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第一單元:克麗歐的轉世投胎:影視史學

一、岩畫是人類最早的 YouTube 嗎?

二、影視史學、知識基礎與課程主旨之反思

   (附錄 I:史譜 C:歷史表述和表徵—從「虛中實」到「實中實」)

三、以影視輔助中國史教學

四、影視史學:課程的主題、內容與教材

五、影視史學與歷史思維:以「青少年次文化中的歷史圖像」為教學實例

六、銀幕中的歷史因果關係:評論《誰殺了甘迺迪》及《返鄉第二春》

七、辛德勒的選民:評史匹柏的影像敘述和史觀

八、玻璃與近代西方人文思維

九、臺灣影視文化的歷史意識,1945-1979:以《源》為主要分析對象

第二單元:大衆史學在臺灣

一、大衆史學的定義和意義

二、認識你自己:大家來寫村史與歷史意識的自覺

三、認識故舊,結交新人:一本驗證「大衆史學」的傳記

四、以空間思維帶動時間思維:談大衆史家如何書寫異國的歷史文化

五、塔特拉山腳下的意象天地

六、時代精神穿越七十年:《中國遠征軍:滇緬戰爭拼圖與老戰士口述歷史》序

七、佛教徒與大衆史學

八、讚美歷史的創造者:大家來寫天主教會史

第三單元:歷史文化評論

一、自由塑像:是小姐,不是女神

二、臺灣金字塔

三、歷史數字的現實意識

四、燒餅歌變奏曲

五、建立在歷史意識音符上的國家:「我的祖國」捷克

六、傳統與創造的微妙關係:《被發明的傳統》序

七、文化傳統或文化遺產?

  (附錄 II:史譜 B2:「族群—文化—所在╱地方」的認同感)

八、 歷史意識和生命意識的交響:威爾‧杜蘭的《落葉》導讀

九、經過克德龍溪的心靈之旅:《基督的憂傷》閱讀心得

十、 12 月 8 日:聖母無染原罪始胎的歷史意義——兼論輔仁大學校慶日的由來