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公元前221年秦实现空前的大一统,在此之前的3000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关键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早期城市和最初的王朝,为中国留存至今的许多独特的文化元素奠定了基础。极具挑战性的地理环境,震撼人心的基础设施,以严格宗法制为基础的社会,统一的书写系统,以稻粟农业为基础的饮食体系,以陶瓷、青铜器、丝绸和玉器为核心的物质文化,以及祖先与生者共存的独特宇宙观……历史文献很少记录这些早期的成就,但中国有数千年营建墓葬的传统,宏大且随葬品丰富的墓葬,是了解它们的重要途径。

世界知名汉学家、牛津大学教授杰西卡·罗森的新作《厚土无疆》,聚焦这一关键时段,以跨越广袤时空距离的十二座墓葬遗址为切入点,以跨区域物质文化交流的新视角,综合考古、历史、地理、生态、艺术等多学科诠释古代中国,生动而系统地重构了上下五千余年间古人生前与死后世界的鲜活图景,反复勾勒中国的国家文明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文明的同步、独到,以及跨越欧亚大陆的文化交融,为我们展现了一场跨越3000年早期中国文明的壮游。

这本书根基在考古学,所选十二座墓葬遗址,都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的新发现和新收获;但不是浮光掠影地介绍考古新知,而是借由墓葬遗址讲述古代中国的历史;跨越时空、地域和族群,发起中国人“寻根”的邀请函。同时,《厚土无疆》也是一部文明交流与互鉴的佳作,它生动呈现了中国文明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源于各区域文化间的联通和相互影响,由此中华文明始终充满发展的可能性。涉及的十二座墓葬遗址多设有博物馆,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多个博物馆重要藏品,亦可作为深度游览博物馆的推荐阅读图书。

目录

地图列表03

推荐序 早期中国文明的一场壮游05

中文版序13

自序15

致谢19

前言 来生的世界23

﹍﹍﹍﹍﹍﹍﹍﹍﹍﹍

第一部分华屋山丘(公元前3200—前1200年)

第1章 玉之神秘

浙江余杭良渚遗址003

第2章 狼藉盛宴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029

第3章 铜臂武将

河南安阳殷墟亚长墓057

第二部分 物的语言(公元前1200—前700年)

第4章 秘境献祭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093

第5章 礼物经济

陕西宝鸡【弓鱼】国墓119

第6章 逢新感旧

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151

第三部分 文化交融(公元前700—前300年)

第7章 草原边陲

北京延庆玉皇庙山戎墓183

第8章 南方之圆

安徽蚌埠双墩钟离国墓213

第9章 曾之礼乐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239

第10章 设计之国

河北平山中山王墓279

第四部分 马上天下(公元前300—前221年)

第11章 戎车即止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遗址313

第12章 永恒军队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337

﹍﹍﹍﹍﹍﹍﹍﹍﹍﹍

尾声373

注释383

墓葬列表477

单色插图列表479

彩版列表489

拓展阅读491

作者简介

(英)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

1943年生,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考古学家、汉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获得者。1967—1994年,在长达27年的时间里任职于大英博物馆,并于1987—1994年担任大英博物馆东方器物部(现为亚洲部)主任。1994—2010年担任牛津大学墨顿学院院长,2006—2011年兼任牛津大学副校长代表。

罗森教授是目前中国考古与古代艺术领域最为活跃的西方学者之一,研究领域涵盖了整个古代中国,尤其是从考古与物质文化的角度诠释早期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罗森教授对古代中国的研究始于青铜器和玉器,并以对纹饰系统、中国(从商代至汉代)墓葬遗址的广泛研究而闻名。40多年来,她访问、研究和讲学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部分省份,也包括中国北方边境两侧的考古遗址。她于2002年被授予“女爵士”称号,并于2022年获得有中国人文研究领域诺贝尔奖之誉的唐奖汉学奖,以褒扬她“为静默的器物发声”。

笔耕不辍,已累计出版十多部专著和发表百余篇论文。被译成中文的论著有《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祖先与永恒》(三联书店,2011年初版,2017年再版)、《莲与龙》(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