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换一换

找到约185,000条相关结果

李斯特《爱之梦》第3首分析与演奏

《爱之梦》是李斯特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和声与曲式方面均有其独特的现代意识.本文拟在和声,曲式及演奏等方面作一些探索.
邓学丰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14  -  2000年

《泥土的歌》——汪立三钢琴套曲《他山集》第三首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第三首,比较厚重,深沉,有悲剧色彩."①"旋律蕴含了陕北民歌的音调"②,乐曲描绘了中华民族"苦难的大地",抒发了真挚,厚重的情感.全曲可分为序曲与赋格两段.
金莲花  -  《钢琴艺术》  -  被引量:  13  -  2005年
收藏引用批量引用 免费下载  文献获取

由李斯特美学思想探析《爱之梦》第三首和声技法的基本逻辑特征

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中后期的代表人物,形成了许多不同于古典时期的和声创作技法,而他的创新与其美学思想密不可分.从李斯特的美学思想入手,通过对<爱之梦>第三首音...
崔佳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6  -  2008年
收藏引用批量引用 免费下载  文献获取

爱的诗篇──李斯特钢琴曲《爱之梦》第三首演奏解析

李斯特爱之梦钢琴曲主题旋律中声部延长记号分解和弦抒情性诗篇休止符摘要:doi:CNKI:SUN:GQYS.0.1998-04-004安鲁新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CNKI钢琴艺术...
安鲁新  -  《钢琴艺术》  -  被引量:  4  -  1998年

李斯特《爱之梦》第三首的和声特点分析

《爱之梦》是李斯特于1847年根据他自己创作的艺术歌曲改编成的三首夜曲,其中第三首为降A大调,如今已经成为了音乐会上的常规曲目,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其原因就在于...
张大为  -  《黄河之声》  -  被引量:  2  -  2012年

浅析贝多芬《E大调第三十首钢琴奏鸣曲》Op.109的哲学意义及演奏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其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不仅延续了前人的传统,端正的遵循着古典之风,而且也...
江志飞  -  《中央音乐学院》  -  被引量:  2  -  2010年
来源: 知网

由李斯特美学思想探析《爱之梦》第三首和声技法的基本逻辑特征

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中后期的代表人物,形成了许多不同于古典时期的和声创作技法,而他的创新与其美学思想密不可分.从李斯特的美学思想入手,通过对第三首音乐结构形...
崔佳  -  《齐鲁艺苑》  -  被引量:  2  -  2008年
来源: 万方

普罗科菲耶夫《瞬间幻想》第3首的“动机性和声”及其演奏分析

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俄罗斯最富创新精神的作曲家之一,其创作几乎涉猎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本文选取他的钢琴套曲《瞬间幻想》的第3首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其中的"动机...
刘李君  -  《戏剧之家》  -  被引量:  1  -  2013年

浅析李斯特钢琴曲《爱之梦》第三首

李斯特是19世纪最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他首创了交响诗体裁,是标题音乐的倡导者.他具备了贝多芬音乐与克列门蒂音乐的特点,在技巧上更加注重"炫技"的弹奏,《爱之...
闫超李艺王怀月  -  明日风尚  -  被引量:  0  -  2022年

李斯特《爱之梦》第三首的演奏分析与情感表达

弗朗茨·李斯特是浪漫主义鼎盛时期伟大的作曲家,音乐家,钢琴家,在他众多的钢琴作品中,用乐曲改编的钢琴曲《爱之梦》最能体现他的浪漫主义精神.本文以他的《爱之梦...
张芮宁  -  《黄河之声》  -  被引量:  0  -  2021年

1 2 3 4 5 6 7 8

关于我们

百度学术集成海量学术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快捷的学术服务。在这里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百度云百度翻译

联系我们

合作与服务

期刊合作 图书馆合作 下载产品手册

©2024 Baidu 百度学术声明 使用百度前必读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添加订阅

抱歉,没有找到与 应用数学 相关的学术期刊

抱歉,未搜索到任何学者,请尝试其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