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建築文化圈,周邊國家的韓國、日本、琉球、越南等地以在地觀點接受外來的中國建築與城市規劃手法時,存在以其主體建築史觀來面對、篩選與接受中國建築之過程。這些周邊國家存有其在地建築的本質,相對於中國建築與城市,具有可稱為異文化的建築特質。例如韓國建築結合大自然原野環境特質;或是其空間由「大廳(마루)」與「溫突(온돌)」兩種特殊的基本空間元素所構成;或在朝鮮時期發展成熟的「多包系建築樣式」與「柱心包系建築樣式」;這些都與東亞其他地區的建築不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朝鮮時期重視儒家科舉制度時代背景下,也發展出其獨特的孔廟、書院及鄉校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