕 而用申縳〔九〕 申縳者 大臣與〔一0〕百姓弗為用〔一一〕 故王勝之也 今嬰子逐〔一二〕 盼子必用 復整其士卒以與王遇 必不便〔一三〕於王也 」楚王因弗逐〔一四〕 〔一〕姚...

更多: 万方数据 京东 国图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238、 战国策 · 齊楚 戰國策卷十四

楚一鮑本楚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陽、武陵、長沙、漢中、汝南 皆其分也 江陵故郢都 西通巫、巴 東有雲夢之饒 齊楚構難齊、楚構難 宋請中立 齊急宋〔一〕 宋許之 子象〔二〕為楚謂宋〔三〕王〔四〕曰:「楚以緩失宋 將法齊之急也 齊以急得宋 後將常急矣 是從齊而攻楚 未〔五〕必利也 齊戰勝楚 勢必危宋;不勝 是以弱宋干強楚也〔六〕 而令兩萬乘之國 常以急求所欲 國必危矣 」 〔一〕鮑本告急於宋 補曰:「請」字宜在「急」下 殽脫於此 中立豈待請耶 〔二〕鮑本楚人 〔三〕鮑本無「宋...

更多: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239、 战国策 · 齊楚 戰國策卷十五

楚二魏相翟強死魏相翟強死 為甘茂謂楚王曰:「魏之幾相者〔一〕 公子勁也〔二〕 勁〔三〕也相魏 魏、秦之交必善〔四〕 秦、魏之交完 則楚輕矣 故王不如與齊約 相甘茂於魏 齊王〔五〕好高人以名 今為其行人〔六〕請魏之相 齊必喜 魏氏不聽 交惡於齊;齊、魏之交惡 必爭事楚 魏氏聽 甘茂與樗里疾 貿首〔七〕之讎也;而魏、秦之交必惡〔八〕 又交重楚也 」 〔一〕鮑本言危欲相之 〔二〕鮑本秦人 〔三〕姚本劉 一無下「也」字 〔四〕鮑本勁 秦人而魏相之故 正曰:俱無考 〔五〕鮑本閔 〔六...

更多: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上海图书馆

240、 战国策 · 趙魏 戰國策卷十九

趙二蘇秦從燕之趙始合從蘇秦從燕之趙〔一〕 始合從 說趙王曰:「天下之卿相人臣 乃至布衣之士 莫不高賢大王之行義 皆願奉教陳忠於前之日久矣 雖然 奉陽君妒〔二〕 大王不得任事 是以外〔三〕賓〔四〕客遊談之士 無敢盡忠於前者 今奉陽君捐館舍〔五〕 大王乃今然後得與士民相親 臣故敢獻其愚 效愚忠〔六〕 為大王計 莫若安民無事 請無庸有為也 安民之本 在於擇交〔七〕 擇交而得則民安 擇交不得則民終身〔八〕不得安 請言外患:齊、秦為兩敵〔九〕 而民不得安;倚秦攻齊 而民不得安;倚齊攻...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国图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