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为洪堡和雷慕沙在1824—1831年间关于汉语讨论的书信往来,呈现了多种语言研究方法的交汇与互动,重现了现代汉学兴起的思想图景,为汉学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书中除收录洪堡和雷慕沙通信集之外,还收录了一些洪堡、雷慕沙等人的公开学术讨论,如《论语法形式的产生及其对观念发展的影响》《关于洪堡<论语法形式的产生>一文的评论》等,每一段文字,都折射出欧中的东方学者们对待知识的严谨态度,对待异域文化的开放视野。由此,本书亦从侧面展现了学者应以如何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异文化、理解他者。
目录
译者序 I
告读者 001
洪堡、雷慕沙与汉语:有关通信集的研究 德尼•杜阿赫/ 005
洪堡理论中的汉语议题 让•卢梭/ 039
所引著作书目 103
洪堡与雷慕沙通信集(1824—1831) 让•卢梭 编/ 117
附 录/ 269
附录一 公开学术讨论 271
论语法形式的产生及其对观念发展的影响 洪 堡/ 271
关于洪堡所列举的印第安语言的附注 让•卢梭/ 304
关于洪堡《论语法形式的产生》一文的评论 雷慕沙/ 337
致阿贝尔-雷慕沙先生的信——论语法形式的通性和汉语的特性 洪 堡/ 345
有关《致雷慕沙的信》中一些段落的意见 雷慕沙/ 434
《致雷慕沙的信》简介 塞 西/ 455
附录二 雷慕沙《致洪堡的信:有关“乃”的看法》
(《新亚洲学报》XI,1833年,原版影印) 481
附录三 雷慕沙《汉文启蒙》(节选,原版影印) 487
作者简介
让·卢梭(Jean Rousseau),1947年4月8日出生于巴黎,在塞夫尔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普通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直至退休。主要从事洪堡研究工作,并于相关领域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
德尼·杜阿赫(Denis Thouard),1965年出生于巴黎,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CNRS/EHESS)格奥尔格·齐美尔研究中心(Centre Georg Simmel)高级研究员。主要从事解释学和语言问题等哲学研究工作。主要著作包括:Kant, Paris, Belles Lettres, 2001 ; Herméneutique critique. Bollack, Szondi, Celan, Villeneuve d’Ascq,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u Septentrion, 2012 ; Et toute langue est étrangère. Le projet de Humboldt, Paris, Belles Lettres, 2016 ; Herméneutiques contemporaines, Paris, Editions Hermann, 2020. 他与克里斯蒂安·贝尔纳(Christian Berner)合作编著了 L’interprétation. Un dictionnaire philosophique, Paris, Vrin, 2015。其译著有Wilhelm von Humboldt, Sur le caractère national des langues et autres écrits sur la langage, Paris, Seuil, 2000.
译者:曹艳艳,曾在中国“985”高校任教,现任教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担任中文教师及中文教学部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