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書收錄傅斯年1919-50年間寫給親屬、師友及政治、外交、教育、學術各界人士的書信。由於傅斯年身份多樣(北大、台大校長,中研院史語所所長、中研院總幹事,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立法委員等要職),並參與或主持中英款庚會、中基會文史科學術審查工作。這批書信是觀察中國近代政治、外交、教育、學術研究的發展,以及研究「傅斯年」的重要史料。

目录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無病呻吟的思想極多。他的性情又太孤僻,從來不他又中國文先生的毒不淺,無病呻吟的思想極多。他的性情又太孤僻,從來不和朋友商量,一味獨断的。所以我竟不曾覺察出他的意思来,而不及预防。他到歐洲來,我實鼓吹之,竟成如此之結果,說不出如何難受呢!平伯人極誠重,性情最真挚,人又最聪明,偏偏一誤於家庭,一成“大少爺”,便不得了了;又誤於國文,一成“文人”,便脱離了這個真的世界,而入一夢的世界。我自問我受國文的累已經不浅,把性情都變了些。如平伯者更可長欺。但望此後的青年學生,不再有过類现像就好了。

但此次回國,未必就是一敗塗地。“输入新知”的機会雖斷,“整理國故”的機會未絕。舊文學的根如他,在現在學生中颇不多。況且整理國故也是現在很重要的事。受國文先生毒的人雖然弄得“一身搖落”,但不曾中國文先生毒的人對於國故的整理上定然有些隔膜的見解,不深入的考察。在教育盡變新式以後,整理國故的憑藉更少。趁过倒運的時期,用过一般倒運的人,或者還可化成一種不滅的大事業。所以我寫信勸平伯不要灰心,有暇還要多讀西書,却專以整理中國文學爲業。天地問的人和事業,本不是一概相量的,他果能於此有成,正何必羁种在欧洲,每日想家去呢!

(查看原文)

鹽堿地全熟少婦

1赞

2024-02-22 20:13:47

以爲哲學文學,聯絡最爲密切,哲學科學,若少關係者,中國人之謬見然也。蓋習文學者,恒發爲立想,作玄谈者,每嫻於文學,不知文學本質,原屬普遍,西洋為哲學者,固恒有文學之興會,其爲科學者,亦莫不然,文學家固多兼詣哲學者,其兼詣科學者,尤不少也。中國文學,歷來缺普及之性,獨以高典幽艱爲當然,又以無科學家,而文士又慣以玄語蓋其淺陋,遂致文學與科學之關係,不可得見,反以哲學、文學、史學爲三位一體焉。今爲學制,宜祛此惑,不宜仍此弊也。 (查看原文)

鹽堿地全熟少婦

1赞

2024-02-22 20:13:47

—— 引自第2页

> 全部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