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第一輯 從啟蒙論述到左右分離
第一章 文學現代性的建立:一九二○年代臺灣文學論的啟蒙內容及其結構
第二章 治時期臺韓小說的他者性經驗與後殖民視角:以賴和與廉想涉小說為例
第三章 日據時期臺韓左翼文學運動及其文學論之比較
第四章 日據時期臺灣左翼刊物的朝鮮報導:以《臺灣大眾時報》和《新臺灣大眾時報》觀察對象
第五章 一九三○年代韓國文壇對現代主義詩的受容
第六章 日據時期臺灣小說所反映的現代性接受樣態
第七章 封建性與現代性的衝突:日據時期臺韓小說中的女性處境
第二輯 戰爭論述與文學動員
第一章 殖民下的精神荒蕪:日據時期臺灣小說中的殖民性接受過程
第二章 戰爭時期臺灣文學的審美化傾向及其意義
第三章 日據末期小說的「發展型」敘事與人物「新生」的意義
第四章 法西斯美學的小說形象化:以吳漫沙《大地之春》為例
第五章 日據末期臺韓文壇的「東洋」論述:「近代超克論」的殖民地接受樣貌
第六章 皇民化時期臺灣與韓國的戰爭動員體制和女性論述
第七章 無窮盡的資源與原住民的土地:日據末期朝鮮的南方論述,兼與臺灣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