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五四新文學運動以後,新詩漸取得文壇的正宗地位,發展出各種流派。這些流派底定了新詩各種風格的基調,也令創作者更加職業化。而舊體詩人則因繼承傳統士大夫「公餘操翰」的模式,多僅被視為非專業者,乃至其作品可能自娛有餘而創新不足。

再者,此時舊體詩壇的規模雖大不如五四以前,卻依然紛繁活潑。舊體詩人不再是傳統士大夫,而往往是術業各有專攻的現代知識分子,正與金耀基所言「結構分殊性」(structural differentiation)相印證。他們兒時多接受過傳統教育,打下了古典文學的基礎。而失去主導地位的舊體詩壇上,作者們或有師承,或自學成材,但因不墨守流派,故能博采眾長。當然,流派的不明顯令舊體詩壇的生態呈現碎片化(fragmentation)的面貌。如此面貌無疑大大增加了研究者尋繹詩壇脈絡的難度,卻也足見眾聲喧嘩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