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從1937年的中日戰爭、二戰、國共內戰,到1960年代在東亞的各個戰場……

從臺灣到南洋、從中國到世界;不管是臺籍日本兵,或是來自中國的老兵,都曾在戰爭中與臺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連;而那些戰爭的殘酷與警剔,引領我們思考——為何人類不斷重蹈覆轍,為何人性一再跌入相同的困境?

本書提供一個更宏觀的視角,讓我們省思那一段臺灣與老兵的時代歷史。

2022年2月烏俄戰爭爆發,世界局勢陷入動盪,摧毀無數家園及生命;2025年8月,我們更將迎接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80年……

戰爭的殘暴,在二十世紀已然上演多次,由血、汗、淚及生命交織的每個戰場,留下無法挽回的遺憾和悲慘的歷史記憶。本書即在這一背景下,透過四部在臺灣生存或有聯結的老兵故事,讓世人明白,戰爭下沒有贏家,特別是那群在歷史波瀾下主動或被動加入戰場的底層老兵,共同遭遇亂世的愚弄,戰爭對他們及家人所造成的傷害,一生難以抹滅。我們更應記取教訓,永遠唾棄和譴責無端引起的侵略戰爭。

目录

導讀:

和解與共榮:亂世下臺灣老兵的歷史和啟示/林玉茹(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許蕙玟(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第一部 臺籍日本兵在中國戰場/許仟慈

一、安平子弟齊出陣:第一批赴外作戰的臺灣軍夫

二、戰場上的「旁觀者」:臺灣農業義勇團

三、「等到回臺灣的那日!」海南島臺灣兵的生存戰役

四、一生軍旅,為誰而戰

五、 搖身一變成為反共明星

六、無名英雄的輓歌

第二部 前進南洋的臺籍日本兵/楊雅蓉

一、烽火下的南進:招募與動員

二、支援前線,打造南方:特設勞務奉公團與特設勤勞團

三、征戰叢林:高砂義勇隊

四、陸、海戰記:特別志願兵

五、戰地的白衣天使:看護婦與軍醫

六、夾縫中求生存:從戰俘監視員變戰犯

第三部 來到臺灣的中國老兵/郭立媛

一、 糊裡糊塗變成兵:軍隊拉伕

二、知識青年從軍去:青年軍

三、現代花木蘭:女青年大隊

四、顛沛流離到臺灣:1949年大撤退

五、那一夜,他鄉變故鄉:舟山、大陳島撤退

六、後山墾荒:打造石頭家園

第四部 流離在外的中國老兵/許雅玲

一、遙遠的眷村:香港調景嶺

二、消融於香港社會的嶺上人

三、越南富國島上的囚禁歲月

四、從越南富國島到富臺新村

五、飛到南越的海燕:阮樂化

六、時勢造英雄:韓戰「反共義士」的興迭

作者简介

林玉茹

1966年生,臺南市人。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臺北大學歷史系合聘教授、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長、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曾任日本東京大學外國人研究員、日本九州大學訪問學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訪問學人、日本早稻田大學太平洋研究中心特別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臺灣社會經濟史、清代臺灣史、海洋史、區域研究。著有專書《國策會社與殖民地邊區的改造:戰時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東臺灣的經營》、《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政治經濟的發展》、《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向海立生:清代臺灣的港口、人群與社會》。

許蕙玟

南投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臺灣商業史。著有〈延續和新生:日治前期臺灣的商標法與商業(1899-1921)〉、單篇文章〈從標頭到商標:以施錦玉香鋪為例〉、〈日治初期商標法施行及其發展:以煙草商標登錄為主〉、〈舊慣與新制的交錯與碰撞:日治初期臺灣人商標登錄的初體驗(1899-1911)〉、〈藥進臺灣:日治時期高雄莊松榮藥房的經營變遷(1895-1945)〉、〈跨域貿易下的臺南商人與商標登錄(1860-1905)〉、〈大稻埕杜厝街杜玉記經營的興衰(1850-1912)〉、〈以捐入世:臺北大稻埕藥商陳茂通的社會事業〉、〈藥材、自製與代理藥品:東亞藥業網絡下的乾元藥行(1896-1936)〉。

許仟慈

臺北人,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畢業。曾於政大臺史所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擔任行政助理,現在和愛貓Kiri一起在東京求學中。曾策畫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線上展「給我一盞茶的時間:攝影家普萊斯與他的《北福爾摩沙的回憶》」。

楊雅蓉

臺南人,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畢業。曾於國立成大歷史系及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擔任專任助理。目前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班就讀中。關懷農村、醫療相關課題,著有〈誰的道路?:日治時期臺灣近代化道路管理對牛車之影響〉等文。

郭立媛

臺中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藝術史研究中心兼任助理。著有《高雄醫學大學校史:茁壯篇(1973-1999)》(高醫大,與林丁國、陳行得、陳怡蓁合著)。

許雅玲

南投人,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現為采松有限公司總監。專長為歷史轉譯、內容企畫。著有《圖解台灣史》(晨星,與王品涵、郭婷玉、莊建華合著)、《黑色怪譚:讓你害怕的,真的是鬼嗎?》(聯合文學,與艾德嘉等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