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书是欧洲著名汉学家钟鸣旦先生的又一部探讨礼仪之争的力著。作者的研究缘于欧洲所藏一批新披露的撰写于1701~1704年间的中文和欧语文献,礼仪之争过去通常被视为一个纯粹的欧洲事务,因而大部分对于中国礼仪之争的研究都倾向于欧洲一方,然而这批文献表明当时中国人也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这场争论,因此提供了这场争论中的一个独特视角。本书基于这批文献,从旅行文本、社会网络以及文化间论证三个主题出发,探讨了17世

目录

译者前言 1

引言 1

史料和背景 11

安多与耶稣会代表员卫方济和庞嘉宾 12

第一阶段(1701年):收集汉语经典和中国天主教徒的著述 16

第二阶段(1702年):收集个人和集体证词 23

在罗马出版文档 27

旅行的书籍 56

欧洲文献里征引的汉语经典和中国天主教徒的著述 58

从中国运到欧洲的书籍和手写本 78

位于罗马的汉语典籍图书馆 95

图书馆的流动 102

群体关系网络 125

集体证词和个人证词的汇编过程 128

18世纪初期的中国天主教群体 139

学者们和教徒们 145

关系网络分析 210

文化间的论证 267

三个解释的层面 269

核心论点 273

文化间的论证过程 281

文化间的诠释 288

结语 301

参考文献 309

附录 331

传教士名录中西对照表 333

文献表格 339

原档影印 389

索引 541

作者简介

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鲁汶大学汉学系教授,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长期致力于汉学研究。主要著作有《礼仪的交织: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中的丧葬礼》(2019, 2009)、《传教中的“他者”:中国经验教我们的事》(2014)、《杨廷筠:明末天主教儒者》(2002)、《可亲的天主:清初基督教徒论“帝”谈“天”》(199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