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上篇:文(人文、文化)
第一章 唐君毅的人文觀:源自道德理性的人文精神為國家存在、政治民主與達致太和世界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二章 中國文化對西方世界可作出的貢獻──以〈中國文化宣言〉與唐君毅之其他著作為主軸所展開的探討
第三章 〈中國文化宣言〉之草擬與刊行經過編年研究
中篇:史
第四章 唐君毅史學理論管窺
第五章 唐君毅的偉大啟示──返本開新:中國史學上的褒貶傳統
下篇:哲
第六章 唐君毅30 歲前後的哲學思想──以《致廷光書》為探討的主軸(上)
第七章 唐君毅30 歲前後的哲學思想──以《致廷光書》為探討的主軸(下)
目录
自 序上篇:文(人文、文化)
第一章 唐君毅的人文觀:源自道德理性的人文精神為國家存在、政治民主與達致太和世界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二章 中國文化對西方世界可作出的貢獻──以〈中國文化宣言〉與唐君毅之其他著作為主軸所展開的探討
第三章 〈中國文化宣言〉之草擬與刊行經過編年研究
中篇:史
第四章 唐君毅史學理論管窺
第五章 唐君毅的偉大啟示──返本開新:中國史學上的褒貶傳統
下篇:哲
第六章 唐君毅30 歲前後的哲學思想──以《致廷光書》為探討的主軸(上)
第七章 唐君毅30 歲前後的哲學思想──以《致廷光書》為探討的主軸(下)
附 錄
附錄一:太老師年譜
附錄二:專書論文
附錄三:演講
附錄四:開幕或閉幕講話
附錄五:其他
徵引文獻
後 記
索 引
作者简介
祖籍廣東省番禺縣(今隸廣州市),1951年11月出生於香港。先後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新亞研究所及法國巴黎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以優等(TRES HONORABLE)成績通過。在香港肄業期間,先後追隨之史學界耆宿,計有章群、羅炳綿、蕭作樑、孫國棟、羅夢冊、嚴耕望、全漢昇等等;哲學界則有唐君毅、牟宗三;文史哲學界則有徐復觀諸大師。負笈法國期間,博士論文導師則為國際漢學界泰斗謝和耐教授(J. GERNET)。此外,嘗從遊之著名漢學家計有桀溺(J.-P. DIENY)、施舟人(K. M. SCHIPPER)、吳德明(Y. HERVOUET)、雷威安(A. LEVY)等等教授。1987-2020年間任教於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其間嘗擔任系主任(1995-98、2001-2004)、人文社會學院院長(2004-2007)、(臺灣)中國歷史學會理事長(2006-2008)、錢穆故居執行長(2008-2010)等職。現為香港新亞研究所榮譽教授、臺灣東吳大學名譽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學術史、史學史、現代新儒家研究。撰著之專書計有:《廿二史箚記研究》(1994年初版,2010年增訂再版)、《清人元史學探研》(2000年)、《學術與經世:唐君毅的歷史哲學及其終極關懷》(2010年)、《(中外)章學誠研究述評 1920-1985》(2015年)、《政治中當然有道德問題:徐復觀政治思想管窺》(2016年)、《性情與愛情:新儒家三大師相關論說闡微》(2021年)。主編者計有:《釣魚台列嶼之歷史發展與法律地位》、《二十世紀人文大師的風範與思想》(三冊)、《錢穆先生思想行誼研究論文集》、《錢穆研究暨當代人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與友人合編者則有《北學南移:港台文史哲溯源》(三冊)、《重訪錢穆》(二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