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嵩山论坛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河南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金会、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联合主办,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政府承办。来自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专家相聚嵩山之一麓,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开启了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  未来的文明应当是对话的文明,不应是封闭孤立的,更不应是对抗冲突的。对话的文明,基于文明的对话,通过对话使得各文明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他文明的意义。文明的发展不是某一文明战胜其他文明,或少数几个文明主宰文明的走向,而是一个命运共建、繁荣共享的过程。由此,各文明自觉地完善自我,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为对话的文明。经过几个世纪的剧烈变化,人类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文明对话的机制,这是迈向对话文明的重要一步,而每个文明自身的转化与创新,正是迈出这重要一步的关键所在。

目录

部分 主题发言“对话文明”如何可能:一种儒家的视角现代世界的转型和文明对话的障碍“天下为公”的中国在儒家、马克思主义与民主之间文明相遇、交融与共存的模式第二部分 世界文明的创造性转化论华夏文化的本原性及其普遍主义精神关于文明的本质的思考多元、对话与民主“道”与“心”:中国文化之中的宗教宽容精神何以可能论儒家伦理的普遍性追求及其经济基础合道性论纲第三部分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发展“文化中国”刍议中国传统儒学的内在价值论论王阳明之理与人类主导地位的确立从天性与气禀的双重关系看朱子工夫论中“体认”与“求放”的根本特征道物无际道与万物的先在与同在之辩证关系第四部分 迈向对话的文明中西之学与世界哲学一带一路与对话文明中国哲学之“道”及其真善美价值理想重申家庭:对话性文明的“儒家一犹太教”范式不同文明之“尚中”“尚和”思想的传承与对话启蒙语境中儒学的命运与现代性对话: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

作者简介

杜维明,1940年生,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当代研究和传播儒家文化的萤要思想家。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1981年始,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1988年,获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1996—2008年,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2010年12月,获聘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主要著作有《二十一世纪的儒学》《杜维明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