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药鉴 · 药鉴

药鉴 明 杜文燮 序 或谓持鉴以索貌者 不能得其腠理 而按方以索病者 亦不能神其变通 甚矣 方书之不可尽信也 嗟夫 方亦何负于人哉 唯药不尝试 方不经验 漫立局以幸中者之过也 乃是编也者 首察病原 以补东垣之缺 次辨药力 以佐仲景之偏;论证则由标本以及经络 审性则由阴阳以及反畏;至运气方脉 靡不精研 而常用药味 又次第序之 以便检阅 诚古今之明鉴也 考古寻方之士 得是书而存之 则疗病不必指掌 审药不必大观 无素问而达生 无叔和而知脉 他如心法如辨疑 诸家方术 悉注脚耳 当令...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京东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62、 药症忌宜 · 药症忌宜

药症忌宜 清 陈三山 正文 风症 诸暴强直 支痛软戾 里急筋缩 皆属于风 真中风猝僵仆 口噤不言 不省人事 如遗尿直视 口开手撒 汗出如珠 属不治证 西北高寒之地有此 东南无之 忌破气 下 吐 苦寒 酸敛 诸药俱录后 宜辛甘发散 峻补真气 桂枝 附子 甘草 独活 羌活 天麻 麻黄 防风 芎 细辛 本 牛黄辛夷 白芷 蔓荆实 牡荆实 人参 黄有痰加竹沥、南星、半夏、姜汁 类中风 口眼歪斜 语言謇涩 半身不遂 口噤不言 四肢不举 痰涎壅盛 昏瞀不省人事 忌汗 吐 下 大忌破气 ...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国图 籍合网 国图▪文津

163、 药笼小品 · 药笼小品

药笼小品 清 嘉善黄凯钧退庵辑着 鄞县曹赤电炳章圈校 序 神农本草 药分上、中、下三品 共三百六十五种 后世逐渐增添 至李时珍 纲目 乃有一千八百七十一种 辨其性味 所主何经 所疗何疾 亦为详且尽矣 何待言哉 然药如人才 各有短长 尧舜善治天下 执鞭驱羊不如三尺之童;秦武力能举鼎 而有绝脰之患;许历军士 乃献破秦之策 童子至性 能禁猛虎之暴 故参、芪上药 有时亦能流弊;蛇床下品 用当亦擅其长 或前人已言 或心有所得 咸为辨别 昔华仙治病 药不过漆叶、青粘 今已百倍于前 汇通...

更多: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国图

164、 药性切用 · 药性切用

药性切用 卷之一上 草部 (山草类) 卷之一上 草部 人参 大补 能回元气于无有 性味甘温 肺家专药 功用灵活 五脏之虚 随所引而至 五脏之阳 生阴生血 阳自生而阴自长 退虚火 止烦渴 所谓甘温能除大热也 若大虚衄 生噙咽汁 乃气不摄血 血脱益气耳 参条:补力稍减 有横行手臂之功 参芦:涌虚痰 参须:降泄虚逆 有一种小者 名太子参 气质稍嫩 其用不下大参 参叶:苦寒虽有泻热生津之用 而苦寒之性 不甚益人 虚甚者 忌之 卷之一上 草部 珠儿参 甘寒微苦 入肺而泻热 补虚用代沙...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京东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165、 药性歌括四百味 · 药性歌括四百味

药性歌括四百味 作者 龚延贤 朝代 明 诸药之性 各有奇功 温凉寒热 补泻宣通 君臣佐使 运用于衷 相反畏恶 宜忌不同 人参味甘 大补元气 止渴生津 调荣养卫 (去芦用 反藜芦 ) 黄 性温 收汗固表 托疮生肌 气虚莫少 (绵软如箭干者 疮疡生用 补虚蜜水炒用 ) 白朮甘温 健脾强胃 止泻除湿 兼祛痰痞 (去芦 淘米泔水洗 薄切晒干 或陈东壁土茯苓味淡 渗湿利窍 白化痰涎 赤通水道 (去黑皮 中有赤筋要去净 不损人目 ) 甘草甘温 调和诸药 炙则温中 生则泻火 (一名国老 能...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166、 花韵楼医案 · 花韵楼医案

花韵楼医案 顾德华 序 何谓乎医案也 断病与处方而已 盖医案汗牛充栋 大都统治男妇杂症为居多 而专治妇科则甚少 吾吴顾 云女士 妇科名医也 道咸间吴下士大夫皆争延诊而钦仰之 曾着有花韵楼医案一卷 惜乎未刊行世 知医者偶一道及 有欲求不得之憾 余向藏有顾女士医案钞本 其论治透彻 立方平善 洵是经验之作 方之现今女医中实罕有与匹 余屡欲镌刊以供海内诸君子之研究 然深惭力棉 未能如志公诸同好 意诚怏怏也 爰是函商绍与医药学报社裘君吉生 谋付剞劂以广流传 幸承允可 自兹以往 风行寰...

更多: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国图 京东

167、 苏沈良方 · 苏沈良方

苏沈良方 北宋 沈括及苏轼撰 原序 予尝论治病有五难 辨疾、治疾、饮药、处方、别药 此五也 今之视疾者 惟候气口六脉行五以一二药书 其服饵之节 授之而已;古以治疾者 先知阴阳运历之变故 山林川泽之窍发 而又视其人老少肥瘠 贵贱居养 性术好恶 忧喜劳逸 顺其所宜 违其所不宜 或药或火 或刺或砭 或汤或液 矫易其故常 捭摩其性理 捣而索之 投几顺变 间不容发 而又调其衣服 理其饮食 异其居处 因其情变 或治以天 或治以人 五运六气 冬寒夏暑 雨电雹 鬼灵魇蛊 甘苦寒温之节 后先...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知网万方

168、 药征 · 药征

药征药征 自序 书曰:若药弗瞑眩 厥疾弗瘳 周官 曰:医师掌医之政令 聚毒药 共医事 由是观之 药毒也 而病毒也 药毒而攻病毒 所以瞑眩者也 而考本草 有毒者有焉 无毒者有焉 为养者有之 不养者有之 于是人大惑焉 世远人泯经毁 虽欲正之 末由也已 今之所赖也 天地人耳 夫有天地 则有万物焉 有万物 则有毒之能也 有人则病与不而有焉 是古今之所同也 从其所同 而正其所异也 孰乎不可正哉 扁鹊之法 以试其方也 药之瞑眩 厥疾乃瘳 若其养与不养邪 本草之云 终无其验焉 故从事于扁鹊...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京东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169、 药征续编 · 药征续编

药征续编 续编 序 孔子曰:精义入神 以致用也 医药之道 苟不精义 致用也难矣 其观象索本 知几通变 非天下至精 孰能与于此哉 仲景氏出 方法悉备 其书虽存 而知意味者鲜矣 于是治疾之要 唯知随证 而不知观证之有法也 其论药能方验药功 混为一 终不辨本性也 如斯而得入神 孰不为良医耶 村井大年 肥后人也 笃信吾先考东洞翁 治旧 起废疾 名声振四海 顷者集 药征 不载之药品 稽古征今 审其功能 作 药征续编 大年之精斯道也 读此书而观其所论 则可知焉 宽政丙辰仲冬平安吉益猷修...

更多: 国图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京东

170、 脚气治法总要 · 脚气治法总要

脚气治法总要 董汲 脚气治法总要卷上 三三医书第二集第十九种宋董汲撰 裘吉生刊行汲尝考诸经脚气之疾 其来久矣 在黄帝时名为厥 两汉之间多为缓风 宋齐之后 谓为脚弱 至于大唐 始名脚气 其号虽殊 其实一也 厥病之由 虽皆凝风毒湿气中于肝肾脾经 其脉起于足十指 且风毒之气出于地 寒暑风湿皆作蒸气足常履之 故内传经络因成肿痛挛弱 乃名脚气 然感疾之由 若在夏月久坐立于湿地 则湿热之气蒸入经络 病则发热 四肢疼闷 若在冬月久坐立于湿地则冷湿之气上入经络 病则转筋 百体酷冷 若当风取...

更多: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京东 国图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171、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标本阴阳 李杲说;治病的医者 当知标本 以身体而论 外为标、内为本;阳为标 阴为本 故六腑属阳为标 五脏属阴为本;脏腑在内为本 十二经络在外为标 而脏腑阴阳气血经络又各有标本之分 以病而论 先受为本 后传为标 故百病必先治其本 后治其标 否则邪气滋甚 其病益蓄 纵先生轻病 后生重病 亦先治其轻 后治其重 则邪气乃伏 有中满及病大小便不利 则无问先后标本 必先治满及大小便 为其急也 故曰缓则治其本 急则治其标 又从前来者为实邪 后来者为虚邪 实则泻其子 虚则...

更多: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172、 脉象统类 · 脉象统类

脉象统类 正文 (直看横推) 提纲要脉 不越浮、沉、迟、数、滑、涩六字 以足该表里阴阳、冷热虚实、风寒燥湿腑气血也 盖浮为阳、为表;沉为阴、为里;迟为在脏 为冷、为虚、为寒;数为在腑 为热、为燥、为实;滑为血有余;涩为气独滞 能于是缕晰以求之 而 疾莫能逃矣 顾浮沉以举按轻重言 若洪、芤、弦、虚、濡、长、散 皆轻按而得之类 故统于浮;短、细、实、伏、牢、革、代 皆重手而得之类 故统于沉 迟数以息至多少言 若微、弱、缓、结 皆迟之类 故统于迟;紧、促、动 皆数之类 故统于数 ...

更多: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京东

173、 脾胃论 · 脾胃论

脾胃论 金 李杲 四库全书 提要 臣等谨案: 脾胃论 三卷 金李杲撰 杲既著 辨惑论 恐世俗不悟 复为此书 其说以土为万物之母 故独重脾胃 引经立论 精凿不磨 明孙一奎 医旨绪馀 云 东垣生当金、元之交 中原扰攘 士失其所 人疲奔命 或以劳倦伤脾 或以忧思伤脾 或以饥饱伤脾 病有缓急 不得不以急者为先务 此真知杲者也 前有元好问序 考 遗山文集 有杲所著 伤寒会要引 一篇 备载其所治验 元史方技传 全取之 而此序独不见集中 意其偶有散佚欤 又有罗天益後序一篇 天益字谦父 杲晚...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京东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174、 舌鉴辨正 · 舌鉴辨正

舌鉴辨正﹝清﹞梁玉瑜撰 卷一 全舌分经图 舌根主肾命大肠应小肠膀胱舌中左主胃右主脾舌前面中闲属肺舌尖主心心包络小肠膀胱应大肠命舌边左主肝右主胆舌尖统应上焦舌中应中焦舌根应下焦 白舌总论 白舌为寒表证有之里证有之而虚者 者实者亦有之故自舌辨病较难不独伤寒始有白舌而白舌亦可以辨伤寒其类不一白浮滑薄苔刮去卽还者太阳表寒邪也白浮滑而带腻带涨色分各经刮之有净有不净者邪在半表半里也全舌白苔浮涨浮腻渐积而干微厚刮不脱者谓刮去浮面而其底仍有寒邪欲化火也辨伤寒舌大约如此伤寒亦有黄舌黑舌分论于后...

更多: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国图

175、 脉诀阐微 · 脉诀阐微

脉诀阐微 清 陈士铎 鬼真君脉诀序 脉诀 自王叔和传后 世鲜其人 谁知叔和止注脉经 误传有 脉诀 也 叔和既无 脉诀 何传诀而不传经 以 脉经 之多不及 脉诀 之约也 然 脉诀 始于高阳生 非叔和原文也 铎遇云中逸老于燕市 传法之备 而不传 脉经 者 以 素问 灵枢 二书言脉之多也 虽然 于多之中而求其约 安在必求脉于 灵 、 素 哉 鬼真君名臾区 云中逸老弟子也 貌甚奇 面长尺有一寸 发短而鬈 深目身高 耳垂下且大 非凡近士也 且歧天师备传方法 何不传脉于铎 因授是书 皆切...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176、 脉诀考证 · 脉诀考证

脉诀考证 脉诀非叔和书 晦庵朱子曰:古人察脉非一道 今世惟守寸关尺之法 所谓关者多不明 独俗传脉诀 词最鄙浅 非叔和本书 乃能直指高骨为关 然世之高医 以其书赝 遂委弃而羞言之 (跋郭长阳书) 东阳柳贯曰:王叔和撰脉经十卷 为医家一经 今脉诀熟在人口 直谓叔和所作 不知叔和西晋时尚未有歌括 此乃宋之中世人伪托 以便习肄尔 朱子取其高骨为关之说 不知其正出脉经也 庐陵谢缙翁曰:今称叔和脉诀 不知起于何时 宋熙宁初 校正脉经 尚未有此 除孔硕始言脉诀出而脉经隐 则脉诀乃熙宁以后...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177、 脉确 · 脉确

脉确 清 黄蕴兮 序 脉原 脉名 脉类 寸关尺脏腑部位 诊法 平脉 病脉 主诸病脉 可治病脉 诸可治病脉 死脉 诸病死脉 奇经 内经切脉之图 浮 洪 虚 芤革 散 微 沉牢 伏 实 迟 缓 数 结 促 代 弦 紧 长 短 细 涩 滑 动 胎脉 附送戴原礼还浦阳序 赠医师葛某序 赠医师贾某序 序 石阳黄韫兮 着脉确一书 或从而叩其义 韫兮曰 医凭乎脉 而脉衰乎理 从来医家论脉 不患其言之无理 而患其言之于理甚精 以之测病 而所谓精者 终未确也 夫脉以测病 不确岂能无误 浮游沉...

更多: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京东 籍合网 万方数据

178、 脉诀 · 脉诀

金匮篇 脉诀说 崔嘉彦 人身之脉 本乎荣卫 荣者阴血 卫者阳气 荣行脉中 卫行脉外 脉不自行 随气而至 气动脉应 阴阳之义 气如橐口 血如波澜 血脉气息 上下循环 十二经中 皆有动脉 手太阴经 可得而息 此经属肺 上系吭嗌 脉之大会 息之出入 初持脉时 令仰其掌 掌后高骨 是谓关上 关前为阳 关后为阴 阳寸阴尺 先后推寻 寸关与尺 两手各有 揣得高骨 上下左右 男女脉同 惟尺则异 阳弱阴盛 反此病至 调停自气 呼吸定息 四至五至 平和之则 三至名迟 迟则为冷 六至为数 数即热...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179、 脉诀刊误 · 脉诀刊误

脉诀刊误 序 昔朱子之论脉诀也 曰词最浅鄙 非叔和本书明甚 又曰世之高医 以其赝也 遂委弃而羞言之 予非精于道者 不能有以正也 以俟明者而折中焉 朱子于此有隐词矣 其议之也 不过曰词最浅鄙 且曰俟明者而折中 则不以世医之委弃为然可知也 夫朱子之不能恝然于脉诀者 盖有以见夫作者之苦心 乃故作此浅鄙之词 不欲用脉经之深隐 使末学终无所问津焉耳 至其词有异于脉经 则又非无义而不足为大病何也 脉经且未尝尽合于古矣 岂惟脉经 即难经言四时脉状 且与素问大异矣 后人虽疑而辨之 卒不似排...

更多: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国图

180、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 ·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 元 李杲 题丹溪重修脉诀 论脉法配天地 三部九候图说 九候浮中沉 学诊例 手式寸尺内外图说 右五藏所属寸尺部位 阴阳相乘 覆溢关格图说 总论脉式 陈氏辩三藏本脉 息数尺度 素问六气主合至脉 辩七情郁发五藏变病脉法 辩五脏过不及之为病 辩六淫外伤六经受病脉图说 辩不内外因五用乖违病症 辩祟脉 凡鬼祟附着之脉 两手乍大乍小 乍长乍短 乍密乍疏 乍沉乍浮 辩脉体名状 辩七表脉病证 辩入里脉病证 辩九道脉病症 分关前关后阴阳诗 定息数诗 六极脉(又名六绝脉皆死脉)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京东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