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玄天上帝,又稱玄帝、真武,源於遠古時代北方星宿的玄武信仰,在五代末宋初,天蓬、天猷、黑殺、真武,為北極紫微大帝駕前四大元帥,職司斬妖伏魔,守護天界,保護下民。其中真武靈驗獨多,宋太宗特別在宮中為立家神堂以祀真武,仁宗時命大臣宋祁撰寫《真武啟聖記》記載真武靈驗事蹟。元代因興起於北方,也把威鎮北方天界的真武奉為護國神祇。明代成祖因感謝真武神兵佑助,以取得帝位,即位後命二十餘萬軍夫,興建武當大小宮觀三十三處,殿宇房舍一千八百餘間;武當山成為明代道教第一座聖山,武當山的地位也和正一龍虎山、上清茅山、靈寶閤皁山相並而論。由於宋元明三朝帝王的尊崇,使得真武信仰深入民間,影響民俗,也影響了文學創作。

目录

第一編 玄帝真武溯源——玄武與真武
第一章 緒論——玄武、真武、玄帝神格的衍化及其與民俗的關係 7
壹、近人研究成果 7
貳、玄武與真武——真武神格的形成 12
參、宋代的真武信仰 17
肆、元明兩朝的真武信仰,及武當山宮觀群的營建 22
伍、真武信仰與民俗 28
陸、結語 33

第二章 試論玄天上帝的起源——天象的玄武與守護地界的玄武 35
壹、星空天象中的玄武 35
貳、安宅鎮墓神之玄武 40
參、受中土四靈影響下的佛教安宅鎮墓儀法 53
肆、結論 56

第三章 宋代玄帝信仰的建立與傳揚——兼論四聖的形成 65
壹、斬妖伏魔人格神玄武之供祀 66
貳、五代至北宋初四聖之形成及真武神格的建立與發展——宋太祖與真武信仰的建立 74
參、宋太宗依託黑殺得位,其後轉而崇信真武,於宮中立家廟以真武為家神 85
肆、宋真宗朝開始塑造真武助戰勝敵的家神神格 95
伍、宋仁宗朝君臣致力推廣真武神蹟,編纂真武道典 101
陸、仁宗以後宋室帝王對真武的崇信 113
柒、結語 116

第二編 玄帝真武神格的形成——北帝與玄帝
第四章 北帝源起及其神格的衍變——北方黑帝、北陰太帝與紫微大帝 121
壹、北帝源起——商周時期五方天中的北方黑帝 121
贰、漢緯北方黑帝協光紀及漢代道典中的北方黑帝五靈玄老 128
參、魏晉南北朝道典中的北帝——北方黑帝及酆都北阴太帝 133
肆、唐末宋初道典中轄掌北方天界且有伏魔神格的「北帝」——紫微大帝 152
伍、大足石刻中所見的紫微大帝像及石門山10號石窟三皇洞三皇身份的再確認 177
陸、結語 185

第五章 天蓬神格的形成及其衍變 193
壹、東晉《上清大洞真經》中天蓬為鎮守人體身中生門死戶之神 195
貳、東晉上清經中伏魔殺鬼的北帝大將天蓬、天猷 198
參、魏晉南北朝奇門遁甲術中的天蓬及其與北斗七星之剛系 202
肆、天蓬呪的修持法門及其科儀 213
伍、天蓬與禹步斗罡法門 227
陸、道典中所見的天蓬元帥形貌、職司 238
柒、天蓬元帥所統轄的將班 252
捌、道典中所見天蓬元帥伏魔大法 275
玖、天蓬靈驗記及供養儀式 287
拾、天蓬伏魔相關道典 297
拾壹、結語 317

第六章 北帝神格的轉移及玄帝神格的建立 321
壹、北帝神格的衍變與離合 321
貳、歐陽雯受《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呪妙經》與真武三經《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太上說紫微神兵護國消魔經》之內容及其伏魔事蹟的轉移 325
參、從北帝、玄帝二人的專屬道經中,看北帝、玄帝神格的轉變——北帝伏魔事蹟移轉為玄帝真武成道事蹟 331
叁、結語 350

第三編 真武信仰的傳揚
第七章 建立玄帝神格的三經一傳及歷代玄帝相關道典 357
壹、玄帝專屬道經的形成及衍變 357
貳、玄帝專屬道經《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中所見的玄帝神格及事蹟 362
參、玄帝專屬道典《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一卷所見之真武事蹟 379
肆、玄帝專屬道典《太上說紫微神兵護國消魔經》一卷所見之真武事蹟及其在真武伏魔故事上的衍伸 384
伍、玄帝道典《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太上說紫微神兵護國消魔經》三經的互補性,及在真武伏魔故事上的衍伸 392
陸、道經中現存與玄帝信仰相關之道典 396
柒、玄帝相關經典中的佚經遺文及其它經典中與玄帝相關的引文、科儀 415
捌、結語 463

第八章 試論《玄天上帝啟聖錄》之撰成年代及其影響 467
壹、《玄天上帝啟聖錄》一書的內容及其重要性 468
貳、《玄天上帝啟聖錄》一書的作者及其刊行年代考證——南宋孝宗淳熙年間道士張明道扶鸞,託名董素皇真君降筆所編撰 472
參、由南宋陳伀注引中,印證《玄天上帝啟聖錄》即是《董真君降筆實錄》 478
肆、由陳伀注引《啟聖記》中,看北宋仁宗朝宋庠《真武啟聖記》與南宋孝宗朝董素皇降筆《玄天上帝啟聖錄》之相沿承關係 499
伍、由南宋李昌齡《太上感應篇注》引玄帝靈應故事,看《玄天上帝啟聖錄》與北宋《真武啟聖記》一書之沿承關係 507
陸、由《玄天上帝啟聖錄》自身所呈現的內容,看此書和《真武啟聖記》的關係 515
柒、結語 523

第九章 宋代道典中所見玄帝封號、部將、祀儀與禁忌 527
壹、真武聖蹟的具體化和真武供祀的關係 527
貳、真武的侍從 531
參、真武的將班 541
肆、真武歷代封號 569
伍、宋代官民供奉的真武殿堂、神龕形制 584
陸、玄帝觀廟中所設之靈籤 596
柒、觀廟真武壇儀及壇場術法 600
捌、真武供祭時日、儀法及禁忌 606
玖、真武信仰在宋代的影響 621
拾、結語 625

第四編 真武與武當山,及元明後民俗信仰中的真武

第十章 元明二代玄帝信仰,及武當山玄帝信仰中心的奠立 631
壹、元代帝王之崇信真武與元代真武之靈應事蹟 631
貳、明代帝王之崇信真武 639
參、武當山歷史沿革及唐宋元三代在武當山的興建宮觀 645
肆、元明書中所見武當勝境 653
伍、明成祖修建武當山的原因 656
陸、明成祖對武當山宮觀之營建 665
柒、明成祖對武當山之管理與維護 676
捌、結語 683

第十一章 真武信仰的影響與民俗——兼論真武與民間新興宗教及其對日本密教的影響 687
壹、明清以後真武故事的陸續發展——小說中所見的玄天上帝及七十二部將 688
貳、台灣民間傳說中的玄帝成道經過 701
參、民間玄帝廟的祭祀活動情形 705
肆、真武與阿彌陀佛的結合,及對明後新興民間教派的影響 710
伍、玄天上帝對日本的影響——日本密教化的玄天上帝 714
陸、結語 719

參考書目 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