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亞洲人物史》第七卷進入十六至十八世紀,這是一個帝國興衰、知識變革與文化交流激盪的時代。此時,鄂圖曼帝國、薩法維帝國與蒙兀兒帝國在西亞與南亞霸權崛起,明清更迭改變東亞政治格局,日本從統一、擴張進入「鎖國」體制,朝鮮在戰爭與學術發展間尋找自身定位,而東南亞各國則在海洋貿易與歐洲殖民影響下經歷變遷。

本書收錄影響此一時代的政治統治者、宗教領袖與思想家,如以伊斯蘭神祕主義教團教主之姿立國的伊斯邁爾一世、力挽狂瀾擊退日軍的朝鮮名將李舜臣、自覺知識分子責任的黃宗羲,以及飄洋過海來到東方的耶穌會傳教士。他們在動盪與變革的世界中,或開疆拓土,或魄力變革,或開創思想,形塑了亞洲歷史的重要篇章。

這是個帝國競爭與文化交融的時代,草原與農耕文明持續對抗,貿易與戰爭交織出複雜的世界網絡,學術與宗教思想亦在東西交流中發展。這些人物的行動與思想,不僅改變了當時的世界,也影響了今日亞洲的文化與歷史進程。

目录

第一章 薩法維帝國的榮華——統治伊朗高原的什葉派國家/近藤信彰

第二章 鄂圖曼帝國的繁榮——邁向東地中海世界伊斯蘭盟主之路/林佳世子

第三章 衰退期抑或成熟期——審視十七—十八世紀鄂圖曼帝國的兩個觀點/宮下遼

第四章 蒙兀兒帝國的榮光——從阿克巴大帝到奧朗則布/真下裕之

第五章 亞洲的耶穌會傳教士/岡美穗子

第六章 統治天下之人與其時代——「歐洲」的登場和「鎖國」體制的確立/中野等

第七章 朝鮮王朝克服國家性危機——秀吉的侵略與後金(清)的侵襲/辻大和

第八章 朝鮮朱子學/川原秀城

第九章 海與草原的明清交替——鄭氏臺灣和康熙帝/豐岡康史

第十章 經世學的發展與考證學的興盛——從明末清初期到清代的學術與思想/伊東貴之

第十一章 轉世的聖者們之光與影——被印上虛假烙印的兩位達賴喇嘛/池尻陽子

第十二章 近世東南亞的王國與末羅瑜世界的發展

作者简介

姜尚中

1950年出生於熊本縣,政治學者,東京大學榮譽教授、鎮西學院大學校長。著有多本著作,包括百萬暢銷書《煩惱的力量》、《馬克斯韋伯與近代》等。

作者簡介

三浦徹

1953年生。御茶水女子大學名譽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修畢。專攻阿拉伯、伊斯蘭史。主要編著有《伊斯蘭世界的歷史發展》(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等。

(其他多位作者簡介收錄於本書中)

譯者簡介

郭凡嘉

臺灣大學畢業,東京大學博士課程修畢,現於日本任教。譯有《岩波新書.中國的歷史5:中國的形成》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