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书以开阔的跨学科取径为讨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整合了科学技术史与环境史的方法,融入历史编纂学的角度,以期超越传统史学研究的范畴。通过这种方式,本书也尝试从“个人”“集体”或“专业的”“国家的”层面,对确立“历史真实”与身份定位所必需的建构性叙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见解。由此,科学技术及其应用与普及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讨论这些问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历史编纂学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些功能。目录:自序黄河研究19世纪后期山东黄河流域的环境动态“黄河”在德国科学史与科学史学史炼丹术与“中国科学”传统的建构重与力:晚清中国对西方力学的接纳命名物理学:晚清勾画一种近代科学领域轮廓的努力望远镜与西方光学在中国现代化国家的新地图:西方制图知识及其在19至20世纪中国的应用对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术语问题的观察中国的科学与技术史学“科学”及其本土化——以民国为视角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历史实践晚清百科全书、《新学备纂》及其与科举制度的关系国债概念的接受和中国早期发行的国内公债晚清科举制度与西学东渐论借用的进程:东亚的“福利”和“文化遗产”德国汉学德国汉学:起源、历史演变和现状一个旅行的理论与挑战——《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导言参考文献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