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目录
专家论坛论先秦历史散文的文学史意义/邵毅平
试论虞山诗派对诗歌定义的看法/李茀民(新加坡)
中国意境论的消解刍论——从方士庶、李渔到王国维/刘月张传友
汉魏六朝文学研究
论郑玄《毛丶诗笺》的文学阐释特色/薛燕
互文性阐释 《楚辞补注》中的“以注”/侯体健
魏晋时期文学的自觉与性别代言体诗的生成/周峨
江淹生平性格及创作互动探略/陆岩军
南北朝士人流亡与南北文学交流/王允亮
近体诗形成过程中对南朝乐府民歌把握片断体验与情感之技法的借鉴/陈珏
“个人主义”视角下的梭罗与陶渊明/李洁
南朝官体诗中女性形象的物化特征/李贞
唐宋文学研究
韩愈、白居易交游及关系考/金基元(韩国)
顾况早年与文士的交游/陈婷
王昌龄诗论与殷瑶诗论比较/何蕾
浅谈入乐之于两宋檃括词的意义/蔡凌华
黄庭坚词学观念转变浅探/樊新强
试论陆游的绮艳词/金恩景(韩国)
钱锺书论南宋“四灵”/解旬灵
宋代柳集的编集与评价/潘玉涛
元祐时期的苏黄酬唱诗/邱月儿(中国香港)
潜在的理学家立场和模糊的历史图景——陆游“晚节”问题的探讨/张毅
耶律楚材的“东丹”心态/张泉
从出土墓志看唐代墓志文的文体演变/黄清发
从《夷坚志》的一则故事浅谈朱熹与洪迈的关系/张文飞
明清文学研究
论具有文学性的官场书信/金桂台(韩国)
从《弹词》《馀韵》的比较看《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差异/夏蕙筠
郑孝胥推重王安石之原因/侯长生
吴文英升格运动始末与清代以来词学变迁述论/刘嘉惟
《绣襦记》在戏曲选本中的动向——以万历至清代康熙、雍正为考察时段/王莉珍
美学视域中的李渔戏剧结构论/王爱君孙永
清前期科举用诗考/徐美秋
文化生态研究
《周易》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影响/谭德贵
《尚书》的女性研究/曲晓明
有序的和谐——论先秦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乐记》/萧能
唐诗中的秋千之戏/田苗
论唐诗中贵妃形象的演变过程/罗英华
《萧淑兰情寄菩萨蛮》的性别解读/张淼
胡适诸子研究的方法观念及影响/盛韵
韩中“天鹅型”故事比较研究/延敬淑(韩国)
清末
内容简介
《中国学研究(第11辑)》经过学界同人的共同努力,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它是一种高档次、高品位且很严肃的学术研究专辑。当然,这类专辑的出版,如果没有国内外一些师友的积极鼓励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大力支持,恐怕是很困难的。值此,我们真诚地说声“谢谢”。
《中国学研究(第11辑)》所收录的论文稿件,内容涉及中国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和宗教学等。其撰写人员一般是博士毕业或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大学教师或专职研究人员,在中国留学即将毕业的外国优秀博士生的论文也在遴选之列。稿件一般由编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必要时送请有关专家预审。本专辑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创新,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旨在为繁花似锦的学术园地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