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歷史學者劉仲敬的近現代歷史人物點評系列,不僅否定黨國史學體系對中國近代歷史的解釋,甚至認為國民黨的北伐、收回租界及共產黨的革命和運動,是造成中國近代及未來的巨大災難的原因;他更是否定目前主流的中國民族主義、中華民族(大一統思想、中國人認同)等論述。劉仲敬用演化論的解釋體系去看待近代史,去點評近代史人物。他認為,近代史的破碎性尤其適合演化論模型。

所謂演化論史學,是把歷史視為某種巨大而複雜的生態場域,組織和結構是演化場域的主體,而季候、環境和節點則是演化的關鍵。在劉仲敬的眼中,無論是林則徐、慈禧、李鴻章、還是蔣介石、毛澤東,都是這個生態場域裡被各種力量促動而演進的主體。換言之,歷史不是英雄的戰利品,反而,巨大而複雜的歷史力量推動了這些人物。史學家的任務就是要找出其中的路徑、線索和節點。

以慈禧為例,目前的流行解釋無外乎就是二種:一種是,她是腐敗無能的中國領導人,導致中國淪入西方列強的侵略;另一種是,她推動憲政改革、廢除科舉,證明了她是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的中國清朝的優秀領導者。然而在劉看來,這其實是個偽問題。因為從滿與漢的角度,「保中國不保大清」是她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劉從中國士大夫的上層儒學和八旗的通俗儒學的角度切入,分析慈禧何以做出決策;用《紅樓夢》裡的世界比喻慈禧,如果我們可以理解賈政和賈母的關係,就會發現,晚清的「慈禧光緒體制」只有在滿人世界裡才能得到解釋。

在劉仲敬看來,「袁世凱是曾國藩到張作霖的中轉站」。他的結論來自晚清到北洋,儒家影響力不斷流失、降低,從文主武從轉化為武力主導的社會演化進程。這三位都是武將,但曾國藩同時也是士大夫,而到了張作霖時代,已經無法出現曾國藩這樣的人物。

劉仲敬筆下的閻錫山,也證明了地域和季候的制約力量,回答了何以山西會成為模範省。「因為山西人有太多的小地主和小市民性格,士大夫文化卻非常薄弱。浙江、湖南都是因為明星太多、群眾演員太少,才會沒法擺平內部。」「他和大部分同鄉一樣缺乏野心和表現欲望,因此逃避了大部分危險。他的內政卑之無甚高論,大體是日本地方治理的翻版。宋教仁、梁啟超一流人物的大才弘論,他完全拿不出來。……模範省不是聰明才智的體現,而是笨人勤勤懇懇的成果。」像這樣的論述,書中比比皆是。

總之,在《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裡,劉仲敬選擇了從晚清到北洋軍閥時代的三十七位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分析了他們為何成為他們,何種力量主導、推動他們的行為,而他們在歷史的節點上,做出何種選擇。而在《近代史的墮落.國共卷》中,將陸續有四十多位人物登場。作者藉著評點人物的方式,以小見大,呈現了演化論視角中的近現代圖景。

作者簡介

劉仲敬,四川資中人,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二〇一二年在四川大學獲得世界史碩士學位,現為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候選人。著有《民國紀事本末》、《經與史:華夏世界的歷史建構》、《從華夏到中國》等書。譯有大衛.休謨《英國史》、《麥考萊英國史》、《安.蘭德傳:生平與思想》、《美法革命比較》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