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近世中韓關係——宋、金與高麗三角互動》

地緣政治角力,形塑東亞國際秩序

從近世中韓互動審視南宋時代變革

宋、金與高麗三者之間長期的互動關係,彰顯出十二、十三世紀東亞國際秩序的複雜性,以及弱勢政權在外部環境驟變的情況下,進行各種政策調整以求生存的努力。作者先蒐集、整理中韓史籍乃至碑刻資料,依序排比列成年表,確定時序以掌握關係的變化,作為探討議題的基礎;再逐步整理相關史料,蒐集、整理中韓研究既有的論著,透過中國史與高麗史的相關史籍互相參照,對長期以來中韓關係史研究進行綜合性的觀察評述。

除了政治、外交層面,黃寬重教授亦從不同面向切入,進一步觀察宋、麗關係的變化。例如中韓雙方的交流過程中,在實用性器物以及具典藏價值的文物上常互換有無,說明在外交關係時斷時續的情形下,兩國仍有實質的經濟與文化交流;而山城防禦蒙古的經驗,對宋、麗國運以及人民際遇有所影響,兩國之間是否相互學習或影響,亦值得探討。經由國際互動來看待南宋的處境和政權特質,得以確認宋朝是從東亞世界秩序的視角處理其外交政策。

黃寬重教授在因緣際會下投入中韓關係研究,也曾親赴韓國進行史蹟踏查、參觀,並與韓國學者交流請益;作者的研究歷程中,受到許多師友、前輩的協助與交流,得以收穫豐碩成果。也曾收到韓國方面資助進行訪問研究,利用豐富藏書以及實地考察,認識地形風貌並結合史、地典籍的記載,擴展中韓關係的研究議題。

在作者開展研究前彙整書目的準備工作過程中,也見證了中韓關係研究從附庸蔚為大國的盛況,以及資訊科技及數位化急速發展的過程。後來在國際關係、時空背景與作者研究方向調整下,雖決定告別中韓關係研究,鮮少再觸及中韓關係議題,但本次作者修訂舊稿彙集成冊,使本書成為其學術生涯的紀錄與見證。

目录

劉子健推薦序 略論南宋的重要性

總 序 砌磚夯土再構半壁山河

自 序 探索宋麗互動,深化認識南宋

第一章 高麗與金、宋的關係

第二章 南宋與高麗的關係

第三章 宋代中韓文物交流初探

第四章 宋、麗貿易與文物交流

第五章 山城與水寨的防禦功能——南宋、高麗抗禦蒙古的經驗

第六章 海峽兩岸中韓關係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第七章 金編《高麗史中中韓關係史料彙編》評介

第八章 外交關係與社會變遷——百濟對中國文化的受容的初步觀察

附錄一 高麗與金宋關係年表

附錄二 讀後感 張存武

附錄三 宋日僧侶往來與文物交流——由南宋文獻所作的觀察

參考書目文獻

索 引

作者简介

黃寬重

1949年生,臺灣宜蘭人。中興大學文學士,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博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哈佛燕京學社、韓國漢城大學訪問學人。專研宋史,著有《宋代的家族與社會》、《南宋時代抗金的義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政策‧對策──宋代政治史探索》、《孫應時的學宦生涯──道學追隨者對南宋中期政局變動的因應》、《藝文中的政治──南宋士大夫的文化活動與人際關係》、《居鄉懷國──南宋鄉居士人劉宰的家國理念與實踐》等專書,主編《中韓關係中文論著目錄》。論文百篇,已輯成《南宋史研究集》、《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宋史叢論》、《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四書。

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中興大學副校長、國家圖書館館長、長庚大學講座教授等職。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日本東洋文庫海外名譽研究員等職。曾獲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及國科會傑出研究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