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導論(康豹、高萬桑)

【地方民間信仰的轉型】

近代中國之寺廟破壞運動:以江浙地區為討論中心(康豹)

清季溫州地區的廟產辦學(祁剛)

晚清及民國時期江南地區的迎神賽會(高萬桑)

城隍神與近代溫州地方政治──以1949 年黃式蘇當城隍為討論中心(羅士傑)

論道院在香港建立之契機及其與港、星天清草堂之關係(游子安)

【宗教知識的產生】

由1900–1937 年間《花名寶卷》的刊刻看中國二十世紀初出版文化與民間信仰及俗文學之關係(白若思)

平衡功德與利益──上海佛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的經歷(史瑞戈)

八德:近代中國救世團體的道德類目與實踐(范純武)

清末民國時期上海的宗教出版概觀:以佛道教為中心(吳亞魁)

【近代菁英的宗教生活】

打造現代都市的佛教身分認同──以1920年代上海的世界佛教居士林為例(江建明)

在菁英弟子與念佛大眾之間──民國時期印光法師淨土運動的社會緊張(楊凱里)

「護生」與「禁屠」:1930年代上海的動物保護與佛教運動(潘淑華)

近代湖社與寺院的互動:以上海壽聖庵事件為中心(劉文星)

佛教、政治與都市社會:以民國靜安寺漢奸和尚案為中心的探討(付海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