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特性》主要内容简介: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是个什么样子,有何种生活习性,读了这本书是可以大略体会到的。尽管作者作为一个传教士所接触到的中国人有限,观察范围有限,也无法更深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但《中国人的特性》还是充满了部分真实,并对于当今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有怀旧之趣和启迪之功。深度影响过鲁迅、林语堂、柏杨等人对国人看法的一本书。

目录

序言第一章 面子要紧第二章 厉行节约第三章 辛勤劳作第四章 严守礼节第五章 忽视时间第六章 忽视精确第七章 易于误解第八章 拐弯抹角第九章 柔顺的固执第十章 心智混沌第十一章 神经麻木第十二章 轻视外国人第十三章 缺乏公共意识第十四章 因循守旧第十五章 随遇而安第十六章 身体的活力第十七章 忍耐和坚毅第十八章 知足者,常乐第十九章 百善孝为先第二十章 仁慈行善第二十一章 欠缺同情心第二十二章 人际风波第二十三章 连坐与守法第二十四章 互相猜忌第二十五章 言而无信第二十六章 多神论、泛神论、无神论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现实与需要

作者简介

明恩溥,美国名Arthur H.Smith,明恩溥是其中国名字。 英裔美国传教士。 生于1845年,死于1932年。 于1872年来中国,在天津为传教士。 后来不久即到山东,从事传教与救灾等工作。 自1880年后,他久居于恩县之庞家庄,从事于农村布道、医药、慈善、 教育等事业,有二十多年。 著述有《中国的格言与谚语》《中国人的特性》和《中国的农村生活》等。 《中国人的特性》是其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它是西方人介绍与研究中国民族性格的最有影响的著作,被称 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最切实的著作”之一。 鲁迅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曾三次向国人推荐过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