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辨证奇闻 · 之2

一夜间发热 忽厥逆昏晕暴亡 惟手足温和 喉中痰响 不能出声 此阴厥也 阳厥乃阳气虚 不能入阴血中 致崇凭厥逆 直中阴寒症多厥逆 但彼乃阴寒猝中 此阴热暴亡 阴寒 手足筋脉多青 瘤水必吐 身不热;阴热 手足筋脉多红 饮水不吐 身不凉 故参、附可治阴寒 用治阴热立死 法宜补阴以助阳 使真阴足 邪阴自散 阳旺虚火自消 庶痰涎化 昏晕除 厥逆定矣 方用补阴助阳汤:玄参一两 麦冬一两 熟地一两 人参二钱 白芥子五钱 柴胡一钱 白芍一两 当归一两 白术一两 茯苓五钱 菖蒲一钱 水煎服 ...

更多: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102、 辨证奇闻 · 之3

鹤膝 一足胫渐细 足膝渐大 酸疼在骨中 体亦渐瘦弱 人谓鹤膝风 谁知水湿入骨乎 夫湿必由皮入 何径入骨 况骨最坚 湿难深入 何竟入于膝 盖成于立而行房 凡房事必劳筋骨 至精泄 髓必空虚 髓空则骨亦空 邪即乘空而入 若膝则筋骨联接之处 骨静膝动 动宜散 静宜聚 何骨之静处反瘦削不堪 膝之动处反壅肿若盛 不知动能变 静不能变 不变形消 变者形大 法当急治肾 然所犯者湿 乃阴邪 阴邪必须阳气祛之 肾精 阴水也 补精则精旺 阴与阴合 两阴无争斗之机 不战邪何能去 故不补精当补气 用...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国图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103、 达生编 · 达生编

达生编 序 原引 卷上 卷中 卷下 补遗 保产心法 全婴心法 保赤编弁言 劝妇女戒杀文 序 重印达生福幼二编序 善治病者 治之于未病之先 则受益深而无所费 故云 致治于未乱 保邦于未危 如是则无所谓病 何用治为 虽然 能如是者 其有几人 人生世间 唯生与死 最为重要 若不得其道 则其生之时 或致母子俱死 即令不死 亦或枉受种种痛苦 于万死中 幸得复生 诚可怜可悯也 亟斋居士 特手辑达生编 以发明世间产难 多由误认试痛为正生 以致生出种种横生倒产等险难 此临产之一大关系也 又云...

更多: 国图▪文津 国图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104、 轩岐救正论 · 轩岐救正论

轩岐救正论 医论著作 六卷 明肖京撰于1644年 作者针对庸医不明医理 执方误人 采集 内经 等古典医籍的要旨以阐明救正之法 故以“轩岐救正”为书名 卷一医论 统论生理、病理、治法和方剂;卷二四诊正法 以脉诊为主兼及望、闻、问三诊;卷三药性微蕴;卷四、五作者医案;卷六医鉴、病鉴 内容系告诫医家、病家之语 现存清刻本、日本刻本、198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目录 序 跋 凡例 卷之一 医论 卷之二 四诊正法 卷之三 药性微蕴 卷之四 治验医案上 卷之五 治验医案下 卷之六 医...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105、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梁·华阳隐居 陶弘景撰 隐居曰:凡学道辈 欲求永年 先须祛疾 或有夙痼 或患时恙 一依五脏补泻法例 服药数剂 必使脏气平和 乃可进修内视之道 不尔 五精不续 真一难守 不入真景也 服药祛疾 虽系微事 亦初学之要领也 诸凡杂病 服药汗吐后 邪气虽[难]平 精气被夺 致令五脏虚疲 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 不然 时日久旷 或变为损证 则生死转侧耳 谨钭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 庶几识别无误焉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 实则怒 肝病者 必两胁下痛 痛引少腹 虚则目...

更多: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106、 辨症汇编 · 辨症汇编

辨症汇编 山野居士 四诊易知 十二经络所属: 手太阴属肺 手少阴属心 手厥阴属包络 足太阴属脾 足少阴属肾 足厥阴属肝 手太阳属小肠 手少阳属三焦 手阳明属大肠 足太阳属膀胱 足少阳属胆 足阳明属胃 四诊易知: 望色:额心 鼻脾 左颊肝 右颊肺 颧肾 面上之部位可察也 肝青 肺白 心赤 脾黄 肾黑 面上之五色可察也 部位察其相生相克 五色察其有神无神 大抵外感不妨滞浊 久病忌呈鲜妍 惟黄色见于面目 既不枯槁 又不浮泽 为欲愈之候 望舌色:舌上无胎为在表 鲜红为火 淡白为寒 ...

更多: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107、 辨症玉函 · 辨症玉函

辨症玉函 清 陈士铎 弁言 人身一小天地大都不外阴阳虚实四字故燮理得宜愆伏可以不患调剂有法疾病因之无虞是司命者有以辨之而已苟临症疏略不暇加辨以致毫厘千里误人于俄顷者曷可胜叹此陈子远公辨症玉函之所为着也陈子为于越世胄幼抱匡济恒以公辅自命人亦无不以公辅期之 志未售间留心于经世之学当途者HT 勤征聘争欲延致后因远陟苍梧雅慕独秀栖霞诸胜遍历幽隐遇一庞眉修髯衣冠岸伟者相与坐语移日因出其囊中一编授之曰熟此可以普济世人盖活人于笔端与活人于指下均之跻斯民于寿域也陈子携归展读悉岐黄辨论问答语...

更多: 国图 京东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108、 跌打损伤回生集 · 跌打损伤回生集

跌打损伤回生集 清 胡青昆 序 卷一 跌打损伤小引 看伤有治无治之论 秘传下手口诀 治周身口诀 损伤秘传口诀 秘传接骨口诀 效方开后 秘传要旨 总论 秘传损方药名十二咏 卷二 总论 卷三 跌打水药歌 观音针(一点一针) 雷火针 九龙针 太乙救苦针 又麻药方 附录经验杂方 序 盖闻天地以好生为心 仁者以救人为念 施药以治病救人之术也 然一己之能救人曷 若人人之能救人之为功广也 当时之能救人曷 若传世之能救人之为泽长也 自古医书丛出 内外丹方 善于岐黄者 皆足以通之 惟打药一书 ...

更多: 国图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籍合网

109、 跌打秘方 · 跌打秘方

跌打秘方 论治法 论伤各要害处不治 论用药 论各穴要害之处 论验轻重伤诀 论用药要诀 论各伤主方 论治法 大凡头上受伤、脑髓出者 难治;骨色青者 亦难治 若他处骨肉破碎 即将空痛散敷之 内服疏风理气汤五、六剂 伤口平复 再投补血顺气汤 若有破伤风 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之症 急以飞龙夺命汤投之 若目受伤 将收珠散敷之 用银簪脚以井花水蘸药点血筋上 次以青布或用旧青绢汤洗揉 随用还魂汤二服 待其平复 再服生血明目饮 若鼻梁骨断 先用接骨散敷之 次用生肌散菜油调搽 再服活血止痛散 如...

更多: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京东 籍合网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110、 跌损妙方 · 跌损妙方

跌损妙方 明·异远真人 跌损妙方 系明代僧人异远真人所著 是现存最早的伤科少林派著作 异远真人生卒年限及何方人氏尚待考证 据考证是明朝正德至嘉靖年间僧人(异人指僧人、道人以外的出家人) 于嘉靖二年著成 跌损妙方 全书一卷 首列“治法总论” 分“穴位论治”和“通用”两大部分;次列“用药歌”、“血头行走穴道歌”、“左右论”及“药中禁忌”以及孙氏(清孙应科)的注论;再根据不同损伤部位分列(全身、头面、身中、脊背、腿足、金疮、通行)七门 书中记载了全身57个穴道 根据穴道不同收载方...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 国图▪文津

111、 跌打损伤方 · 跌打损伤方

跌打损伤方 人身关五形知于脏腑 到伤按六脉以定虚实 认其生死不一 治亦清永无误 所以心伤面红 肝伤面青 肾伤面黑 脾伤面黄 肺伤面白 气绝脱出者 患症鸡母皮乳浮者 患指甲刺他甲边不知痛者;患症不服之气 患症如常出汗者 患症如肚痛吐泻 患症四体呃紧 口含用药灌口即开者 轻可救;不能开者 患症长短气喘者 患症喉里响抽者 患症不治 庶不有误矣 总论周身部位有七十二穴 各处所伤轻重有春夏秋冬四季节候 药有君臣佐使应扶 若有青草 初伤服之易发有验 人欲就易 若欲全功 必用君臣之药内托外...

更多: 万方数据 京东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112、 质疑录 · 质疑录

质疑录 清 张介宾 序 医无一定之法 而有一定之理 理无可疑 则虽庸工一得 断不以人废言;理有可疑 则虽前代宗匠 奕祀之所奉为典型者 亦不护其所短 必为之摘发其万一 以质诸天下后世 盖医以寄生死 故不得不阐发其精微 深探其义蕴 此会稽张景岳先生 质疑录 一书之所由作也 粤稽轩、岐二圣 化天地身 发菩提愿 着 灵枢 、 素问 诸经 创立医道 而斯民已登诸仁寿之域 厥德溥已;春秋时秦越人复有 难经 之作 汉文帝与淳于意问答若干条;脏腑之表里阴阳 病证之寒温虚实 言中机宜 了如指...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万方数据

113、 读素问钞 · 之2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续中表相应则相感也)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一作急)逢热则纵(痹论) 帝曰五脏使人痿何也(续痿谓痿弱无力以运动)岐伯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续膜皮下肉上筋膜也)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续所主不同痿生亦各归其所主)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者则生痿 也(续肺热则肾受热气故足挛 不得伸以行也)心气热则下脉厥...

更多: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114、 读素问钞 · 之1

读素问钞 滑寿 序 予读滑伯仁氏所集素问钞喜其删去蘩芜撮其枢要且所编次各以类从秩然有序非深于岐黄之学人不能也但王氏所注多略不取于经文最难晓处仅附其一二焉然自滑氏观之固无待于注后之学人未必皆滑氏句无注释曷从而入首邪爰复取王氏注参补其闲而以续字弁之于首简闲有窃附己意者则以愚谓二字别之滑氏元本所辑者不复识别滑氏自注者如旧别以今按二字如此庶使原今所辑之注各有分辨或者或非俾学人知所择焉虽然予之所辑未必一一盍契经旨而无所误或者因予之误推而至于无误未可知也谚云抛砖引玉亦或有补于万一云 正德...

更多: 国图▪文津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115、 诸病主病诗 · 诸病主病诗

诸病主病诗 东轩居士 濒湖脉诀 各有主病歌辞 然只言其梗概 余撰脉象统类 各脉所主之病已详 但琐碎无文义相贯 难于记识 因仿濒湖法 作二十七脉主病诗 阅者读此 复按核统类 则某脉主某病 某病合某脉 庶益洞然于中矣 浮 (其象轻手乃得 重手不见 动在肌肉以上 ) 浮脉为阳表病真 迟风数热紧寒因(是浮脉兼迟、兼数、兼紧也 各脉相兼仿此 )浮而有力是风热 无力而浮血弱人 (此首总言浮脉病 ) 寸头疼眩(目眩)热(身热)因风 更有风痰(左寸病)右咳攻(右寸肺感风邪作咳 )关右脾虚(中...

更多: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116、 走马急疳真方 · 走马急疳真方

走马急疳真方 宋 滕伯祥 序 吾滕氏 自唐迄今六百余年 科第联芳 箸缨相继 诗礼传家 清明持守 至大父举应 贤良方正 能言极谏 科不仕 蒙赐号廉静处士 吾父国学进士 亦应是科 年一十六而奄弃 独遗不肖 早孤失学无闻 唯谨是持 而唯善是务耳 宝庆改元 吾时年二十八 仲春具牲醴 诣墓拜扫封茔 途遇一老叟 貌古而奇 气舒而泰 风度飘飘 精神落落 顾吾若欲与语者 以是趋进长揖 叟执吾手 笑而谓曰:子善人子也 何少读书耶 今虽不得贵 亦当致子富也 吾卒然感而思之 富贵果人心之所爱者 然...

更多: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京东 籍合网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117、 诚求集 · 诚求集

诚求集 清 朱世扬撰 一、急惊风 小儿夜卧不稳 卧困中笑哭 啮齿咬乳 鼻额有汗 即发惊之渐 其发也 痰壅壮热 面赤唇红 忽然手足牵引 窜视反张 脉浮洪数紧 口中气热甚 且牙关紧急 或啼不出声 此由内实有热 外挟风邪小儿阳旺则内热 热极则风生 此风非外来之风 则内出之风 风火相摶 肝心二脏交争 痰涎壅塞 关窍不通 风气蓄甚 盛而无所泄 故暴烈而为急惊也 治先通关 取吐取嚏 次用截风定搐丸只清其火、治其惊 便是截风定搐 原不必用风药以表散也 痰热既降 当养血安神 若搐定而尚有微邪...

更多: 籍合网 京东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上海图书馆

118、 诊家正眼 · 诊家正眼

诊家正眼 明 李中梓 卷一 脉之名义 内经 曰:“人受气于谷 谷入于胃 以传于肺;五脏六腑 皆以受气;清者为营 浊者为卫;营行脉中 卫行脉外 ”(此明胃气为脉道之根 脏腑之本 气血之所由出也 凡人之生 皆受气于谷 万物资生之本也 凡谷之入 必先至于胃 万物归土之义也 坤土不敢自专 精微上输于肺 盖地道卑而上行也 肺为干金 所受精微 下溉脏腑 盖天道下济而光明也 金土互输 地天交泰 清而上升者为营血 阴生于阳也;浊而下降者为卫气 阳根于阴也 营血为阴 故行脉中;卫气为阳 故行...

更多: 国图▪文津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119、 诊脉三十二辨 · 诊脉三十二辨

诊脉三十二辨 自序 祝序 一 辨诊脉大法 二 辨浮脉所统有十 三 辨沉脉所统有五 四 辨迟脉所统有五 五 辨数脉所统有二 六 辨滑脉所统有一 七 辨涩脉 八 辨肺大肠脉 大肠脉 九 辨心小肠脉 小肠脉 十 辨脾胃脉 胃脉 十一 辨肝胆脉 胆脉 十二 辨肾膀胱脉 膀胱脉 十三 辨心胞络三焦脉 三焦脉 十四 辨人迎气口脉 十四 辨人迎气口脉 十五 辨男女脉异 十六 辨老少脉异 十七 辨肥瘦脉异 十八 辨方宜脉 十九 辨候胃气脉法 二十 辨虚实子母 二十一 辨有脉无脉 二十二 辨脉...

更多: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国图▪文津 籍合网

120、 评琴书屋医略 · 评琴书屋医略

评琴书屋医略 提要 医略 三卷 番禺潘兰坪著 外感内伤已备其要 潘氏因儿侄辈从师羊城 恐功课之暇 风寒不慎 饮食不节 因订外感、春温、暑湿、泻、痢、疟、七症方与之 服后多效 爰增为三十三症 以利家者利世 说理通达 立方平稳 既无伏邪之患 亦无伤元之变 得此一篇不难 按病拣方 可免庸医药误 其功溥矣 细观全书 简明赅备 不偏不倚 而感冒分四时论治 春温不从叶法 尤有心得 自叙 儿侄辈从师羊城 余虑其功课之余 风寒不慎 饮食不节 因订外感、春温、暑、湿、泻、痢、疟七症方与之 庶...

更多: 国图▪文津 国图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