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輯一、日常

主題一、生命與儀禮

01 三月瘋媽祖:一九一六年黃煌輝的北港進香旗

02 婚前準備與婚後保障:安平顏家的出嫁帳單

03 為你,一生守候:清同治年間臺郡節孝局關係呈報文件

04 死後時間的想像:木刻更衣印版

05 時間流轉的祝願:鳳山鄭家的墓碑

06 &编織族人們走過的時間:潘再賜編錄埔里愛蘭潘家世系圖表

07 摩登女性,產婆軌跡:黃陳梅麗的助產工作簿

?

主題二、生活與休閒

08 衛生紙的輝煌年代:玉山衛生紙

09 先用藥,後付款:寄藥包

10 農村生活的節奏:牛鈴

11 半世紀的販售騎蹟:菊鷹牌腳踏車

12 承載家族記憶,訴說休憩時光:朱漆雕花鑲大理石床板紅眠床

13 改朝換代下農村青年的兩個時間:陸季盈一九四〇、一九四六年日記

14 語言中的時間線索:國民學校國語讀本暫用本初級首冊

15 臺灣兒童刊物的時間戰:《王子》半月刊創刊號

?

輯二、非常

主題三、戰爭與動亂

16 先領功,再辦事:同治二年剿戴林二逆之亂五品軍功頂戴功牌

17 乙未之役照片裡凝固的時間:《征臺軍凱旋紀念帖》

18 水螺若響:手搖警報器

19 終戰之日,逃生之時:皮質行李箱

20 有朝一日重回故土?大陳地區來臺義胞接待證

21 今夜可以不回家嗎?戒嚴通行臂章

22 前線共體時艱下,被限制作業節奏的漁民:馬祖戰地洗蝦皮照片

23 時「刻」的警鐘:金門砲宣彈彈殼

?

主題四、定格與紀念

24 被定格的時間:清代臺灣原住民圖繪

25 悠閒的旅遊時光:《倫敦新聞畫報》〈速寫福爾摩沙〉

26 少女青春時代的見證: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御卒業記念帳

27 一期一繪.最後的官葉:始政第四十回記念繪葉書

28 震動人心的天災:昭和十年臺灣新聞社編《臺灣大震災記念畫報》

29 抓緊組黨關鍵時機:一九八六年黨外選舉後援會工作人員證

30 歷史事件的保鮮:太陽堂太陽餅海報

目录

書系總序 看見臺史博,發現新臺灣 / 張隆志
導讀一 時在精彩:三十件文物裡的日常與非常 / 陳怡宏
導讀二 物與人:承載記憶,以時間為度 / 顏杏如
輯一、日常
主題一、生命與儀禮
01 三月瘋媽祖:一九一六年黃煌輝的北港進香旗
02 婚前準備與婚後保障:安平顏家的出嫁帳單
03 為你,一生守候:清同治年間臺郡節孝局關係呈報文件
04 死後時間的想像:木刻更衣印版
05 時間流轉的祝願:鳳山鄭家的墓碑
06 編織族人們走過的時間:潘再賜編錄埔里愛蘭潘家世系圖表
07 摩登女性,產婆軌跡:黃陳梅麗的助產工作簿
主題二、生活與休閒
08 衛生紙的輝煌年代:玉山衛生紙
09 先用藥,後付款:寄藥包
10 農村生活的節奏:牛鈴
11 半世紀的販售騎蹟:菊鷹牌腳踏車
12 承載家族記憶,訴說休憩時光:朱漆雕花鑲大理石床板紅眠床
13 改朝換代下農村青年的兩個時間:陸季盈一九四〇、一九四六年日記
14 語言中的時間線索:國民學校國語讀本暫用本初級首冊
15 臺灣兒童刊物的時間戰:《王子》半月刊創刊號
輯二、非常
主題三、戰爭與動亂
16 先領功,再辦事:同治二年剿戴林二逆之亂五品軍功頂戴功牌
17 乙未之役照片裡凝固的時間:《征臺軍凱旋紀念帖》
18 水螺若響:手搖警報器
19 終戰之日,逃生之時:皮質行李箱
20 有朝一日重回故土?大陳地區來臺義胞接待證
21 今夜可以不回家嗎?戒嚴通行臂章
22 前線共體時艱下,被限制作業節奏的漁民:馬祖戰地洗蝦皮照片
23 時「刻」的警鐘:金門砲宣彈彈殼
主題四、定格與紀念
24 被定格的時間:清代臺灣原住民圖繪
25 悠閒的旅遊時光:《倫敦新聞畫報》〈速寫福爾摩沙〉
26 少女青春時代的見證: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御卒業記念帳
27 一期一繪.最後的官葉:始政第四十回記念繪葉書
28 震動人心的天災:昭和十年臺灣新聞社編《臺灣大震災記念畫報》
29 抓緊組黨關鍵時機:一九八六年黨外選舉後援會工作人員證
30 歷史事件的保鮮:太陽堂太陽餅海報

作者简介

陳怡宏(臺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