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楚辞章句疏证 · 卷三

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屈原放逐忧心愁悴(一作瘁)彷徨山泽(一作川泽)经历陵陆嗟号昊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亻亻危(一作谲诡)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何而问之(何一作呵)以渫愤懑舒泻愁思楚人哀惜屈原因共论述故其文义不次序云尔遂古之初谁传道之遂往也初始也言往古太始之元虚廓无形神物未生谁传道此事也考异、姜校、金开诚屈原集校注、程嘉哲天问新注同谓太平御览卷一引亦作邃姜云:“作邃是也遂则假借字”程曰:“邃...

更多: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2、 楚辞章句疏证 · 卷七

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间忧愁叹吟仪容变易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时遇屈原川泽之域怪而问之遂相应答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渔父屈原既放身斥逐也游于江潭戏水侧也行吟泽畔履荆棘也颜色憔悴黧黑也形容枯槁癯瘦瘠也渔父见而问之曰:怪屈原也“子非三闾大夫与本其故官史记与作欤何故至于斯”曷为遇放于斯也史记云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贪鄙也一作世人皆浊史记作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忠洁己也众人皆醉我独醒惑财贿也一云巧佞曲也廉自守也是以见放”弃草野也一本...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3、 楚辞章句疏证 · 卷八

九辩者楚大夫宋玉所作也辩者(一作辨)变也谓陈道德以变说君也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故天有九星以正机衡;地有九州岛以成万邦;人有九窍以通神明屈原怀忠贞之心而被谗邪伤君ウ蔽(一作昧)国将危亡乃援天地之数列人形之要可履而行也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至于汉兴刘向、王褒之徒咸悲其文依而作词故号为“楚词”亦采其以立义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寒气聊戾岁将暮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阴冷促急风疾暴也华叶陨零肥润去也形体易色枝叶枯槁也自伤不遇将与草木俱衰老也忄栗兮若在远行;思念暴...

更多: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4、 楚辞章句疏证 · 卷十一

惜誓者不知谁所作也或曰贾谊疑不能明也惜者哀也誓者信也约也言哀惜怀王与己信约而复背之也古者君臣将共为治必以信誓相约然后言乃从(一作从之)而身亲也盖刺怀王有始而无终也惜誓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言哀己年岁已老气力衰微岁月卒过忽然不还而功不成德不立也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言己想得道真上升苍天高抗志行经历众山去我乡邑日以远也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г濡言己遂见山河之纡曲志为盘结;遇四海之风波衣为濡湿心愁身苦忧悲且思也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充虚言己周流行求道真冀得上攀北极之星且...

更多: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5、 楚辞章句疏证 · 卷十七

九思者王逸之所作也逸南阳人(一作南郡)博雅多览读楚辞而伤愍屈原故为之作解又以自屈原终没之后忠臣介士游览学者读离骚、九章之文莫不怆然心为悲感高其节行妙其雅丽至刘向、王褒之徒咸嘉其义(一云咸嘉叹之)作赋骋辞赞其志则皆列于谱录世世相传逸与屈原同土共国悼伤之情与凡有异窃慕向、褒之风作颂一篇号曰九思以裨其辞未有解说故聊叙训谊焉(一无叙字)辞曰逢尤悲兮愁哀兮忧伤不遇也天生我兮当ウ时君不明也被诼谮兮虚获尤为佞人所伤害也诼毁也尤过也心烦愦兮意无聊愁君迷蔽忿奸兴也愦乱也严载车兮出戏游将以释忧...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国图▪文津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6、 楚辞补注 · 之1

楚辞补注楚辞卷第一离骚经第一王逸序班固离骚赞序刘勰辨骚楚辞卷第二九歌第二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楚辞卷第三天问第三楚辞卷第四九章第四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楚辞卷第五远游第五楚辞卷第六卜居第六楚辞卷第七渔父第七楚辞卷第八九辩第八楚辞卷第九招魂第九楚辞卷第十大招第十楚辞卷第十一惜誓第十一楚辞卷第十二招隐士第十二楚辞卷第十三七谏第十三初放沈江怨世怨思自悲哀命谬谏楚辞卷第十四哀时命第十四楚辞卷第十五九怀第十五匡机通路危俊昭世尊嘉蓄英...

更多: 国图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7、 楚辞集注辩证后语 · 之2

佳人召予正指湘夫人而言而五臣谓「若有君命则亦将然」补注以佳人为贤人同志者如此则此篇何以名为湘夫人乎九歌诸篇宾主、彼我之辞最为难辨旧说往往乱之故文意多不属今颇已正之矣「何寿夭兮在予」旧说人之寿夭皆其自取何在于我已失文意;或又以为喻人主当制生杀之柄尤无意谓王逸以「离居」为隠士补注又以此为屈原诉神之辞皆失本指王逸以乘龙冲天而愈思愁人为抗志髙远而犹有所不乐全失文义补注谓喻君舍己而不顾意则是而语太迫也「夫人兮自有美子」众说皆末论辞之本指得失如何但于其说中已自不成文理不知何故如此读书也咸...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京东

8、 文心雕龙译注 · 结语

三万七千多字的文心雕龙基本上概括了从先秦到晋宋千余年间的文学面貌评论了两百多个作家总结了三十五种文体相当全面地探讨了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艺术方法并建立了体大虑周的理论体系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史上文心雕龙是有其重要贡献的文学创作上的许多重要问题如艺术构思、艺术风格、继承和革新、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文学和现实的关系等刘勰在总结前人点滴意见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专题论述刘勰的观点、理论当然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不少问题是他的认识水平所不可能作出正确解释的特别是儒家思想...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9、 文心雕龙译注 · 二、征圣

征圣是文心雕龙的第二篇“征圣”就是以儒家圣人从事著作的态度为证验说明儒家圣人的著作值得学习全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圣人著作可征验的内容刘勰举出三个方面:一是政治教化二是事迹功业三是个人修养根据圣人重文的这三个方面他认为“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是写作的金科玉律刘勰对儒家圣人著作的这种总结一是强调文学为封建政教服务的必要一是为反对六朝空骋其华的形式主义文风制造理论根据第二部分论圣人著作可征验的写作特点刘勰认为由于圣人能掌握自然之道所以对文章的繁、略、隐、显能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而作...

更多: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国图 知网万方

10、 文心雕龙译注 · 三、宗经

宗经是文心雕龙的第三篇它和上一篇征圣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圣人的思想是通过经典表现出来的所以学习经典就是学习圣人的必要的途径“征圣”和“宗经”是刘勰进行文学评论的基本观点全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经书的基本情况特别强调其巨大的教育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五种经书的主要写作特点及其成就第三部分说明必须宗经的原因:从经书和后代作品的关系来看刘勰认为各种文体都从经书开始;文能宗经就有六种好处否则就会出现楚汉以后过分追求形式的流弊刘勰对儒家经典推崇备至认为经书的内容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显然是错误的;...

更多: 籍合网 国图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京东

11、 文心雕龙译注 · 八、诠赋

诠(quán全)赋是文心雕龙的第八篇在汉魏六朝时期“赋”是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刘勰把诠赋列为文体论的第四篇来论述“诠”是解释“诠赋”是对赋这种文体有关创作情况的阐释论述全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赋”的含义及其起源这是过去评论家争论颇多的一个问题刘勰着重说明赋和诗经、楚辞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二部分主要讲汉赋的创作情况说明大赋和小赋的不同特点第三部分评论先秦、两汉和魏晋时期十八家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第四部分总结赋的创作原则刘勰在本篇提出了“睹物兴情”“情以物观”的基本创作原理主张...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国图 京东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12、 文心雕龙译注 · 十、祝盟

祝盟是文心雕龙的第十篇本篇以论述祝文为主同时讲了与祝文相近的盟文祝和盟都是古代“祝告于神明”的文体盟文在历史上出现较晚也没有多少文学意义祝词在上古人民和自然斗争中就经常用到后世流传下来的祝词有的是在没有文字以前便产生了在有了文字以后又多以长于文辞的人担任“祝史”正如鲁迅所说:“连属文字亦谓之文而其兴盛盖亦由巫史乎”祝词的写作又注意“练句协音以便记诵”(汉文学史纲要·自文字至文章)所以祝词对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密切关系的本篇分祝和盟两大部分第一段讲祝词的产生及其发展情况第二段讲...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京东 万方数据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

13、 文心雕龙译注 · 十一、铭箴

铭箴是文心雕龙的第十一篇铭、箴是我国古代两种较早的韵文本篇讲到的一些具体作品如黄帝、夏禹、成汤等人的铭夏、商两代的箴虽为后人伪托但从大量史料和文物来看刘勰“盛于三代”之说基本上是符合史实的;至少在商、周两代这方面的作品是大量产生了汉魏以后除碑文渐盛而“以石代金”外这两种文体都如刘勰所说“罕施后代”了所以本篇正反映了铭、箴二体在我国古代从产生、盛行到渐衰这一过程的基本面貌全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铭”的意义和发展情况第二部分讲“箴”的意义和发展情况第三部分讲铭、箴二体的同异及其...

更多: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京东

14、 文心雕龙译注 · 十五、谐隐

谐隐是文心雕龙的第十五篇谐辞隐语主要来自民间古代文人常常认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因而很少论述;本篇是古代文论中不易多得的材料全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谐隐的意义和作用刘勰认为谐辞隐语不可废弃主要在于这种作品能表达老百姓的“怨怒之情”对统治者有一定箴戒作用第二部分讲“谐”的意义和评论有关作家作品肯定“意在微讽”和能“抑止昏暴”的作用批判那些“无益时用”只能供人玩乐的作家作品第三部分讲“隐”及其发展而为“谜”的意义和评论这方面的作家作品同样是强调“兴治济身”的意义而反对“无益规补”...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京东

15、 文心雕龙译注 · 十八、论说

论说是文心雕龙的第十八篇“论”与“说”在后代文体中总称为“论说文”本篇所讲“论”与“说”也有其共同之处都是阐明某种道理或主张但却是两种有区别的文体:“论”是论理重在用严密的理论来判辨是非大多是论证抽象的道理;“说”是使人悦服除了古代常用口头上的陈说外多是针对紧迫的现实问题用具体的利害关系或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服对方后世的论说文基本上是这两种文体共同特点的发展本篇分两大部分:前两段讲“论”后两段讲“说”第一段说明“论”的概念、类别及其从先秦到魏晋时期的发展概况;第二段讲“论”的基...

更多: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上海图书馆 京东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16、 文心雕龙译注 · 二二、章表

章表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二篇论述章、表两种相近的文体本篇所论章、表和以下两篇所论奏、启、议、对等都是封建社会臣下向帝王呈辞的文体这类文体历代名目繁多且不断有所变化以上几种是先秦到魏、晋期间几种常用的文体本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章表的意义及其产生、形成过程第二部分评论汉、晋期间一些主要章表的成就第三部分论章表的写作特点提出“繁约得正华实相胜”的基本要求章表这类向帝王的呈文文学意义是不大的篇中反复提到“对扬王庭”、感恩戴德等固然是这类文章中屡见不鲜的也反映了刘勰较为浓厚的封建意识但...

更多: 京东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籍合网

17、 文心雕龙译注 · 二三、奏启

奏启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三篇以“奏”为主论述“奏”、“启”两种文体本篇分“奏”、“启”两大部分刘勰把“奏”分为两类来论述:第一段讲一般的奏文有三个内容:一是“奏”的起源及其含意二是秦、汉以来奏文写作的发展情况三是写作奏文的基本要领第二段专论“弹劾之奏”有三个内容:一是弹奏和官职的关系二是评论汉、晋期间的几家奏文三是论述写弹奏的不良倾向提出正确的写作态度和基本要求第三段论“启”兼及“谠言”、“封事”、“便宜”等和奏启有关的名目奏、启和前一篇所论章、表后一篇所论议、对一样都是帝制时...

更多: 国图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18、 文心雕龙译注 · 二五、书记

书记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五篇文体论的最后一篇本篇除对书牍和笺记做了重点论述外还对各种政务中运用的杂文共六类二十四种都做了简要说明刘勰认为:“文辞鄙俚莫过于谚”这种鄙俗的民间谚语尚为古代圣贤所重视并采用于经书之中则其他文辞“岂可忽哉”这也是刘勰要全面论述各种杂文的说明本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书牍说明书的含义、起源、魏晋以前书信的写作和运用情况最后论书信写作的基本特点第二部分论奏记和奏笺刘勰认为对三公用奏记对郡守用奏笺这是就其大致情况而言奏记和奏笺的区别在当时并不是很严格的笺记与书...

更多: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9、 文心雕龙译注 · 二八、风骨

风骨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八篇论述刘勰对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全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说明风骨的必要性所谓“辞之待骨”就是指文辞的运用必须有骨力;“情之含风”则指思想感情的表达要有教育作用总的要求是:“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即文辞方面要准确不易教育作用要丰富有力其次说明没有风骨的作品的弊病最后举潘勖和司马相如的文章为例分别说明辞句和内容的感人力量第二部分首论文气从曹丕、刘桢等人的论述说明“气”的重要这个“气”指作家的气质体现在作品之中而形成的文章特色因此和本篇所讲的“风”有着密...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国图

20、 文心雕龙译注 · 二九、通变

通变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九篇论述文学创作的继承和革新问题全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讲“通”和“变”的必要刘勰认为各种文体的基本写作原理是有一定的但“文辞气力”等表现方法却不断发展变化着;因此文学创作对有定的原理要有所继承对无定的方法要有所革新第二部分就魏晋以前历代作家作品的发展情况来说明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关系强调继承与革新应该并重第三部分是紧接上面主张“宗经”的思想来论述的刘勰举枚乘、司马相如等五家作品沿袭的情形一以说明通变的方法一以表示忽于“宗经”而在“夸张声貌”上“循环相因”就出...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