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中国藏于欧洲的最重要的汉籍文献有两批:一批是敦煌文献,另一批是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而罗马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数量最多、底本最好、品种最全,内容涵盖清初顺康雍乾四朝和罗马接触的历史文献,明末清初传教士介绍西方科学、宗教、文化、历史的著述,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的具体历史文献,中国明清皇帝、官吏同传教士接触的历史文献,中国士大夫对天主教接受、理解的文献,清初传教士在中国民间活动记载的文献等。30%左右为手稿、抄本,70%左右为明清两代的刻本和重刻本,对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欧洲汉学史、中国明清史、中国近代史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梵蒂冈图书馆、罗马智慧大学孔子学院、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大象出版社几方联手,精心遴选、复制这批文献,整理、汇编为《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分辑依次影印出版。第一辑45册,辑录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汉籍总计153种,近日即将由大象出版社出版。第二辑,第三辑也将陆续出版,全部出版后成书300余册。该丛刊所辑录文献不仅基本覆盖已经出版的各类相同主体的各类丛书,而且包括一大批从未公布的珍贵的刻本、稿本、抄本、地图、星图、画本、双语稿本辞典,堪称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出版界在域外汉籍与海外中国文献整理方面所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我国人文学术界在国际范围内展开学术合作的一个成功范例。该丛刊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任大援教授,罗马智慧大学马西尼教授,梵蒂冈图书馆副馆长Piazzoni博士共同主编,将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学术成果出版。目录:總目◆第一冊天主聖教書目・曆法格物窮理書目天主聖教書目曆法格物窮理書目恩綸〔清〕世祖福臨撰特錫嘉名〔清〕世祖福臨撰御製天主堂碑記〔清〕世祖福臨撰恩榮四世錄〔清〕聖祖玄燁撰碑記贈言合刻道原精萃(一)[法]倪懷綸輯萬物真原[意]艾儒略述天主降生引義二卷[意]艾儒略述天主降生言行紀略八卷(卷一至卷二)[意]艾儒略述◆第二冊道原精萃(二)[法]倪懷綸輯天主降生言行紀略八卷(卷三至卷八)[意]艾儒略述宗徒大事錄〔清〕李杕節譯聖母傳〔清〕李杕著◆第三冊道原精萃(三)[法]倪懷綸輯宗徒列傳[意]高一志撰,〔清〕李杕編教皇洪序〔清〕李杕譯道原精萃圖〔清〕劉必振等繪◆第四冊萬物真原[意]艾儒略述天主降生引義二卷[意]艾儒略撰天主降生言行紀略八卷[意]艾儒略譯述真道自證四卷卷首一卷[法]沙守信述◆第五冊真道自證四卷卷首一卷[法]沙守信述真道引解全書三卷會同四教◆第六冊聖教明徵八卷[西]萬濟國著七克七卷(卷一至卷三)[西]龐迪我撰述◆第七冊七克七卷(卷四至卷七)[西]龐迪我撰述七克七卷[西]龐迪我撰述◆第八冊聖事禮典[意]利類思譯司鐸典要二卷[意]利類思述◆第九冊司鐸典要二卷[意]利類思述超性學要三十卷目錄四卷(目錄卷一至卷四)[意]利類思譯義◆第十冊超性學要三十卷目錄四卷(卷一至卷八)[意]利類思譯義◆第十一冊超性學要三十卷目錄四卷(卷九至卷十五)[意]利類思譯義◆第十二冊超性學要三十卷目錄四卷(卷十六至卷二十四)[意]利類思譯義◆第十三冊超性學要三十卷目錄四卷(卷二十五至卷二十六,◆第三大支卷一至卷四)[意]利類思譯義復活論二卷[葡]安文思譯義◆第十四冊童幼教育二卷[意]高一志著建福州天主堂碑記〔清〕佟國器撰拯世略說〔明〕朱宗元著三山論學紀[意]艾儒略著景教流行中國碑頌〔唐〕景淨述推驗正道論(附《性靈說》、《天主正教約徵》)[意]王一元撰推驗正道論(附《醒世問編》)[意]王一元撰辯學疏稿〔明〕徐光啓撰求說[意]羅雅谷撰天學傳概〔清〕李祖白撰天主聖教百問答[比]柏應理述◆第十五冊若瑟聖人行實[葡]陽瑪諾述大聖若瑟行實・聖母淨配聖若瑟傳[葡]陽瑪諾、[法]馬若瑟述天學略義[葡]孟儒望著真福直指二卷[意]陸安德述善生福終正路二卷[意]陸安德著◆第十六冊天主聖教念經總牘二卷[葡]費樂德集痛苦經蹟[葡]伏若望等譯◆第十七冊四末真論[比]柏應理撰四末真論[比]柏應理撰振心諸經[葡]費奇規譯述領洗要理[比]魯日滿訂聖經直解十四卷目錄一卷(目錄、卷一至卷二)[葡]陽瑪諾譯◆第十八冊聖經直解十四卷目錄一卷(卷三至卷八)[葡]陽瑪諾譯◆第十九冊聖經直解十四卷目錄一卷(卷九至卷十四)[葡]陽瑪諾譯天主聖教聖人行實七卷(卷一)[意]高一志述◆第二十冊天主聖教聖人行實七卷(卷二至卷七)[意]高一志述◆第二十一冊齊家西學五卷[意]高一志撰五十言餘[意]艾儒略撰聖體答疑[比]南懷仁述告解原義[比]南懷仁述天主聖教小引〔明〕范中述龐子遺詮四卷[西]龐迪我著◆第二十二冊天主經解[意]羅雅谷著聖母經解[意]羅雅谷著聖母行實三卷[意]高一志撰述闢釋氏諸妄〔明〕徐光啓撰闢釋氏諸妄〔明〕徐光啓撰闢妄條駁合刻〔明〕徐光啓,〔清〕洪濟、張星曜撰◆第二十三冊代疑篇二卷〔明〕楊廷筠著代疑編(附《楊淇園先生超性事蹟》)〔明〕楊廷筠述修身西學十卷[意]高一志撰天主聖教引蒙要覽[葡]何大化撰聖水紀言〔明〕孫學詩述◆第二十四冊天主聖教約言[葡]蘇如望述天釋明辨〔明〕楊廷筠著天主聖教實錄[意]羅明堅述教要解略二卷[意]王豐肅述天主教要造物主垂象略說〔明〕徐光啓述聖體要理二卷[意]艾儒略述主教要旨[意]利類思著◆第二十五冊重刻畸人十篇二卷[意]利瑪竇述物元實證[意]利類思述善終助功規例[葡]伏若望述答客問〔明〕朱宗元條答,張能信訂正答客問〔明〕朱宗元條答,張能信訂正◆第二十六冊哀矜行詮三卷[意]羅雅谷著寰宇始末二卷[意]高一志撰口鐸日抄八卷(卷一至卷四)[意]艾儒略等口鐸,〔明〕李九標等筆記◆第二十七冊口鐸日抄八卷(卷五至卷八)[意]艾儒略等口鐸,〔明〕李九標等筆記教要序論[比]南懷仁述景教流行中國碑頌正詮[葡]陽瑪諾注聖記百言(附《死說》)[意]羅雅谷撰聖若撒法始末述略[意]龍華民譯◆第二十八冊善終瘞塋禮典[意]利類思譯周歲警言[意]羅雅谷撰述真主靈性理證二卷[意]衛匡國述十慰[意]高一志撰性學觕述八卷(卷一至卷四)[意]艾儒略著◆第二十九冊性學觕述八卷(卷五至卷八)[意]艾儒略著神鬼正紀四卷(附《神鬼原始》)[意]高一志撰勵修一鑑二卷(存上卷)〔清〕李九功纂評勵學古言[意]高一志述逑友篇二卷[意]衛匡國述交友論[意]利瑪竇撰◆第三十冊靈言蠡勺二卷[意]畢方濟口授,〔明〕徐光啓筆錄天主實義二卷[意]利瑪竇述天主實義二卷(上卷)[意]利瑪竇述◆第三十一冊天主實義二卷(下卷)[意]利瑪竇述天主實義續篇[西]龐迪我述孟士表先生辨敬錄[葡]孟儒望著天主聖教四字經文[意]艾儒略撰主制群徵二卷[德]湯若望著◆第三十二冊主教緣起四卷[德]湯若望著悔罪要指[意]郭居靜撰彌撒祭義二卷[意]艾儒略述彌撒祭義略[意]艾儒略譯◆第三十三冊提正編六卷[意]賈宜睦著天階[意]潘國光述聖教四規[意]潘國光述不得已辯[意]利類思著天主正教約徵(附《聖教治世徵》)[意]利類思著聖教簡要[意]利類思述善惡報略說[比]南懷仁述◆第三十四冊天主降生出像經解[意]艾儒略撰西方答問二卷[意]艾儒略撰畫答・睡答[意]畢方濟撰斐錄答彙二卷[意]高一志譯授,〔明〕畢拱辰刪潤天問略[葡]陽瑪諾條答達道紀言二卷[意]高一志手授,〔明〕韓雲纂述記法[意]利瑪竇詮著◆第三十五冊不得已辯[比]南懷仁述獅子說[意]利類思述西學凡[意]艾儒略答述名理探(一)[葡]傅汎際譯義,〔明〕李之藻達辭五公稱五卷(卷一至卷三)◆第三十六冊名理探(二)[葡]傅汎際譯義,〔明〕李之藻達辭五公稱五卷(卷四至卷五)十倫五卷(卷一、卷三至卷四)◆第三十七冊名理探(三)[葡]傅汎際譯義,〔明〕李之藻達辭十倫五卷(卷五)熙朝定案[比]南懷仁等編熙朝定案[比]南懷仁等編熙朝定案[比]南懷仁等編奏疏[意]利類思等撰西字奇蹟[意]利瑪竇撰辯學遺牘[意]利瑪竇等撰雍正三年天主聖教瞻禮齋期表康熙三十四年天主聖教瞻禮齋期表康熙三十五年天主聖教瞻禮齋期表康熙三十六年天主聖教瞻禮齋期表咸豐元年天主聖教瞻禮齋期表天主聖教約言[葡]蘇若望述論釋氏之非闢輪迴非理之正味德子撰◆第三十八冊聖教信證〔明〕韓霖、張賡述天主要理[西]高毋羨撰正學鏐石[西]利安當著要經略解[西]白多瑪著帝天考〔清〕嚴謨著帝天考(附《廟祠考》)〔清〕嚴謨輯著論儒家之天・太極與天主堅振聖規義[意]葉巴西略著默想神功二卷[墨]石鐸琭述◆第三十九冊天主聖教經文(附《聖教小問答》)[意]康和子撰天主聖教經文(附《天主教要問答》)天神規課[意]潘國光述聽彌撒凡例[墨]石鐸琭述聖父方濟各行實三卷[西]恩若瑟述◆第四十冊滌罪正規四卷[意]艾儒略述滌罪正規略[意]艾儒略譯著永福天衢二卷[西]利安定著天主教要注略[意]葉尊孝著同善說〔清〕李祖白撰初會問答[墨]石鐸琭述◆第四十一冊天主十誡勸論聖蹟十卷[意]潘國光述妄占辯[比]南懷仁撰天主聖教略說[意]陸安德述進教領洗捷錄[西]卞芳世選定天神會課[意]潘國光述妄推吉凶辯[比]南懷仁撰◆第四十二冊天主聖教入門問答二卷[西]施若翰集鐸書〔明〕韓霖撰益聞錄(第三十一號至第五十五號)〔清〕李杕主編◆第四十三冊益聞錄(第五十六號至第八十一號)〔清〕李杕主編聖母小日課[意]利類思譯聖教理證任斯德範訂◆第四十四冊聖教總牘五卷[意]郭居靜等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