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禅流河东复河西 (续集): 海外新锐禅研究拔萃 (卷 2) :海外禅学优秀作品选,陈金华主编,2023年。
禅宗及其文化传统的存在已经深深渗透到世俗社会中,至少在东亚汉语圈内是这样。千百年来,亚洲许多国家在保持独特本土特色的同时,也保留了与中 国有着密切渊源的禅宗文化。
二十世纪的日本学者将禅宗文化带入西方学术和精英社会,从而改变了西方对古代东方知识体系的认知方式。最初,西方对禅宗的理解主要集中在日本禅宗。渐渐地,研究人员开始认识到这些分支与中国主流禅宗之间的差异。这一认识导致全球禅宗学术研究发生根本性变化。当代学者现在对中国的禅、日本的禅、韩国的禅和越南的禅进行了明确的区分。这些区别是该领域正在进行的学术研究的基础。
为了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 FROGBEAR(From the Ground Up: Buddhism and East Asian Religions)项目与旭日全球佛学网络合作,于 2022 年 7 月与耶鲁大学联手组织了一场国际佛教研究活动。题为“禅流河东复河西:禅宗跨地域与跨文化传播的跨学科考察”的学术会议。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从多个角度、涵盖不同的学术领域、地理区域和文化背景,批判性地分析和探讨这一重要而持久的佛教传统。本书是会议论文集的第二卷,收录了十二篇关于禅宗研究的著名论文。
目录
序 華林佛學研究書系
湛如
代序 變革、網絡、跨境、互鑑:對禪宗跨地域、跨文化傳播的多媒介與跨學科的考察
陳金華
一、圖景轉換與範式移易——禪研究方法論再思考
1.1 [美] 福克 Griffith Foulk(鄧育渠 譯、紀贇 校):禪宗歷史研究的新視野與新路徑——待刊拙著《禪的歷史》之導論
1.2 [澳] 喬根森 John Jorgensen(張芾 譯):禪學——淺論近代禪宗學之成立
1.3 [日] 伊吹敦(通然 譯):荷澤神會的歷史意義再考
1.4 [美] 莫舒特 Morten Schlütter(孔雁 譯):禪宗與宋代政權
二、以文字為階 ?——禪修與禪典
2.1 [匈] 高奕睿 Imre Galambos(鄧育渠 譯、紀贇與黃君榑 校):斯坦因所獲敦煌本《六祖壇經》斷代——從寫本學的角度分析
2.2 [英] 薛克 Sam van Schaik(趙燕飛 譯):禪宗文本與禪修實踐——研究早期禪宗的社會歷史學路徑
2.3 [美] 葛利尹 Eric Greene(嚴世偉 譯):禪修、禪師與禪經
2.4. [美] 魏雅博 Albert Welter(鄧育渠 譯、楊增 校):禪教離合——永明延壽及其遺產
三、禪修:面向、途徑與延伸
3.1 [日] 出口康夫 (鄭杰友 譯):自我即萬物——道元論自我與世界
3.2 [美] 默箬絲 Michaela Mross(鄧育渠 譯、紀贇 校):講式——通過音樂修行
3.3 [日] 柳幹康 (李銘佳 譯):白隱的實踐體系及其背景
3.4 [日] 重田美琪(李家民 譯):鈴木大拙和久松真一關於東亞美術、藝能與 “禪” 的言說
編者、作者與譯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