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中国国家图书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台湾故宮博物院 甘肃省图书馆 青海报纸全文库 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 中华寻根网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HathiTrust数字图书馆 韩国历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妇女杂志 台北中央图书馆 北京大学 长治图书馆 日本汉籍资料库 上海图书馆 光明日报社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浙江大学 香港公共图书馆 法国国家图书馆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首都图书馆 日本东京大学 天津图书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德国巴伐利亚国立图书馆 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 新南威尔士大学 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 莱斯大学方德伦图书馆 苏州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 清华大学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早稲田大学图书馆 苏州大学 牛津大学图书馆 辅仁大学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郑州图书馆 日本京都大学 江苏地方资源共享平台 妇女新知基金会运动史料 中国佛教寺庙志数位典藏 EastView 日本琉球大学附属图书馆 唐河县图书馆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 哥伦比亚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 南昌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 加州伯克利大学 长崎大学图书馆 华中师范大学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 河南大学 南京出版社 市立米泽图书馆 奈良女子大学 山东大学 大英图书馆 韩国国立图书馆 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西南政法大学 洛阳市图书馆 哈佛燕京图书馆 德国国家图书馆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南京图书馆 泸州市图书馆 横浜市立大学 中山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东京国立博物馆 柏林国家图书馆 日本大阪大学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井冈山大学 四川大学 日本学习院大学 武汉大学 宁波大学 吉林大学 保留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 康奈尔大学 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 兰州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图书馆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东京海洋大学 北京大学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日本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局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茨城县立图书馆 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 广西教育出版社

41、 12卷2期 碎鏡零史──戰後臺灣漁業史研究回顧 2001

本文討論了戰後誌書、漁業官僚和少數學者所撰寫的臺灣漁業史 以顯示不同的作者如何在其所置身的情境中 以各自的方式編纂歷史 誌書與漁業官僚所寫的漁業史以「客觀」的呈現方式為政治意識型態背書;而學者的興趣則多在漁民及漁村的風貌 儘管寫作的動機與風格有很大的差異 這些回響在歷史迴廊裡的聲音 卻是不同個人或群體的生命記錄 唯有在聆聽回音交響時 我們才能將日常生活當成是歷史記憶的工具箱 而不是將歷史冷凍在學院中 與世隔絕 ...

新史学

更多: Worldcat 维普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京东 中国县志大全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全国报刊索引 孔夫子旧书网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国图 新华文摘

42、 25卷1期 「文明」與「野蠻」 ── 荷蘭東印度公司對臺灣原住民的認知與地理印象 2014

本文討論荷蘭東印度公司官員對臺灣原住民的「文明性」論述與其形成背景 文章先陳述初抵臺灣的公司人員對住民的描述 並由公司在領地擴張過程中 官員筆下三群「文明人」的特質 探討形成其個別「文明性」的原因;並以蘭陽平原的噶瑪蘭人為例 討論公司官員在中介影響下的認知 以及對臺灣原住民施政的影響 接著描述東印度公司在臺初期的「文明化」作為 並舉一較極端的小琉球人案例 討論荷蘭人如何實踐其殖民地的文明化理念 最後析論隨著統治與住民教化工作的進行 公司官員如何將全臺住民視為三個階序式的「文明...

新史学

更多: 新华文摘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Worldcat 全国报刊索引 籍合网

43、 19卷4期 追求倫理的現代性──從梁啟超的「道德革命」談起 2008

本文旨在呈現晚清道德論述的變遷 為了達到此一目的 特別擇取三種代表性的文本作為分析的軸線 要言之 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 與現代倫理學科的建立係同步進行 這委實是值得注意的現象 欲瞭解此一複雜的過程 絕非單純的概念解析足以成事 尚且必須考慮政治、社會以及教育制度的變革 <br />本文著重整體道德典範的更替 更甚於個別的道德論點與內容 是故 個人前後觀點的變化與倫理系統的完整性 均非關注所在 緣此 拙文的歷史論述預存了結構的分析 ...

新史学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Worldcat 维普网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新华文摘 全国报刊索引 中国县志大全

44、 15卷3期 從「帝姬和親」到「廢立異姓」──北宋靖康之難新探 2004

本文的目的是重新探索北宋末年發生的靖康之難 一直以來 很多學者所理解的靖康之難 仍停留在:金人南侵──汴京淪陷──金人廢立異姓的簡單模式上 但是 這種理解並未能清晰地展現出整個事件的圖像 因為金人並非一開始便決定廢掉欽宗 改立張邦昌為皇帝;所以城陷期間 宋金雙方皆嘗試以「帝姬和親」的模式解決危機 然而 因徽宗受北宋以來恥於和親的外交思維所影響 遂對和親之議持否定態度 但更具決定性意義的是金人的取向:鷹派的宗翰從最初接受和親之議 到最後堅決反對的態度;鴿派的宗望則自始便亟欲以和...

新史学

更多: 国图▪文津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京东 国图 中国县志大全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全国报刊索引 新华文摘 Worldcat

45、 22卷4期 Ma Duanlin ' s Views on Fengjian vs. Junxian State Systems 2011

Focusing on Ma Duanlin s ideas of the fengjian and junxian system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literati s thinking about state-society relations during the Song-Yuan transition, and on this basis examine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applying a &...

新史学

更多: 维普网 全国报刊索引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国图▪文津 新华文摘 京东 万方数据 Worldcat 知网万方 中国县志大全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46、 18卷3期 感官史、力、音樂──從身體與靈魂的關係論赫德聽覺理論與音樂美學 2007

本文以赫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 1744-1803)的感官美學為研究主題 特別著重在聽覺與音樂 本文避免像過去將歐洲十八世紀末的美學史討論放在理性主義與浪漫主義的二元對立思考模式 而是將赫德的美學思考放在1800年前後日耳曼啟蒙主義對於感官認知的回應來考慮 赫德參酌當時剛興起的生理學與心理學 貶抑純粹智性思考 而提高身體與感官的地位 本文藉著赫德的感官美學 來回答感官(尤其是聽覺)在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分疏過程裡 與身體及靈魂的關係 赫德認為...

新史学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京东 维普网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新华文摘 中国县志大全 知网万方 全国报刊索引 籍合网 Worldcat

47、 19卷1期 由兩份《村圖》管窺清末華北基層社會的一些斷面 2008

太平天國與捻亂平定以後 直隸總督李鴻章為重建地方 期瞭解民情 乃籌辦新修 畿輔通志 河北各縣因而開展地方普查的工作 匯總這些成果 一些縣分乃有 村圖 之作 其內容以各個村落為單元 涵蓋其聚落型態、人口、土地、學校、鄉紳、寺廟、集市等要素 此雖名之 村圖 其實不啻是一個地方的普查報告 由於以村為單位 乃構成瞭解清末北方基層社會現象與性資極為珍貴的史料 該 村圖 傳世者 現知有 青縣村圖 、 深州村圖 與 正定縣村圖 三部 本文即依據內容完整及較為完整的前兩部資料 從幾個面向對兩...

新史学

更多: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Worldcat 维普网 国图▪文津 新华文摘 籍合网 全国报刊索引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中国县志大全

48、 20卷1期 隔離與調查──樂生院與日治臺灣的癩病醫學研究 2009

近年來癩病相關議題成為國內外史學研究焦點 本研究就日治時期臺灣癩病醫學論文之內容與性質進行系統性分析 以釐清公共衛生防治與科學研究間之關係 1930、40年代強制隔離的施行 使樂生院內的各類醫學知識得以大量累積 其中最具特色者莫過於關於臺灣人及日臺差異的種族研究 本文從國際癩病研究趨勢、日本醫學傳統、臺灣殖民科學研究 以及樂生院醫官的專業與社會關切等因素 分析此一種族論述內容與功能上的特殊性 ...

新史学

更多: 知网万方 中国县志大全 新华文摘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维普网 上海图书馆 全国报刊索引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Worldcat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国图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万方数据

49、 18卷1期 「每個議題都是女性議題」──美國女選民聯盟的女性主義,1960-1974 2007

一九九 年代以來 史家研究美國第二波婦女運動提出新的分期和詮釋 重新定義女性主義和婦女運動 將非自我宣稱(self-proclaimed)女性主義者的活動納入 這些人雖不宣稱是女性主義者 也不用女性主義旗幟 卻對提升美國女性地位和權益有很大貢獻 而且同時處理種族、階級、性別多重歧視的問題 <br />女選民聯盟(The League of Women Voters, LWV)(下面簡稱「聯盟」)是第一波婦運的產物 在1920年從全美婦女投票權協會(National...

新史学

更多: 国图 Worldcat 万方数据 新华文摘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京东 维普网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51、 20卷3期 說「繫城旦舂」──秦漢刑期制度新論 2009

秦漢律令裡的「繫城旦舂」疑為有期刑 與沒有刑期的「城旦舂」不同;釐清這一差異 或有助於解決秦漢刑期的爭議 「繫」字之有無關係到「刑期」之有無 「繫城旦舂」皆有刑期 但可分為正式與非正式兩種 第一種「繫城旦舂」的功能為「抵償金錢或勞役」:是以一定期限的城旦舂勞役來抵償金錢或勞役的刑罰 是不正式的有期刑 第二種「繫城旦舂」的功能為「調節刑」:凡為使刑罰輕重適度 而衍生的新刑罰皆可稱「調節刑」 是正式的有期刑 「調節刑」比「附加刑」更適合說明「繫城旦舂」的特質 也是「繫城旦舂」最主...

新史学

更多: 全国报刊索引 国图 维普网 新华文摘 Worldcat 中国县志大全 万方数据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52、 18卷2期 商業網絡與委託貿易制度的形成──十九世紀末鹿港泉郊商人與中國內地的帆船貿易 2007

本文以十九世紀末鹿港郊商許家個案為例 討論鹿港泉郊商人如何由米商變成進出口貿易商以及其帆船貿易運作的機制 並檢討幾個問題:一、清代臺灣郊商經常大量購買土地 這種行為在商業經營中的角色為何 是否會影響商業的擴張與再投資 二、鹿港與泉州的貿易已從完全委由出海負責的整船貿易 進一步發展出委託貿易制度 這種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其又如何促成泉郊商人團體的成立 三、清代臺灣島外貿易盛行 但是卻始終未發展出中國大陸盛行的票號和錢莊制度的原因為何 四、中國大陸商人是否如過去的研究所指出的 始終...

新史学

更多: 中国县志大全 京东 维普网 全国报刊索引 新华文摘 孔夫子旧书网 Worldcat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53、 19卷1期 蒙元和滿清的「傳國玉璽」神話──兼論佛教「二教之門」的虛構歷史 2008

秦朝的傳國玉璽成為歷代中原王朝的正統符號 元朝、北元蒙古及滿清亦參與了此神話 漢字印璽深深融入蒙元帝國的政治核心 西藏現存的元朝聖旨皆蓋上漢字「御前之寶」 元世祖忽必烈死後 爭拗帝位繼承人之時 再次發現傳國玉璽 繼位者元成宗鐵木耳以獲得傳國玉璽來增強正統地位 明朝興起 元朝帶著傳國玉璽退回草原 仍然向明朝炫耀正統地位 及後蒙古內戰頻繁 各部落強雄都皆聲稱擁有傳國玉璽來自證其正統權威 十六世紀末蒙古土默特部阿勒坦汗(俺答汗)利用藏傳佛教的政治觀「二教之門」 偽造歷史、聲稱二教之...

新史学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Worldcat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京东 万方数据 维普网 全国报刊索引 中国县志大全 知网万方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籍合网

54、 19卷2期 民族、歷史與倫理──中國後帝制時期 (post-imperial)史學之抉擇 2008

本文重點在於分析柳詒徵的史學理論以及在他心目中歷史與倫理的關係 作者認為柳詒徵雖然在很多方面很像是個採用新方法與觀念的現代史家 但是在1925-1926年之後 歷史與史學之理解越來越依賴「史學以倫理為核心」的傳統概念 柳詒徵與西方同時代的史家所面臨的歷史主義危機不同 他關懷的並非倫理被歷史相對化的問題 而是要透過歷史來顯現與肯定中國的倫理傳統、以德治為重點的社會與政治秩序 雖然如此 柳詒徵同時也要將史學與社會政治制度部分地現代化 所以 他的思想因此既有保守又有現代的特徵 ...

新史学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籍合网 新华文摘 中国县志大全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国图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维普网 孔夫子旧书网 Worldcat 全国报刊索引

55、 19卷2期 進入世界的挫折與自由──二十世紀初的《地學雜誌》 2008

無論在大陸或者在臺灣 當學者討論現代歷史地理的成立時 他們總是遺忘了 地學雜誌 (1910-1937) 學者的遺忘 原因是他們認定 禹貢半月刊 (1934-1937)是現代歷史地理的開端 但是 地學雜誌 是否真是完全不科學、不現代呢 地學雜誌 是否只是「沿革地理」的延續 一點都沒有現代歷史地理的成分呢 早期的 地學雜誌 究竟在那些地方與 禹貢半月刊 不同 導致到後來被排斥呢 本文的目的 就是要解答這幾個問題 為了行文方便 本文只討論1919年一次大戰結束前 地學雜誌 的文章 ...

新史学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京东 维普网 国图 上海图书馆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新华文摘 籍合网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56、 19卷3期 上海的中小商人組織──馬路商界聯合會 2008

上海商界原有總商會 為各行業的總機關 到了五四運動時期 由於政潮與思潮的激盪 部分人士認為總商會已為大商人所壟斷 中小商人的聲音和利益無法得到重視 於是聯合各馬路商店 另行組織馬路商界聯合會 它雖然號稱為中小商人團體 但是成員並不限於商界人士 知識分子和政界人士在其中亦扮演重要的角色 而各馬路商界聯合會領導人的政治立場 相當程度左右商界總聯合會的發展 在1920年代上海的政治運動中 馬路商界聯合會的表現較上海總商會激進 成為國民黨和共產黨極力運動和拉攏的對象 在國民黨對上海商...

新史学

更多: 知网万方 新华文摘 万方数据 全国报刊索引 国图▪文津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57、 20卷2期 「吾婺文獻之懿」──元代一個鄉里傳統的建構及其意義 2009

本文以元代婺州路為中心 討論當時一種特殊的「地方認同」的表現 即以建構一個鄉里傳統來定位個人的行文模式 本文分析此一「婺文獻」之建構與使用 作為探討元人「地方」意識的一個切入點 並探索這種定位個人的方式對元代士人社群形成的意義 ...

新史学

更多: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新华文摘 京东 中国县志大全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Worldcat 全国报刊索引

58、 23卷3期 Belief in the City-God and Official Sacrifices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Formation of the Bureaucratic Image of the City-God 2012

Belief in the city-god was among the most popular religious expression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It has long been viewed as a kind of &ldquo;folk&rdquo; belief Yet the question remain s why practices surrounding the city-god s...

新史学

更多: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籍合网 国图 新华文摘 万方数据 中国县志大全 国图▪文津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维普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59、 24卷1期 The Unified Purchase and Resale System before the Great Leap Forward: With a Focus on Neixiang County, Henan Province 2013

Focusing on Neixiang County, Henan Province,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curement System from the bottom-up and in grass-roots behavior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at grain production was insufficient to support the purc...

新史学

更多: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全国报刊索引 中国县志大全 Worldcat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