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書希望在無國界的世界,回歸人的本位,讓每個人重新思考,不要迷失在族群國家意識形態中。每個人需要一張自已的地圖。
目录
自序
【第一輯 跨越學科】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新方向—跨越學科
論胡適「八不主義」所受意象派詩論之影響
沈從文小說人物回歸山洞的神話悲劇
鄉下人放的二把火—沈從文小說〈青年〉解讀
駱駝祥子沈淪之旅的三個驛站—人和車廠、毛家灣大雜院、白房子
E化中國語言文學系/所構想書—兼論科學方法/資訊科技與漢學研究
【第二輯 多元文化思考】
重新解讀中國現代文學—本土多元文化的思考
老舍的後殖民文學理論與文本《小坡的生日》
白先勇《台北人》中後殖民文學結構
從反殖民到殖民者—魯迅與新馬後殖民文學
【第三輯 文學現場與資料考古】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在日本
回到仙台醫專,重新解剖一個中國醫生的死亡—周樹人變成魯迅,棄醫從文的新見解
從周樹人仙台學醫經驗解讀魯迅的小說
【第四輯 古今文學詮釋模式】
一輪明月照古今—貫通中國古今文學的詮釋模式
中國現代文學「現代性」中的儒家人文傳統
論大觀園暮春放風箏的象徵
論《紅樓夢》中謎語詩的現代詩結構
《紅樓夢》對中國現代文學之影響
「桃源勿遽返,再訪恐君迷」?--王維八次桃源行試探
作者简介
王潤華 1941年生於馬來西亞,視為新加坡公民。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國大藝術中心副主任,現任新加坡作家協會名譽會長、台灣元智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擅長散文與詩歌創作,重要作品有《患病的太陽》、《高潮》、《內外集》、《橡膠樹》、《南洋鄉土集》、《山水詩》、《秋葉行》、《把黑夜帶回家》、《王潤華自選集》、《地球村神話》等。曾先後獲得《創世紀》二十週年紀念獎、《中國時報》散文推薦獎、中興文藝獎、東南亞文學獎、新加坡文化獎及亞細安文學獎。在學術領域裡,專長於中西比較文學、唐代詩論及詩歌、中國及東南亞現代文學等。著有《中西文學關係研究》、《司空圖新圖》、《沈從文小說理論及作品新論》《魯迅小說新論》、《老舍小說新論》《從新華文學到世界華文文學》、《華文後殖民文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